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入戏/跨度新美文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魏晓东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魏晓东著的《入戏/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国内报刊发表的散文100余篇。作者以温暖细腻、优美灵性、幽默生动的语言呈现出平凡中的光泽,感悟着点滴的生命,珍视着每一天的人生,从亲情到家庭到友情;从动物到植物到日月星辰……在生命的过往中留下感恩、美好和爱。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作为中学教师的职业诚恳与职责情感。

内容推荐

魏晓东著的《入戏/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作家魏晓东的一部散文集,本次进行重新包装,重新推入市场,是对经典作品的一次回顾和致敬,希望作家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重新被文坛发现并再次发光。

目录

第一辑 明月刀

 被自己吸引

 等待花开

 丁香花又开

 风筝

 共享美丽

 关于美

 关于自救

 海的印象之外

 换一种姿势冥想

 惶惑

 假货与女人

 静默

 渴了就读书

 快乐是一种能力

 理性的目光

 路过散文路过水

 那夜风雨

 朋友

 绕远路去一个近地方

 三亚手记

 在天堂边走过

 男人花

 散客

 生命是一种偶然

 失望

 谁能敲开孤独的门

 谁言寂寞

 谁在读诗

 陶女

 心不在焉

第二辑 海棠白

 无处漂泊

 想念“陶吧”

 晓梅

 女人花

 邂逅另一片绚烂

 爱是一种信念

 醒着的瓷器

 夜声

 狗尾草

 走近酒桌

 最后的抉择

 永远的眺望

 永逝的歌

 一路向西

 带走那个老女人

 谁让我们两难

 奔向西南

 驻足北京

 伶俐的阳光

 认真地想

 嗨!海明威!

 花事

 洋葱

 纬线缭绕

 笔落何处

 何处安放

 我们在一只怎样的鱼缸里

 莲花开放

 作家们都是谁

 木心的文学梦

 文学的碎屑时代

 在语言的夹缝里

第三辑 秋风渡

 看见废墟

 最好的爱情

 有关是非

 成熟的假象

 远处

 不人流者

 唾口唾沫成书

 与信任无关

 大作家们都懂得

 无法写实

 伟大的哲思

 失意

 下绊

 由“扑杀”想到的

 看看我们的国民性

 最怕黄昏时

 花非花

 关于叶子

 庖丁不解牛

 未来的走向

 有关“抵达”

 散文氛围里的想

 有点儿矫情有点儿贱

 读诗的姿态

 做好吃的饭

 不敢碰的人性

 未知结构

 徒手

 遥想花瓶

 尽人事以听天命

 老师也要秀一下

 两分钟

 高考又刮材料风

 似曾相识

 做回“熊爸爸”

 此处可以无掌声

 守候纸媒

 断桥

 被迫的智慧

 枪·步枪

 在车流里

 快啊

 读萧红

 再读萧红

 读重庆红线女《饭》

 嘹亮的伤感

 端详进化

 裸奔

 醒着

 华服

 转换

 悲观的原因

 游戏

 窗

 喜新厌旧

 节制

 悖论

 他处机缘

 泄气

 不一样的真实

 人间珍宝

 母爱有毒

 渴望预判

 家长

 修复基因

 与谁同行

 教会了儿子饿着了妈

 快乐老去

 人品守恒

 连线北美

 看见和看不见的

 推的理

 挪动的财富

 有无之间

 篱笆墙

 不一样的农夫不一样的蛇

 凌乱

 想念

 端详死亡

 回归尘土

 看默多克离婚

 此生未完成

 漂亮

 满目荒凉

 再读自己

 回视汉字

 埋锅造饭

 不可触碰的父亲

 揪着头发逃离地面(二章)

 路有拾遗

第四辑 落红泥

 透视一只苹果

 树上的那些叶子

 发现你自己

 给自己的生命留一扇窗

 谁的耳朵凑上来

 你从哪里投来目光

 谁的目光似剪刀

 那些石头

 尝试飞翔

 思想美丽的女孩

 捻不开的纸

 入戏

 你从哪里走进来

 千奇百怪话构思

 “点拨”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跳跃着接近阳光(一)

 跳跃着接近阳光(二)

 从黑暗中拯救自己

 掂量道德

 笨人为师

 侧耳倾听

 温暖的注视

 我接住了今冬里最大的一片雪花

 享受感动

 学习强壮

 要照亮,更要点燃

 琐事

 就这样坐在遥远的赛场外

 与清风明月相伴

后记·一辈子的语文课

试读章节

模模糊糊地记得,有一种蛇会自救。

蚯蚓曾经是蛇的小舅子,在蛇遇到大难断成几节的时候,它就不顾一切地爬出来舔蛇的创口,生机就如电流一般掠过那一段段的僵肉,顷刻问,它们便长出了活生生的头与尾来。

凤凰在火中涅槃,而蛇在蚯蚓的唾液中涅槃了。

这是小时候听来的故事。这故事的神奇冲淡了我长久以来对蛇的恐惧。

其实,这故事的真实性大可怀疑。首先,蚯蚓的“小舅子”身份就很蹊跷:难道说这世界上会只有男蚯蚓而没有女蚯蚓?况且怎么会有哪一种蛇是只有男蛇而没有女蛇呢?要说这是一条倒霉的蛇倒还有可能。

其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什么是希望,什么是无望。就像这个故事,我本该惊奇于蚯蚓的神力,可不知为什么,直到现在,我却依然感动于那蛇的不凡:它竟有如此的神功获得蚯蚓的神助。

由此看来,蛇或者蚯蚓的不凡,在我心中,过去或者现在都有可能是变了形的。童年的许多感受怕是不可当真的,就像我曾经是那么怕所有的蛇而又如此崇拜那条蛇。

不过,不可当真的事儿,有时会因为后来的某些佐证而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

蛇不是与亚当夏娃共同生活在西方神界了吗?看来,它还真是有些不凡的。可是,小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弄明白而现在一直想弄明白却终究也弄不明白的是:那条蛇究竟靠什么吸引了蚯蚓去救它?

我想,上帝总会救自救之人。也许正是它的自救,成了它进入天界的通行证。

自救是所有生命的一种本能,面对眼前的或者遥远的危险,动物们自救的理由总是很充分,尽管行为常常令人瞠目。

雄性猎豹为了繁衍,凶狠地吃掉自己同性别的兄弟;雄狮为了王权地位的巩固残忍地吃掉自己的幼仔。这种血腥的自救方式可能是最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动物的锐减,肯定有环境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但这种自救方式的非理性,想必也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遗憾的是,动物们往往是生存没商量,它们看不了那么远,它们的目光不可能穿透过去与未来,这是动物们的悲哀。

有一天,儿子突然拿着一本《人民防空教材》问我:这座城市有没有防空洞?我只能这样告诉儿子:所有的救助,最终的成功只源于自救。在军事高科技的今天,洞,已无法救助我们了。

人不自救的情形恐怕只出于两种境地,一是绝望,二是只为救人。

也许还有第三种情况,比如坚守,或叫不合作。其实有时候,那也是一种自救。

谁能说每日为恶的人不是在自救?  我们常常为一些善人善事怦然心动,常常无法理解另一些人在另一些时候的作为,其实,他们不过是在自救,不管那行为看起来多么高尚或是卑贱,聪明可爱或是愚蠢可笑,温情脉脉或是不近人情,他们只是在自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没有错。

关键的问题是,把自己救助到什么地方去?在救助自己的同时,是否把其他生命推到了必须救助的危险境地?这是每一个自救的人类成员所必须考虑的。

其他的动物可以不考虑。

P13-14

后记

三十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给这个世界写信,虽然从未收到过回信,也从没期待这个世界给我回信。

拥有对文字的热爱,当中学语文教师的心劲儿和快乐就足够了。

世界之大,我相信绝大部分躲在文字的背后,相信热爱文字的生命获得滋养而饱满,相信善意是回报给它的最大福利。教三十多年的语文课,至今仍在讲台,写下多少字和文章记不清了,回头看见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没有山鬼与毛贼,内心就十分平静。

一辈子摆弄字词句段篇,源于“语文”二字,这是缘分。可就被选择文字难住了,纠结了数日,起了一大堆书名:“页页生歌”“绿肥红瘦”“花泥”“自拍”“页痕”“逆光”“零星”“阳光喧哗”“纤尘”“留痕”“45度仰角”“红与绿”“左手”“落红”“天光”“白芦苇”“清白”“落羽”“如果早知道”“耳朵”“左手花香右手歌”“嘹亮的伤感”“月明风清”“醒着的瓷器”等等,都觉得不合适。豁然发现老师当得太关注自我感受,远离了读者。于是回头找写作的初衷,就在文本里挑出这个“跳跃着接近阳光”。

写作会引发思考,也是整理思想的过程。

我相信这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可以使人类的目光看得更远,从而校正思想和行为的走向,这两样东西一是死亡,二是信仰。而信仰可以超越死亡,所以要跳越着接近阳光。

文学才是世界级的信仰,是心灵停靠的港湾,是人类精神的最后栖息地。它负载着人类对于自身的所有疑问与感慨,向往与最后的安静。真正的文学与金钱、名誉无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