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冯骥才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骥才是个大才,以一支笔,驰骋文坛,享誉四海;以一支画笔,横涂竖抹,在绘画艺术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冯骥才随笔精选》收录了冯骥才随笔作品集,冯骥才的文章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融情于景,情景并茂,情、景、理熔于一炉,从中不仅感受到冯骥才作品的文笔之美,更体会到守护和传承我们文化精神的责任。冯骥才细腻的笔触、自然美的呈现、情趣盎然的文风、情景理交融的说理方式都显示了其深厚的功底和奇妙睿智的思想。

内容推荐

《冯骥才随笔精选》是当代散文大家冯骥才先生的随笔精粹,共分为文化寻根、文化诂问、大文化问题和文化抢救与保护四小辑,收录了冯骥才散文的经典之作。本书包含了《一个古村落的原生态记录》、《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等文章。

目录

第一辑 文化寻根

 理清中华文化的根

 精卫是我的偶像

 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一个古村落的原生态记录

 甲戌天津老城踏访记

 背上的一块石头落下来

 胡同,城市人文的根须

 一代人脑袋里的老天津

 底线

 低调

 守岁

 大年三十

 城市的传家宝

 沽上的年味

 民间审美

 羌去何处

 晋地三忧

 体内的小人

 为周庄卖画

 城市的童年照

第二辑 文化诂问

 名人故居的进退两难

 从大水冲了龙王庙说起

 请不要“再现历史辉煌”了

 梁林故居拆了,问责于谁和谁来问责?

 文化空巢及其对策

 城市可以重来吗

 文化可以打造吗

 谁掏空了古村落

 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

 乾隆能上房吗

 我为慈城担忧

 城市个性的消失

 古民居放在哪里才“适得其所”

 谁的画价高

 为什么仍担忧非遗

第三辑 大文化问题

 文化怎么自觉

 谁在全球化中迷失

 当代大众的文化菜单

 弱势文化怎么办

 拒绝永恒与点子文化

 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

 谁消解我们的文化

 文化的粗鄙化

 伪文化之害

 年,不能再淡化了

 经济社会与文明社会

 此举甚妙亦甚好

 从潘家园看民间文化的流失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第四辑 文化抢救与保护

 半浦村记

 四驾马车

 庄重的宣布

 为他们鼓掌

 黄海边古渔村探访记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过好“文化遗产日”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

 保定二古村探访记

 建议国家确立文化建设立体的战略结构

 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

 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试读章节

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在我们把春节的由来、内涵、习俗、意义都说过说透之后,忽然发现还忘了说——春节是一种特定的情感。

在所有春运的运载车辆上,那些挤成一团、干辛万苦的人,没有一个知难而退,全都坚定地渴望着去实现一种情感的目标:回家。急渴渴地扑到家,一推开门,即刻融化到自己生命源头的温暖里。

那里有你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守家在地干活营生的兄弟姐妹,他们全朝你喜笑颜开;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桌子老柜子老东西老景象,以及惟有你的老巢才有的那股子的勾魂摄魄的气味。

跟着,与你的巢紧紧相连的纷沓而至:至爱亲朋、旧交老友、昔时伙伴、左邻右舍,还有老街老巷、乡土风物与小吃。可能你离家太久,或在外边打拼多年,渐行渐远的往事已经滑到记忆边缘,但此时此刻偶然碰到一个什么细节,会把沉睡在你心中深处的故旧一下子拽到跟前。记得一次在街头碰到一位阔别了至少三十年的中学同学,那一瞬忘了他的名字,却脱口叫出他的外号“大牙”——他的门牙又长又大,而且往外龇。那时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牙”。谁料到此刻这个外号仿佛有种神奇之力,把我们热呼呼地拉回到真率无邪、亲密无间的少年时代。我们开始问对方、说自己、谈现在、聊过去;所说到的当年的同班同学时,也多是外号,惹起我们阵阵大笑。就这样站在街头长谈竟有一个小时。

从中,你会感慨人生的急促,时光的无情,生命的无奈,同时又获得惟有回家过年才有的满足。然而一年里只有这些天,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昨天与前天。仿佛进了奇妙无穷的时光隧道,还会情不自禁地往里钻。

虽然过年,我们是辞旧迎新,迎着春天往前走,但我们享受到的更多的情感却是怀旧。

春节里一种特定的情感是怀旧。春节是个怀旧的节日。

怀旧,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一种对记忆的追溯与享受,一种对人生落花的捡拾。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怀旧的需求,春节的回家过年则是满足所有人这种情感需要;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的磁场,布满在大地山川每个城市与村庄。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民俗是缘自共同需求而共同认定的方式。需求是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而方式是一种文化。当这共同的需求“约定俗成”了,所有人就会遵从这种民俗方式而行动,比如回家过年。民俗不是强迫的,却是自愿的和自律的。它是一种共同需要和共同表达,同时每个人的精神情感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春节才成了我们的必需。

由此而言,我们所有民俗节日都是情感的表达,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清明是对先人的怀念,端午则是张扬生活的激情,七夕是表达男女对爱的忠贞不渝。其中,不少节日都与团圆——即家庭和血缘的亲情相关,比如中秋。但中秋与春节还有所不同,中秋不强调“回家”,不会有出现交通拥堵的“秋运”。惟有春节才是中国人集体怀旧的日子。因为在节令中,春节是辞别旧岁。在辞旧中必然引发怀旧。

这样,我们便通过千百年来人们集体创造并衍传至今的一系列民俗方式,如团圆饭和拜年等,把心中的亲情、乡情、怀旧之情尽情地表达与宣泻。由此,家庭得到一次凝聚,故乡的热土得到一次升温。其实这就是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每一个身在异乡回家过年的人,在度过了春节之后,内心不都感受到补偿了对亲人一种长时间的亏欠,并在情感上得到深切的满足吗?

所以说春节是中国人怀旧的日子。P9-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