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觐庐山/庐山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庐山故事丛书》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进行整理和改编。邰绍周编著的《朝觐庐山》为丛书之一,搜罗历史名人游历庐山的典故繁衍成篇。

内容推荐

邰绍周编著的《朝觐庐山》搜罗历史名人游历庐山的典故繁衍成篇,上至秦皇汉武,下至宰相名人、文化名宿,内容浩繁,颇具历史、人文价值,为庐山的文化底蕴添上了独特的一笔。本书作为介绍庐山的丛书之一,看点颇多,知识丰富,值得一读。对促进庐山旅游、提升名山文化的品味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录

序一 庐山多灵境

序二

疏通洪水 功盖九州

 ——大禹庐山治水

一统天下 长生无方

 ——秦始皇庐山刻石

江上射蛟 美名传扬

 ——汉武帝浔阳射蛟

浪井献瑞 江涛扬波

 ——孙权与浪井

登亭赋诗 一腔情长

 ——梁元帝萧绎《登百花亭怀荆楚》

读书台上 开先之声

 ——南唐太子读书台

神仙梦境 九天太平

 ——唐玄宗与太平宫

石琴遗韵 此恨绵绵

 ——陈友谅轶事

以物代人 瞒天欺神

 ——铜钟铁瓦象皮鼓 乌金太子五寸五

母以子贵 赐经古刹

 ——慈圣太后与黄龙寺

借酒改名 正中下怀

 ——康熙借酒改寺名

真假难分 假亦作真

 ——乾隆庐山题诗

载人史册 万世流芳

 ——司马迁登庐山

远离风波 心潮澎湃

 ——张九龄鄱湖望庐山

读书山中 笑对祸福

 ——杨收读书恋庐山

凌霄峰下 构筑书堂

 ——李逢吉与“折桂庵”

隐居山中 待价而沽

 ——苻载庐山读书

庙中戒律 立碑示警

 ——崔黯东林寺立碑

晚年转运 直上青云

 ——韦庄避乱庐山

一片忠贞 诗表心迹

 ——范仲淹题诗

千里访友 濂溪话旧

 ——赵拃探望周敦颐

放任自然 无往非道

 ——黄庭坚的佛教情缘

谪宦重游 人识故侯

 ——李纲贬谪游庐山

求仙向道 渴望归隐

 ——王十朋漫游庐山

绕山一周 满目琳琅

 ——周必大两游庐山

太平宫主 应酬唱和

 ——楼钥任职江州

吟诗写史 保存资料

 ——危素吟诗写史

勤政爱民 病烧借契

 ——万衣病危烧借契

彩笔随处 描绘名山

 ——吴国伦量移南康

浓墨酣彩 着力渲染

 ——王思任文笔画庐山

反清复明 流亡庐山

 ——阎尔梅流亡庐山

雨上云响 云海漫漫

 ——黄宗羲说庐山三奇

编写山志 勤政爱民

 ——毛德琦编纂《庐山志》

匡庐擅美 何让衡霍

 ——潘耒中肯评价庐山

琵琶新韵 九峰情长

 ——唐英与琵琶亭、九峰寺及其他

宦途落魄 诗人愁肠

 ——洪亮吉贬官游庐山

家居山中 终生吟咏

 ——曹龙树与“星湖诗集”

观云伴云 短文生辉

 ——张维屏天池看云

故乡乐土 歌唱浔阳

 ——陈奉兹的家乡情结

书后语 阴阳之说 无稽之谈

后记

试读章节

一统天下 长生无方

——秦始皇庐山刻石

秦始皇赢政(公元前259年一公元前210年),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始皇也曾登庐山,并刻石,影响深远。

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又调动全国大批民工了修筑万里长城。

这还不满足,他巡陇西,修筑通向燕、齐、吴、楚的公路;东巡封泰山后,又南登琅邪,作琅邪台,立石刻碑颂扬秦的功德。

他洋洋得意,自以为功高八极,举世无双。又感叹人生短暂,就派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干人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可是他等啊,等啊,久久不见回音。如同泥牛入海,渺无信息。

长生药没等来,秦始皇怒不可遏,心想老子至高无上,贵为君主,还有我要不来的东西?于是就召集群臣一起商议长生之法。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世上哪来的长生不老药?可秦始皇硬要找它,众臣也不得不敷衍一下。

左丞相李斯奏道:“大王,您贵为天子,龙体尚健,况正当壮年,此事何必操之太急。虽徐福率童男童女去之有年,恐事出有因。不妨再等等看。”

秦始皇脸色并不好看,他把手一挥:“罢了,别提徐福了,都等了快十年了,朕已年近半百,等不及了!”

右丞相去疾一听,连忙出来打圆场:“是的,那个徐福真不是个东西,找不着长生药也应该捎个信回来吧!”他向前走了一步,望了望左右,后又说道:“我听说南方有座庐山,那座山可是神仙居住之山。庐者,屋也。据说方辅、老子、匡俗等都住在山上,是不是请大王再派使者前往,以求良药!”右丞相心想:拖吧,能拖就拖,拖一时算一时。

秦始皇一听,把龙案一拍,“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何必舍近求远呢!来,准备一下,朕要亲自南巡。”

谁也没有想到,秦始皇不仅同意,而且不派使者,要亲自去一趟庐山。

左丞相李斯一听,可沉不住气,当即说道:“大王,这万万不可——”可不待李斯的话说完,秦始皇就把脸一沉:“不必多言,派使者?我不能重蹈徐福之覆辙,有去无回。如今吾意已决,快作准备吧!”

这一来,弄得众大臣面面相觑,你望着我,我看着你,不同意恐触怒龙颜;同意吧,又心非所愿,这一去,还不知又要生出什么花样!最后还是列侯离、五大夫婴出来打圆场:“吾王所言极是。”

于是,南巡成了事实。

公元前211年冬,始皇帝三十六年南巡,一路上也顾不得了解民情、游山玩水;他先是到云梦九嶷山,后沿长江顺流而下,来到庐山。

一到庐山,秦始皇就迫不及待地命令众大臣率领兵丁前去寻找神仙。

这么大一个庐山,哪里去找神仙?那个时候佛教尚未传人中国,可不像后来“庐山遍地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漫山遍岭都是庙宇。而是空山寂寂,渺无人烟。众大臣和将士从这个山头翻上那个山头,又从这个山凹钻进那个山凹,不知道寻过多少山洞,找过多少山谷。然而除了几个村落,几户普通山民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几座破败不堪的茅棚。莫说是神仙,就连像样的乡绅也没几户。

一连几天,秦始皇接到的都是“没有“‘没有”……的消息,大臣们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一来,秦始皇可坐不住了,他心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贵为一国之君,难道庐山就管不了,这些神仙竟然避而不见,真是岂有此理!

秦始皇咬着牙说:“继续找,哪怕挖地三尺,也要把神仙找出来!”

此言一出,大臣们当真。一是为推卸责任,二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士兵们真的准备工具,动手挖了起来。这一来,庐山可遭了殃,苍松、翠柏、绿竹、黄花一片片的倒了下粜……

当天晚上,秦始皇突然觉得身轻如燕,飘飘荡荡到了前山,只见巨石累累,石忽中开,像是双门,一丫鬟迎入。见丹霞缭绕,彩凤翱翔,复有二丽人执绛节在前引导。但见台榭参差,金碧掩映,珍禽奇兽,名花异木,不可名状。一老人顶黑玉冠,红线剑佩,迎始皇帝升堂而坐,自称刘越,道:“吾乃匡俗之师,太上命越居此,保护学仙之人而不受意外。今始皇帝破坏山林,恐遭天谴。特来告知。君乃人间帝王,富贵无限,人生何憾。今以一己之私欲,坏我满山之青葱!不以为甚乎?望三思之。”

并饮以玉酒三酌。临行赠玉简一支,告曰:“帝乃人间君主,此简上有汝之命运休戚,望好自为之。”遂送出。

P4-7

序言

皇甫金石

庐山,千言万语道不尽,千思万想表不准。只觉得此山:秀甲天下、圣贤荟萃、宗师辈出、通贯古今;只觉得此山:人文灿烂、历史辉煌、故事丰富、积淀厚重……所以,我们一帮深爱着庐山,深知着庐山的庐山之子,意趣相投邀聚一起,弄了这么个“庐山故事”丛书,向世人表一表,述一述我们的所爱所知,用我们的这些所爱所知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感受分享,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与天地山水对话,与圣贤宗师述心!

朋友们,来吧!庐山欢迎您!

后记

庐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山!

两干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留下“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书证,使得有关庐山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有了可以确信的文化源头。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历史是一帧帧连续不断的时间影像,那么,传奇与故事就是历史影像中一颗又一颗的明珠。

为了使这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珠贝再次发出光芒,我们这群热爱庐山历史文化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广泛的切磋交流并达成共识。于是,便有了编撰和出版一套《庐山故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庐山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被更多的人知晓。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本着客观求实、尊重历史的态度,尽量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既可以是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的整理和改编,也可以是对庐山人文故事的挖掘与完善;既追求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也要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别期待青少年的喜爱。

这套丛书的编写,我们依托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和江西省“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的通力合作。聘请原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先生、九江学院校长甘筱青先生为顾问,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院长皇甫金石为主编,进行丛书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承担这套丛书撰写的作者,既有资深的文化官员、熟悉和热爱庐山的老作家、学者,也有一些年轻的博士;既有庐山的管理者,也有庐山的研究者。他们的共同心声是因为热爱庐山才有创作的动力,因为关心庐山才有心头放不下的使命和责任。

而整个《庐山故事丛书》的创意、规划和组稿的过程,同样有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自2015年3月10日,在皇甫金石、许迎新、邰绍周、景玉川等先生的召集下,编委会正式成立,成员由皇甫金石、邰绍周、罗龙炎、景玉川、余国振、吴国富、闵正国、王耀州、宋志龙、许迎新、吴靓组成。编委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来开展具体的工作。

在随后的过程中,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又推荐了几位先生加入编委会,再后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也加入到丛书的合作中来。编委会成员有来有去,新加入的成员有封强军、陈晓松、肖士太、慕德华、汪国权、贺伟、罗时叙、何春根、黄大明、李宁宁等,丛书分卷也有删有减,尽管与最初勾勒的雏形有所改变,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一定要出一套受大家喜爱的丛书。无论是选题的不断完善,还是编撰队伍的不断扩大,都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庐山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

2016年3月中旬,当十部书稿整齐地交到江西教育出版社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整整一年,丛书第一部分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在我们期待努力完成丛书第二部分的同时,非常感谢这一年来,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这套丛书饱含着我们编委会所有成员对庐山的喜爱与敬重之情,希望有缘翻开这本书的您,在各位作者的带领下,也同样会喜欢上庐山这一片圣地!

皇甫金石 李宁宁

2016年4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8: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