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手记——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刘砚,制片人。2008年加入旅游卫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参与制作多部精品旅行探索类纪录片。其中《去你的部落》系列陆续完成南美洲亚马孙、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地区、北极、因纽特部落、撒哈拉部落的拍摄。
每当有人问我对北极的感受,我都会告诉他们:北极,非常无聊,那里什么都没有。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2009年那趟去往北极点的海冰穿行。由于临行前一直熬夜,身体在一个极度倦怠的状态,被直升机扔到了北纬89度,全身包裹成厚重的一团,以此抵御寒风。可鼻子却暴露在零下30℃的空气中,因为呼吸频率加速,鼻头表面的肌肤被干燥的空气蜕变成一张没有水分的外皮。
当时我一直在用摄像机的取景器工作,被冻得僵硬的取景器胶皮反复摩擦干燥的鼻子,我却没有察觉,干裂的皮肤被磨破,露出被冻硬的“鲜肉”。回到温暖的低纬度地区,鼻子解冻,冻坏的鼻头竟然开始溃烂。
以至于再到后来,每次我看到自己的鼻子,都觉得它变大了。这是我和北极之间的“私人恩怨”,也是关于北极的狼狈记忆。
2014年11月,我再次来到北极地区。这一次不是在荒芜的北极点,而是格陵兰的因纽特部落,拍摄一部关于当今因纽特猎人生活的纪录片。
囚禁在机场
从世界地图上看,格陵兰岛离北美洲非常近,但前往那里,最常规的方法却是从丹麦乘坐飞机,经过6小时的飞行到达格陵兰的门户Kangerlussuaq,然后换乘小型飞机前往全岛各地。
抵达Kangerlussuaq,我们走出机舱,放眼四望。机场建立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谷平地中,另外一面是更为宽阔的冰河平原。在80%的面积被冰川覆盖的土地上,找到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实属不宜。
出发之前,我在Google地图上研究格陵兰,感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已经被世界抛弃——全球密密麻麻的城市灯火灿烂,无论白天黑夜,都在闪烁,唯独这里一片雪白——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6万常住人口。况且,大部分城镇都位于格陵兰西部,东部只有两个人类定居点,最大的一个城市有2000人,其余的村庄仅仅只有几百人,比如我将要前往的Ittoqqortoormiit。因为东部人口稀少,航空公司每周只安排一趟固定航班,用三个小时飞越茫茫冰盖,往返于东西部之间。
在两个小时之内,咖啡厅里所有转机旅客都将会离开这里,被载往西部的不同地方,除了我们摄制组一行三人和另外一个年轻妈妈。我们将在中转站停留一晚,等待明早的飞机。
第二天清晨,机场综合体格外安静,候机楼的屏幕上显示:因为坏天气,去往东部的航班取消。随后,航空公司地勤人员前来告知,坏天气将持续一整天,如果今天不能飞,要两天后才有机会。航空公司会负责我们每晚200美元的旅店住宿和每天300克朗的餐费。令我沮丧的是,这个格陵兰的门户之地,除了机场,外面什么也没有,只能傻等。
把Kangerlussuaq形容为“门户”太确切不过了。走出机场咖啡厅,外面仅有一条街道,几个大的集装箱建筑体分别立在街道两旁,是超市和商店。除此之外,就是当地居民的小木屋。这里最大的建筑体是机场候机楼,这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候机楼、咖啡厅、餐厅、酒店、医院、理发室。Kangerlussuaq存在的意义就是保证这个门户机场能够正常地运转,当地人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与机场有关,或是机场里的派出所,或是机场的加油站,或是机场历史博物馆,等等。
第三天,机场综合体继续消沉,这一天没有任何飞行任务。咖啡厅仅有我们摄制组和那对母子,与昨天坐满了转机旅客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气温也陡降到零下17℃。
第四天,我怀揣着出发的期待来到候机楼,却又被泼了冷水——继续等待。具体什么时候能飞,谁也不知道。航空公司说整个格陵兰航空只有6架小型飞机来承担全岛的飞行运输,今日飞机都在执行任务,飞往东部的航班无法协调。至此,我被“囚困”在了机场。
P13-17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韩国辉,资深媒体人,曾任海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旅游卫视总裁。
2001年,我和那个安于平淡的自己说了再见,放弃了在东北的国企铁饭碗,独自一人来到海南,由北向南,我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电视人。2002年,旅游卫视开播,在那个国人还没有普遍踏出国门的年代,旅游卫视开创性地在屏幕上展现了外面的万千世界。由内而外,大家和“目光的封闭”告别。
2008年,我和那个经历了编导、主持人、制片人等工作的自己说了再见,以副总监的身份推开了旅游卫视在北京的大门,由南向北,在凛冽冬风里正式成为这里的一员。同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人开始大批跨出国门,2014年出境游人数首次破亿。由少到多,大家和“脚步的封闭”告别。
2017年,我由那个闯荡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年迈不惑的中年,旅游卫视由那个初生的婴儿长成一个15岁的少年。
不断告别,不断说“再见”,一次旅程,一段人生,一个时代。平常岁月中的捉襟见肘无处躲藏,我们却又是如此的不甘平凡,以出走与归来沉淀个人记忆,对抗现实的荒腔走板,一地鸡毛。于是,我们在或平行,或交错的时空中遇见挫败、惊喜、琐碎、安然。我们感情丰沛地扑向冷漠,又心灰意冷地迎来热忱。无论多敏感,细腻,最后回头望向走过的路,发现该遗忘的总会飘散,该记住的总会镌刻在那些美好的时刻上。这,就是旅行的要义。
久了,便会混淆旅行与人生的边界。转湖的时候,期待在纳木错的星空下获得生活的真谛,最后在未果的尴尬中收场。或者,把离开一座城市生活作为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意干燥与湿润的变化,而不去做失去与获得的比较。15年来,旅游卫视遇见了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将自己旅行的人生和人生的旅行留在这个转角,然后起身,继续赶路。无论接下来的是弯路、错路、歧路、归路,说起旅行和人生,李宗盛如此唱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因为《美丽目的地》栏目第一次见到杨澜姐,她说自己没带名片,便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了自己的电话。李静的《美丽俏佳人》在旅游卫视获得成功,后来因为理念的分歧合作结束,这次我发出邀请,没想到她一口便答应下来。慢慢和梁冬熟络,爱上他的神叨和有趣,惊讶于无论什么事,他都能洗脑般地从你这里获得认同,包括关于旅行。因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让记者专访关正文,他说:“你问问韩总,真的确认是要采访我吗?”我约了他见面,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阿涩和梁子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一个是第一个加入百国俱乐部的中国人,足迹踏遍全球160多个国家;另一个在十年内每一年都去非洲一次,定期重访印度,在不同的时间拜访同一些人。他们展开世界的方式不同,所看到的世界就肯定不同,但都很精彩。主持人史林子是我从校园招来的,当初被这个妞儿的“二”所吸引,在节目中她活泼自然。一天,她告诉我自己被一个“老男人”伤害,我安慰她。后来这个老男人成了她的丈夫,我最好的酒友之一,名叫喻恩泰,他生于1977年,我生于1976年。
恕我没有篇幅去描述书中的每一个人,居然我和每个人都能讲出几件趣事。旅游卫视的这次集体怀旧凝聚着一种情结。乡愁永远是旅行的主题,我们深情凝望那些逝去的岁月。但无奈时间的箭头总是坚定地指着前方,由不得我们倒车。在那些山河的轮廓里,城市的纹理中,众生的面目前,旅程总会在太阳升起或月亮渐明的时候开始,也总会在饮尽杯中物的愁怀中结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感谢每一位为这本书写文章的朋友,谢谢你们用回忆打开一个个闸门,涌出情感的潮水。感谢每一个在旅游卫视并肩或并过肩的同伴,谢谢你们和我一样坚信旅行的力量,去放飞房间里的心灵。感谢每一位旅游卫视的观众,感谢读这本书的你,谢谢你们笃信日常中的传奇。记住,15年后,我们还将散发弄扁舟。
最近翻到手机里的几张照片,是一堵写满文字的墙。那时候旅游卫视要搬到新的办公室,我建议在一面旧地的空墙上写下自己临走最想说的话:“这个地方给了我十斤肉”“旧的地方没桃花,新的地方会有吧”“五年的青春啊”……循着字迹,我找到自己的那一句,狡猾而又实诚的,冷静而又热烈的,念旧而又展望的:
“身未动,心已远,旅游卫视,让我们一起走吧。”
2017年春,北京
见素抱朴,不忘初心
2002年1月28日,旅游卫视正式开播,如同怀揣梦想的热血少年。作为一个率先踏入电视媒体专业化道路的行业先行者,旅游卫视开创了许多电视节目新模式,被业界看作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先锋。《背包游海南》《畅游天下》《玩转地球》……旅游卫视迈出了走向世界的脚步。
伴随着整个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的起起伏伏,这15年来我们经历了起始、发展、前行、求变和改革。如今,随着传播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于电视人来说,是困难,是挑战,更是机遇。
旅游卫视在2002年选择了专业化道路,15年来专注于旅行、时尚、高尔夫、艺文领域,坚持做精品内容的提供商;面对精英人群,致力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局势在变,内核不变,旅游卫视一如既往选择坚守,同时依照时代发展规律,深刻地探寻,灵活地融合,不断地创新,将自身优势最大化。卫星电视无法取代的力量和魅力,依然在,一直在,努力有方向,也更有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求索的心灵永远会闪耀着光芒,而行者的步伐从未停下,感恩一路走来各路同仁的相知相伴相助,感谢每位旅游卫视人将最好的年华奉献在这里,并且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倾心付出。
白驹过隙,人生短暂;砥砺不懈,信念永恒;见素抱朴,不忘初心。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信念,也是对电视媒体、对旅游卫视的期许。
美丽中国看旅游卫视,更多的中国美景将继续呈现给世界,也将把更广阔的世界带到中国观众眼前。
身未动,心已远,让我们一起走吧。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
王凯、喻恩泰、尚雯婕、杨澜、李静、梁冬……多位明星嘉宾畅谈旅行心得;阿涩、史林子、刘砚、那威、刘航……旅游卫视众多当家主持、制片与你分享行者记忆;
《行者》《有多远,走多远》《鲁豫的礼物》《超级旅行团》《卫视高尔夫》……熟悉的栏目,暖心的记忆,带你领略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精彩与刺激,讲述你不知道的幕后点滴。
《身未动心已远》是旅游卫视15周年精华集锦!
向世界,恰少年。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旅游卫视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家以旅游为定位的卫星频道,也是在地球上留下脚印最多的中国电视媒体。旅游卫视一直倡导“身未动,心已远”的频道理念,以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和气质在中国所有的卫视中独树一帜。频道围绕“旅游、时尚、高尔夫、文艺”四大领域,引领城市新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2017年是旅游卫视成立15年,旅游卫视特此出版《身未动心已远》,与卫视主持人、嘉宾、制片人等共同回顾了旅游卫视这15年来走过的地方,以及节目录制背后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