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星华编著的《百姓心中的丰碑--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介绍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毛丰美将大半生都贡献给了山沟乡村的发展。从1981年上任开始,带领全村共同致富,把一个昔日的穷山村发展成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集体资产3亿元的全国文明村。他坚持生态文明与优化人居并重,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发展。大梨树村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他“忠诚履职二十年,为农民利益代言。”先后荣获辽宁省科技标兵、省劳动模范、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标兵、首届辽宁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等称号。被赞为“农民的代言人”“最敢为农民说话的代表”。2012年12月毛丰美入选2012年度法治人物。
闫星华编著的《百姓心中的丰碑--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讲述了,三十多年如一日,他坚持发扬战天斗地的“干”字精神,带领群众治理荒山秃岭,调整产业结构,经商创办企业,开发乡村旅游,走出一条农、工、商、贸、旅一体化发展道路,把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大梨树村建设成富裕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实现了他上任伊始的铮铮诺言,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他用生命谱写了新型农民的传奇人生,铸就了一座丰碑。
人们都知道在辽宁省凤城市凤山区西南有个大梨树村,那里有一个毛丰美。
毛丰美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的祖上清朝时闯关东,从山东到了辽东。一路上颠沛流离,走州跨县越山渡海,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了大梨树村以西三里的地方定居。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回报他们的是辽阔和荒凉。祖祖辈辈凭借土地辛苦劳作来养家糊口的毛氏先人们,喜欢辽阔和荒凉。这里有可以开垦的山坡,勤劳的双手可以干出好光景。一家人安顿下来后,便踌躇满志地干起来,他们开荒种地,凿井建庐,不几年工夫,毛氏先人们的根扎下来了。几处宽敞的院落在土坷垃里冒起了炊烟,几只笨狗在新形成的村巷里跑来跑去,荒芜的山坡上开垦出来整齐的田畦,让大地有了人气,有了生气。毛丰美的先人们慢慢积攒起家业,人畜渐渐兴旺起来。经过二百多年世代繁衍,分支立户,形成了村落,叫毛家堡。毛家堡坐落在今花果山景区门前不远的地方,依山傍水。
二百多年后,毛丰美就出生在这里。
对毛丰美的先人们来说,一代又一代人在饥荒中度过,但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上溯五辈,家族里的子子孙孙都是清一色的农家子弟,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劳作,代代恪守着耕作持家和忠孝节义的本分。
苍天有眼,时来运转。1949年,毛丰美生下来还没有过满月,东北民主联军军歌嘹亮,解放了凤城。红旗升起,军民动手,铲掉了日本人立在西山紫阳观宝塔上的所有的歌功颂德的字句,给塔起了新名字:解放纪念塔。塔上面新刻上“清偿十四年血债,做东北新主人”的字样。天翻地覆的时代来临了!欢天喜地的人们涌向大街小巷,载歌载舞,迎接解放军进城。飘扬的旗帜和震天的歌声让这个备受战争蹂躏的县城沉浸在欢乐之中。和煦的阳光普照着这片土地,翻身得解放的人民焕发出无穷的力量。饱受日寇和军阀欺凌,受尽压迫的大梨树乡亲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在襁褓中的毛丰美当然不知道,他的人生注定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毛丰美是长子,是一家人的希望,他同共和国一起成长。他背上了书包,走进了学校,成为毛家第一个上学念书的人。毛丰美在日记中写道:“决不辜负父辈的希望,我要用实际行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光阴荏苒,转眼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毛丰美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了。1968年初中毕业的他,已经回到村里务农了。那个时候,初中毕业生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村里有技术活,首先想到的是毛丰美。不久,他被选送到人民公社学兽医。
毛丰美家有八个孩子,六男两女,毛丰美是长子,理所当然得扛起大梁。毛丰美没让父亲失望。从1970年结婚到1980年短短的十年问,他把家经营得有声有色。妻子丁桂清和他同岁,知根知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结婚那年,毛丰美当兽医已经五年了,宛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松树,脱去了稚嫩,成为一名有棱有角的东北汉子。他一天到晚风尘仆仆,忙忙碌碌,村里哪家哪户的牲畜出现了疫情,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他爱琢磨每一种牲畜在不同季节的发病规律,喜欢总结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个时期,他略显拘谨,言谈举止沉稳成熟,喜欢简短的句子,语速急促,喜欢使用手势加强语气,表现出他独特的个性魄力。他喜欢钻研业务,经常向乡兽医站卢云昌站长请教。对卢站长推荐的兽医书籍,熟读默记,成为卢站长的高徒,是公社几十个大队兽医中数一数二的技术骨干,算得上行家里手。他富于创新精神,别人还在学习牲畜病治疗技术时,他已经开始研制药物针剂了;人家还不知道怎么去扩大牲畜五号病的防疫,怎么去做人户宣活动时,他已经将防疫制度浓缩成朗朗上口的快板书并油印成小传单了。短短几年时间,大梨树村兽医站已经名扬辽东。他还潜心研究,把柴胡、黄檗、线麻秆等中草药经过大锅焖蒸,蒸馏冷却,制成针剂用玻璃瓶分装,推销到辽宁各地。他研制的狗骨头针剂,在辽东地区十分畅销。
对毛丰美来说,每一天都很忙碌。这天一大早,他又来到乡亲家劁猪,这些活计,对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只见毛丰美用刀在猪后腿一侧刮了几下,随后,用刀在“净毛”处豁开一条小口儿,把刀柄叼在嘴上,手指迅速插入皮肉里钩了几下,很快钩出一块鲜红的肉,掐住,又迅速拿下嘴里的刀将那块鲜红的肉割下,扔到地上……从衣襟上拽出针线……在刀口处穿针引线,动作娴熟,叫人看了眼花缭乱。P3-7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连续多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跟三农有关。农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在辽东有一位农民,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担任村干部的三十多年里,始终坚信“党的政策里就有好日子”,秉承“干”字当头的信念,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作为不懈的追求,满腔热忱地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就是辽宁省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干部楷模毛丰美。
三十多年里,毛丰美这个普通的山村干部,带领风城市大梨树村的村民苦干、实干加巧干,硬是在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山沟沟里,走出了一条农、工、商、贸、旅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大梨树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总资产超过四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村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补助六百元,村民人住新居、发展特色产业也会得到补贴,考入大学的学生会得到一千元到五千元不等的奖学金。
毛丰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赋予了他什么样的血肉筋骨、意志品格和精神气质?究竟是什么动力,驱使他进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促使他完成如此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的人格形象塑造历程?2015年深秋,我奔赴大梨树村,深入了解这位当代新型村干部的人生轨迹和传奇经历。
毛丰美,这个出生于凤城市大梨树大队的农家子弟,自1980年当选为大梨树大队大队长,到2014年与世长辞,在任三十多年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干”字当头,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走出了一条由贫变富的光明大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从1993年开始,他当选第八届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二十多年间,急农民之所急,为维护农民权益奔走呼号。一个全国农民代言人的形象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传遍大江南北,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用生命谱写了新型农民的传奇人生,在人民心中铸起了一座丰碑。
几个月来,我深人大梨树村村民家中走访,目睹了毛丰美当村干部以来带领乡亲们干出来的一个个奇迹、一桩桩伟绩,听到了关于他的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都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我,我麻木已久的心灵,被他的事迹感动,逐渐苏醒振奋起来。在大梨树的日日夜夜,我思想的潮水奔流不止。
毛泽东说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对于这句话,毛丰美及大梨树的村民理解得更深刻。
凡到过大梨树村的人,无一不对坐落在村内花果山山腰的“干”字文化广场充满了好奇。两座“干”字碑矗立其间。金鸡报晓干字碑表明昔日的大梨树人,以鸡鸣为令,闻鸡而作;披星戴月干字碑则记录了大梨树人披星戴月苦建花果山的历程。北国冬日白雪里,鲜红的“干”字愈加耀眼。“干”是毛丰美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大梨树人秉承的精神。
鸡鸣天亮干,头顶烈日干,披星戴月干。用了整整三十多年的时间,大梨树人最终把荒山秃岭建成了万亩果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昔日的穷山沟,默默无名的小山村,如今在毛丰美的带领下,硬是干成了一个“中国最美乡村”。
“我们大梨树就认准了一个字——干!不干什么都没有。干,更要苦干、实干、巧干,重规律、求实效、闯市场。”
这是毛丰美常说的一句话。
想干、能干、苦干、实干、巧干、敢干,贯穿了毛丰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