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曲翠松,2003年获得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2004年起任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副教授,教学与科研主攻方向为建筑结构体系与建筑材料、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2019年内1月至5月任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书籍《建筑结构体系与形态设计》(2012)、《建筑材料与建筑形态设计》(2014)、《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2016),译著《主动式建筑——从被动式建筑到正能效房》。2006-2007负责同济大学文远楼生态节能改造项目,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1949-2009),并带领同济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大学联合赛队参加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获得总分第六名。 目录 前言 1 主动式·被动式 2 设计·理念 2.1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2.2 两届冠军作品的精华 2.3 正能量房4.0的空间理念 2.4 整体装配式:“盒子”单位 2.5 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3 能量系统 3.1 气候条件 3.2 技术策略:主动式+被动式 ·被动式节能 ·太阳墙 ·制冷和供暖系统 ·新风系统 ·主动式产能 4 材料 4.1 外围护结构——透明构件 4.2 外围护结构——不透明构件 4.3 缓冲区——透明构件 4.4 防水系统 4.5 地板——福尔波亚麻地板 4.6 卫浴设施 4.7 一体化厨房 4.8 推拉木门 4.9 照明 4.10 工程木 4.11 室外场地 5 技术 5.1 制冷 5.2 供暖 5.3 热泵和缓冲水箱 5.4 太阳能光伏板 6 预制 6.1 钢主体承重结构 6.2 轻钢结构 6.3 门窗、侧墙 6.4 顶部暗藏管线、内隔墙 6.5 底部地暖与面层基层 7 施工 7.1 组装 7.2 缓冲区钢(木)结构安装 7.3 屋面 7.4 太阳墙 7.5 缓冲区推拉扇 7.6 室内终饰 7.7 地板面层 7.8 一体化厨房 7.9 室外平台、凉亭和水池 7.10 活动家具 7.11 杂项 8 实测 8.1 室内温湿度 8.2 室内PM2.5值 8.3 产能量和总能耗 附录一:同济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联合赛队成员名单 附录二:正能量房4.0项目赞助名单 附录三: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比赛规则 后记 内容推荐 同济大学联手德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共同参加了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经过2年半的设计及预制施工准备,成功打造了国内第一幢主动式太阳能建筑“正能量房4.0”。本书详细介绍此项目的设计与建设过程,分为主动式·被动式、设计·理念、能量系统、材料、技术、预制、施工和实测八个章节,为主动式建筑在我国的后续实践提供参考。 本书用中英文撰写,面对与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相关的中外广大建筑从业者,包括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材料供应单位;同时为建筑科研人员提供专项研究参考。建筑相关专业在校学生以及未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参赛高校均可从中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