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已有零星的循环型社会法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与梳理了循环型社会法形成的基本机制。作为国内第一部描述发达国家与地区循环型社会模式(法)的专著,本书不仅为国内循环型经济(社会)法的研究提供了素材,而且也成为循环经济立法、循环经济法学习的依据之一。本书采用史学、社会学、政治学与法学的综合分析方法,也使之成为学术界研究循环型社会(经济)的必备参考书之一。
本书适用于研究环境法、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的学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基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源自近代西欧文明的社会模式已无力回应这一紧张关系。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初现。作者在已有零星的循环型社会法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与梳理了循环型社会法形成的基本机制。
本书对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原因、循环型社会的权利基础、循环型社会的责任机制源变、循环型社会的生产与贸易机制定位和循环型社会消费机制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与分析。
作为国内第一部描述发达国家与地区循环型社会模式(法)的专著,不仅为国内循环型经济(社会)法的研究提供了素材,而且也成为循环经济立法、循环经济法学习的依据之一。本书采用史学、社会学、政治学与法学的综合分析方法,也使之成为学术界研究循环型社会(经济)的必备参考书之一。
本书适用于研究环境法、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的学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总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循环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社会模式
第一节 传统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节 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性
第三节 循环型社会法制的形成
第三章 徘徊在“社会权”与“生态权”间的环境权:循环型社会的权利基础
第一节 环境权的变迁
第二节 从人权视角考察环境权
第三节 土著民的环境权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生态权利谱系考——循环型社会权利观之形成
第四章 社会连带责任的凸现:循环型社会的责任机制源变
第一节 环境法领域中的社会连带责任
第二节 连带责任在环境法领域运用的利弊考
第三节 调和社会连带责任——循环型社会责任机制形成之探索
第五章 企业责任扩大与企业多样化:循环型社会的生产与贸易机制定位
第一节 法定责任之加重
第二节 公司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企业多样化
第六章 消费者绿化:循环型社会消费机制之展开
第一节 从奢侈到节俭:消费观的转变
第二节 绿色消费者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通过消费者实施规制:循环型社会法律与政策的进展
第七章 公众参与:循环型社会参与机制之确立
第一节 立法者、看家狗与吹哨者、私人检察官:NG0s在国内环境法中的三个重要角色
第二节 全球化与公众参与机制
第八章 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形成的可能——代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