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助了一种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式,对以福建长汀地区为代表的客家山歌在当代的存在和发展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所呈现的非常有趣,也发人深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形态,客家山歌是怎样依旧“活”在现代社会,同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从中可窥见现代人怎样的社会心态和生存样态,总而言之,传统怎样进入当下并与之相共生,这个问题,也许阅读本书后会得到一个有力的提示。
客家山歌是居住在闽、粤、赣、桂、湘、川、台以及海外客家人的精神生活的载体,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形态完整,是客家人文化认同的象征,2005年,广东“梅州客家山歌”、江西“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书稿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非物质遗产地图编制研究”项目成果之二,内容既有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风格与特点概括,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的总体概述;也有对于作为个案的福建长汀和广东客家山歌在当代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样貌的田野调查,以点带面,呈现了一幅客家山歌从历史到今天的历史变迁的生动图景,有一定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第一部分 客家山歌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现状 刘晓春
第一章 客家山歌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 客家山歌的类型
第三章 客家山歌的主题
第四章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
第六章 客家山歌的杰出继承人
第二部分 客家山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空间
长汀客家山歌的历史与现状 王维娜
第一章 长汀传统地方社会与文化
第二章 传统长汀山歌的演唱空间与文化生态
第三章 从传统到现代:1949-1990年代的长汀山歌
第四章 当代长汀山歌的演唱空间与现状
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 揭英丽
第一章 梅州客家山歌的现当代演进
第二章 广州客家山歌的现当代发展
第三章 广东其他客家地区的山歌现状活动
结语 文化自觉时代的客家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