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芳草未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丹崖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芳草未歇》是一本汇集青年作家李丹崖十年来精品文字的散文集。所收录散文大都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模拟试题、公务员考题等。主题涉及故乡草木、旅行随笔、旧物散记、哲思随笔等。作者以其优美的文字,哲思涌动的文风,深得青少年欢迎。 作者简介 李丹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会员,中高考美文热点作家。出版有散文集《草木恩典》《胃知的乡愁》等24部,文章常见于《散文百家》《小说选刊》《人民曰报》《大公报》等报刊。散文集《胃知的乡愁》曾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 目录 第一辑 街巷光阴 胡同是通往我们心里的路 雪落在老街的怀里 残垣:另一种街区风景 打铜巷里的细密时光 老砖街的叩问 装在酒篓里的花子街 在咸宁街溜达 一生只爱一巷子 道德深藏两巷子 灯是古城不灭的眼睛 门牌:老街的腮红 养眼的老街 承德街前的桃花 老街慢 绿杨深巷马头斜 执手相看,时光如瓷 旧时,生活在老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第二辑 流年趣事 打陀螺:乡村最早的圆舞曲 弹子儿:童年的另一副瞳孔 “斗鸡” 花米团 柳笛声声春来了 柳条串烧饼 烧红薯窑 摔“元宝” 汤婆子 听大鼓书 雪天捉鸟 外甥打灯笼,照舅 闻香举竿啖槐花 扎风筝 粘知了 老冰棍儿 赊小鸡 第三辑 旧岁寻味 搬鱼 采莲蓬的女子 吹糖人儿 古代医生的那些道具 木匠 有一种篮子叫“气死猫” 憩与棋 茄蒂,茄弟 烧一锅羊肉汤,慢煮北风 唢呐班子里的那些乐器 甜而有节谓之蔗 挑两篮柿子去赶集 喂牛 文房帖 下细粉 有一种大厨叫“焗长” “饱经风霜”的红薯叶 第四辑 碎念物语 端午,赠我一枝艾 瓜瓞绵绵 净水泼街待故人 客至炉上火 牌坊:故乡土地上高寿的身影 生活是温热的炉火 石板路是胡同读的书 时时醉薄荷 疏灯如倦眼 苔痕深一寸 蛙栖 瓦屋生凉 为一株曼陀罗平反 细雨舔桑叶 野花晚照,猫狗好友 有一种热爱叫“混迹尘中” 在老街深处打一眼井 中国乐器 第五辑 时光步履 陋巷里,折得一枝春 每一滴春雨都认真地落 白露纷纷落华盖 大暑忆儿时 心心念念的秋日 芒种记 一枕黑甜 晚风听暮蝉 乡村消夏录 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蒲棒峭立过立秋 秋天里的秋千 桑果糕香秋日迟 晒秋 霖雨秋冬诗意生 十月里的声响 霜降,是乡村敷了粉 雪一落,世界就是没有围墙的书房 一树梅花数升酒 冬天,想起草药 且煮明月待来年 序言 唤醒岁月深处的那阕 清歌 我总是流连于故乡的 一处又一处巷口。 我总觉得,在巷口的 深处,藏着奇遇,或是偶 尔会响起清歌。 长街短巷,是一种怎 样的容器?沃野田畴,会 是怎样一架古琴,装载旧 时光里的人和事,也装载 喜悦和乡愁。 人在岁月深处打拼, 衣锦还乡的某个明媚的月 夜,暗自与命运较劲的某 个凌晨,曲折回环的某个 秋日,白雪皑皑的某个冬 日,最怀念的往往是旧时 光里的某条巷子,故园深 处的一朵暗自绽放的小花 ,或者是那个窗影前的人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 花未?”这是诗人满含乡愁 的“问号”。 世界是空间化的,在 家的人总想着向外走,东 奔西突;有了成就的人, 又反倒想着叶落归根。 人既是动物性的,也 是植物性的。 每一寸故土里都藏着 泥土馨香的梦。那片土地 可以用泥土烧制砖瓦,建 造宏伟的建筑,也可以挖 掘长河,在岁月深处滔滔 向前。然而,蓦然回首, 人喜爱的还是故乡草木, 那样鹅黄花朵的蒲公英, 花朵里藏着漂泊与辉煌的 诗歌。那样金灿灿的忘忧 草,看上两眼,心境豁然 开朗。其实,草木在田野 上列队,昆虫也是在列队 。草木的阵列,以一花绽 放、一树葳蕤为单位;昆 虫的阵列,则以一只发光 的萤火虫为单位。对于坦 荡的大地来说,草木和昆 虫都是渺远大地上一个逗 点。 人往前走,动物向前 走,河流向前走,时光的 车轮滚滚向前,向前走才 能遇见不一样的奇迹。 岁月也正是在这样的 兜兜转转里,在这样的曲 曲折折里,遇见最美的远 方和最初的自己。 出走,是对目光的历 练。 在岁月的风浪里拼搏 久了,耳聪目明,评人断 事,见地自然也就不同。 那些平日里看起来是羁绊 ,是“鬼打墙’’的障碍,会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但是,切莫忘了,我 们别指望把一切都弄明白 ,看清楚,那样的生活好 比没有了悬念,缺少了可 以玩味、揣摩的乐趣。 总有一些巷口等待我 们去遇见,总有一些芳草 在故园的某个角落里等你 。 芳草未歇,伊人未远 ,何其美妙的祝福,此刻 ,愿你我共享。 是为序。 导语 李丹崖,笔名“赤壁”“子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多本畅销期刊签约作家。擅长说理、叙事:一句话、一个回忆、一个场景,在他笔下都能幻化成智言慧语,他就像游走在文字海洋之中的一个精灵,不停地用诗意的语言编织着童话般的梦境和让人动容的故事。 本书他的精品、新作集,书中收录了许多中、高考热点美文。 平常亦美,诗意温柔…… 精彩页 胡同是通往我们心里的路 有人的地方就有城市,有城市的地方就有胡同,有胡同的地方总藏着很多故事。胡同是一座档案馆,光阴流走,有些故事终归带不走,留下的东西,还有胡同帮我们收藏着。 “胡同”这个词最早是这么写的——“衙衙”,意思很明了,不管月光多么古老,这里总有个人与我们同行。是的,胡同伫立处,一寸年华一寸芬芳。 胡同装载繁花,也装载一帧又一帧倩影。萧红曾在《呼兰河传》里写过一个名叫“黑瞎子胡同”的地方,据传是因巷口曾拴着一个黑瞎子而得名。这条胡同位于呼兰城的中心区域,其间老字号手工匠人、糕点铺子、书社、茶社、医馆……俨然一个灌满人间烟火的小社会,这是萧红最爱的去处。这样一条胡同,我们可以想象萧红曾穿着裙装穿梭其间,吃过一串冰糖葫芦,去某处医馆里买过药,甚至她还是某某书社的常客。“黑瞎子胡同”成为萧红及她这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胡同站立砖墙,也站立人的“背影”。鲁迅先生于1912年来到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之后,每日生活、工作、执教,忙碌于家、书馆、学校之间,一直幽居胡同14年,贵人关胡同、西单、宣武门一带、城隍庙街、石老娘胡同、前桃园、南草厂、半壁街、德胜门内、针尖胡同、达子庙等北京的100多条胡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有位诗人说,如果酒到微醺,在这些胡同里晃荡,还能瞥见鲁迅的“身影”。 胡同生长青苔,也生长心事,但胡同里的人总能替你消解。1923年10月,郁达夫来北京大学任教,住在巡捕厅胡同的长兄家。其实,这时候的郁达夫是出来散心的,他接替陈启修教授统计学,不是他钟爱的文学,他只不过是想“转换转换空气,振作振作精神”。这时候的郁达夫,收入甚微,即便如此,还不忘提携文学新秀,他曾多次前往银闸胡同看望沈从文,还常常在微雨的午后与诗人冯至一起在小饭馆里小酌。“酒,实际并没有喝多少,可是他的兴致很高,他愤世嫉俗,谈古论今,吟诵他的旧作……”可以说,多少胡同深处都飘满了郁达夫的诗情。 “胡同”这个名字,听起来多好啊,犹如水滴落到青花瓷缸里,叮咚一声,幽深,似有水墨晕染而开。 许多地方的胡同,都是“一街一品”。譬如,我的故乡亳州的胡同,有“干鱼市胡同”“铁果巷”“白布大街”“翠花巷”“帽铺街”……每一条胡同里都承载着一代手工匠人的记忆。这样的胡同是一条分割线,似掌纹,有的关乎情感,有的关乎仕途,有的关乎生命。 有些胡同是传奇的发生地。若干年前,当我们听到陈升的那首《北京一夜》,感慨于那条名叫“百花深处”的胡同该有多美好,让陈升写出了这样耐人吟唱的音乐作品。 时光匆匆,没有一条胡同是空着的。老舍出生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这里的经历和生活给了他很多的灵感。他儿时居住的胡同里,住的都是巡警、车夫、工匠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因此,老舍对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性格特点非常了解,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一条胡同里藏着许许多多故事,老舍从这里找到人生的追求。 胡同,是一条条通往我们心里的路。 雪落在老街的怀里 如果非要问我雪落在哪里最好看,我一定回答:“雪落在老街的怀里最好看。” 雪如信使一样,从天宇之上翩然落下,在灰色调的老街上,密密地织着一顶白色的毡帽。屋檐上刚开始还朗润潮湿,一会就落上了一层轻纱,继而是毡子,再后来,就成了一床厚实的棉被。 中国古建筑的砖砖瓦瓦,是要配上雪才好看的。青砖灰瓦中的“青”,让我瞬问想到“青年”的“青”,这个“青”其实是“黑”的意思,意思是青年人都是头发尚黑的人。那些在古代也许看起来灰头土脸的青砖,经历岁月的风刀霜剑之后,依然那样古拙儒雅,不改其色,像是一位老人。雪落在他的帽子上,有些“老顽童”的意思,雪给时光镀上了一层童真。 ……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