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胡志明》由张训常编著。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胡志明》由张训常编著。
胡志明生长在越南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同时也是越南人民抗法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向东亚大力扩展,其目的在于掠夺倾销商品市场,开采原料以及廉价雇用劳动力。到了19世纪末叶,法帝国主义已把越南变成了它的殖民地。法国当局对越南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全国划分为三部分:南部称南圻,又称交趾支那,是法国完全的殖民地,设总督;北部称北圻,又称东京,设有统使;中部称中圻,又称安南,设有钦使。北圻和中圻都是法国的保护地。中圻在形式上仍保留阮氏王朝,但一切权利都掌握在法国殖民者手中。
法帝国主义把越南变成它的殖民地后,除了横征暴敛之外,又在越加紧进行以掠夺为目的的“开发”活动。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多数农民纷纷破产,沦为法国殖民者的廉价劳动力,饱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富有爱国传统的越南人民,从越南沦为殖民地的第一天起,就采用各种斗争方式同法国殖民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几十年里,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绵不断。1885年,越南一些爱国文绅领导了抗法“勤王”运动。其中,潘廷逢在义安、河静领导的“勤王”运动,一直坚持到1896年。1887年,在越南北部,爆发了由黄花探领导的安世农民起义,同法国侵略者坚持斗争近30年。1904年至1907年,潘佩珠、曾拔虎等爱国知识分子领导了“东游运动”,号召越南青年到日留学,效法日本,发愤图强,励精图治,结束法国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1907—1908年,在越南中部,潘周桢、黄叔抗等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他们抨击法国殖民统治,主张进行改良,兴办学校,革除陋习,发展民族经济。这场运动,由于广泛动员群众,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反拉夫、反课税斗争。但是,最后被法国殖民者镇压下去了。
胡志明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从小就亲身体会到法国殖民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从越南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中受到教育。于是,在胡志明这个少年的心中就树立了一个远大抱负,驱逐法帝国主义,救国救民。15岁时,胡志明已经参加秘密活动,为当时的一些爱国汉学家做联络工作。
胡志明很小在家里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说他的父亲以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子女。那么,他的母亲是以民间文化民歌的形式和生活俭朴、乐于助人的作风,深刻地影响了自己的子女。
胡志明是一个天资聪颖、好学和爱好新鲜事物的学生。从小跟父亲学习汉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能熟读《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喜欢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胡志明还随父亲参观义安省内乃至北部太平省建昌县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拜访当地的爱国名士。故乡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父亲同其他爱国志士对时局的谈论,使他很早就受到了爱国爱民的教育。他同人民生活在一起,天天看到农民因没有钱缴租纳税而遭受残酷的毒打或被拉去干修路苦役的景象,令他为同胞的悲惨处境感到非常痛心,在心里产生对法国侵略者和卖国贼的深仇大恨。
1905年9月,胡志明的父亲意识到科举在越南已没有前途,决定把他送到义安省会荣市一所法语小学预备班学习。正是在这所学校,胡志明首次接触到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种子。翌年5月,父亲阮生辉赴京都任职。胡志明随父亲前往。抵顺化后,父亲把他送进承天省一所法越小学初级班就读。胡志明1908年4月参加了承天省六县农民来到顺化城里举行的抗税示威游行。他对同学们说,既然我们懂得法语,就应该支持同胞的抗税斗争。他和同学一起深入农民当中,向他们朗读爱国诗歌,号召他们为自己的权利坚决斗争。人们彼此都以“同胞”相称,情景十分感人。法国殖民当局非常害怕,便在第三天调动军队进驻顺化。法国士兵竟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愤怒的群众冲上前去,和法国士兵扭打在一起,群众紧紧抱住法国士兵,投香江同归于尽。事后,法国殖民者对学校进行搜查,企图抓捕“带头闹市”的学生。因参加农民抗税斗争,胡志明被法国殖民者跟踪。在1908年8月,胡志明将自己的学名阮必成改为阮生昆,承蒙国学堂校长舒滔先生接纳,进入该校中级班就学。在此学习期间,胡志明接触到法国进步书刊,同时还受到一些爱国教师的影响,因此在胡志明心中萌生了远渡重洋到西方了解各国情况与学习人类各项文明成果的打算。
大约在1909年6月,父亲被贬往平定省平溪县任知县,胡志明同时离开顺化国学堂随父亲来到平定省。在平溪期间,胡志明的父亲带着他走访当地的爱国士大夫和参观西山地区的历史遗迹。1909年年底,胡志明父亲将他送到省会归仁市法越小学的高级班继续学习。胡志明于1910年6月,完成了小学课程。在得悉父亲在平溪知县的官职被革职后,他决定继续前往南方。
从归仁到西贡途中,因路费用光,胡志明9月在潘切作了短期逗留。在这里,他被联城会的育青学校聘任助教一职,负责教授一些学科,同时还负责学校的各项课外活动。育青学校是当年维新运动期间成立的越南唯一一所进步私塾学校。除了上课外,胡志明还到爱国人士阮通老人家的书柜中寻找一些书籍阅读。在这里他首次接触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通过接触这些思想,更促使胡志明出国寻找救国之路。P4-6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时,这样说道:“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五百年时间。”他在讲话中精辟地概述了近五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及其代表人物。习近平同志的这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重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光辉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3年5月就开始策划要出版一套《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作为《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姊妹篇,便于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方面各界别读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来较为系统地了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风雨历程和宝贵启示。出版社邀请我担任这套丛书的主编。我自1949年3月北京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了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的学习,随华大队伍从河北正定迁进北京,给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当助手,担任学习助理员(助教),辅导新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等课程。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大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起,我一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教研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主编过《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大辞典》等书,出版过《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等论著。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各类历史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我深感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是很有眼力胆识、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慨然应允。我以远超耄耋之年,病弱之躯,甘愿为主编好这套丛书克尽绵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依我管见,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拓展这样四个波澜壮阔的历程。这四个历史进程既是依次递进,又是后者涵盖前者。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我精心设计的书名如下。
第一册,乌托邦社会主义首创者莫尔;
第二册,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三位“最伟大智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三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始祖马克思;
第四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第五册,巴黎公社革命活动家、“国际歌”作者鲍狄埃;
第六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
第七册,父子两代社会主义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卡尔·李卜克内西:
第八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开拓者列宁:
第九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第十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卢森堡;
第十一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帅斯大林;
第十二册,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共产国际时期独立探索者葛兰西;
第十三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先锋、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第十四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
第十五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先锋、西班牙共产党中央主席伊巴露丽:
第十六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自治社会主义试验者铁托;
第十七册,美国社会主义探索者、美国社会党创始人德布斯和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福斯特:
第十八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马里亚特吉和古巴革命英烈格瓦拉;
第十九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创始人片山潜;
第二十册,越南共产党缔造者、越南社会主义奠基人胡志明。
从以上设计来看,这套丛书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和出版社分头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老中青学者分别编写。其中有四位作者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作者都听过我讲课或者读过我的著作,对我的学术思想较为了解。2013年9月12日中国工人出版社约请在京作者10人召开组稿会。我讲了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要求。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我们明确了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职工和青年学生了解与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缅怀伟大历史人物,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并且更加自信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还明确了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职工的普及型、大众化的传略,而不是学术性的人物评传,也不是带有想象性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依据翔实、精确的史料,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加强故事性与可读性,又要注意思想性、理论性,要文风活泼,文字通俗,力求把书稿写成雅俗共赏、做到图文并茂,对大众有吸引力、能引人人胜、启人深思的传记。同时还要写到各个历史人物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的影响,这样我国读者就会感到更加亲切。我还向每位作者提示了写好书稿的具体要求,向7位作者提供了我多年积累的有关9位历史人物的全部书刊资料,对每位作者都提出了如何写好书稿的建议。随后我还审读了部分书稿提纲和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还有一点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这套丛书论述、颂扬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和功绩,是为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先辈中诸多先驱、先哲、先贤、先锋、先烈为社会主义事业锻炼成才的路径,心系群众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服务群众的本领,担当重任的志向,等等。我们为杰出人物谱写传略,并非是要鼓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精英伟雄只有勤于密切联系群众,敏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宣传鼓动群众,精于组织指挥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才能成就社会主义事业。任何英雄圣贤由于个人思想领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风、思想意识的欠缺性都难免有过失和错误。所以我们在这套丛书中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纠“左”防右,在充分肯定历史人物成就与功勋的同时,也简要点明其不足与差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贤。英雄难免也会失败,甚至失败得很悲惨;圣贤难免也有过错,甚至错得很离奇。善于学习者要精心学习别人、尤其是伟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从其短处和缺点中汲取教训。但愿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我们能做到切实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共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是所至盼,期然为序。
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