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编写的这本《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该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吴飞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飞编写的这本《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该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目录 导言:奥古斯丁与罗马 一 罗马的陷落 二 神圣的永恒帝国 三 永恒罗马的颠覆 四 奥古斯丁对罗马的抛弃 五 心灵秩序 六 世界历史 七 新的历史观 第一部分 心灵秩序:至善下的二元分裂 第一章 世界的开端:历史作为心灵秩序 一 时问与灵魂 二 时问的创造 三 上帝何时创世 四 线性历史 第二章 善恶的开端:天使的创造与分裂 一 天使和万物的创造 二 天使的智慧 三 创世六 四 第七日 五 创世七日与世界历史 六 魔鬼的背叛 七 魔鬼与好的世界 八 魔鬼的骄傲 九 恶的存在 十 善恶的谱系 第三章 人性的开端:没有历史的乐园 一 人的形式和道理 二 灵魂的创造 三 人与天使 四 灵魂的起源 五 四元人性结构 六 另一种尝试:三元人性结构 七 灵性学说的内在张力 八 灵性的身体与灵魂性的身体 九 复活以后的人 十 亚当何时犯罪 第二部分 原罪:心灵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 意志之罪:性情与骄傲 一 所有罪之前的罪 二 前性情 三 《论登山宝训》 四 言辞之争 五 前性情的罪 六 淫欲之罪 七 意志和意志的斗争 八 伊甸园中的婚姻与淫欲 九 禁果的故事 十 骄傲之罪 第五章 死亡之罪:永无终结的悲惨处境 一 在死 二 死亡作为现在 三 在生在死 四 灵魂之死与身体之死 五 第二次死亡 六 人的最坏状态 七 好人的死与坏人的死 第六章 繁衍之罪:亚当和他的后代 一 亚当中的全人类 二 遗传了什么? 三 遗忘的眩晕 四 由一到多 五 虚假的合一 第三部分 历史:自然之外的拯救与合一 第七章 两座城的历史:没有第三座城 一 地上之城中的上帝之城 二 有没有第三座城 三 人类之城? 四 真正的共和 五 相关的争论 六 基督徒皇帝 七 世界历史 第八章 罗马的历史:毫无光荣的霸欲 一 罗马历史中的霸欲 二 奥古斯丁理解的霸欲 三 罗马国父的光荣与罪恶 四 战争与帝国的扩张 五 阿尔巴战争 六 政体问题的消失 七 罗马共和国的自由政治 八 德性的内在转向 九 对罗马英雄的赞美与哀悼 十 对罗马宗教的批判 第九章 以色列的历史:并不神圣的圣城 一 神圣历史的分期 二 从亚当到亚伯拉罕 三 亚伯拉罕的应许 四 完人亚伯拉罕 五 亚伯拉罕的信 六 祭司的改变 七 王位的改变 八 以色列的结局 第十章 言成肉身:唯一的历史事件 一 言成肉身的哲学意义 二 耶稣作为中保 三 基督与魔鬼 四 受难作为祭祀 五 人的祭祀与基督的祭祀 六 圣餐礼 七 以基督为根基 八 作为普世之道的宗教 第四部分 末日:普世大同抑或二元终结 第十一章 终极善恶:人类价值的全面消解 一 至善与至恶 二 永久和平 三 政治的起源 四 尘世生活与永恒幸福 第十二章 终极神义:末日的历史意义 一 历史与末世论 二 末世论作为神义论 三 两次复活 四 魔鬼的绑缚 五 魔鬼的释放 六 千年王国 七 进入永恒王国 第十三章 终极生死:循环论抑或二元论 一 永死如何可能 二 永死是怎样的 三 永远的惩罚 四 第二亚当的成年 五 永恒的礼拜 六 线性历史? 结语:奥古斯丁与西方文明的命运 一 奥古斯丁之死 二 古今之间的奥古斯丁 三 对奥古斯丁主义的挑战与成就 四 现代的精神气质 五 世界历史的种种方案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