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布鲁尼格、马修·莱温格、尤金·赖斯、安东尼·格拉夫顿、伊塞·沃洛克编著的《现代欧洲史(6种共7册)(精)》完整讲述欧洲500年文明兴衰历程。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欧盟……你想要了解的欧洲历史全在这里。
读懂欧洲的必备入门,欧美高校沿用50年的殿堂级教科书。自初版以来距今约50年,新老两代美国人通过这套书读懂欧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欧洲史(6种共7册)(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查尔斯·布鲁尼格//马修·莱温格//(美)尤金·赖斯//安东尼·格拉夫顿//(美)伊塞·沃洛克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查尔斯·布鲁尼格、马修·莱温格、尤金·赖斯、安东尼·格拉夫顿、伊塞·沃洛克编著的《现代欧洲史(6种共7册)(精)》完整讲述欧洲500年文明兴衰历程。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欧盟……你想要了解的欧洲历史全在这里。 读懂欧洲的必备入门,欧美高校沿用50年的殿堂级教科书。自初版以来距今约50年,新老两代美国人通过这套书读懂欧洲。 内容推荐 查尔斯·布鲁尼格、马修·莱温格、尤金·赖斯、安东尼·格拉夫顿、伊塞·沃洛克编著的《现代欧洲史(6种共7册)(精)》是诺顿公司出版的欧洲史经典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便成为欧洲史权威之作,是西方世界读懂欧洲的必备入门读物,欧美学校首选的殿堂级教科书,畅销将近50年。 这套丛书由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发起,美国历史学会首位“杰出学术贡献奖”获得者费利克斯·吉尔伯特担任主编,近10位欧洲史领域的学术领袖组成强大阵容,进行分册创作和修订。从早期现代欧洲的建立到欧洲时代的终结,书中全面讲述了欧洲长达500年的文明兴衰之路。 目录 《现代欧洲史(5民族主义与改革的年代1850-1890)(精)》 初版前言 地图 第一章 经济与社会变革 生产革命 新型农业·工业化席卷欧洲·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经济企业的新规模 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变革·女性角色的转变·城市化与社会转型 第二章 思想与文化氛围 基督教会的深远影响 物质主义和现实主义:新权威原则 信仰科学:达尔文与达尔文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黄金时 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 抗议之声:尼采 艺术 流行艺术与官方艺术·文学: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绘画:现实主义与印象 派·音乐: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 第三章 国家权力日益增长 国家的新要求 官僚政府的扩张·军队与新型武器·义务教育 帝国主义 第四章 “欧洲协调”的瓦解 路易·拿破仑与法国新统治 总统与议会·1851年政变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战争实况·战后余波 第二帝国 经济政策·自由帝国·帝国外交政策·第二帝国的衰落 第五章 1850—1870年的民族革命 哈布斯堡帝国 解放农民与工业革命·弗朗茨·约瑟夫·施瓦岑贝格政府与巴赫体系 意大利的统一 加富尔·加富尔的外交·1859年战争及其后果·加里波第征服意大利南部·加富尔和加里波第 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邦联以及普奥竞争·1862年之前的普鲁士·普鲁士的宪法斗争·俾 斯麦·俾斯麦的政策·波兰起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与丹麦战 争·1866年普奥战争·普鲁士宪法纠纷的终结 普法战争 第六章 大英帝国与俄国的改革进程 19世纪中期的大英帝国 帕默斯顿·1867年之前的国内改革·1867年《改革法案》·格莱斯顿的首届内 阁,1868—1874·迪斯雷利的第二届内阁,1874—1880·格莱斯顿的第二届 内阁,1880—1885·格莱斯顿与索尔兹伯里,1885—1895 1850年之后的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与改革问题·农奴解放·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军队的改革·俄国工业革命·酝酿革命·亚历山大三世·领土扩张 第七章 新政府 法国,1870—189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开端·1875年宪法·议会制的胜利·共和党人的共和国·布朗热危机 1890年之前的意大利 统一问题·政治演变 1890年之前的哈布斯堡帝国 奥匈帝国的建立·协定之后的奥地利·1867年之后的匈牙利德意志帝国,1871—1890 文化斗争·与自由主义人士的新冲突以及反社会主义运动·新的政治融 合、保护主义与经济扩张·国家社会主义·金融危机与俾斯麦倒台 第八章 寻求国际新稳定,1871—1890 寻求东欧稳定 三大国的首次联盟·巴尔干危机,1875—1878·柏林会议·1879年德奥 联盟·三大国再次联盟·奥地利对巴尔干政策·保加利亚问题 寻求西欧稳定 德意志与法国·1882年三国联盟·英国占领埃及·俾斯麦的殖民政策 俾斯麦联盟体系的高潮 充满希望的黄金时代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现代欧洲史(1早期现代欧洲的建立1460-1559)(精)》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地图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发现 印刷术的发明 新型战争 现代科学的起源 探索:世界和文字 葡萄牙航海探险 新世界 第二章 欧洲的经济扩张 一个世纪的繁荣 商人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型社会和传统道德 道德标准和目标 封建领主和佃农 第三章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历史研究 重新发现经典 人的尊严 人文主义与艺术 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 早期现代国家的形成 西欧主权国家的出现 国王的代理人·军队·金融·征税和代表 查理五世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德意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国家制度 国际竞争的格局 哈布斯堡-瓦卢瓦之争·哈布斯堡-奥斯曼之争 早期现代政治思想:国家的新理念 第五章 教会革命和宗教改革:权力之争 马丁·路德 新教的分裂 乌尔里希·茨温利 约翰·加尔文 再洗礼派 圣徒之城 天主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第六章 教会革命和宗教改革:改宗问题 农民 市民 迫害与自由 德意志诸侯的宗教选择 领地教会的胜利 英国宗教改革 注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现代欧洲史(6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今上下)(精)》 再版序言 地图 第一章 20世纪之初 人口增长 有识之士的反抗和文化风暴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欧洲政治大全景 政治共识的瓦解 第二章 政治与社会,1890—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哈布斯堡君主国 二元君主国 俄国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制度的僵化 1905—1914年的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全面战争的本质 战争的趋势 1917年:战争的转折点 俄国的革命 西方的决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四章 缔造和平 政治家和他们的目标 东欧协议 《凡尔赛和约》 魏玛共和国的兴起 国际联盟 苏维埃俄国及和约 第五章 稳定时期 1919—1924年德国局势的动荡与混乱 赔款方案之路 英国领导欧洲:1925—1929 20年代的意大利与俄国 俄国共产主义稳定时期 魏玛共和国的未知性 美丽新世界 第六章 经济危机与纳粹的兴起 世界经济危机 反抗欧洲控制世界最早的革命萌芽 德国纳粹的兴起 第七章 面对不可避免的冲突 绥靖时期 倒退的民主 战间期的苏联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欧洲战争 战场自西向东转移 战争高峰期 命运的关键 第九章 战后动荡期 从战时的合作到关于战后和平协议的纷争 美国和苏联在欧洲的对抗 冷战的硝烟弥漫至远东 第十章 重建与反抗:20世纪50年代 重建的基本任务 重建的背景:科学、技术和经济 东欧集团的战后重建 西方的重建 战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东欧集团和西欧集团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东欧集团的危机 苏伊士运河事件 第十一章 欧洲繁荣的十年:20世纪60年代 西欧追求稳定和繁荣 东欧去斯大林化的进程 第十二章 幻想破灭的年代:1967— 布拉格之春 学生运动 对革命失败的反应 石油危机 妇女反抗运动 矛盾的冲突 第十三章 缓和的十年:1969— 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缓和与军备控制 缓和年代的西欧政治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第十四章 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困难重重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 联邦德国转向右翼 密特朗执政的法国 南欧 里根时代的欧美关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为1992年做的一项规划 第十五章 大陆漂移 千禧之年的蓝血贵族: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统一的德国 俄国:回到了专制统治 南斯拉夫解体 第十六章 欧洲及全球化的挑战 更为广阔和深化的欧盟 这是谁的欧洲? 绿色分歧:欧洲和美国的环境政策 分裂的方式:反恐战争与跨大西洋关系危机 注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现代欧洲史(2宗教战争的年代1559-1715)(精)》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地图 第一章 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西欧的对抗 宗教和政治 腓力二世统治下的西班牙 法国宗教战争,1562— 尼德兰爆发的叛乱 伊丽莎白时期的英格兰 西班牙的衰落 第二章 欧洲中部和西部的政治瓦解 神圣罗马帝国,1555— 东部边界 奥斯曼帝国·波兰·俄罗斯·瑞典 三十年战争,1618— 奥地利和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崛起 奥地利·勃兰登堡–普鲁士 第三章 财富不足的时代特征 人口 农业和工业 尼德兰商业资本主义 财富和特权 女性和巫术 价格革命 资本主义与加尔文主义 重商主义 第四章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的对立 法国专制的建立,1598— 清教徒革命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 光荣革命 第五章 天才的时代 科学革命 宇宙的新观点·舆论的科学思潮·艾萨克· 牛顿爵士·生物和 化学 巴洛克时代的宗教艺术 16 世纪的绘画作品·巴洛克·法国、英国和尼德兰的艺术 五位哲学作家 蒙田·帕斯卡·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 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英格兰·西班牙·法国 第六章 迈向新的势力均衡 1688—1713年的欧洲西部的战争 九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683—1721年的欧洲东部战争 奥地利与土耳其的对抗·瑞典与俄国的对抗 彼得大帝 1715年的欧洲 注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现代欧洲史(3 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与进步1715-1789)(精)》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地 图 第一章 政府和政治文化 治国方针的概念:君主制国家和帝国 国家权力和绝对专制主义君主 绝对专制主义和法国·勃兰登堡– 普鲁士的兴起·哈布斯堡君 主国·俄国·南欧 衰落与转型中的国家 北欧:瑞典与波兰的衰落·奥斯曼帝国 英国政治与政府 乔治三世继位时的英国政治·英国政府与公共财政 结论 第二章 战争、外交与国际竞争 18 世纪欧洲的战争与和平:各国关系 《乌得勒支和约》·乔治国王的战争·帝国大战:七年战争·第一次瓜分波兰和 东欧的战争·外交文化和外交活动 18 世纪欧洲的军事、政府和社会 军队生活·策略、战术和技术 第三章 社会秩序 乡村社会 欧洲东部和中部的领主和农奴·西欧的庄园主和农民·农民社区·土地改革: 一个时代的失败 贵族时代 贵族精英谱·英国上层阶级:贵族和绅士·贵族和国家 城市社会 城市精英·工作者的世界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变化 人口增长 历史人口统计·死亡率·健康和营养状况·婚姻模式和出生率·避孕的开始 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货币与信贷·全球经济·大西洋奴隶贸易和种植园 奴隶制度 英国结构性变革的开端 农业革命·工业化的开始 第五章 贫困和公共秩序 挣脱贫困的艰难努力 家庭经济·从贫困到赤贫·穷人和欧洲大陆各国政府·英国《济 贫法》·流浪儿童 犯罪和惩罚 司法机制·酷刑与惩罚·犯罪行为·偷猎和《狩猎法》·权利与 骚乱 第六章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和启蒙运动 百科全书和启蒙思想·《百科全书》:出版和抵制 启蒙运动的主题:理性、自然和宗教 自然神论和经验主义·启蒙运动与更广阔的世界·启蒙运动政 治理论的道德基础:孟德斯鸠·败类之敌:伏尔泰·卢梭:道 德、自然和情感·女性、性别和道德·玛丽· 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女权辩护》 经济人 经济理论:奢侈品和商业·重农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亚当· 斯密:劳动的社 会价值 其他启蒙思想 唯物主义:极端还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唯心主义:德意志启蒙运动思想 第七章 启蒙运动中的世界:公共领域 “公共”的理念及公共领域的形式 沙龙、文学聚会和咖啡馆·启蒙时期的科学和文学学会·启蒙运动时期的科学和殖 民地社会·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法律和医学教育:对传统的坚持·共济会 文化表达的多样性 公共剧院和剧院的公众·戏剧创作的转变·艺术和音乐·流行文化 印刷品的使用:扩散和抵制 文学、宗教和初等教育·一场阅读革命?·著作者的身份·英国和法国的图书 印刷和销售·欧洲其他地方的公共领域及镇压·结论 第八章 教会与宗教生活 宗教多样性:宽容与褊狭 18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高卢教会:法国天主教·法国高卢教会遭遇挑战·天 主教徒普遍的宗教习俗 新教主义复兴 普鲁士的虔敬运动·哈布斯堡帝国的虔敬派·英国循道宗·英格兰民众的宗教 褊狭·女性虔敬派教徒和循道宗教徒 18 世纪欧洲的犹太教与伊斯兰教 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形象和现实 宗教信仰,宗教改革和废除奴隶贸易 第九章 民主革命的前夜 旧秩序的崩溃 第二次瓜分波兰·俄罗斯的普加乔夫起义·荷兰爱国者的革命运动 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英帝国的民众和改革者·北美殖民地的暴动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1774—1789 社会冲突日益尖锐·法国大革命的文化源头·改革的失败 大革命的前夜,1787—1789 民众骚乱与革命的爆发 注 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现代欧洲史(4革命的年代1789-1850)(精)》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地图 第一章 法国大革命 旧制度的危机 革命政治 革命文化 第二章 拿破仑时代 执政府,1799—1804 拿破仑的执政 国际发展 帝国,1804—1814 拿破仑的成就与思想遗产 第三章 工业革命与欧洲社会的重建 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化的社会影响 对新社区的追求 政治意识形态 第四章 复辟与浪漫主义 1815年和解与欧洲协调 浪漫文化与政治 第五章 政治与社会变革,1815—1848 英国的反动与改革 法国的复辟与七月王朝 1830年革命的国际反响 中欧的镇压 意大利:统一运动,1815—1848 希腊起义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俄国专制主义的残留 小结 第六章 1848年革命 法国二月革命 中欧与东欧1848年革命 意大利1848年革命 1848年革命的后果 注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试读章节 《现代欧洲史(6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今上下)(精)》 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爱德华时代 作为世界强国之一,英国在民主化和工业化进程上走得最远。在发展的同时,英国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其非凡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英国的“宪政奇迹”,即两党制和议会制度,为解决20世纪社会问题和缓解紧张局势做出了示范。 然而,19世纪末期,即便是英国,也告别了旧时代,步入了新纪元。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EdwardⅦ,1901—1910年在位)继位。他们二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高贵严肃,而后者放纵奢靡。爱德华七世沉溺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放纵享乐,沉溺于美色与酒池肉林。他年轻时爱好赌博,晚年则喜欢桥牌,常于周末在有钱人的乡村别墅中从下午娱乐到深夜。此外,他还嗜好赛马和驾车。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王后是当时最出名的美人,和国王一同被认为是穷奢极欲的社会中的引领者。 英国宫廷的风格突然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庄严疏离转变为爱德华七世时的奢靡放纵,君主制度没有被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维多利亚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缓慢而持续的辛勤劳动,使他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国家。世纪之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享受丰收的果实。而爱德华七世便是英国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完美代表,并广受追捧。 事后看来,英国的经济地位在20世纪前十年中并不像它表现的那样光彩夺目。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英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始下降。1885年至1913年间,英国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2.11%,而德国工业产值增长率为4.5%,美国的增长率更高达5.2%。钢、铁、煤作为英国的主要能源和商业动力,虽然产值依然较高,但已经失去了领先位置。1906年,美国钢、铁、煤的产量全面超过英国,德国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类似的,英国在电力领域、汽车领域和化学领域的创新水平也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此外,美国和德国拥有的工业设备数量均超过英国。英国在经济其他领域的表现尚显乐观;英国作为贸易中心在造船业和纺织行业仍保持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海外投资成本已经回笼,并创造了新的投资机遇,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银行享受着巨大的特权,金本位和英镑几乎对等。英国物资进口量大于国内生产量,尽管国外投资收益抵消了贸易逆差。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造成英国经济困难的潜在因素已经开始显现,并且在第二次大战后更具威胁性。 很少有人意识到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金色之光实为桑榆之霞。一般人都认为伦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数十年中是世界中心,也是自罗马帝国之后无可比拟的奢华生活的又一代表。统治集团的内部和谐进一步加固了人们对英国社会稳定繁荣的印象。封建专制军事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态度上并无对立,英国人民视常备军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成功地通过抗争缩减了常备军的规模。由于英国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征兵显得意义不大。此外,农业作为军人阶级经济来源的基础,几乎被废除。如果说19世纪上半叶废除谷物法、建立自由贸易,标志着工商业阶级对农业阶级的胜利,那么这项胜利则成就于19世纪80年代的农业危机。英国没有实施关税保护,从俄国或美国进口谷物十分便利;国内土地被用来放牧、发展畜牧业或栽培果园。但是土地所有者依然很富有。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工业设施在他们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还能获取丰厚的租金。土地所有者常从事工业和金融活动。新资产阶级和旧贵族统治阶级的融合,保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如果商人成了合作伙伴,那么合作伙伴也就成了商人;当新兴富人进入了上议院,他们就都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 P43-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