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又名《恶姻缘》,共一百回,写作于明末清初,是《金瓶梅》之后、《红楼梦》之前的一部重要的以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有致。书中涉及的人物众多,身份各异,从权阉官吏到乡宦士绅,从市民百姓到僧道倡优,无一不备,人物形象大多血肉丰满, 栩栩如生。另外,小说用山东方言写成,笔墨酣畅,颇具特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醒世姻缘传(上中下)/中华版古典小说宝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西周生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又名《恶姻缘》,共一百回,写作于明末清初,是《金瓶梅》之后、《红楼梦》之前的一部重要的以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有致。书中涉及的人物众多,身份各异,从权阉官吏到乡宦士绅,从市民百姓到僧道倡优,无一不备,人物形象大多血肉丰满, 栩栩如生。另外,小说用山东方言写成,笔墨酣畅,颇具特色。 内容推荐 原书本名“恶姻缘”,人的前身和今世都是命中早已注定,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报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作者以此书警示世人从此开悟,众善奉行,遂使恶念不生。 目录 校注说明 弁 语 凡 例 引 起 第一回 晁大舍围场射猎 狐仙姑被箭伤生 第二回 晁大舍伤狐致病 杨郎中卤莽行医 第三回 老学究两番托梦 大官人一意投亲 第四回 童山人胁肩谄笑 施珍哥纵欲崩 第五回 明府行贿典方州 戏子恃权驱吏部 第六回 小珍哥在寓私奴 晁大舍赴京纳粟 第七回 老夫人爱子纳娼 大官人弃亲避难 第八回 长舌妾狐媚惑主 昏监生鹘突休妻 第九回 匹妇含冤惟自缢 老鳏报怨狠投词 第十回 恃富监生行贿赂 作威县令受苞苴 第十一回 晁大嫂显魂附话 贪酷吏见鬼生疮 第十二回 李观察巡行收状 褚推官执法翻招 第十三回 理刑厅成招解审 兵巡道允罪批详 第十四回 囹圄中起盖福堂 死囚牢大开寿宴 第十五回 刻薄人焚林拔草 负义汉反面伤情 第十六回 义士必全始全终 哲母能知亡知败 第十七回 病疟汉心虚见鬼 黩货吏褫职还乡 第十八回 富家显宦倒提亲 上舍官人双出殡 第十九回 大官人智奸匹妇 小鸦儿勇割双头 第二十回 晁大舍回家托梦 徐大尹过路除凶 第二十一回 片云僧投胎报德 春莺女诞子延宗 第二十二回 晁宜人分田睦族 徐大尹悬扁旌贤 第二十三回 绣江县无儇薄俗 明水镇有古淳风 第二十四回 善气世回芳淑景 好人天报太平时 第二十五回 薛教授山中占籍 狄员外店内联姻 第二十六回 作孽众生填恶贯 轻狂物类凿良心 第二十七回 祸患无突如之理 鬼神有先泄之机 第二十八回 关大帝泥胎显圣 许真君撮土救人 第二十九回 冯夷神受符放水 六甲将按部巡堤 第三十回 计氏托姑求度脱宝 光遇鬼报冤仇 第三十一回 县大夫沿门持钵 守钱虏闭户封财 第三十二回 女菩萨贱粜赈饥 众乡宦愧心慕义 第三十三回 劣书生厕上修桩 程学究棍中遗便 第三十四回 狄义士掘金还主 贪乡约婪物消灾 第三十五回 无行生赖墙争馆 明县令理枉伸冤 第三十六回 沈节妇操心守志 晁孝子到股疗亲 第三十七回 连春元论文择婿 孙兰姬爱俊招郎 第三十八回 连举人拟题入彀 狄学生唾手游庠 第三十九回 劣秀才天夺其魄 忤逆子孽报于亲 第四十回 义方母督临爱子 募铜尼备说前因 第四十一回 陈哥思妓哭亡师 魏氏出丧做新妇 第四十二回 妖狐假恶鬼行凶 乡约报村农援例 第四十三回 提牢书办火烧监 大辟囚姬蝉脱壳 第四十四回 梦换心方成恶妇 听撒帐早是痴郎 第四十五回 薛素姐酒醉疏防 狄希陈乘机取鼎 第四十六回 徐宗师岁考东昌 邢中丞赐环北部 第四十七回 因诈钱牛栏认犊 为剪恶犀烛降魔 第四十八回 不贤妇逆姑殴婿 护短母吃脚遭拳 第四十九回 小秀才毕姻恋母 老夫人含饴弄孙 第五十回 狄贡士换钱遇旧 臧主簿瞎话欺人 第五十一回 程犯人釜鱼漏 网施囚妇狡兔投罗 第五十二回 名御史旌贤风 世悍妒妇怙恶乖伦 第五十三回 欺绝户本妇盗财 逞英雄遭人捆打 第五十四回 狄生客中遇贤主 天爷秋里殛凶人 第五十五回 狄员外饔飧食店 童奶奶怂恿庖人 第五十六回 狄员外纳妾代庖 薛素姐殴夫生气 第五十七回 孤儿将死遇恩人 凶老祷神逢恶报 第五十八回 多心妇属垣着耳 淡嘴汉圈眼游营 第五十九回 孝女于归全四德 悍妻逞毒害双亲 第六十回 相妗子痛打甥妇 薛素姐监禁夫君 第六十一回 狄希陈飞星算命 邓蒲风设计诓财 第六十二回 狄希陈诳语辱身 张茂实信嘲殴妇 第六十三回 智姐假手报冤仇 如卞托鹰惩悍泼 第六十四回 薛素姐延僧忏罪 白姑子造孽渔财 第六十五回 狄生遭打又陪钱 张子报仇兼射利 第六十六回 尖嘴监打还伤臂 狠心赔酒又捱椎 第六十七回 艾回子打脱主顾 陈少潭举荐良医 第六十八回 侯道婆伙倡邪教 狄监生自控妻驴 第六十九回 招商店素姐投师 蒿里山希陈哭母 第七十回 狠汉贪心遭主逐 贤妻巧嘴脱夫灾 第七十一回 陈太监周全伙计 宋主事逼死商人 第七十二回 狄员外自造生坟 薛素姐伙游远庙 第七十三回 众妇女合群上庙 诸恶少结党拦桥 第七十四回 明太守不准歪状 悍婆娘超度生夫 第七十五回 狄希陈奉文赴监 薛素姐咒骂饯行 第七十六回 狄希陈两头娶大 薛素姐独股吞财 第七十七回 馋小厮争嘴唆人 风老婆撒极上吊 第七十八回 陆好善害怕赔钱 宁承古诈财捱打 第七十九回 希陈误认武陵源 寄姐大闹葡萄架 第八十回 童寄姐报冤前世 小珍珠偿命今生 第八十一回 两公差愤抱不平 狄希陈代投诉状 第八十二回 童寄姐丧婢经官 刘振白失银走妾 第八十三回 费三千援纳中书 降一级调出外用 第八十四回 童奶奶指授方略 骆舅舅举荐幕宾 第八十五回 狄经历脱身赴任 薛素姐被赚留家 第八十六回 吕厨子回家学舌 薛素姐沿路赶船 第八十七回 童寄姐撒泼投河 权奶奶争风吃醋 第八十八回 薛素姐送回明水 吕厨子配死高邮 第八十九回 薛素姐谤夫造反 顾大嫂代众降魔 第九十回 善女人死后登仙 纯孝子病中得药 第九十一回 狄经司受制嬖妾 吴推府考察属官 第九十二回 义徒从厚待师母 逆妇假手杀亲儿 第九十三回 晁孝子两口焚修 峄山神三番显圣 第九十四回 薛素姐万里亲征 狄希陈一惊致病 第九十五回 素姐泄数年积恨 希陈捱六百沉椎 第九十六回 两道婆骗去人财 众衙役夺回官物 第九十七回 狄经历惹火烧身 周相公醍醐灌顶 第九十八回 周相公劝人为善 薛素姐假意乞怜 第九十九回 郭将军奉旨赐环 狄经历回家致仕 第一百回 狄希陈难星退舍 薛素姐恶贯满盈 附录:《醒世姻缘传》版本新探 试读章节 这个晁大舍原是挥霍的人,只因做了穷秀才的儿子,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想起昔日向钱铺赊一二百文,千难万难;向人借一二金,百计推脱;如今自己将银钱上门送来,连文约也不敢收领,这也是他生来第一快心的事了!送来的就收,许借的就借。来投充的,也不论好人歹人,来的就收。不十日内,家人有了数十名,银子有了数千两。日费万钱,俱是发票向各钱桌支用。用了二百五十两银买了三匹好马,又用了三百两买了六头走骡,进出骑坐,买绫罗,制器皿,真是钱可通神!不上一月之内,把个晁大舍竞如在槐安国做了驸马的一般。随即差了一个旧小厮晁书,带了四个新家人祝世、高升、曲进才、董重,携了一千两银子,进京伺候晁秀才使用。 晁秀才选了这等美缺,那些放京债的人每日不离门缠扰,指望他使银子,只要一分利钱,本银足色纹银,广法大秤称兑。晁秀才一来新选了官,况且又是极大的县,见部堂、接乡宦,竟无片刻工夫做到借债的事。日用杂费也有一班开钱铺的愿来供给,所以不甚着急。应酬少有次序,晁书领了四个家人,携了一千两银子,刚刚到京。有了人伺候,又有银子使用,买尺头,打银带,叫裁缝,镶茶盏,叫香匠作香,刻图书,钉幞头革带,做朝祭服,色色完备。对月领了文凭,往东江米巷买了三顶福建头号官轿,算计自己、夫人、大舍乘坐;又买了一乘二号官轿与大舍娘子计氏乘坐,俱做了绒绢帏幔。买了执事,刻了封条,顺便回家到任。家主不在家,家中尚且万分气势,今正经贵人到了,这垣赫是不消说起的了。接风送行,及至任中,宦囊百凡顺意,这都不为烦言碎语。 且说晁大舍随了父亲到任,这样一个风流活泼的心性,关在那县衙里边,如何消遣?到有一个幕宾,姓邢,河南洧川县人,名字叫做邢宸,字皋门,是个有意思的秀才。为人倜傥不羁,遇着有学问、有道理的人,纵是贫儒寒士,他愈加折节谦恭。若是那等目不识丁的,村气射人的,就是王侯贵戚,他也只是外面怕他,心内却没半分诚敬。晁大舍道自己是个公子,又有了银钱,又道邢生是他家幕客,几乎拿出“伯颜大叔侍文章”的脸来。那邢生后来做到尚书的人品,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这个一丁不识的佳公子?所以晁大舍一发无聊。在华亭衙内住了半年光景,卷之万金,往苏州买了些不在行玩器,做了些犯名分的衣裳,置了许多不合款的盆景,另雇了一只民座船,雇了一班鼓手,同了计氏回家。 向日那些旧朋友都还道是昔日的晁大舍,苦绷苦拽,或当借了银钱,或损折了器服,买了礼,都来与晁大舍接风,希图沾他些资补。谁知晁大舍道这班人肩膀不齐了,虽然也还勉强接待,相见时,大模大样,冷冷落落,全不是向日洽浃的模样。一把椅朝北坐下,一双眼看了鼻尖,拿官腔说了两句淡话,自先起身,往外一拱。众人看了这个光景,“稍瓜打驴——不免去了半截”。那些新进的家人见了主人这个意思,后来这伙人再有上门的,也就不得其门而人了。况又六千两银子买了姬尚书家大宅,越发“侯门深似海,怎许故人敲”! P6-7 序言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中国十七、十八世纪诞生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一百回,近百万言。人们对它的重视,跟对其他白话小说一样,始于二十世纪初。 鲁迅先生在1924年11月26日致钱玄同的信中说此书:“以报应因果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描写则颇仔细矣,讥讽则亦或锋利矣,较之《平山冷燕》之流,盖诚乎其杰出者也。”徐志摩在为上海亚东图书馆本《醒世姻缘》(1933)所作的序中推荐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据我看)我们五名内的一部大小说。……‘大’是并指质和量的。”“因为这书是一个时代(那时代至少有几百年)的社会写生。”胡适则洋洋洒洒做了一篇大考证文章,推崇此书是一部“最丰富又最详细的文化史料”,预言“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教育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经济史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政治腐败,民生苦痛,宗教生活的学者,也必定要研究这部书。” 七十多年过去了,胡适先生所预言的研究局面尚未出现。原因很多,旧版本传承未明、新版本质量不佳是其中之一。这次整理意在此方面有所贡献。效果如何,还请读者指教。 依我所见,此书的木刻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 一个是半叶10行、行25字本,简称“十行本”。 一个是半叶12行、行25字本,简称“十二行本”。 十行本书前都有环碧主人“弁语”,署“辛丑清和望后午夜醉中书”,还有“凡例”八则,东岭学道人“弁言(题识)”和“引起”。 十二行本书前都有环碧主人“弁语”,但署“戊子清和望后午夜醉中书”,也有“引起”,多数无“凡例”和东岭学道人“弁言(题识)”。 所以这两个系统也被分别简称为“辛丑序本”和“戊子序本”,或者被分别合称为“辛丑十行本”和“戊子十二行本”。 “辛丑十行本”中又可大致分为初刻、重订和修补复刻三类。 初刻本题《醒世姻缘传》,现藏大连图书馆,已作为《大连图书馆藏孤稀本明清小说丛刊》第46种于2000年影印出版。 重订本题《重订醒世姻缘传》,有同德堂梓、省轩锓藏和南京修行斋藏本等。首都图书馆藏的一部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8和1994年影印出版。海外藏家有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大英博物馆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和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据以影印的也都是同德堂刊本。 修补复刻本题为《重订明朝醒世姻缘全传》,刻于同治庚午(九年)。此本藏家甚多,如国内的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美国的印第安那大学、哈佛大学、加大洛杉矶分校及加拿大阿伯塔大学图书馆等。 “戊子十二行本”又可大致分为二种。 一种无刊刻书坊名,题为《醒世姻缘传》,有“凡例”和东岭学道人“弁言(题识)”。藏家有天津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一种是怀德堂刻,题为《重订醒世姻缘传》,没有“凡例”和东岭学道人“弁言(题识)”。藏家有山东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等。 对《醒世姻缘传》的标点整理始于民国初期。先有1933年汪乃刚先生的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然后有1934年沈耀楣的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版等,其中以汪乃刚先生的亚东版影响最大。亚东版的底本是庚午复刻本,对校的是无刊刻书坊名的戊子十二行本。亚东版只有标点而无注释。其标点因是首创,又对方言了解不够,问题不少,这是后来的校点者都指出过的。 《醒世姻缘传》标点整理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八十年代以后,版本很多,可大致分为校注本和校点本两类。 校注本中比较重要的有三种。 一是黄肃秋校注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初版,此后多次重版。它采用1933年的亚东版作底本,对校了八种木刻本——这几乎囊括了所有当时可见的刻本——这是现在我们所无法奢望的,因为即使有时间、精力、财力和人脉,有些本子现在也已经无迹可寻了。因此一般认为近年的校注本中属黄肃秋的最好,那些不著校点者姓名的本子纷纷照搬。然而这个本子事实上存在不少缺憾,比如对那八个木刻本未加考订和说明,出的校记太少,标点、校注也有许多问题等。 一是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初版的童万周校注本。他用同德堂刻本作底本,参校了同治庚午(九年)复刻本、黄肃秋校注本和齐鲁书社的徐北文整理排印本。此本无校记,但对名物典章、成语典故、引文出处的注释较为详尽,且通俗易懂。所以日译《醒世姻缘传》便以此为主要参考。 还有一本是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出版的邹宗良校注本。底本也是同德堂刻本,参校了同治庚午(九年)复刻本、上海书局和亚东的排印本。此本也无校记,然注释详尽,尤以对山东方言的解释为长。 上述校注本都出在大连图书馆藏辛丑十行本影印出版之前,所用底本都是同德堂刻本,又对戊子十二行本重视不够,所以都还保留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校点本极多,仅署名的就有曾生明(人民中国,1993)、周遥(岳麓,1993)、韩进廉(花山文艺,1994)、翟冰(齐鲁,1994)、瘦吟山石(春风文艺,1994)、筱月(文化艺术,1995)、周斌、李晓明(三秦,1996)和武彰(中华,2002)等近十种。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汪乃刚句读的上海亚东版做工作底本或参考黄肃秋校注本的,其中有些在文字整理和标点上下了不少工夫,有利于普及,但大部分缺少校订,鲜有新意。 自2002年初接受中华书局之邀以后,看了大连图书馆藏辛丑十行本、首都图书馆藏同德堂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辛丑十行本和戊子十二行本、北京图书馆藏的戊子十二行本、同德堂本和同治庚午本、天津图书馆藏戊子十二行本、上海图书馆藏的三个同治庚午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戊子十二行本,参考了吴燕娜1988年作博士论文时亲自访到的刻本记录、段江丽2000年作博士论文时亲自访到的刻本记录,我认为大连图书馆藏辛丑十行本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刻本。它与同德堂本、戊子十二行本相比各有优劣,总体上略胜一筹。同治庚午本后出转劣,最不足取。于是决定这次整理以大连图书馆藏辛丑十行本作底本(校记中简称为A本),校以首都图书馆藏同德堂本(校记中简称为B本),又参考普林斯顿大学藏怀德堂刻的戊子十二行本(校记中简称为c本)。上述三个刻本都有残缺不全和漫漶不清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以A本为最好,B本其次,c本最差。c本除残缺之外还有多回是断版上下拼凑而成,多有错乱之处。这种情况也酌情在校记中说明。 这次整理还遵循了这样一些原则: 为保存原貌,本书不作删节。凡属增补的文字皆以方括号标明,除简单的单字、词组外并出校记。书中的假借字、异体字、俗语字等一般不改,也不强作前后的统一。 为便于现在的读者阅读,对全书重新作了标点、分段。回首词的标点参照《词律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所收的格律。 为避免繁琐,减少篇幅,注释尽量简略,侧重疑难生僻的事物、方言。凡很容易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查到的一般就不注。书中众多的假借字、异体字、俗语字等比较容易辨别者一般不出注。注释出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下次出现不再重复出注。同样意思的词或词组有不同写法的,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加以说明,下文不再出注。 为便于查找,注释和校记分开排列。注释出在当页,校记列于回末。 最后要感谢中国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在我查阅馆藏时所提供的方便。 又本书的点校注释参考了众多前人的成果,如上述两个博士论文和一些校注本,还有《(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等著作和其他有关论文,在此也一并致谢。 还要感谢中华书局的孙通海和俞国林先生,感谢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学术研究指导委员会。没有他们对我的研究工作的一贯支持和帮助,这项工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李国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