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军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军著的《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为历史通俗读物,以时间为顺序,涉及了晋朝的重要事件、人物,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了解晋朝的历史。

两晋十六国,是一个华丽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铁血时期,一段对华夏民族影响深远的历史!这个时期,天下虽然大乱,但中华民族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大融合,历史影响深远。

作者以历史的视角、文学的笔触,描绘出了晋代衣冠背后的波澜与壮阔,这才是中国人该读的历史。

内容推荐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张军著的《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北凉灭亡为止,其间174年,包括了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初年、南朝宋四个阶段。全书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个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文中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目录

第一章 三国归晋

 逼宫

 党争

 保皇位

第二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夺宫之战

 杀贾后

 五王反

第三章 八王之乱

 三王战齐王

 争夺巴蜀

 诸王混战

 乱世可称王

第四章 汉晋争天下

 刘渊称帝

 石勒割据河北

 刘聪攻陷洛阳

 汉晋长安之战

第五章 群雄并起亡西晋

 南征败

 占幽州

 王敦与陶侃

 西晋亡

第六章 汉灭赵兴

 后宫的阴谋

 祖逖北伐

 汉国分裂

 慕容部的兴起

第七章 东晋乱纷纷

 王敦叛乱

 平叛

 小人庾亮

 联兵平乱

第八章 北方二雄主

 后赵灭前赵

 夺帝位

 一统辽东

第九章 中原之乱

 东晋西征

 四国闹中原

 身死国灭

第十章 晋燕争雄

 政治斗争

 王者苻坚

 燕晋中原之争

第十一章 壮丽的前秦

 失败的北伐

 前秦灭燕

 强大的前秦

第十二章 十国争北地

 淝水之战

 前秦裂数国

 北方十国的混战

第十三章 英雄称霸忙

 北魏的崛起

 后燕分,凉州裂

 后秦东征惨败

第十四章 东晋的权杖

 争权

 桓玄称帝

 东晋复国

第十五章 刘裕的崛起

 战略上的较量

 刘裕专权

 战长安,灭后秦

第十六章 南北朝的开端

 刘裕称帝

 拉锯战

 北方四国的灭亡

 燕晋中原之争

试读章节

逼宫

两晋的故事还得从三国末年讲起。

咸熙二年(265)四月,司马昭中风而亡,他的儿子,三十一岁的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丞相职位和晋王的封号,同时还获得了司马家族对曹魏朝廷的控制权。这时曹氏家族创建的魏国,已经完全被司马家族掌握,就像当年曹操掌控汉室江山一样。

据说司马炎的头发长得垂到地上,而普通人能留到腰际也就很不错了;而且他站立的时候,不用弯腰两只手垂下来就能摸到膝盖以下,因此当时人们认为司马炎有异相,必为帝王。

司马炎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他继晋王位后没几天,便催着魏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曹奂让位。群臣中绝大部分人都站在司马炎这边,一致要求曹奂禅位,剩下的一小部分大臣则沉默不语,他们虽然良心受到谴责,但还是认为性命和官禄更加要紧。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十九岁的曹奂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情形竟然和当年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逼汉献帝让位时差不多。只不过司马炎比当年的曹丕表现得更加露骨,他直接指着曹奂的鼻子说:“你是个无能之辈,应当把江山让给有德有才的人,那个人就是我。”

不怕死的人还是有的。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是满朝文武中唯一一个肯替也敢替曹奂说话的人,这注定了他将在三国历史的最后一页留下浓重的一笔。

此人叫作张节,官居黄门侍郎。黄门侍郎的工作是为皇帝传达诏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如果皇帝能够执掌政权的话,黄门侍郎当然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职位。但现在的皇帝曹奂如同寄人篱下之狗,张节的这个官位自然也就算不了什么。

虽然人微言轻,并且人单势孤,但张节仍然毫不畏惧地朝着司马炎厉声喝道:“今天子有德无罪,何故要让与他人?”

司马炎认为自己能够以理服人,而且他确实相信自己占着天大的理。他把这两个天大理由向张节摆了出来。

第一,此社稷本来是汉朝的社稷。既然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个能篡夺汉室正统,我为什么不能再从曹家手中接过来?

第二,现在曹魏的天下是靠我司马家族三世经营得来的。如果没有我们,曹魏可能已经让吴国和蜀国瓜分了。现在曹魏国这么强大,那是我司马家族的功劳,我当然有权利拿来享受。

张节冷笑:“不是你司马家的人为曹魏打下了天下,而是曹魏养活了你司马家的人,给了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了你们荣华富贵。现在你却要逼皇上禅位,你就是篡国之贼!”

司马炎当时被骂得哑口无言。文斗不行那就武斗,司马炎立刻叫来士兵,就在大殿之上,当着曹奂的面乱棍打死张节,然后扬长而去。  张节的鲜血,进溅在陛台和殿柱之下,曹奂被眼前的惨象吓得浑身发抖。但张节的死多少让他有了一点点的胆气。在司马炎走出大殿之后,曹奂仗着胆子请求群臣的支持:“你们吃的是我曹家的饭,领的是我营家的工资,你们的祖辈也曾是我曹家的功臣,难道你们真的愿意江山改姓,成为贰臣吗?”

大臣们都低下了头,大殿里一片安静。曹奂这时才感觉到什么是众叛亲离,但更狠的还在后头。

司马炎的心腹贾充“呛”的一声拔出剑来,指着曹奂喝道:“你难道想学曹髦吗?”

贾充这个人在三国的历史里太有名了。他因两次在平息曹氏旧臣的反叛中战功卓著而被三世专权的司马家族重用,而他做过的最出名的事就是弑杀魏帝曹髦。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嚷出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著名口号之后,带着宫中的童仆、太监鼓噪而出,欲凭这几百乌合之众,发动政变,重掌政权。曹髦这一举动还真吓住了不少人,司马昭派弟弟司马仙带兵入宫,立刻被曹髦赶走;屯骑校尉司马宙带兵阻拦,但在曹帝左右的人齐声吆喝下,也被吓退。眼看曹髦已经带着人出了皇宫南大门,贾充急忙亲自带着兵士数千人前来迎战。

曹髦坐在马车上挥动着宝剑厉声喝喊:“我是天子,你们跟我打仗是要谋反吗?”贾充手下众人听到皇帝怒喝,哪个敢有胆子跟皇上开打,也准备拔腿逃跑。贾充急了,大声喊道:“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等什么?”这句话立刻稳住了军心。太子舍人成济深受激励,一马当先,上前一枪刺死曹髦。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十四岁的曹奂为傀儡皇帝。至此,曹魏政权及其支持者们再也无力也无胆反抗司马家族了。

贾充曾劝司马昭不要违反礼制而废长立少,立挺司马昭立长子司马炎为晋王太子。所以司马炎继位做了晋王以后由衷地感激贾充,任命贾充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曹奂当然知道贾充是个什么人物,杀皇帝的事他已经做过一次了,再做一次大概也不会介意,所以当贾充的利剑指向自己的咽喉时,他崩溃了,用颤抖的声音命令太常院立刻去南郊筑受禅坛,坛成后禅让皇位。

司马炎如愿以偿,于咸熙二年(266)十二月,继帝位,建晋朝。魏帝曹奂跪于坛下,接受了司马炎的封号陈留王,于司马炎称帝的当日便起程离开洛阳,以后非宣诏不许入京。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地肃杀一片。曹奂走出洛阳的城门之后,回首凝望,泪眼蒙蒙。

司马炎即位后心情很好,和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他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晋朝尽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臣情绪激动地对皇帝大喊:“祖制不可违。”皇帝听到后便深深感到改革的压力,总是要使出千般计谋方能施行改革。可见开同皇帝制定的“祖制”对这个朝代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的确对国家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司马炎在定“祖制”的时候认为曹魏之所以国强民富却被自己轻而易举地夺得政权,原因就是当年曹丕建国时立下的“刻薄宗亲”的规矩。曹丕为了确保嫡脉子孙皇权的稳固,对所有皇室宗亲都进行了打压。皇室宗亲虽封王却无统兵权,只带有一百多个老兵,而且活动区域不得超出三十里,无诏不得进京,宗王之间不得互相往来。为避免宗王久居一地,勾结地方,对抗中央,又频频改换宗王的封地。宗王徒有王侯之号,却没有任何力量抵挡权臣司马氏在京都的篡位步伐,眼睁睁看着大好的江山被司马氏夺去。

有鉴于此,司马炎便效仿当年的刘邦,大封宗王。他一口气封了27个司马氏宗王。此后的几年中他仍不断封王,到他死时一共封了57个同姓王,此数字后来一直保持着中国历史封王的最高纪录,他的叔祖、叔父、兄弟、堂兄弟、子侄等都被封王,每个宗王少则有数千兵马,多则上万,并且在自己的封郡里有极大的权力,以郡为国,自成一个组织严密的小国家。司马炎没有料到的是,他大封诸王的行为,竟使得晋国的强盛仅维持到自己这一代。司马炎死后,便祸起萧墙,骨肉相残,诸王争位,群雄纷起,五胡乱华,晋朝在乱哄哄的厮杀、仇恨和分裂中度过了两百年的历史。

司马炎封完了诸王,第二件事就是统一全国,结束全国的分裂局面。

早在三国鼎立之时,魏国的实力已经在各方面超过了蜀、吴的总和。以人口计,魏国人口约占全国人口4/7,蜀、吴合占3/7。公元263年,魏国灭蜀之后,力量更加强大。

P3-5

序言

读史的人都知道:“看完三国,要再看两晋十六国。”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像晋朝这样乱七八糟的。

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近百年的割据,但晋朝拥有的只是一个统一的壳子。在这个壳子里,晋朝从来就没有结束过割据与纷争。无论西晋还是东晋,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之后有短暂的十年和平之外,后来就再没有过四海升平的时期。从那时以后,晋朝剩下的只有战争、铁血、兵戈、权力、欲望和仇十艮。

晋朝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一部群雄逐鹿、问鼎中原、营建霸业的历史,一部人人欲得天下的历史,一段英雄、枭雄和奸雄辈出同时也是狗熊辈出的历史。

在这两百年内,共有七十多个割据势力的近两百名首领参与了霸业之争、问鼎之战,其中称王称帝者就有二十余国的一百余名君主。天下是当时每个人心中的最终目标。十六国的开国君主,每个人都喊出过“吾有天下之志”的口号,但在近两百年智谋、胆色与权诈的斗争中,竟无一人能遂此愿。

中国历史不乏长时间的割据时代。长期割据的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是英雄辈出,互相制衡,不能独霸全国,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国鼎立;要么是能力有限、皆无帝王之相,各称诸侯,盘踞一方,比如五代十国。而晋朝则是一会儿英雄辈出,人才济济,风云际会;一会儿又天下皆为昏懦之辈,残暴之徒,短视之夫,于是,分分合合数次,竟至百余年不能统一。不过,这金石相击、人杰争先的年代,却给了我们于两百年晋史中遍识英雄本色的大好机会。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能知道;是英雄还是狗熊,当放于乱世才会清楚。

最终,北魏结束了北方的混乱,刘宋巩固了南方的统治。血色苍苍、壮怀激烈的一场大戏,才暂时落幕。

书评(媒体评论)

两晋十六国涉及的国家近百,帝王诸侯将相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数量巨大,繁杂难梳。而作者细细梳理,娓娓道来,条理清晰,读之有豁然一亮的感觉!

——《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制片人 苏斌

在这个华丽血时代,晋代衣冠,金戈铁马,交相辉映,煞是精彩!

——著名历史作家、《百家讲坛》特邀嘉宾 赫连勃勃大王

战争是这本书的主色调。战事恢弘,血染江河,既有指点江山、共创大业 、纵横天下之畅快淋漓,也有铁骨峥峥、绕指柔情、四面楚歌之大义悲情。

——中国军事小说作家、《战狼》编剧 董群

晋朝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朝代,皇帝很有趣,士族很有趣,将军很有趣,文人更有趣。虽然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带来一场大混乱,却让中华民族有了一次大融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段历史魅力无穷,奔腾驰骋,处处都是些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有趣之人。

——著名作家、学者 江湖闲乐闲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