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商的中国式经验,现代名企的中国式策略,“兼并收购,做强做大”;“扬长避短,术有专攻”;“多元经营,分散风险”;“中外通商,跨国经营”;“合纵连横,借力发展”;“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精益求精,质量为本”;“工艺精湛,技高一筹”;“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和气生财,笑赢八方”;“百年字号,经商有道”;“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市场导向,顺势而为”;“顾客至上,以己度人”;“审时度势,抢占先机”。本书的主要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策略、企业市场战略三个方面来总结这18条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的理念。
近年中,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书籍在国外颇为流行,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很多大型企业都把《孙子兵法》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籍。国外的学者也很注意研究我国古代的经营思想,日本学者村山孚所说:“我希望中国朋友在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外国的新奇概念和奥妙的数学公式才是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同样是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宏大源流。”因此,本书将讨论从古到今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着重要影响的18条企业经营理念,期望能对日后中国企业的经营有所帮助。本书的主要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策略、企业市场战略三个方面来总结这18条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的理念。作为一本企业经营理念和成功案例相结合的书,它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已经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自主创业的人,当然,对MBA、EMBA、课程班的学员以及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案例教学教材。
扬长避短,术有专攻
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技术、金融、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不能仅凭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判断行事,而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借助与参考一些克敌制胜的经营之道,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与许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竞争战略相比,固守自己的专长,集中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核心竞争力,坚持专业化经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中,制定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发展战略可以帮助企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欲达此目的,企业的一条基本战略原则就是必须扬长避短,利用企业独有的优势占据市场。企业的各种资源有限,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全部资源集中使用在最能代表企业自身优势的某一技术、某一市场或某种产品上,使企业以独特产品、独特技术及独特营销力吸引消费者,同时使其他企业难以模仿。早在几千多年以前,屈原就提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既然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就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必须认清自身的长短处,然后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实击虚,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战国时期,田忌与齐王赛马,田忌的三匹马都略逊一筹,然而田忌以弱、强、中的出场次序分对齐王的强、中、弱三马,终以一负两胜赢得千金。“田忌赛马”是我国古代经典谋略中的一例,田忌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以局部的优势实现战略上的胜算。中国古代商人将这一谋略引入经营中,取得了成功。明万历年间才初步形成的洞庭商帮没有与徽商、晋商在盐业和典当经营上争夺市场,而是扬长避短,稳中求胜,利用洞庭湖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贩运起米粮和丝绸布匹。他们还不断更新观念,开拓经营新局面,向外部世界发展。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在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洞庭商入利用自己的“钻天”之术,开辟了买办业、银行业、钱庄业等金融实体和丝绸、棉纱等实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从事着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活动,由此,洞庭商帮产生了一批民族资本家,走上了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的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市场竞争规律是与战争规律相通的,人们通常把企业间的竞争称之为“商战”。虽然兵战和商战两者的性质不同,进行的场地不同,但其用兵之道与经营之道都是为了决定胜负这一目标则是相同的,其制胜的战略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因此作为企业,深入领会与运用兵战的克敌制胜艺术,对“商战”而言有许多可以借鉴和获益的地方。享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美誉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璀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所包含的思想广博精深、观点严谨,其社会功能早已突破了兵法的限制,在当今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孙子的思想为众多的企业家所认识和运用,被誉为“现代商战中的指南”。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提到:“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着它的奔流方向,用兵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决定取胜的方针。商场如战场,企业经营要像用兵那样避实击虚,正确选择市场竞争的突破点或攻击点。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善于根据市场需要,使自己的竞争突破口的选择与市场变化协调一致。才能保证自己在商战中获得胜利。当企业面临众多竞争者时,特别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精明的企业家绝对不能以卵击石,麦芒相对,而是应该智取,在竞争中扬长避短,以己之长,克人之短,既发挥自己的优势,又利用竞争对手的劣势,痛击其虚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目的。正所谓“善出奇者,无穷于天下,不竭如江河”。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吴军尽管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但由于巧妙利用了长江天险和魏军不善水战的弱点,结果大败魏军,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美国“百事可乐”敢于挑战饮料巨人“可口可乐”,采用的就是“避实击虚”的经营策略。“可口可乐”虽然是饮料王国的巨人,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配方和包装几十年不变。于是“百事可乐”就抓住这一弱点,向市场上推出了一种12盎司的新型瓶装,销售额剧增,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胜利。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意思是说,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然后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一个方面,长驱千里,擒杀敌将。用兵如此,企业经营也不例外。企业竞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优势与对手竞争,保护劣势不被对手攻击的过程。所以进行专业化经营,集中优势力量攻击竞争对手是决策应该考虑的。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都是有限的,制定企业战略就是要使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取最佳效益。“并兵向敌”不论对于中小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都在产生着重大影响。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精力和一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信息量和资源是有限的,其才能也往往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因此,只有学有所精,术有专攻,才能技高一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能力的发展迅猛,世界从一个商品短缺、区域分割的市场迅速进入了一个供给过剩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日益加深,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关注争夺的焦点。因此,针对某一目标市场的专业化经营战略不仅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也为靠规模经济取胜的巨头赢得了高利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尽管为了躲避风险许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多元化,轻率地进入与企业的传统技术和业务不相关的新行业,而不注意巩固已占领的市场,就会因为至失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而被竞争企业乘虚而入。这就如同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孙子兵法·九变篇》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学会取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集中企业的各种资源,通过专业化经营谋求在某一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因历史环境或自身条件等原因的限制,中国古代商人多数选择的是单一的经营模式。他们大多是经营各类商品的小商小贩,如在乡村有“米贩、布贩、炭贩、茶贩、烟贩、菜贩、笋贩、鱼贩、瓜果贩、姜薯贩、鸡鸭贩、竹木贩诸贩皆肩挑背负,自乡间贩至城市,朝去暮还,其事劳其利微。”在城市“有摇小鼓两旁自击,卖……胭脂胡粉之属者;有……磨镜洗剪刀者;有……卖彩线绣金者;有……卖零星缯帛者;有……卖油者;有……卖豆末者;有……卖蒸羊者;有煮豆入酒肆撒豆胡床以求卖者;往来梭织,莫可殚纪。”《古今小说》中曾描写明朝万历年间,徽商陈某以两三千两银子作本每年从襄阳贩过豆米至枫桥镇发卖的故事。这表明,当时在徽商中这种有固定贩运路线的专业粮商已经大有人在了。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许多企业选择了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九阳创建者之一许发刚先生认为“应对多家资本力量纷纷涌入小家电的激烈竞争局势,除了规模化竞争策略之外,无疑就是专业化、个性化竞争策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九阳凭借着豆浆机这一特有的优势,牢牢占据了家用豆浆机的市场,并在这商场上创造出每年数亿元的规模。长虹公司董事长倪润峰先生也曾说过:“企业好比一个家庭,在财力、物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同时养活两个或三个孩子。那怎么办呢?必须实行‘独生子政策’,集中肉、蛋、果、奶,把一个孩子养得白胖、健康、聪慧,供他上大学、攻硕士、读博士。”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为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此以后中国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开始西渐,中国的古代优秀思想文化不断传播到西方各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一些智谋被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中。日本著名的实业家大桥武夫认为,采用中国兵法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采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更为合理、有效。他在研究了《孙子兵法》后,编写出一部《兵法经营全书》,对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避实击虚”、“并将杀敌”等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长岛总一郎通过对几百家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剖析,提出了“市场缝隙战略”理论。他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围绕着“寻找市场缝隙”而展开,并以专业化经营为核心走有企业特色的经营道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主营业务都相对比较突出,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比如,可口可乐、波音、微软、耐克,都具有明显的企业形象,只要一提起他们的公司名字,大家就知道这是一家生产什么的公司。上世纪70年代,瑞士手表受到电子表产品的严重冲击,瑞士的很多中小企业大胆放弃低档手表市场,将目标市场所定在高档名表市场,这其中就有欧米伽、劳力士等名表。直到现在,瑞士的中小企业都在手表的高端市场占据着垄断地位。瑞士手表的成功离不开“扬长避短,术有专攻”的企业战略。
广受业界推崇的“资源竞争论”思想的创始人科里斯和蒙哥马利在其著述中谈到: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组合体,世界上没有两个企业完全相同,各自的企业文化、经营特色以及有形的机器设备等资源都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有取舍的优化搭配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才是使得企业获得高速成长的途径。因此企业要学会“扬长避短、术有专攻”,开拓企业专业化经营之路,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P2-5
我国的商业文明源远流长,最早记录商业活动的书是《易经》,据《易经。系辞下》记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备得其所。”这里说的就是每当天色正午时,氏族部落之间的交易就开始了,他们将本部落的剩余物品(包括一定的剩余产品如工具之类)拿到指定地点,以物易物的相互交换,各自得到所需的物品后欣然而退。再往后,典籍中关于经商的记载就是“舜贩于顿丘”的描述,但舜并不是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古代帝王。商人或者称为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在夏朝才逐渐产生,在商代,商人才最终成为一种势力出现于历史舞台,如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姜太公吕望就曾是一个小商人,《礼记·祭义》说“殷人贵富而尚齿”这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个写照。秦始皇一统六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汉也基本维持了统一的局面,社会经济也沿着上升的轨道前进,商业活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隋朝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经济的巅峰阶段,商业的发展更是远超前人,而且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各国使节和商人纷纷来大唐通商,唐朝的商人也远行到北非、中东一带,商品交流非常繁荣,达到了巅峰状态。宋元时期,我国商业活动继续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更是如火如荼;明清时期,封建经济走上没落的道路,商品经济受到封建势力的压制和摧残,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和商人;在这一时期,中国商人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以盛宣怀和胡雪岩为代表的红顶商人,另一类是以张骞和荣氏兄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但是他们的发展都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建国以后,我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国策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经过20多年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世界上开始崭露头角,以海尔、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和以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频频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和国外同行同场竞技,并且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尊重。
西方现代的企业经营思想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对我国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的理论和理念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照猫画虎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唯洋独尊”的不良思潮,对我国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商业思想非常丰富,范蠡的商业理论、白圭的经商思想等都是我国商业文化的瑰宝;而且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博大精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韩非子和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思想等,不仅在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中一些观点还对商人的经营活动也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书籍在国外颇为流行,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很多大型企业都把《孙子兵法》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籍。国外的学者也很注意研究我国古代的经营思想,日本学者村山孚所说:“我希望中国朋友在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外国的新奇概念和奥妙的数学公式才是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同样是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宏大源流。”因此,本书将讨论从古到今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着重要影响的18条企业经营理念,期望能对日后中国企业的经营有所帮助。
本书的主要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策略、企业市场战略三个方面来总结这18条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的理念,下面我们就分别的概述一下这18条理念的主要内容。
1 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看,有“兼并收购,做强做大”、“扬长避短,术有专攻”、“多元经营,分散风险”、“中外通商,跨国经营”、“合纵连横,借力发展…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六条理念。这六条理念都是事关企业发展大的方向,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大的战略正确,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 从企业的经营策略来看,有“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精益求精,质量为本”、“工艺精湛,技高一筹”、“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和气生财,笑赢八方”、“百年字号,经商有道”、“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七条理念。这些都是企业具体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理念,进一步分类,可以分为企业的内部经营理念和外部经营理念两个部分,其中内部经营理念包括“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精益求精,质量为本”、“工艺精湛,技高一筹”、“任人唯贤,人尽其才”、“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五条,外部经营理念包括“和气生财,笑赢八方”、“百年字号,经商有道”两条。
3 从企业的市场战略来看,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市场导向,顺势而为”、“顾客至上,以己度人”、“审时度势,抢占先机”五条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市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企业和市场不合拍,就会遭到市场的抛弃,其发展就会出现偏差,甚至会遭到失败。
作为一本企业经营理念和成功案例相结合的书,它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已经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自主创业的人,当然,对MBA、EMBA课程班的学员以及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案例教学教材。
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敬谙读者指正。
终于写完了本书的最后一个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放松之余,也为中国商业文化的源远流长而叹服。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都是我们自豪的资本,是我们向新的时代迈进的深厚基础;而同样博大精深的中国商业文明,也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着先人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中华商魂》一书,就是为了总结前人几千年的商业经验而写的。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从古到今几千年历史中积累的商业文明精华,提炼出18条成功企业和企业家经商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古今企业(商人)的实例,以其中99个典型企业(企业家)为案例,以前言分析加案例描述的形式,对这些成功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期望能对本书的读者有所裨益。
本书由孙健、赵涛提出撰写框架和纲要,并主持全书的编写及统稿工作,由孙健、赵涛和王东执笔完成,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西安财经学院的赵彦锋以及青岛海洋大学的张红、盖丽丽、武晓楠、康旺林、徐辉,此外,陈建林、陈岩岩、邵秀娟、唐爱鹏、逄慧、胡国刚、付晓、尤雯、徐憬娜、程毓瑶、周云昌、赵旖旎、王志鹏、葛从锋、刘炳鹏、秦奋、赵翠、戚逸颖、杨晓坤、潘蕾、燕欣春也为本书的资料搜集和成稿做出了贡献。
本书得到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3DGQ1D062)、山东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2BJJ02)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本书涉及的资料实在太多,来源也比较繁杂,部分资料未能一一注明出处,敬请谅解,若有涉及版权方面的未尽事宜,请与主编联系。
主编邮箱:zht3759@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