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你在办公室里被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吗?
想让你的观点深入人心吗?
想在公共场合谈吐自若、游刃有余吗?
执教27年的演讲教授约翰·哈斯林毕生心血之作!教你学会当众讲话的艺术!
《当众讲话的艺术:说什么,如何说,大家才肯听(插图修订第8版)》是一本常销不衰的演讲自学手册,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入门读物。从听众、演讲信息、演讲者三个方面逐一解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公开讲话相关的听众心理分析、讲稿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读者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掌握演讲的要领,适合演讲初学者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当众讲话的艺术(插图修订第8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美)约翰·哈斯林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想改变你在办公室里被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吗? 想让你的观点深入人心吗? 想在公共场合谈吐自若、游刃有余吗? 执教27年的演讲教授约翰·哈斯林毕生心血之作!教你学会当众讲话的艺术! 《当众讲话的艺术:说什么,如何说,大家才肯听(插图修订第8版)》是一本常销不衰的演讲自学手册,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入门读物。从听众、演讲信息、演讲者三个方面逐一解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公开讲话相关的听众心理分析、讲稿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读者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掌握演讲的要领,适合演讲初学者使用。 内容推荐 约翰·哈斯林编著的《当众讲话的艺术:说什么,如何说,大家才肯听(插图修订第8版)》是一本常销不衰的演讲自学手册,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入门读物。从听众、演讲信息、演讲者三个方面逐一解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公开讲话相关的听众心理分析、讲稿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读者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掌握演讲的要领。《当众讲话的艺术:说什么,如何说,大家才肯听(插图修订第8版)》语言简练平易,图文并茂,极具实用性,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能够帮助读者发表极具影响力的演讲,向观众传达出条理分明、长短适宜、表述清晰、切实可信的有效信息。 目录 序 口才是一种竞争力 致中国读者 英文第八版序 英文第七版序 导言 演讲的理论001 沟通的基本原则 让我们为他人所理解004 沟通模式005 第一部分 听众 第一章 沟通始于听众011 1.1 沟通的过程 听众013 信息 013 演讲者014 对演讲者的价值015 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 016 1.2 开始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二章 准备见听众023 2.1 接受演讲的邀请 后勤信息025 人员信息026 2.2 让你的演讲适应听众 特殊兴趣027 潜在的反对之声027 政治观点029 宗教影响030 文化差异030 关联性因素031 2.3 站在听众的角度上 2.4 你的演讲要让人们愿意听 获取注意力033 进行清晰的目的陈述033 强调关键词和重要观点034 使用关联性词句034 在演讲中融入注意力吸引点035 减缓倾听的疲劳感036 克服成规036 遵守时间限制037 2.5 尊重听众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三章 发现共同点04l 3.1 多元化社会里的听众 沟通技巧的多样化解读044 了解你自己和别人045 共同特征047 3.2 多元文化的影响 工作场合的多元化048 多元化的社会意义048 演讲者的困境049 克服文化壁垒049 多元化的挑战050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二部分 演讲信息 第四章 倾听和反应055 4.1 选择倾听 倾听模式057 4.2 学会倾听 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058 反馈给演讲者059 被动倾听061 主动倾听061 4.3 理解性倾听 倾听的障碍063 4.4 批判性倾听 逻辑谬误065 保留与获取066 4.5 倾听和反应语义学 抽象概念的级别068 反应语义学068 塑造感知070 有意选择语言070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五章 演讲的主题、目的和内容077 5.1 主题 恰当性080 复杂程度080 意义081 范围081 5.2 主要目的 信息式演讲082 劝说式演讲082 激励式演讲083 娱乐式演讲083 综合式演讲083 5.3 内容 从网络获取084 做笔记088 5.4 论据的形式 术语定义089 具体例证090 对照研究091 统计数据091 证明性论据094 解释说明095 激发兴趣的手段097 选择材料099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六章 组织和大纲103 6.1 组织的必要性 大纲的价值105 基本结构105 6.2 导言 获取注意力的陈述106 目的陈述109 集中主题109 拟定目的陈述110 演讲概要110 6.3 演讲正文 主标题111 论证信息113 过渡语句 114 6.4 结束语 作出总结 115 重申主题115 引用别人的话116 6.5 完成大纲 提示卡片上的大纲116 演讲的框架116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七章 信息式演讲121 7.1 说明的要点 焦点是你自己的独到之处123 熟悉你的主题124 演讲场合124 信息式演讲的主题125 7.2 采取中立态度 激发听众的兴趣126 为选民提供信息127 即兴演讲127 7.3 商业世界中的演讲 培训专员 128 向委员会发表演讲129 信息式发言130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八章 思维和推论137 8.1 批判性思维 选择性学习 139 检验信念140 检验你的所见所闻 141 学习你需要知道的 141 解读信息和得出结论142 8.2 归纳法 征兆和原因144 8.3 演绎法 8.4 发现自己的信念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九章 劝说式演讲155 9.1 劝说内容 劝说的内在特点157 证明方式158 9.2 选取立场 现状160 矛盾的信念161 劝说信息162 9.3 建立论证 提出论点163 用依据支持观点163 提出合理根据来加强依据164 形成论题164 面对反对意见164 9.4 情感诉求 共同的价值观167 个人信誉168 演讲者的可信度170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三部分 演讲者 第十章 演讲者的情绪177 10.1 想让别人聆听的欲望 充分的准备179 缓解焦虑的技巧179 10.2 建立新的自我形象 自尊181 传达给自己的信息181 改变我们的自我认知181 自我调节机制182 舒适区 183 进行调整184 10.3 赋予全新形象 说服你自己186 演讲的回报187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十一章 发表演讲191 11.1 语言的使用 词语和它们的意义193 冒犯性的语言195 11.2 发表方式 即兴演讲196 拟稿演讲 197 即兴脱稿演讲198 11.3 信息的各种层面 主要信息200 辅助信息200 次要信息90l 非言语沟通201 有声沟通203 11.4 强调关键点 重复205 指示性语句 206 演说式强调207 视觉强化工具207 11.5 回应问题 了解你的主题208 预测问题208 向全体听众给出答案208 回答要简洁20q 鼓励参与 209 保持控制209 知道何时停止209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十二章 视觉工具的力量215 12.1 PowerPoint 正确操作218 练习、练习、再练习 218 12.2 高风险演讲 对特定听众演讲219 专业工具 920 视觉工具能起到什么作用 221 12.3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达成目的 投射图像223 简易的视觉工具226 桌面视觉工具227 12.4 话筒和摄像机 扩音装置228 广播话筒228 电视摄像机229 12.5 准备就绪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第十三章 符合道德标准235 13.1 实话实说 价值观辨析238 履行自己的道德准则240 13.2 有风险的道德标准 政治伦理242 避免剽窃243 诡辩术245 公民不服.从245 13.3 社会契约 道德行为的价值247 演讲者的道德规范247 道德问题248 理性是终极道德249 练习 讨论和复习 进度管理检查表 附录 演讲时机253 特殊场合的简短演讲 介绍演讲者253 表示感谢254 颁奖254 宣布即将举办的活动255 招募志愿者255 祝酒 256 演讲场合的各类形式 采访256 研讨会257 分组讨论257 出版后记259 试读章节 1.1 沟通的过程 第一件要记住的事是,演讲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是敌对关系。合作的状态才能让双方获得令人满意的经验。听众知道你所做的并非易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可能像你一样曾经面对听众。他们希望你能成功。他们希望听到你的信息,理解你说的话。他们希望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觉良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理解你告诉他们的东西,并从中获益。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不会来听你演讲了。当你能接受并消化这一点时,你就在克服演讲的恐惧心理这条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听众 你要了解,没有听众,就没有交流过程。必须要有某人接收你发出的信息。你不会在一间空屋子里费心思讲话,除非你是在为演讲做演练。只有在其他人在场时,我们才有沟通的可能,只有有人听到我们讲话且有能力理解我们的话时,沟通才会发生。有时演讲者认为他们的话会被复制到听者的脑子里,但是事实并不总是这样。你必须正视自己的沟通能力,要明白信息是被接收的信息。你希望你的信息是什么样子是你的事,而接收信息是听者的事。 信息 人们在学习演讲的时候,通常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克服面对听众的恐惧感和学习演讲技巧。这两点可能会是学生们关注的首要问题,但是在演讲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信息的质量。当学生们开始了解演讲是关于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最基础和最困难的部分是收集信息并组织好这些信息。 内容在传统修辞学中,制订演讲内容的过程被称为“inventio”。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准备内容”。你要浏览你的资源,找出在演讲信息中需要包含的内容。你的演讲内容应该是你自己认为有趣而且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在某方面对听众来说有用。演讲材料最好的来源是你的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但是你应该用你的观点和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来的证据证实这些东西。在计划阶段尽可能多花时间。不要想什么是最容易讲的,而要考虑什么对听众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组织先前已经提到过,演讲是有组织的沟通—从头至尾,思维以一定的形式发展,观点以逻辑顺序推进。这并非其他口头交流形式的显著特点。例如,在一般的交谈中,我们可能漫无边际,离题万里,而且很可能不会得出任何结论,因为我们不会像准备演讲那样对交谈进行准备。因而,交谈中包含的真实信息数量有限,观点表述冗杂,常常流于细枝末节。有准备 有组织的沟通的优势在于,它以更快、更便于理解的方式将信息传送给听者。交谈可能有趣,而且常常让人获益,但是往往很耗时间。班级讨论也可以让人兴奋雀跃。但是从效率方面看,教授精心准备的一次讲座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涵盖更多的内容。 演讲者 找机会在公共场合演讲对你来说可能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算不去找,你也会发现这样的机会很多,它们让你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的信念或经历。可以让你演讲的场合可能是毕业典礼、商务会议、悼念活动、市政中心集会,等等。演讲的地点可能在学校、教堂、家里、会议室、礼堂,等等。培养演讲技能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International)会员。你可以在电话簿中找到当地的分会。 但是,首先要说的是,为什么一个人会自愿发表演讲呢?坐在听众中间比站在讲台上要舒服得多。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愿意冒着被批评和被反对的风险站在公共论坛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些人在演讲时比大多数人的恐惧感更少吗?不一定。他们和其他人有着一样的焦虑。他们比别人更聪明或者知道得更多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你可能和他们知道的一样多。区别在于他们自愿发表演讲。 对演讲者的价值 在培养演讲技巧的过程中,自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取得进步,你必须能够抛弃敬业的演讲者,即使会场只剩下一个人,也保持良好姿势,精神十足地演说。 一切可能有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相信付出的努力是有切实价值的。自愿演讲的心理能够帮助你认识到你需要讲些什么;但是,如果你觉得跟回报比起来,任务显得更重,这一点恐怕就无法构成你发表演讲的充分动机了。把你的观点放到听众面前审视,你必须做到哪些事情呢? ·有机会理清你的思维,组织你的观点,更牢固地掌握你的想法,让你自己和听众能够理解这些观点和想法,让这些观点和想法有助于他人。 ·可以成功地促使他人支持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论点。 ·展现领导才能,向他人展示你能够而且乐意负责。 ·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维护自己的立场,学习建立自信、提高自尊。 ·吸引他人分享你的兴趣和观点,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丰富人生。 研究演讲技巧还有一条对演讲者个人的价值,即对理性思维的洞悉。认真看待演讲这门艺术的学生会融入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之中。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应为不能用他的肢体保护自己而感到羞耻,而不必为不能用语言和辩论保护自己而感到羞耻,这种观点是荒谬的,与使用四肢相比,理性的语言更加具有人类特色。” 在一个崇尚身体技能甚于语言表达的社会里,我们可能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能有多大影响。辩论赛不可能像足球赛那样吸引那么多的观众。但是,在文明的文化中,毫无疑问,我们更多地依赖语言能力而非身体力量捍卫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原则。 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 在研究演讲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培养倾听技巧,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听众,我们可以为演讲的成功添彩,也可能对演讲的成功造成威胁。质问演讲者是不可能带来什么有建设性的成果的。我知道有些人会说,在伦敦海德公园(HydePark),质问已经被精炼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牛津辩论学会,质问被认为是公认的辩论策略;在英国议会,质问更是十分常见。然而,质问仍然是一种妨碍理性演说的行为。如果你不同意演讲者说的话,那么等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进行驳斥。质问是一种抑制,使用过多会让那些不那么自信的人不再发表他们的观点,会压制那些可能需要被人听到的观点。 演讲之后的提问阶段是最能清楚说明演讲者和听众关系的一段时间。在讲台上,你会希望有问题提出,这样你就能知道听众是否对你的演讲感兴趣,是否理解你所说的话。作为听众,你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在与演讲者交换意见的时候表达你的思想和你所关注的问题。在你提问的时候,你可能被要求站起来,那意味着你必须使用演讲的修辞技巧。确保你的音量够大,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听众听到你的话。一条总的原则是你的问题应该简短,如果就此发表一篇自己的演讲,那是很不礼貌的。 作为演讲者,你的职责是让信息清晰明确,就算你知道你要说的是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能会引发听众的批评,也应如此。如果你故意使用晦涩含混的语言,那么你就会威胁到演讲者必须维持的与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这违反了你的道德准则。有时我们使用“隐藏计划”这个词来代指演讲者的幕后动机。例如,一家商务公司的会计正在向一群投资人进行陈述。这个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财务问题,处于破产的边缘,而管理层不希望投资人知道这个情况。因此,会计不会做清晰明确的陈述,取而代之,他会故意用抽象的语言,用听众无法听懂的技术术语。在这个例子里,隐藏计划就是向听众提供一系列的解释说明,但是隐藏真实的信息。举另一个例子,当幕后故事被戳穿的时候,政治人物有时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那意味着他们卷入了失检事件或丑闻之类的事件。这种时候,善于应付媒体的发言人可能会得到任用,来尽量减小批评的声音,尽量减少这个幕后故事对政治人物的形象或事业的危害。这个过程被称为“危机控制”或者“媒体公关”,即指回答问题的时候透露尽可能少的信息,并澄清政治人物在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 P13-17 序言 作为教师,我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能够把我所讲述的内容跟学生们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尽管我很想把自己当作智慧的传授者,但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老师我所做的一切就是通过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他们的所有进步都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相信真诚且有效的沟通是可以习得的,而真诚且有效的沟通又能够帮助他们在讨论中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增强自尊、改善关系、影响决策。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获取这些益处看做一种机遇和挑战。 我在本书中讨论的方法是建立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新东西。和其他学术领域的知识一样,语言沟通领域的知识在不断增加。近来我一直怀疑一个问题:“一个物理专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是不是比牛顿还要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目前看来是这样。”这个答案一点也不出奇,出奇的是我花了30秒钟就在网站找到了它。不光有更多的知识要学习,而且学习知识的工具也更多了。 演讲也是如此。尽管两千多年过去了,站在听众面前演讲仍不是一件容易事。在今日,演讲的内容、结构和陈述方式仍然很重要,就和亚里士多德教导亚历山大时一样。总统在重要演讲中一定要注意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和伯里克利在葬礼致辞中要注意的问题是相同的。 但是也有新东西。对于现在的演讲者来说,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听众时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现在了解了更多关于个体倾听的方式以及演讲者如何获得认可、避免敌意反应的知识。社会更加复杂,随之出现了更多新的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开发言的道德问题。当然,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获得信息、处理数据以及展示它们的新方法。 大众传媒 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对于演讲艺术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演讲者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可以同步传送给成百上千万人。那些没有机会到现场聆听演讲的人也同样能够获得信息。摄像机同时放大了演讲者的优点和缺点,放大了那些可能被众多听众忽略的面部表情。镜头可以展现电视传道士公开忏悔时划过脸庞的泪水,总统让议会听他说话时的嘴唇,政治竞选候选人在辩论中不同意对手时摇头的动作。电视转播让你不仅能够听见信息,还能看见信息。而且它们还会对一些片段进行重播,让你相信这些信息是重要的。 再让我们看看互联网的力量。网页每天可以被点击成千上万次,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海量信息廉价而又高效,总统候选人甚至不用演说就能在一天内筹集上百万美元。 看来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Clune,1911~1982)是对的:媒介已经变成了按摩,因而信息本身也成了按摩。电视观众常常更注重演讲者的外在形象而不是演讲的内容。信息的要义被缩减成“插播片段”,编辑根据对收视率的判断裁剪掉重要的细节。而且,信息成为成百上千万观众的同步体验,通常都有一位专家随后给予解释性的评论。因此演讲者对于观众观点的影响常常和评论员对于观众观点的影响一样多。 当想到2004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筹集到上千万美元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选举需要如此多的花费。既然我们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找到,那么这些钱不能花在我们更希望花的地方吗?我们最好开始自己思考,而不要让专家的话左右我们的想法。学习演讲的艺术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一条通路。 新内容 要在演讲课上囊括关于演讲的方方面面,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人只通过书本就能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学生需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实践这门艺术,但是书本可以提供帮助。我尽量让这本书简明扼要,同时又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我将修辞学的理论和历史放在了序言中,这样就可以在第一章向学生讲述初次演讲需要做何准备。 在演讲课中,对学生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如何衡量他们的成果。我在每章之后加入了一张检查表,告诉他们如何判断自己获得了多大的进步。 内容是演讲的要素,所以我仍然将重点放在信息的研究和选择上。我特别对使用互联网作为研究工具进行了更多的解释,而且给出了更多可供学生使用的网站。但我仍旧强调,面对海量信息,需要勤于分辨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我还介绍了一种被我称为“即兴演讲”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没有机会做准备的情况下在聚会上做简短的即席演讲。即便演讲只有一分钟甚至更短,它也包含获取注意力、表达主题、传递信息,以及总结陈述等要素。 在关于劝说的章节中我增加了一节,名为“面对反对意见”。如今的新闻中所有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都是由感情主导的,学生们应该知道在表达关于争议性主题的想法时,如何才能避免引起反对意见,如何才不至于被迫放弃他们的立场。这种情况在演讲者对亲朋好友讲话时显得尤其敏感。我希望我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既能与人坦诚以对,又能维护他们与他人的关系。 发表演说的基本原则和过去强调的一样,但是科技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进步。我在这一版中加入了一节关于如何使用“PowerPoint”做演讲的内容。不是每个学生都想尝试这种方法,但有些人会想要尝试。做此类演讲的人需要知道其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机遇,我为他们列举了一些可以轻易避免的常见错误。要做此类演讲,也许最大的障碍是花费。数字投影机价格不菲,而且通常不是现成的。不过,还是有办法克服这个障碍的,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应该可以在班里使用“PowerPoint”做演讲。 在这一版中我尝试更多地关注道德规范的问题,因为它与演讲密切相关。我希望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哲学家研究的主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们搜集的信息必须有内容且真实,他们提出的观点必须是他们自己思维的产物。没有哪个学科比演讲与道德规范的关系更密切了。演讲的目的就是阐述真理,而不是在欺骗的阴影下回避问题。 致谢 感谢对我的书给予支持和评论的人们。我努力将他们的大部分建议融入本书的新版之中。感谢LindaC.Brigance(SUNYFredonia)、GlennC.Geiser-Getz(EastStroudsburgUniversityofPennsylvania)、WalterH.Johnson(CumberlandCountyCollege)、TonetteT.Long(SouthernOregonUniversity)、GordonScottMcLean(ArizonaWesternCollege)、JackE.Surreny(FloridaCommunityCollegeatJacksonville)和JaneneWhitesell(SolanoCommunityCollege)。 后记 在当今社会,当众讲话是人们生存的必备能力,更是一门艺术,而这早已不仅仅限于西方世界。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演讲场合。大到政治上的竞选,商务会议上的讲话,小到校园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求职中的面试。如今信息社会雏形渐成,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我们需要在各种场合为别人提供信息并展现自己。 本书引经据典,并结合大量的实例分析,对日常的交流沟通有很多借鉴意义。书中生动活泼的插图与文字相配合或补充,使读者直观易懂。同时,为适应现在电子科技发展以及影音媒体占据主流的社会现实,本书详细分析了演讲中视觉工具的重要作用及使用过程,简洁而细致。 在结构方面,全书脉络清楚,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讲解了与演讲相关的听众、演讲信息以及演讲者这三个重要方面,逐一解析,引导读者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掌握其要领,达到学习效果。每章后面都附有练习、讨论和复习,以及进度管理检查表,方便读者自测和检查,适合演讲初学者使用。从语言上看,本书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少,侧重实践,口语化特点明显,既适合用作大学公共课的教材,又适合普罗大众自学。 本书是经过读者长期实践检验的优秀教材,本次再版为英文最新第8版,在原第7版的基础上对各章节内容做出了补充和调整,更符合当今的演讲规范和习惯。利用本次再版机会,我们对全书进行了重新校订和版面设计,更利于读者翻阅。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一1142-1266 服务信箱: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口才是一种竞争力!约翰·哈斯林教授深得“说话艺术”的精髓。 ——王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著名英语演讲专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