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本书从秘书的角度写毛泽东,是回忆、研究毛泽东的特殊视角。对于了解、研究毛泽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的秘书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本书从秘书的角度写毛泽东,是回忆、研究毛泽东的特殊视角。对于了解、研究毛泽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本书《毛泽东的秘书们》,从秘书的角度写毛泽东,是回忆、研究毛泽东的特殊视角。本书写了毛泽东的六位秘书,即秘书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江青,机要秘书高智和罗光禄。作者曾直接采访了陈伯达、高智、罗光禄,并采访了胡乔木夫人谷羽、田家英夫人董边以及众多的江青知情人,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此外,书中并附录作者对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给毛泽东讲诗文的芦荻的采访实录,同样对于了解、研究毛泽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的秘书们》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于1994年9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便达十一万册,后来又多次重印。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重新设计版式,补充照片,再版重印此书。 目录 秘书胡乔木 第一章 来到毛泽东身边 1 第二章 “中共中央一枝笔” 20 第三章 新闻首脑 38 第四章 “大手笔” 60 第五章 “大跃进”年代 79 第六章 庐山风波 96 第七章 “病中吟” 106 第八章 “文革”风雨 122 秘书陈伯达 第一章 初任秘书 151 第二章 几番风波 166 第三章 “文革”大员 192 第四章 兵败庐山 212 秘书田家英 第一章 志趣相投 237 第二章 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255 第三章 “曲生何乐,直死何悲” 267 秘书江青 第一章 “约法三章” 287 第二章 染指政治 306 机要秘书高智 第一章 毛泽东的幽默 324 第二章 “五大秘书”外的秘书 331 机要秘书罗光禄 第一章 紧张的工作 341 第二章 他“表扬”了毛泽东 346 附录 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 353 读讲诗文的芦荻 373 后记 399 试读章节 王若飞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 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枝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工作在毛泽东身边…… 笔者请胡乔木夫人谷羽回忆,胡乔木是怎样来到毛泽东身边的?谷羽指着坐在一侧的女儿木英说道: “木英是1941年1月23日出生的。我记得,在生下木英后半个多月,也就是2月上旬吧。那时,我们住在延安大砭沟的窑洞里。‘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就在大砭沟,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也在那里。乔木当时已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忽然,王若飞来窑洞看乔木,我也在场,所以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 王若飞,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对胡乔木郑重其事地说道:“毛主席那里需要人,决定调你到他那里做秘书工作。” 毛泽东自从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即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以来,人们对他的习惯称呼便是“毛主席”。尽管他后来的职务不断变化着,“毛主席”的称呼沿用下来。在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又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最初叫书记)。 王若飞的话,完全出乎胡乔木的意料之外。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毛泽东会调他当秘书。 胡乔木思索了一下,说出了心中的顾虑:“给毛主席当秘书,我怕当不好。我从来没有做过秘书工作。” 王若飞为了打消胡乔木的顾虑,说出了毛泽东“点将”的来历: “你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陈伯达看了,很赞赏。他推荐给毛主席看了,毛主席说,‘乔木是个人才’。所以,毛主席很早就注意你。最近,毛主席那里人手不够,他点名调你去当秘书,你同时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 那时,陈伯达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他跟胡乔木并不认识。 既然是毛泽东点名要调胡乔木去当秘书,胡乔木只得从命了。 胡乔木从大砭沟前往延安的“中南海”——杨家岭,当年中共中央首脑人物聚居的地方。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三公里,是个小山村。据说明朝太保杨兆的墓在此,故原名“杨家陵”。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当夜便从城内凤凰山麓迁入这个小山村,从此改名“杨家岭”。 毛泽东住在小山坡的三眼窑洞里,左侧是刘少奇的窑洞,右侧是朱德、周恩来的窑洞。胡乔木从来没有做过秘书工作。新来乍到,被任命为文化秘书(后来成为政治秘书)的他,一时竟不知干些什么。毛泽东跟他谈过一次话——那是他平生头一回跟毛泽东谈话。四十八岁的毛泽东,只是问了问这位二十九岁的年轻人的大致经历,便忙于工作了。胡乔木无从插手,只得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闲坐。他不敢直接去问毛泽东该干些什么。 如此这般,胡乔木心里十分不安。他终于鼓足勇气,走向毛泽东的窑洞。本来,他想去问毛泽东该干什么工作,一进去见毛泽东正埋头校对文件清样,就说道:“让我来校对吧!” 毛泽东笑道:“好呀!” 于是,胡乔木从毛泽东手中接过清样,拿到自己办公室里校对。这是他头一回学会做秘书工作。 胡乔木所校对的,是《六大以来》清样。《六大以来》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印的一本“大部头”文献集,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编选工作。此书于1941年12月在延安编印成集,收入1928年6月中共“六大”以来至1941年11月的党内文件五百五十七篇,分上、下集。此书是供中共高级干部整风学习用的,借以弄清中共“六大”以来的党内路线斗争问题。这“大部头”在成集之前,先是把文件印成活叶文选分发。胡乔木当时所校对的,正是文件活叶文选的清样。 胡乔木做过编辑,又有文字功底,所以经他校对的清样,不仅没有错别字,而且更正了一些文件最初误印的地方。毛泽东对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十分满意。 校对《六大以来》那五百多篇文件,使胡乔木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中共“六大”以来党内高层斗争的内幕,第一次系统地读了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因此,协助毛泽东编、校《六大以来》,是他在毛泽东身边所上的“第一课”。 后记 这本《毛泽东的秘书们》,是陆陆续续写成的。 据我不完全统计,毛泽东一生,先后任用过二十六位秘书。他们担任毛泽东秘书的时间大致如下: 江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秘书长,1928) 古柏(1929—1933) 曾碧漪(1929—933) 贺子珍(1929—1937) 谢觉哉(1932—1934) 李六如(办公室秘书长,1932一1938) 叶子龙(初为生活秘书,后为机要室主任。1935—1962,共27年) 张子彬(1936—1938) 周小舟(1936.8—1938) 李一氓(1936) 张如心(1937) 李井泉(1938) 江青(生活秘书1938.8—1976.9) 陈伯达(政治秘书,1939年春一1970,共31年) 胡乔木(政治秘书,1942.2—1966.6,共25年) 王炳南(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田家英(1948.10—966.5,共18年) 罗光禄(机要秘书,1948一1963.5,共15年) 高智(机要秘书,1953年初一1962.4,共11年) 林克(国际问题秘书,1954一1966,共12年) 徐业夫(机要秘书,1957—1977) 李锐(兼职秘书,1959) 戚本禹(“文革”初期—968年初) 高碧岑(机要秘书,?—974) 张玉凤(机要秘书,1975年初一1976.9) 在毛泽东的众多的秘书之中,陈伯达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是最长的一个,前后达三十一年。 除了向毛泽东推荐了胡乔木之外,陈伯达还曾和胡乔木一起,推荐介绍田家英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除了有许多工作人员之外,有着正式秘书职务的是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胡乔木不住在中南海。与毛泽东住在一起的是田家英和叶子龙。叶子龙是机要秘书。日常秘书工作由田家英负责。 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为五位,即增加了江青。江青原是机关协理员,这时成为毛泽东负责国际方面问题的秘书。 于是,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江青、叶子龙,人称毛泽东的“五大秘书”。 我先是采访了陈伯达,为他写了七十万字的《陈伯达传》。 后来,经过多年采访,又写成七十多万字的《江青传》。 接着,访问了田家英夫人董边,写了《田家英》。访问了高智、罗光禄,为这两位机要秘书写了访问记。 然后,采访了胡乔木夫人谷羽及有关人士,又写了《毛泽东与胡乔木》一书。 这样,就写成了本书《毛泽东的秘书们》。 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理应写入本书。我去他家采访时,正值他在病中。本待日后补写,但是他不久就病逝了,我失去了直接采访的机会。 我曾经采访了毛泽东通讯秘书李锐,但是那次是谈别的问题。尚需再作采访,以后补入。 我也采访了曾碧漪。她和她的丈夫古柏是毛泽东早期秘书。只是内容比较单薄,尚待补充。 因此,本书所写只是毛泽东的部分秘书。 另外,张耀祠、芦荻虽不是毛泽东的秘书,我先后采访了他们,发现他们关于毛泽东的回忆颇具史料价值,所以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值得提到的是,北京读者王中秀在看了我关于胡乔木的长篇传记,内中写及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却极少与毛泽东合影。她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帧毛泽东与胡乔木“1949年在北京香山时的合影”寄给我。她在信中说,“如能刊用,甚为欣慰”。只是她不知道照片的摄影者是谁。本书刊用这一照片,标明“王中秀提供”。如果读者之中知道这张照片的摄影者姓名,盼即告知,以便在本书重印时补上,并补寄摄影稿费。 《毛泽东的秘书们》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于1994年9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便达十一万册。当时,正值全国书市在武汉举行,上海人民出版社用专车把刚刚印出的《毛泽东的秘书们》运往武汉,当时创造了一天签名售书千余册的纪录,轰动了全国书市。后来,本书又多次重印。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及上海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季永桂先生的提议,再版重印此书。季永桂先生大病初愈,花大气力精心编辑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原编辑室主任金永华先生对于本书的出版也出过大力,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叶永烈 2005年2月23日于上海“沉思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