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四境界/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友兰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友兰以中西兼通号称的当代哲学大师,他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写就了万般人生。其间孕育的思考,更是深思的不凡境界。《人生四境界》没有晦涩深奥的说教语言,用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人生意义,用一生的哲学研究集成的大智慧揭示人生真相,令读者更容易接受。

内容推荐

《人生四境界》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随笔精选集。收集了他多年来的精美随笔篇章,分为人生境界、精神品味、生活漫谈、哲学原道共四辑,其中包含了诸如《人生之真相》、《一个新人生论》、《哲学及人生哲学》、《东方与西方》等名篇。本书内容丰富,思想通透,语言朴实,全面反映了一代思想大家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究。

目录

第一辑 人生境界

 人生之真相

 人生之目的

 人生术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人生成功之因素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一个新人生论(上)

 一个新人生论(下)

第二辑 精神品评

 道德及修养之方

 青年的修养问题

 论知行

 再论知行

 活动与欲

 中和与通

 性善与性恶

 理想与行为

 关于真善美

 情的因素

 存诚敬

 论风流

 境界

第三辑 生活漫谈

 我的读书经验

 何为幸福

 爱之事业

 爱的哲学

 理智之地位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哲学及人生哲学

 兴趣与人生

 论命运

 谈儿女

第四辑 哲学原道

 先秦诸子之起源

 谈儒之起源

 儒家论兵

 儒家论将

 论儒侠

 儒家哲学之精神

 墨家之起源

 墨家论兵

 论墨家与普通侠士不同之处

 说禅

 谈《周易》

 论“七十二”

 康有为公车上书书后

 多元的宇宙

 论“比较中西”

 东方与西方

 近代科学与耶教

 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中国哲学中之民主思想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试读章节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一乙一

“哲学”与“人生”可以说是很有关系,也可以说是很没有关系。所谓对于人生有没有关系,是说对于我们的行为有没有影响,或者再确切点说,有没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所谓“哲学”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其中包有很多的部分,犹之科学中之包有物理化学等。哲学里边有几部分,可以说是对人生没有直接重大的关系;有几部分可以说是对人生有直接重大的关系。譬如逻辑(亦称论理学)对于人生,可说是没有直接重大的关系。其中有些道理,若专就实用观点看,似乎是没有什么价值。如普通逻辑所讲的同一律吧,“甲是甲”。如果甲是甲,甲就是甲。这话可以说是一定不错,但由实用的观点看,就无甚价值。再如说“桌子不能同时是桌子又是非桌子”这话在实用的观点看,也并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有几派哲学,因特别注意人生方面,就不注重逻辑。如中国前几年流行的“实用主义”即是如此。实用主义所讲试验逻辑,实是一种试验的方法,并非逻辑。又如中国哲学,向亦注重人生方面。所以逻辑在中国哲学里,可以说是没有。从此看来,逻辑对于人生,即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是没有直接重大的影响的。

“知识论”(亦称认识论)对于人的日常行为,亦无多大影响。例如说现在这个桌子究竟是不是真有等问题。有些人说,我们闭上眼睛,不看桌子;桌子就是无有了;有人说我们虽闭上眼睛,桌子总还是有。但无论哪一种说法,对于我们日常行为,可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有的哲学家以为太阳明天出来不出来,就不敢说一定。因为我们以为太阳明天一定出之说,无非靠过去经验。但若只靠经验,则在过去是如此者,不敢必其在将来亦如此。但是这样怀疑,对于日常行为,仍没有直接的影响。虽从理论方面我们不敢断言太阳明天一定出来,但是我们今天该怎样,仍是怎样。信了某哲学家之说,生活上无甚变化;不信它,也没甚变化。所以,有些哲学,对于认识论,即不注重。例如中国哲学,即只注意人生方面。其中逻辑,固然可以说是没有。认识论,也可以说是没有。

哲学中有一部分是对于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直接重大的影响,举出了上边两个做例,别的自然还有。

可是,哲学中的另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即日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个生活的样子。最显明者为宗教。大概大的宗教中,都有一种哲学中的“形上学”作为根据。这形上学对于人生就很有关系。每个大宗教里边,都讲的有宇宙如何构成,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都有一种讨论、解决和答案。这许多答案,我们相信与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佛教即有一很精深的形上学,也就是哲学上所谓的“唯心论”。它说“万法唯心”,一切皆本于心。人有那个真心,但他不觉有真心,这就是所谓“迷”。因为有“迷”,所以生出了我们的身体及山河大地。我们的身体及山河大地,都是心的表现。因此,人一生出,就有了许多问题。如“生、老、病、死”四种苦,无论何人,都不能免。如欲免此人生诸苦,其方法可就很不简单。旧的自杀方法如上吊、投河,新的方法,如喝安眠药水等等,均解决不了问题。照佛家说,我们死了,并不算完。我们原来之所以有这个身,乃因有个“迷”。今虽取消此身,如仍有这个“迷”,则仍然可以有个身。因此就有了出家、修行等办法,以求根本解决这个“迷”。这些道理,你信它或不信它,在行为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信它,是一个方法生活。如果信了它,你就会根本改变一个生活的样子,完全和先前不同的一个样子。这对于人生,即日常行为,是很有关系的。

此外,哲学中的另一部分,即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对于人生日常行为,也是有直接重大的影响的。在历史上,我们的社会已有过很多的改变,才变到现在的地步。它每一个改变,都有一个新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作领导。就是直到今日,亦复如此。关于这一点,有人说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仅系社会状况的反映。像镜子里面的影子,并没有什么力量。我想这话有一半对,有一半是不对的。说政治哲学及社会哲学是社会状况的反映,是对的,但说他没有力量,是不对的。我们走到某一地步,我们才能看见某一地步前面的一些东西,这是当然的。譬如因为我们的社会是在现在的历史阶段,我们才会有现在的社会理想。在游牧时代,无论如何不能有很高的社会理想,这是不成问题的。不过社会理想既已形成了一种理想,就会有一种力量,形成一种运动。还有一种人说社会改造之成功,并非出于一二人的理想,乃是群众处在某种环境之下不能生存,感觉到改革的需要。必须如此,才能成功。这是很对的。但也不能因此就轻视理想之重要。群众不感改革之需要,虽强行一种理想,亦必归失败,这是真的。但只有群众的需要,而无理想之指导,则其行动是盲目的,亦必不能成功。我们固然相信理想是环境所产生,非一二人凭空想出。但既有此理想,它还可以领导人们去改造环境。有一句老话:“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若把英雄二字换成理想二字,即“理想造时势,时势造理想”,这话很不错的了。这一点,现在人可以说都很感觉到。不管其政见之左或右,主张保持现状或改变现状的那一派,他都感觉到一种政治社会运动,非有一种政治社会哲学作根基不行。

说到此处,就又说到我们常说的“死哲学”与“活哲学”之不同了。什么是活哲学呢?能成为一种力量,领导人的行动的即是。反此,就是死哲学。或者它前亦是活过,但今已成一二人的空话了。

我们还可以连带说及所谓新哲学和旧哲学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新哲学,即能不能凭空生出来一种与旧的全无关系的哲学呢?也许将来会有超人出世,创了出来。但这可说是没有的。其实,无所谓全新的哲学。新的哲学中亦有旧的分子,不过能把旧的和现在的知识、环境连成一片。能如此者,就是新哲学。不能,即不是。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哲学中有几部分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很有影响的。如刚才所说的有许多道理,我们信它或不信它,我们的行为可以有大大的不同。

再总起来说,哲学里有一部分对于人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一部分,有直接的关系。有一部分对于日常行为,不生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有一部分,则生直接重大的影响。所以有些人说,譬如出兵打仗,对方的器械兵力固属我们所要知者,但其总司令是持怎样的哲学,也是我们要知的。再如出租房子,房客能否拿得出租钱,房东固然要知道,但其持着怎样的哲学,房东也要知道。如果房客持的是如《列子·杨朱篇》所说的哲学,他一定会把你的房子住得乱七八糟。这是就哲学之与人生有关系说的。还有人说哲学毫无实用价值,只是用一些很好看的字眼说些没意义的话。这两方面话都有些道理。实际是:哲学里头有一部分是与人的日常行为即人生,有直接重大的关系;有一部分没有直接重大的关系。哲学乃是一个总括的名词。

(原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三卷第一号,1935年11月)P20-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