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分析、研究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希望这些思考能给当下正在做班主任或者希望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朋友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 |
分类 | |
作者 | 闫学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分析、研究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希望这些思考能给当下正在做班主任或者希望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朋友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研究分析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作者文笔素朴优美,思考深刻犀利。 本书可作为教师读物,也是班主任专业培训的优秀读本。 目录 自 序 世界上曾有过这样的班主任 第一辑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将玫瑰赠予别人 教学生约束自己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 培育对他人的义务与责任感 第二辑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怎样批评学生 怎样表扬学生 怎样评价学生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 为童心筑上护栏 第三辑 让家长也懂教育 让家长也懂教育 怎样与家长沟通 一颗火星儿点燃另一颗火星儿 集体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让每一支溪流都清澈 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 莫让孩子成为道具 第四辑 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 善于创造成功的预感 让每一句话都结出果实 让美融入学生的生命 阅读是孩子的精神需要 死亡教育是不能避免的生活逻辑 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美好领域 第五辑 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 爱学生是一种才能 记录生活的见证 做一个魅力教师 营造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育中的人道主义 站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 后记 雪落知春 试读章节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但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应是教育者。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只有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教育实践中非常棘手的一些问题。 但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问题的关键。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要让他知道一个道理或者明白应该怎么做是相对简单的。但知道应该怎么做和实际怎么做是两回事,因为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缺少的正是这种自制力和自觉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尤其是在教师和学校教育均不在场的情况下,让孩子也能遵循正确的法则去行事,这就有赖于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使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大量的案例实际上展现的就是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我反复思考着这些案例,以及中间的种种细节,试图探寻在这些做法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某种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极其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认为身体锻炼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部分。他要求学生每天天一亮就起床,洗淋浴,在严寒的冬天每天用雪擦拭身体,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这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具有天天用雪擦拭身体的勇气。但苏霍姆林斯基从不采取强制的做法,他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坦白,说说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对于实在没有勇气自己提来一桶雪,脱下衬衫,用雪擦拭自己身体的孩子,可以请别的同学帮忙,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其他同学都能做到的事。我不得不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式,不仅是因为用雪擦拭身体的锻炼确实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我更佩服的是他在不逼迫孩子的前提下使每一个孩子都战胜了自己。他不采取强制的做法,是为了避免有些孩子可能会被迫撒谎;他允许孩子坦白,又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帮助自己克服心中的怯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我克制,学会了在困难面前拿出勇气,也学会了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谁也不想每次都请同学帮忙才能战胜自己。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即使没有严肃的批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也能够在教师和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遵循正确的规则去做。 有一个校长非常自豪地向我提起了他学校的一位优秀班主任的事迹。王老师是该校一位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新学期伊始,班里转来一个名叫刘桦的男生。刘桦来自一所农村学校。王老师很快就发现,刘桦英语基础很差,必须帮助他尽快提高英语成绩。她当然想到了补课,但怎么补,谁来补呢?请英语老师去补显然不合适,因为英语老师平时教两个班,已经够忙够累的了;请家教,对刘桦的家庭来说,显然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家长也不一定就会同意。思虑再三,王老师决定请班上几个学生轮流给刘桦补习英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师邀请给刘桦补课的并非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几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一般的学生。这几个学生接受任务之后非常高兴,他们凑到一起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补课计划,而且很快就付诸实施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补课之后,刘桦的英语成绩果然有了明显提高。更令人高兴的是,那几个给刘桦补课的学生英语成绩竟然也提高了一大截,在其他方面与原来相比也有了很大进步。 王老师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深思。经过补课之后,刘桦的英语成绩进步了,这件事本身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但那几个帮助刘桦补习英语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他们在帮助刘桦补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身的英语知识。也许为了更好地帮助刘桦,他们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去学习英语。在补课的过程中,当他们看到刘桦的英语成绩在逐步提高时,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十分积极的鼓励和赞美。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肯定时,那种巨大的鼓舞会使人朝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因此,这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就不足为怪了。我想,这些学生帮助他人的过程,正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应该说,这是教育中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P3-5 序言 四月的一个夜晚,帕夫雷什学校的校园里凉风送爽,苹果树上挂满了初绽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忽然,他看到了女孩瓦里娅。瓦里娅是个性格活泼、十分爱笑的女孩。此刻,她正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紧紧贴在胸前,若有所思地向前走着。苏霍姆林斯基等待着她像往常一样跑过来,在他的身边快活地唧唧喳喳。可当瓦里娅忽然抬头看见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她却神情紧张、害羞窘迫起来,她的目光变得深邃,微笑在眼睛里闪现……她把书抱得更紧,似乎有什么秘密生怕被人发觉似的。显然,女孩想要自己单独待一会儿。 看到这一幕,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高兴地跳了起来:“多好啊,瓦里娅,我觉察到了你由女孩子成长为姑娘的那一时刻……” 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年里,我无数次地想象这个夜晚,沉醉在这些美好的场景中。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十分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他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觉察、理解和真正感觉到从幼儿变成少年的那一时刻——那一短暂的时期。所以,当他从瓦里娅的眼睛里看到那个时刻终于到来的时候,他心潮澎湃,为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而备感喜悦…… 一棵小橡树生长在小路旁边,有人用脚踩过了它细嫩的幼枝。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提示下,孩子们意识到,如果任由不管的话,这棵小橡树不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于是,他们一起拿来铲子,连根带土、小心翼翼地挖出了小橡树,把它移栽到一个安静宽敞的角落里。对孩子来说,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小橡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思想。随着孩子们视野的扩大,这样的行动可以帮助孩子逐渐确立公民意识,用公民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但是,假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什么对他来说是最珍贵的东西,那么这个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是那样热切地阅读这些温暖的故事,它们让我知道这世上曾有过这样的教师,这样的班主任。在这些故事中,我不仅看到了迷人的知识教学,更看到了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在苏霍姆林斯基宏大而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核心理念。因此,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具体的教育方法与实施策略,更多的是对人的真切关怀和这些故事留给我们的深远启示。在他三十多年辉煌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因此,当我读到这样的话语时,我就不能不感动: 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的心都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到你们身旁来。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是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师,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的文字里浸满了爱,那些用文字记录的岁月里也浸满了爱。他常常用浸满了爱的目光去观察孩子们。对孩子透彻的理解与关爱,对教育全面的洞察与把握,对孩子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满怀无限的悲悯与同情,使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教育史的一座灯塔,而且使他本身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打动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他的理论和信念,更有他作为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师长、父亲、朋友与一个真正的人无比高贵的全部质素。 这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分析、研究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希望这些思考能给当下正在做班主任或者希望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朋友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让我们一起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就开始吧! 后记 在农历虎年的除夕之夜,有朋友发来手机短信:“雪落知春,花开满庭,祝福无音,暗沁人心……”没有落款,只有殷殷的祝福,从一个遥远的地方传到我的书房里。 于是,抬头望向窗外——竟然是真的!我看见了漫天飞雪,洋洋洒洒,在城市的霓虹与烟花中闪烁着飘落下来。地上一片银白。 这是一场春天的雪,落在江南这个万家灯火的夜晚。而我似乎早巳忘记了季节的变换,因为我把所有的假期都给了一件事:写作这本《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 实际上,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写作这些与苏霍姆林斯基有关的文字,已经成为我教师生涯的重要部分。我好像总也读不完,写不尽。因为你一旦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你就会觉得那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那里有无数闪光的珍宝等待你去发掘。于是,在2009年《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出版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写作这本新书。 如果说《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是站在一个教师应有的角度去展开全景式的抒写,那么这本《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则是在那个全景中着力描画了其中的一个方面——班主任工作。我希望通过这样的重点描画,可以帮助教师朋友,尤其是做班主任的教师朋友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了便于教师朋友更好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那些闪光的思想,我力求通过大量鲜活的教育案例最大限度地展现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及班主任工作中非常复杂的一面,使大家在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同时,也能够审视、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策略。 这当然是我一个美好的想法。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多面,也由于班主任工作本身便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更由于我本身笔力与视野的有限,因此,这本书可能只是梳理了苏霍姆林斯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部分,也不可能涉及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工作的所有细节。但如果读到这本书的朋友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在我就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写案例中涉及的教师与学生均为化名;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中谈到的内容,有些虽然也属于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但为了避免重复,在这本书中就不再涉及,或者对同一个观点采取了另一种角度的阐释与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阅、对照思考。 感谢吴法源先生,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多蒙他的鼓励和指导,是他的督促才使我最终克服了懈怠。 此书完稿的时候,江南已是绿柳如烟,而我北方的故乡却刚刚下了一场厚厚的雪。但不管怎样,毕竟是春天了。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教师朋友,请接受我衷心的祝福: “雪落知春,花开满庭,祝福无音,暗沁人心……” 闫学 2010年3月2日于杭州 书评(媒体评论) 最让人头痛的是,问题生的“问题”总是反反复复,似乎难以根除,致使一些教师和家长逐渐丧失了耐心。对此,有经验的班主任除了表现出高度的爱心与责任感,还充分调动自己的教育智慧,本着“一天淘出一粒金子”的精神,帮助问题生逐渐学会约束、控制自己,最终走出阴霾。 ——《教学生约束自己》 对教师来说,惩罚学生、批评学生需要非常慎重,这个道理是比较容易明白的。但可能许多教师并没有想过,表扬学生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在很多时候,不恰当的表扬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并不亚于惩罚。 ——《怎样表扬学生》 教师公正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公正与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时时感受到公正的孩子,他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接纳周围的世界,他的心灵会变得高尚;相反,一个常常感受到不公正的孩子,他会逐步丧失对他人的信任,他会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他的心灵会变得迟钝和凶狠。 ——《公正会使心灵变得高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