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精)/经典译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国)斯托夫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该书在1852年首次以单行本出版,立即获得巨大成功,第一周就销售一万册,当年就印行一百多次、三十五万册,这在19世纪中叶可是个天文数字了。该书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在英国当时有四十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册。该书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也受到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乔治·桑、海涅、狄更斯等的高度赞扬。它曾被改编成戏剧、音乐剧等在美国各地舞台上演多年,现已被译成世界上四十多种文字。其魅力经久不衰,时间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本经典名著。

该书曾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许多人认为,它是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

内容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这部小说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100多年间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向读者介绍一位仁慈的人

第2章 母亲

第3章 丈夫和父亲

第4章 汤姆叔叔小屋中的一个夜晚

第5章 活财主易主时的感觉

第6章 发现

第7章 母亲的奋争

第8章 伊来扎的逃亡之路

第9章 参议员也是人

第10章 黑奴上路

第11章 黑奴有了非分之想

第12章 合法交易的范例

第13章 教友村

第14章 伊万杰琳

第15章 汤姆的新主人及其他

第16章 汤姆的女主人和她的见解

第17章 自由人的抗争

第18章 奥菲利亚小姐的经历及其见解

第19章 奥菲利亚小姐的经历及其见解续

第20章 托普西

第21章 肯塔基

第22章 草必枯干 花必凋谢

第23章 亨利克

第24章 预兆

第25章 小福音使者

第26章 死亡

第27章 世界末日到了

第28章 团圆

第29章 不受保护的人们

第30章 黑奴货栈

第31章 途中

第32章 黑暗的地方

第33章 凯茜

第34章 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姑娘的身世

第35章 纪念物

第36章 爱默琳和凯茜

第37章 自由

第38章 胜利

第39章 计策

第40章 殉难者

第41章 小主人

第42章 一个真实的鬼故事

第43章 结局

第44章 解放者

第45章 结束语

试读章节

“我看事情就这样安排吧。”谢尔比先生说。

“我不能这样做生意——绝对不行,谢尔比先生。”另一个人说着举起一杯酒,对着亮光端详着。

“嗨,黑利,事实是,汤姆不是一般的黑奴,在哪儿他肯定都值这个价——他稳重、诚实、能干,把我的整个农庄管理得像时钟一样精确,有条不紊。”

“你说的是黑鬼的那种诚实。”黑利说着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兰地。

“不,我说的是真的,汤姆为人善良,处事稳重,明事理,很虔诚。他是四年前在野营布道会上人的教,我相信他真的信了教。从那以后我把一切都托付给他管理——钱、房屋、马匹,还让他四处自由来往。我发现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很忠诚正直。”

“有的人不相信有虔诚的黑鬼,谢尔比,”黑利挥了一下手坦率地说,“但是我信。在上一批我运到奥尔良去的黑奴里就有一个——听那家伙祷告还真像在宗教聚会上听人布道呢,而且他性格温和安静。他还让我赚了一大笔钱,因为我从一个急于脱手的人那儿很便宜地把他买了下来,所以我在他身上赚了六百块。是的,我认为宗教在黑鬼身上是很有用的——如果他是货真价实的信徒的话。”

“嗯,如果有人真信教的话,那就是汤姆了。”谢尔比答道,“去年秋天我让他独自一人到辛辛那提去为我做生意,把五百块钱带回家。‘汤姆,’我对他说,我信任你,因为我认为你是个基督徒一我知道你不会欺骗的。’果然,汤姆回来了,我就知道他会回来的。听说有些品质低劣的人曾对他说:‘汤姆,为什么不逃到加拿大去?’‘啊,主人信任我,我不能这么做。’他们把这事告诉了我。把汤姆卖掉,我感到难过,真的。你应该让他抵掉我的所有债务。如果你有一点良心的话,你会这样做的,黑利。”

“哎,我的良心刚好跟别的生意人一样多——只有一点点,你知道,够我发誓用的了,可以这么说,”奴隶贩子打趣地说,“而且,我愿意做一切合乎情理的事帮助朋友。可是这事,你看,有些太让人为难——太让人为难了。”奴隶贩子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又往杯子里倒了一些白兰地。

“那好吧,黑利,这桩买卖怎么做你才愿意成交呢?”一阵令人不安的沉默之后谢尔比问道。

“哎,你有没有一个男孩或女孩跟汤姆搭在一起卖?”

“嗯!我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手了。说实话,我也是万般无奈才准备出卖奴隶的。实际上,我真的一个也舍不得卖。”这时门打开了,一个约四五岁的夸德隆小男孩走进房间。他的外表很美,很可爱,一头绣花丝线般柔软有光泽的黑色鬈发披在他带酒窝的圆脸上。当他好奇地打量着室内时,又长又密的睫毛下一双大大的黑眼睛充满着热切和温柔。他穿一件颜色鲜艳的红黄相间的格子罩衣,衣服做工精细,十分合身,更加衬托出他浅黑色华贵的美。那种带有害羞的滑稽的自信神态,表明他很熟悉主人对他的宠爱和关注。

“喂,吉姆·克罗!”谢尔比先生说,他吹着口哨,向他扔去一把葡萄干,“喏,捡起来!”

孩子使出他小人儿的全部力气去捡这奖赏,看见他这般模样,他的主人在一旁大笑。

“到这儿来,吉姆·克罗。”他说。孩子走过来,主人拍拍他一头鬈发的脑袋,轻轻抚摸着他的下巴。

“哎,吉姆,让这位先生看看你舞跳得怎么样,歌唱得好不好。”孩子开始唱一支在黑人中流行的奇异而热情奔放的歌曲,他嗓音圆润清亮,边唱边用手、脚和身子做出许多滑稽而优美的动作,他的舞蹈与歌曲十分合拍。

“好啊!”黑利边说边扔给他几瓣橘子。

“哎,吉姆,学学库乔大伯犯风湿病走路的样子。”他的主人说。

孩子柔软的四肢马上变成扭曲变形的样子,他驼起背,手里拄着主人的手杖,一瘸一拐地在房间里走着;他稚气的脸皱成一团,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学着老人的模样左一口右一口地吐着痰。

两位绅士纵声大笑起来。

“哎,吉姆,”主人说,“给我们学学老罗宾斯长老唱赞美诗的模样吧。”小男孩把自己胖乎乎的圆脸拉得老长,一副平静而庄严的神态,开始用鼻音唱起赞美诗来。

“好哇!太棒了!!真是个小人精!”黑利说,“这小家伙真滑稽,我敢担保。你听我说,”他突然拍着谢尔比先生的肩膀说,“把这小家伙搭进来,我跟你成交——一定。哦,行啦,难道这不是解决这事的最佳办法吗?”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个约二十五岁的年轻夸德隆女人走了进来。

只要看一眼孩子,再看看她,便可以断定她就是孩子的母亲了。她长长的睫毛下也有一双水灵灵的大大的黑眼睛,也有着如细浪般柔软的有光泽的黑色鬈发。她棕色的面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当她发现一个陌生男人用放肆的、毫不掩饰的钦慕眼神盯着她看时,她脸上的红晕变得更红了。她的衣服非常合身,更衬托了她婀娜的身姿;她有着纤美的手、纤细的足和踝,这些美丽的地方都没逃过奴隶贩子的敏锐目.光,他只要扫一眼便能把漂亮女人的优点看得一清二楚。

“哦,伊莱扎,有事吗?”见她站在那儿犹豫不决地看着他,她的主人问。

“对不起,先生,我在找哈利。”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把他用罩衣下摆兜着的战利品给她看。

“好啦,把他带走吧。”谢尔比先生说。她抱着孩子连忙退出房间。

“天哪,”奴隶贩子赞叹地向他转过身说道,“嘿,这可是件好货!不管什么时候你把这女人弄到奥尔良去都会发财。我当年曾见过有人付一千多块钱买的女奴一点儿也不比她更漂亮。”

“我不想用她发财。”谢尔比先生冷冰冰地说。然后,为了转移话题,他又开了一瓶酒,并问同伴对这酒的评价。

“好极了!先生,一流的酒!”奴隶贩子说。然后他转过身,老熟人似的拍着谢尔比的肩膀,又加了一句:“好啦,卖这个女人你开什么价?”

“黑利先生,我不会卖她的,”谢尔比说,“你就是付给我与她身体相同重量的黄金,我妻子也不会卖她的。”

“唉,唉,女人总是说这样的话,因为她们不会算账。只要让她们明白和一个人重量相等的黄金可以买多少块手表、多少件衣服和小饰物,我想情况就会改变的。”

“我告诉你,黑利,这事不要再说了,我说不行就不行。”谢尔比先生坚决地说。

“好吧,不过你要把小男孩给我。”奴隶贩子说,“你得承认,为了他我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了。”

“你要这孩子到底有什么用?”谢尔比问。

“嗨,我有个朋友准备做这一行当里的这一方面的生意——他要大量买进长相好的男孩,养大了去卖。完全是漂亮的货色,卖给出得起价钱的富人做侍者什么的。用真正英俊的男仆开门、侍候用餐、服侍等可以为豪宅增光,他们可以卖出好价钱。这个小机灵鬼滑稽有趣,有音乐天赋,正是合适的货色。”

“我不愿卖掉他。”谢尔比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事实是,先生,我是个仁慈的人,我不愿把小男孩从他母亲身边夺走,先生。”

“哦,是吗?哎呀!是的,是那种性质的事。我完全理解。有时,跟女人打交道是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我总是很讨厌那些大喊大叫、哭哭啼啼的场合,这些场合让人十分不快。但是我做生意时一般避开这些场合,先生。哎,你让那女人离开一天或一个星期左右又有什么关系,那样事情就悄悄地办了——在她回家前一切都解决了。你太太可以为她买一些耳环或一件新衣什么的,给她一点补偿。”

“恐怕不行。”P2-5

序言

正如书名所表明的,这个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大都在一个迄今为止一直被高雅的上流社会所忽视的种族之中。这是一个来自异域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出生在热带的阳光下,带来并传给了他们子孙后代一种性格,它与盎格鲁一撒克逊种族的粗犷和盛气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因此多年来它从后者那儿得到的只有误解和蔑视。

但是,新的、更美好的一天的曙光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时代,文学、诗歌和艺术的一切影响和基督教的“仁爱为怀”的伟大主旋律越来越和谐、一致了。

诗人、画家和艺术家都在寻找和描绘生活中常见的仁慈行为,这种行为在小说的魅力下,散发着一种感化和威慑的力量,这对于宏扬基督教博爱的伟大原则十分有利。

到处都伸出了仁慈的手,调查暴虐,伸张正义,抚慰悲苦,使低贱者、被压迫者和被遗忘者的遭遇为世人所了解:并得到同情。

在这场广泛的运动中,不幸的非洲终于被世人记住了:曾在人类历史的蒙昧时期开始文明和人类进步历程的非洲,近几百年来,却在那些信奉基督教的文明人的脚下受奴役、流血汗、徒劳地乞求怜悯。

可是,作为征服者、凶狠的主人和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终于对她动了怜悯之心。人们认识到,对于国家来说,保护弱小比恃强凌弱不知要高尚多少。感谢上帝,奴隶贸易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

本书中作者这些简略的描述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在我们中间的非洲种族的同情和体恤,表现在奴隶制度下他们的冤屈和痛苦,阐明这个制度必然残暴、不仁,因.而使得那些对黑奴怀有深切同情的人为他们做出的一些努力都遭到破坏和废除。

作者真诚地声明,在实现上述目的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常常不是因为自身的过错而被牵连到奴隶制法律关系的种种麻烦和窘境中去的人,本人对他们并不抱有敌意。

经验告诉作者,有些情操极其高尚的人就常常被牵连其中。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本书所描述的奴隶制罪恶的情况远不及难以言状的全部真相的一半。

在北方各州,这些描述也许会被认为过分夸张了;在南方各州有不少见证人,他们知道这些描写是真实可靠的。作者对本书所叙述的细节的真实性有多少自己切身的了解,这一点会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大家。

一代又一代,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悲伤和冤屈都已经被洗刷、被淡忘,因此,我们可以欣慰地期望:总有一天,类似于本书的这一类描写只是作为不复存在的那段历史的记录才具有其价值。

将来有一天,当非洲海岸上一个文明、信奉基督教的社会拥有从我们这儿吸收过去的法律、语言和文学时,黑奴交易所的场景对他们来说也许就会像以色列人对埃及的回忆一样,为此他们心中会涌起对拯救他们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因为,尽管政客们勾心斗角,世人被相互冲突的利益和欲望的浪潮冲得晕头转向,但是,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却掌握在上帝手中。关于他有人说道:

他不会懈怠,也不会泄气,

直到这世上充满正义。

他会解救哭喊的穷人,

还有苦命和孤苦无助的人。

他将会从欺骗和暴力中救赎他们的灵魂,

在他的眼中,他们的血将变得珍贵无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