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素食者,几乎从不饮酒,他同时又是一个战争狂人,他是一个艺术家,热心动物保护,他同时又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从士兵到元首,让德国重回大国行列,却又让德国面临灭顶之灾……
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在著名的慕尼黑啤酒馆“革命”失败之后,“叛国者”希特勒决定“痛改前非”,做出了一个让他的所有追随者都大感诧异的决定:决不再走“革命”的老路,而是“遵宪守纪,竞争上岗”。
于是,万字旗迎风漫舞,强国口号震天响,冲锋队员精神抖擞。就这样,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政治表演,“爱国者”希特勒终于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第三帝国兴亡史(第1部以爱国者之名1933-1939)》是一部现代版西欧发展史。作者修武兴国在搜集关于“二战”时期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事件为参照,还原了希特勒从草根到第三帝国元首的奋斗历程,也再现了现代西欧历史发展历程。
他是一个天才演讲家,深知如何激发国民被压抑的民族情绪,让千百万德国人的爱国热情极端爆发。
他促使德国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枷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并重建了强大的武装。
他不仅成功地使德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还使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解决了失业问题的资本主义国家。
他利用民主制度登上权力的顶峰,然后向昔日创业时的功臣们举起屠刀,成为集德国总理和总统权力于一身的大独裁者。
他利用人性中的善良与天真,欺骗自己的敌人,欺骗自己的盟友,差一点就欺骗了整个世界。
由此,他缔造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国度:第三帝国。
他,也是阿道夫·希特勒!
修武兴国编著的《第三帝国兴亡史(第1部以爱国者之名1933-1939)》讲述了一个更真实的希特勒,是一部更好读的纳粹战争编年史。
第一章 曾经的草根岁月
一、身世之谜,希特勒也是犹太人吗?
若问20世纪最有名的德国人是谁,那一定是阿道夫·希特勒,其他什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之类的专家教授们,即使是宇宙级的名人大腕,但只要一拼知名度,那就谁也赶不上他。这其中的缘由,除了希特勒自身的“功成名就”和最后的结局外,还在于他一生奇特的经历。
希特勒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他来自于一个绝对的草根家族。他几乎是白手起家,凭借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国际局势的推波助澜,竞一举坐上了德国总理之位。后来,他又将总统的权力也抓到了手里,成了德国的元首,一个超级独裁者。
虽然号称“杰出的政治家”,但众所周知,希特勒的政治观点却有如中国的火锅一般内容丰富。不过,他最核心的政治观点倒也十分明确,那就是反对犹太人。
按常理来说,一个歇斯底里反对犹太人的人肯定不会是犹太人,可在20世纪的1930年,当时事业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希特勒却从“路边社”听来了一个让他脊背发凉的传言——自己的祖父极有可能就是个犹太人!
这个传言对于希特勒的杀伤力,绝不亚于美国人后来扔给小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无怪乎当时的希特勒会高度紧张,全身发僵。因为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希特勒祖父的身份的确不够明朗,还真有可能是个犹太人。而一旦希特勒是犹太人后裔的身份被坐实,那他这辈子的政治前途就算玩完了。
希特勒祖父的身份不明朗,是因为希特勒的父亲是个非婚生子,而希特勒的祖母玛利亚·安娜·希克尔格鲁伯怀孕那会儿,正好在格拉茨一个名叫弗兰肯贝格的富裕的犹太人家里做厨娘。
不久,希特勒的祖母就回到了她的家乡维也纳附近多勒谢姆地区的一个名叫斯特罗尼的小村庄,并在那里生下了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希特勒祖母的故乡,以及他父亲的出生地,都在奥地利,而不在德国。
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的父亲是谁?玛利亚·安娜·希克尔格鲁伯并未作任何交代。再往后,他母亲也没写过自传或回忆录,这就给了有心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有人根据弗兰肯贝格为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支付了14年的抚养费这一反常现象大胆推测: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就是弗兰肯贝格家的私生子。
有道是证据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传言既摆了事实,又讲了道理,也真的很像那么回事儿,搞得希特勒的心脏大大地紧张了一把。
只不过,上述传言只是推测而已。心理素质好得不得了的希特勒一口否定了这种无稽的说法,他说他的祖母告诉他,弗兰肯贝格只是单纯地接济过他贫困的祖母一家而已,自己绝对不会是犹太人的后裔。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希特勒的追随者们信了,这些思想单纯的德国人不会认为一个犹太人会迫害自己的种族。
不过有一点却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希特勒出生42年前,他的祖母就已经入土为安了。真不知道这老太婆啥时候又从地下钻了出来,给她的孙子说那番话的?按照阿道夫·希特勒自己的政治逻辑,这世上的犹太人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反面角色,那么,当年那个名叫弗兰肯贝格的犹太人,怎么又会出于所谓的同情、博爱,去接济他希特勒的祖母?反过来,这事就只有一种解释,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其实,希特勒有没有犹太血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认为自己是纯种的雅利安人,而且他反对犹太人,丧心病狂地反对,这就足够了。
希特勒的祖母玛利亚·安娜·希克尔格鲁伯生下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以后,嫁给了一名失业的磨坊工人约翰·格奥尔格·希特勒。这个可怜的下岗工人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他甚至连一张床也买不起。 、
如此恶劣的经济条件,还要抚养一个小孩,不用说难度很大,任务艰巨!
眼看希特勒父亲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就要因为营养不良什么的而早早夭折的时候,好心人出现了。下岗工人的兄弟约翰·内波穆克·希特勒表示,他愿意抚养阿洛伊斯·希克尔格鲁伯。
于是,希特勒他爹就被他的养父约翰·内波穆克·希特勒接到了自己的家中。虽然这位下岗工人的兄弟家里经济状况也并不宽裕,但至少他买得起床。 在养父的照料下,阿洛伊斯终于活了下来,并顺利地长到了13岁。13岁那年,阿洛伊斯打起了一个小小的背包,然后离家出走。他来到维也纳,当起了鞋匠的学徒。5年之后,阿洛伊斯成了一名合格的制鞋匠。不过,他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
阿洛伊斯不想总是给别人做鞋,他想让别人给自己做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我想干点儿像样的活儿”。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