张曙光著的《堂·吉诃德的幽灵》既有对现代汉语诗歌本身境遇的反思,如《诗歌作为一种生存状态》、《诗的虚构、本质与策略》等,也有对自我写作的反省,如《我的诗歌选择》,另外,不可避免的就是,对世界诗歌的关注也构成作者写作的一个重要向度,如《但丁的奇异旅行》、《米沃什诗中的时间与拯救》等。
《堂·吉诃德的幽灵》收录了作者张曙光近些年来创作的诗论随笔,除了关于诗歌写作及翻译的总论外,还有对切斯瓦夫·米沃什、布罗茨基、但丁等著名诗人创作的分析;作者采用知人论世的传记式写法,在精细的批评中葆有一种可贵的温情。视野所及,既构成了对诗歌界特别是国外诗坛的散点透视,令读者得以一窥这个时代诗歌发展的印迹,同时也是诗人个人阅读史的一次展示。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洪子诚
诗歌作为一种生存状态
新诗百年:回顾与反思
新诗:现状及未来
新诗与自然
诗的虚构、本质与策略
我的诗歌选择
诗歌是对时代的回应
——在台湾诚品书店的演讲
诗,生活与写作
是否存在一种世界文学
——但丁的另一种启示
但丁的奇异旅行
但丁与中国
——在威尼斯“但丁《神曲》在东方”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米沃什诗中的时间与拯救
心灵的歌者:塞弗尔特
塞弗尔特的“夜莺之歌”
布罗茨基的贡献
斯特内斯库的明澈抒情或突围
艾略特《荒原》的用典
珀涅罗珀的花毯或叙述诡计
——从《珀涅罗珀记》看神话的颠覆与重构
翻译与中国新诗
内与外:心灵的视境
——文乾义的诗
《动物园的狂喜》序
序《别处的雨声》
朱永良印象
堂·吉诃德的幽灵
孤寂中的卡夫卡
叶芝和他的塔
博尔赫斯与老虎
诗人之死
——纪念布罗茨基
悼念米沃什
寻找埃兹拉·庞德
布罗茨基的墓地
诗人何为
两首关于诗人的诗
诗人的妙句
雪夜读陶诗(外七章)
一个人和他的城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