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金-史密斯的作品中出现的都是一些最普通的动物,如猪、鸡、鸭,当然,还有老鼠。以前,它们因为过于平凡,很少成为动物小说作家笔下的主角。但是,在迪克·金-史密斯的作品中,它们拥有了各自独特的命运与性格。每个动物主角都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它们的行为就是动物的真实行为,唯一例外的就是它们能开口说话了,具有了拟人化的人格。史密斯的作品风格与《时代广场的蟋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由其创作的《鹦鹉麦子历险记》讲述了这么个故事:哈里从美国的乔治叔公那里继承了一只神奇的鹦鹉麦迪逊,它会说话,会思考,还会做填字游戏。麦迪逊的到来使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鹦鹉麦子历险记》内容介绍:哈里从美国的乔治叔公那里继承了一只神奇的鹦鹉麦迪逊,它会说话,会思考,还会做填字游戏。麦迪逊的到来使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一天,入室行窃的小偷发现了天赋异禀的麦迪逊,并绑架了它打算卖个好价钱。聪慧的麦迪逊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逃出火坑吗?历尽艰辛的它最终能与哈里一家团聚吗?
《鹦鹉麦子历险记》的作者是迪克·金-史密斯。
大多数人下楼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在后,或许还要紧抓着栏杆扶手。然而哈里·霍尔兹沃思却例外,没错,他绝对是个例外。
由于长时间练习,哈里擅长以各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从楼上下到一楼。
有些招式相对简单,比如说沿着栏杆扶手滑下来,从楼梯上滚下来,或者双脚并拢,一步一级台阶地跳下来。有些就难多了,比如两级两级台阶地跳下来,要是双手插袋跳下来,那就难上加难了,甚至——这才是真正的考验——闭上眼睛,双手插袋跳下来。
通常,哈里不会尝试最后那组动作,除非预感那天将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而这个早上,这样的预感就出现了。
哈里站在楼梯口,像一名参加奥运会的跳高运动员那样蓄势待发。他深呼吸,身体前后轻轻摆动,因为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自己才算是真的为这一跳做好了准备,内心紧张不已。他双脚紧并站在最高一级台阶上,双手深深插到裤袋内,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要在脑海中牢记住在他面前延伸的十三级台阶。一共要跳七下。哈里闭上了眼睛。
大概才跳了一半,一切就突然发生了。妈妈在楼下边大声喊着“吃早饭啦!”,边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装满食物的托盘;身后,爸爸说:“让开,哈里,我要迟到了。”就在跳第五下的时候,邮递员按响了门铃,狗疯狂地吠了起来(就像每次门铃响时那样),猫蹿上了楼(就像它每次听到狗叫时那样),哈里在这时刚好跳完第六下。第七跳时哈里直接撞上了早餐盘。
当猫的叫声和瓷器摔碎的叮当声逐渐平息时,周围安静得可怕。
哈里平躺在大厅地板上,上气不接下气,他的父母则无可奈何地看着他。这时,一个大信封从门上的收信口飞进来,像鸟一样落在了哈里的胸口。这是一封厚厚的、看起来非常正式的信件,上面盖着美国的邮戳。收件人是哈里·霍尔兹沃思。
当一家人最后都坐定、快速吃着早餐时,哈里说:“信是从美国寄来的,可那里没有我认识的人。”
“可能是乔治叔公寄来的。”霍尔兹沃思先生嘴里塞得满满地说。
“他是谁呀?”
“是我爸爸的大哥,年轻的时候去了美国,后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现在可能快九十岁了吧。哈里,晚上告诉我信上说了什么,我要迟到了,得先走了。”他喝完咖啡就出去了。
哈里用黄油刀裁开信封,拿出一沓信纸,信纸上方写着威尔·霍尔兹沃思。
“好奇怪啊,”哈里说,“我记得爸爸说他的名字是乔治啊。”
“是呀,”妈妈说,“让我看看。”她伸手去拿信纸,“没错,这是乔治叔公临终遗嘱的复印件。” 妈妈很快地浏览了一遍来自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附信后,看了看她的手表。
“这封信中有一条提到了你,但是我们现在实在没有时间看了,你必须去学校了。等晚上爸爸下班回来,我们一起看,看看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我希望他留了一些纪念品给你。”
在学校,哈里一整天都在天马行空地想象着:“我那位有钱的美国老叔公在遗嘱里留了一些东西给我。怎么说呢,美国人都很有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既然他已经活到九十来岁,那么这么多年他肯定攒下了一大笔钱,成千上万的英镑。不,是美元。事实上他很可能已经是个百万富翁了,保不准还是千万富翁。他可能有三四套带游泳池的大房子,一个农场,还有私人游艇、私人飞机,说不定他就会把这个留给我呢,我打赌我可以很快学会开飞机的。”
他展开双臂,从喉咙深处发出引擎发动的声音。正当他沉浸在等着控制塔给出起飞信号的想象中时,他突然听到有人厉声叫着他的名字。
“哈里!”老师说,“你在干什么呢?”
“我,嗯……我只是动一动手脚。”
“你还是动一动头脑吧,白日梦男孩。下课前把所有的计算题做完。”
周围一起上课的孩子都咯咯地笑了。
一个孩子说:“哈里疯了!”
“计算题!唯一需要我动脑筋的计算题就是算算叔公总共给我留下多少钱。”哈里趴到课桌上一边想着,一边熟练地握着想象中的游艇舵轮——它原本属于叔公,现在属于他了——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中,游艇呼啸着穿过终点线,溅起一片水雾。
到放学的时候,哈里已经确信,这位超级有钱的叔公在机缘巧合中把所有的东西都留给了他。哈里本不是个特别贪婪的孩子,只是一个沉溺于幻想的孩子,至此他想的已不止是三栋大房子、游艇和私人飞机。他想,他还可能收到定制加长版凯迪拉克和几辆劳斯莱斯。当然财富不仅仅只有旧旧的美钞,或许还有一个藏宝箱,里面装满了钻石、红宝石、祖母绿和一堆金币、银币。
回家的路上,他在糖果店外面停了下来,心想:不久我就能买下里面每一件东西,连价格都不用瞧上一眼。他把手放进口袋中,现在里面只有两个一便士的硬币和一个两便士的硬巾。
“等着瞧吧,我明天就有钱了。”
到家后,他又看了一遍那封信,但是叔公的遗嘱里满是“鉴于”、“至此”、“于此”和“上述”等字眼,哈里决定等爸爸下班回来再看。
为了打发时间,哈里在乔治叔公的“遗产”中加上了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并在屋子里闹哄哄地转了一圈。
当他呼啸着在厨房与客厅的过道上奔跑时,妈妈对他说:“哈里,能不能到你自己房间去玩呢?”妈妈说话的语气中透露出极大的耐心,这是当上哈里妈妈后十年练出来的。
“呜,呜!”当哈里转动引擎,骑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向楼梯进发时,他这样大喊道。不要担心,妈妈,他心想,我很快会给你买一所更大的房子,还能让爸爸开其中的一辆劳斯莱斯。
终于,当哈里听到爸爸开了五年的福特车的声音时,他格外兴奋,以最快的方式——滑栏杆下楼梯。
“爸爸!乔治叔公死啦!你知道吗,那封信是遗嘱!我不明白遗嘱里讲了什么,你能给我念一念吗?妈妈,你快点儿,爸爸要念遗嘱啦!”
爸爸在桌边坐下,摊开文件。他默读了一会儿,然后咯咯地笑了。P1-8
一辈子的书
梅子涵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呢?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作“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地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嗽!
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阅读优秀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
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
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告诉你。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自己的书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人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称得上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一笔,而且写上一个个具体的灿烂书名。
它们是我们自己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们是长大的人一生忘记不了的书,长大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长大之后读的文学书里再难遇见,可是因为他们读过了,所以没有遗憾。他们会这样劝说:“读一读吧,要不会遗憾的。”
我们不要像安徒生写的那棵小枞树,老急着长大,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温暖的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连飞翔过去的小鸟,和早晨与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也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想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梅子涵说。
现在的这些“国际大奖小说”就是这样的书。
它们真是非常好,读完了,放进你自己的书架,你永远也不会抽离的。
很多年后,你当父亲、母亲了,你会对儿子、女儿说:“读一读它们,我的孩子!”
你还会当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你会对孙辈们说:“读一读它们吧,我都珍藏了一辈子了!”
一辈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