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其实很简单,了解它,掌控它!轻松玩转管理学,原来这就是管理!《管理金钥匙(管理基础理论与实践指南)》让你完美管理团队!
写这本书的初衷只是为了搞清楚“管理是什么”,让搞管理的专业人士、管理专家和学者在面对“管理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不再有含糊其辞甚至张口结舌的尴尬难堪。写作开始后,在进行大量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的过程中,作者王万强接触了大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他们对于管理认识的缺乏程度令人震惊,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近乎野蛮操作,内心深受震动,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他们提供些帮助,让他们面对管理不再迷茫,帮助他们认识管理,知道如何去提高管理水平,让他们的管理至少不输在起跑线上,包括那些正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正在从事管理研究的人,正在从事管理教学的人,正在学习即将进入管理研究或者管理工作岗位的人。
由王万强所著的《管理金钥匙(管理基础理论与实践指南)》阐述了管理是什么,对管理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管理的组成要素进行,简明扼要地描述了管理的结构和分类,提出了管理评价的标准,指明了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对管理的组成要素之一——管理主体的能力及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以及“情绪”这一“X”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以几个经典管理事件,对管理的概念及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加强对管理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章 管理的概念
第一节 管理是什么
一、管理是什么?
在此要首先说明一下,管理分为狭义的管理和广义的管理,而本书要阐述的,是广义的管理,而不是狭义的管理。
“管理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所有人,管理专家、学者经常在慷慨激昂地讲解管理的时候,被此问题搞得张口结舌,或者含糊其辞,总之是尴尬难堪不已。
我们要研究、运用管理,那么就要尽可能搞清楚管理是什么东西,管理的构成要素,管理的作用,管理的分类,管理优劣的评判标准等等。如果不把管理是什么这个问题搞清楚,那么我们研究它,就很可能是瞎子摸象,或则瞎猫碰死耗子,又或者是舍本逐末,或者误入歧途,或者摸着石头过河(或许有很多人相信摸着石头能够过河,但我从来不相信,我在乌江边生活了近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摸着石头能够过河的,也没有听说过)。比如我在图书大厦的一本书里,看到这样的关于管理的观点:“没有管理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还比如国外关于管理的概念,基本就是认为,管理就是“控制”。这都是不正确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比较沾点边的管理的定义,国内的是《管理学基础》一书中提出的“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国外的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不排除有其他更准确的关于管理的定义,只是我没有看到,如果有这种情况,很抱歉,那是我孤陋寡闻,在此先深表歉意。
运用管理,却不知道管理是什么,也很难发挥出管理的作用的,也很没有安全感。就如一个人骑着一头动物,却不知道动物是什么,这是很危险的——万一骑着的是一只老虎呢?那就真骑虎难下了。
那么管理是什么?
管理是管理主体,在信息系统的辅助下,控制管理客体遵循特定的规则发展,使其发展轨迹符合预期的轨迹,并最终使管理客体发展达到目标的行为过程。
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根据管理的概念,发展出类似的逻辑思维模式,可以称为管理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生产、生活活动。
很多学者的言论或者著作中,在课本中,在提到管理概念时,都会先提出一个先决条件“在社会活动中”,本书也赞成此观点,尽管,在非社会活动中也有类似管理行为的存在,比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独自依赖本能生活在海岛上,每天以打猎、采摘为生,他的活动中,存在着“管理”的影子,是其生命中“社会”特性的延续影响。再比如一群狮子,围捕猎物,进行的类似“管理”的合作行为,但这不是管理,只是一种本能和临时起意。社会活动不能没有管理,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即管理是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管理,就没有社会。(P003-005)
曾经请教过几位上过MBA、EMBA的朋友,管理是什么?我以为他们通过MBA、EMBA的学习,能够给我一个答案,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不住地哀叹,中国的管理比外国落后十万八千里。以为是他们不学无术,没有读遍万卷书,所以没有明白什么是管理,翻阅了几本管理相关的书籍,发现确实没有关于管理的明确的定义。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管理,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西单图书大厦,把图书大厦里有关管理的书籍,无论国内作者撰写的,还是国外著作翻译过来的,都浏览了一遍,结果令人难以置信,确实没有找到什么是管理的答案。于是我愤怒了,于是我冲动了,于是发下宏愿,一定要搞清楚管理是什么。
写这本书的初衷只是为了搞清楚“管理是什么”,让搞管理的专业人士、管理专家和学者在面对“管理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不再有含糊其辞甚至张口结舌的尴尬难堪。写作开始后,在进行大量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他们对于管理认识的缺乏程度令人震惊,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近乎野蛮操作,内心深受震动,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他们提供些帮助,让他们面对管理不再迷茫,帮助他们认识管理,知道如何去提高管理水平,让他们的管理至少不输在起跑线上,包括那些正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正在从事管理研究的人,正在从事管理教学的人,正在学习即将进入管理研究或者管理工作岗位的人。
在多年孜孜不倦地探索下,终于找到了管理是什么的答案,然我心仍惴惴不安,一直反复求证不敢轻易“杀青”,毕竟兹事体大,如果错了,小则误人子弟,大则误国误民啊,有点亚历(压力)山大。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检验、总结、修正、雕琢,自认为已经接近于管理的本源了,于是决定付铅印刷。
书名斟酌了很久,准备用“管理总纲”为书名,这比较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此书在我心中的地位,“管理总纲”也是本书的期望攀登的目标,但有朋友认为,“管理总纲”作为书名有点“大”,不够谦逊,也太偏于学术,显得不太有“亲和力”,听人劝吃饱饭,反复斟酌,最后敲定《管理金钥匙》,一方面修正了前面提到的缺陷,另一方面则是真心地送上打开管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
年少上学时,读到鲁迅先生文章,感慨先生眼光深邃,洞彻民族之疾,非肉体赢弱而是灵魂怯懦,毅然弃医从文。感受着先生为警醒中华民族而歇斯底里地呐喊的文章,曾经立志当作家,要为强大民族之灵魂去写书。稍长,读到周总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热血沸腾,因而也曾经挑灯夜读,几乎就要头悬梁锥刺股地刻苦努力学习了一阵子,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现在,我为中国之管理之崛起而“著书”,《管理金钥匙》献给中国的管理事业,为中国打开管理殿堂大门,以助中国管理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