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逾1.49亿,且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可见,今后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面对这一大批老年群体,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愉悦,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进行生活指导,为其精神生活提供优良服务,为此编者编写了此书。
本书参考了一些书、刊、报上已发表的文章,择其老年人是否心情舒饧、有无人生追求,老年期是否有失落感、孤独感、忧郁感、自卑感等情绪的内容,按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养生、退休赋闲、家庭生活5个方面汇集编写,可以供所有的老年人有的放矢地细读精研,使其从精神生活方面汲取养生的经验,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不适心态,不断增添老年人的生活情趣,永葆身心健康。
本书按照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养生、退休赋闲、家庭生活5个方面汇编而成,以供所有的老年人有的放矢地读精研,使其从精神生活方面汲取养生经验,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不适心理状态,不断增添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引导老年人以平常的心态度过自己的晚年,永葆身心健康。
本书内容丰富,突出重点,分篇清晰,可供已离退休的老年人和现已安排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及各单位老干部办公室(活动室)的工作人员和全国各社区干部学习参考,也可供年经晚辈子女作为精神食粮送其长辈的礼物使用。
一、心理咨询
1.老年人离退休经历的4个时期
2.满怀信心朝前走
3.老年人如何消除空虚
4.让自己轻松一些
5.珍惜眼前的好时光
6.保持生活的激情
7.究竟谁最快乐
8.给自己找乐趣
9.做一个爱玩的老人
10.迈出一步心自宽
11.拆除心里的篱笆
12.心境平和方能防衰
13.理解谦让和鼓瑟琴
14.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15.命运要靠自己
16.六十而不惑
17.劝您还是消消气
18.让自己年经起来
19.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20.莫因挫折丧失希望
21.需要即快乐
22.解放你自己
23.何必苦累自己
24.自我调节乐字当头
25.自己调适平衡心态
26.聊天有益
27.闲聊——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8.倾诉是缓解情绪的好方法
29.暗示——潜在的力量
30.豁达——黄金般的性格
31.牵挂人生
32.欣悦坦然地走向第二个春天
33.我一些朋友多一些交往
34.自信是克癌秘诀
35.快乐仍需自己寻求
36.做命运的强者
37.创造新我
38.久病何以延年
39.歉疚心理莫存有
40.牢骚太盛防断肠
41.心理相容其乐无穷
42.性格影响健康
43.性格与寿命有关
44.行为举止影响寿命
45.妒忌者损寿
46.别让嫉妒毁自己
47.动中有静苦中求乐
48.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49.握住情绪的缰绳
50.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51.察察者有所见恢恢者有所容
52.把握心理的舵盘
53.举起希望的火炬
54.风事想得开
55.永不放弃追寻
56.充实生活摆脱空虚
57.离开忧虑的摇椅
58.短笛无腔而自适
59.冲破世俗的禁锢
60.人老茶不凉可贵心相知
61.人格的魅力是永恒的
62.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63.难得忘却
64.古稀今不稀心老才可悲
65.莫为羡慕而烦恼
66.冠心病者也可长寿
67.何必不开心
68.改变第三状态
69.精神维生素
70.多一点幽默
71.减去一句
72.填平心理的“代沟”
73.请老人莫言老
74.放下因袭的重担
75.认识你自己
76.适度紧张不损寿
77.花钱买开心
78.松一下“琴弦”
79.乘上您的诺亚方舟
80.顺其变以节哀
81.伏魔先伏心驭横应平气
82.退一步天宽地阔
83.提高生活的质量
84.塞翁失马何足悲
85.相处勿多疑信任善其事
86.应付压力消除紧张
87.赠老年人“一剂良药”
88.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89.学会欣赏
90.感悟生命
91.好好活着生活便没有不幸
92.人生
二、心理保健
1.老年人伤感损身心
2.保持心理平衡的“金钥匙”
3.服老与不服老
4.老年人也有未来
5.享受老年
6.不要让年龄成为生活的障碍
7.人生何必较真
8.幸福在您的掌握中
9.恳求幸福
10.知足才能常乐
11.羡慕自己
12.“心静如水”寿自高
13.老年人应讲究哪些心理卫生
14.怎样调整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15.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6.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长寿
17.老年长寿者的心理特征
18.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老人
19.老年人有哪些特殊心理
20.怎样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1.老来俏易健康
22.如何维持老年人的良好心理状态
23.老年人怎样保持心理平衡
24.如何避免老年期心理不平衡
25.什么样的心理有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
26.老年人怎样度过“心理更年期”
27.更年期怎样保持身心健康
28.老夫老妻关系和睦有利于身心健康
29.老年夫妇感情深化的心理调适
30.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短寿的心理原因
31.怎样消除老年人因病厌世的心理
32.老年人为什么会嫉妒”
33.老年人为什么会自私
34.老年人笑口常开为何能延寿
35.老年人怎样注意心理上的调节、控制和保养
36.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情感
37.让老人情绪乐观
38.情绪是怎样产生的
39.情绪为什么会影响健康
40.老年人精神情绪与健康长寿
41.我的健康观
42.老年人培养良好情绪的原则
43.老年人情绪为什么需乐观
44.老年人怎样保持情绪平衡
45.老年人调节情绪有哪些方法
46.老年人的七情调养
47.老年人情绪为什么容易变化
48.老年人怎样保持良好情绪
49.老年人保持良好情绪“十乐”
50.老年人消极情绪表现有哪些
51.老年人怎样摆脱消极情绪
52.老年人情绪过度兴奋好吗
53.老年人为什么需要有精神寄托
54.老年人晚年丧偶,出现情绪障碍怎么办
55.老年人应有重返童年的心情
56.老年人把年龄减去十岁有益
57.老年人脾气为什么会变
58.老年人患了“心身疾病”怎么办
59.老年人退休后应注意哪些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
60.老年人有哪些性格特征
61.长寿老年人的性格
62.老年人的性格类型
63.老年人性格有哪些改变
64.怎样改变老年人的固执
65.老年人怎样制怒与养身
66.老年人的制怒法
67.老年人为什么好猜疑
68.人到老年
69.快乐人生二十招
70.快乐就在身边
71.青春
72.时间
73.书林好休闲
74.人生攀登书为梯
75.读书是福
76.读书——心理健美的良方
77.笔耕不辍健身心
78.坦然是福
79.宽容就是一种爱?
80.学会宽容
81.学会宽恕
82.宽容者益寿
83.享受孤独
84.艳阳三月说桃花
85.不容等待
86.淡泊人生
87.散淡一点活出味道
88.淡泊宁静比药好
89.长寿秘诀:心性豁达
90.淡泊名利饮食有节禁烟少酒家庭和睦
91.黄昏琴声
92.老人当自强
93.常怀感激心
94.看老伴梳头
95.说“笑”
96.笑对生活
97.笑也是运动
98.人生的正面
99.老树根深更著花
100.回忆着是美丽的
101.活得简单些
102.又见荷花开
103.说说赏梅和咏梅诗
104.思朋话友
105.白头吟
106.祝你万事如意
三、心理养生
1.也说休闲
2.老来闲聊有益健康
3.年长未必智衰
4.改善心情
5.忘记年龄
6.童心不泯养天年
7.“快活人”三题
8.养生益寿的谚语
9.老年人防衰要先防“心老”
10.让我们有个好心态
11.活得好累
12.走出“累”的怪圈
13.少累点行不
14.阎纲的《人生百年快活歌》
15.幸福是种感觉
16.文人善体育者长寿
17.“读”出好身体
18.读书是一剂减肥良药
19.喜悲无常寿命不长
20.长寿,60%要自己争取
21.写日记葆青春
22.“平平淡淡”才长寿
23.方成健身有道
24.活百岁离不开长寿基因
25.古今养生歌
26.莫生气^
27.我的人生格言
28.养老健身与《十叟长寿歌》
29.百岁不老“五字经”
30.邵雍作诗说养生
31.养生与不养生
32.86岁老翁缘何健平和坦荡乃良方
33.梅兰芳为什么没能长寿
34.国泰民安人长寿
35.老人如何保养头发
36.发展自己的爱好
37.佛教的养生理念
38.挑战陌生激活大脑
39.养生之道张弛有序
40.唱歌——老人健康的“秘诀”
41.处世自如养天年
42.和不喜欢的人做朋友
43.疲劳是把养生双刃剑
44.长寿父母传代有别
45.马三立四字养生法
46.春天“发困”怎么办
47.不养生的养生
48.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49.养生“五个一”
50.春季正是养肝润肺时
51.活100岁的方法
52.心理养生的四大要素
53.三通三平利养生
54.量力而为有益健康
55.养生三“度”
56.剪报与养生
57.人老了也可保持原有身高
58.邓小平养生有方
59.老年养生从“头”做起
60.因“不知”而长寿
61.走进“神补”
62.“小事糊涂”益健康.
63.“难得糊涂”益健康
64.袖手无言味最长
65.戒烟限酒心甘情愿
66.健身先健心
67.“后事”前瞻
68.人品检验十条
69.养生莫如养性
70.三乐是延年益寿之本
71.不畏老是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
72.身处逆境时要随遇而安、淡然处之
73.生气与发脾气(所谓“敌对情绪”)对健康长寿的损害
74.忧虑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75.嫉妒心理对健康的危害
76.不卑不亢的涵养功夫
77.长相知不相疑
78.与人为善能长寿
79.忘却的和牢记的
80.减少能量消耗是长寿要诀
81.让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82.少吃多餐可延年
83.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84.“神补”胜“药补”
85.科学用脑提高工作效率
86.学习可以延年益寿
四、退休赋闲
1.过好退休这道“坎儿”
2.我退休了
3.假如明天轮到我下岗
4.让退休后的生活也过得充实
5.我的退休生活绚丽多彩
6.退休未了情
7.既退则休颐养天年
8.用平常心对待退休
9.下岗了,别趴下
10.人到老年莫攀比
11.退而不休有活力
12.发挥余热戒之在“得”
13.老年人退休后第一天干些什么
14.老年人退休后是否还能有所作为
15.老年人怎样安排退休后的生活
16.老年人退休前后有哪些心理变化
17.请走出晚年生活的误区
18.怎样延缓老年夫妻心理衰老
19.老年人退休后怎样保持身心健康
20.老年人退休后怎样保持精神卫生
21.老年人退休后可能出现哪些精神障碍
22.老年人退休后精神、健康变差怎么办
23.我国四分之一老人患“离退休综合征”
24.患了“老年退休综合征”怎么办
25.老年人退休后产生孤独感怎么办
26.退休老人为何要多参加社会活动
27.老年人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28.老年人应如何珍惜时间
29.老年人应带头破除迷信
30.老年人对自己的后事应作哪些安排
31.老年人对死亡应有正确的认识
32.睡眠多于7.5小时等于暴饮暴食
五、家庭生活
1.我心中的家
2.妻爱如月
3.最宝贵的是老伴
4.老年有爱情
5.老年夫妻宜“恩爱如初”
6.爱情不老
7.我们比很多夫妻都幸福
8.白头偕老六诀
9.穷人的爱情
10.夫妻好合相补相融
11.趣谈妻子
12.吾妻如药
13.保持夫妻的角色平衡
14.清贫生活苦也甜
15.修补家庭
16.把欢乐带进家门
17.爱就是答案
18.回报吟
19.老年夫妻谈话怎样讲究艺术
20.如何避免更年期的夫妇不和
21.老年夫妻间产生矛盾怎么办
22.怎样处理好老年夫妻之间的关系
23.老年夫妻深化感情四原则
24.老年夫妻怎样再次培养感情
25.导致老年夫妻婚姻危机的原因
26.老年夫妻间各自该不该留“私房钱”
27.老年人丧偶后怎么办
28.老人如何消除丧偶之悲
29.空巢老人要给自己找乐
30.预防老年空巢综合征.
31.老年夫妻间怎样进行健康监护
32.老年人应怎样对待自己的高龄父母
33.老年人怎样当好家、理好财
34.仍具有创造能力的老年人的人格特征
35.老年人感到力不从心怎么办
36.老年人为什么会产生“成就需要”
37.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返童现象”
38.老年人为什么不应坐享清福
39.老年人为什么爱唠叨
4|D.老年人为什么会产生孤独感
41.老年人为什么要恬淡少虑
42.老年人再婚的重要意义
43.老年人再婚是生理的需要
44.老年丧偶或离婚
45.老年人成功择偶的要点
46.老年人再婚要克服哪些障碍
47.老年人再婚为何要先做财产公证
48.老年人复婚为何也要依法办理手续
49.老年人恋爱、结婚后,精神面貌为什么会焕然一新”
50.老年再婚夫妇应怎样和谐相处
51.老年人再婚后,应怎样处理好家庭经济问题
52.老年人再婚后,为何不宜多叨念亡故老伴
53.老年人再婚后,为何更应多关心对方子女
54.老年人的性生活
55.老年人为何更需要精神上的性爱欲
56.老年人不要压抑性生活
57.性爱——化解夫妻矛盾的绝招
58.老年人防止性衰老十诀
59.老年人防止性衰退的七点保健
60.老年人性欲减退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61.老年妇女如何保持性器官卫生
62.老年妇女是否还能有性生活
63.更年期妇女性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64.更年期妇女是否还需避孕
65.更年期妇女应采用哪些避孕方法
66.老年妇女性欲为什么会有所增强
67.更年期妇女性欲减退的原因
68.老年人阴茎干枯、女阴干枯怎么办
69.老年妇女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有哪些
70.老年妇女患哪些外阴疾病会影响性生活
71.老年人患阴道炎为什么会影响性生活
72.老年妇女为什么容易发生性交痛
73.老年妇女在性交中或性交后,阴道多量出血怎么办.
74.高血压老年患者怎样过性生活
75.关节炎老年患者怎样过性生活
76.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怎样过性生活
77.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过性生活时应注意些什么
附录
附录一 赠书增加知识是对老年人最好的礼物
附录二 康健絮语
参考文献
我们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激发热情、产生幸福感的动力。尤其在我们国家,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本身是一种责任。一次某同志在八五七农场见到老干部门球队与场领导班子队比赛,那种情意融融、生龙活虎的场面感人至深。在他的眼中,那些老同志至少都年轻了10岁。“江河不通四海,焉能畅流不止”,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海洋中,生命才会有如此的活力。
12.心境平和方能防衰
有一位老人说退休几个月,似乎老了许多,情绪也愈来愈坏了。其实他已经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情绪失调。社会环境、家庭生活的变化使他不时产生忧思、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他又不善于控制和调节,任其自然使之愈演愈烈,导致影响他的身心健康,才自觉衰老。
老年人当务之急是要保持心境平和。首先要练就“化险为夷”的本领,无论遇到什么“险”情,诸如冤枉委屈、人际纠纷、家庭矛盾等,都能夷为平和,看作“小事一桩”而不足挂齿。“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之七情,各种情绪则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遂心,要想“坦坦无忧愁”,就得抛开名利得失的干扰,多些宽容谦让,少些计较。俗话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每一种情绪刺激过度都会给人们带来生理危机。一位老友,退休之后身体尚好,一天在舞厅漫步,有人告之买了他三张国画,他不禁大笑之后竟溘然长逝。至于因忧虑、气闷等丧生者,更是司空见惯。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痛楚。”但愿人们能把它作为座右铭。
13.理解谦让如鼓瑟琴
有一位老先生真有点犯傻。老伴遇事唠叨不休,他就气闷不止、耿耿于怀,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样下去,能不伤身?岂知事过境迁,他老伴还真有些后悔,只是不想向他道歉罢了。
自己不理解老伴为何变得这样絮叨,其实这正是一种“退休心理病”。自己离休后在单位还有点事情做,可她退休后整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乏味郁闷的生活使之产生了心理变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想发泄出来。此时,自己千万要收敛起大丈夫的尊严,最好退避三舍,佯装听不见,去做自个的事,或者来点“化云为雾”的幽默而一笑了之。当然,最根本的办法是改善老伴的心态。应注意培养共同兴趣来和谐家庭气氛,学做些她乐意为之的事,如布置房间、研究烹调技艺等等。最好能让自己的爱好也成为她的兴趣,如她帮您浇花时,不妨耐心讲讲养花的学问。另外,娱乐活动别忘了老伴,两人打打扑克也好嘛!自己当初与其谈恋爱时不是和她打对主都激动不已吗,老了难道就不能再体味体味?再就是千万别忘了多和老伴一同出去走走。
《诗经》中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这正是我们期待的。
14.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某离休老先生老伴健在、子孙满堂,却连声喟叹“孤独啊孤独”。究其缘由是他原有的生活秩序打乱后,又未建立新秩序,使得人际关系淡化、家庭和谐破坏,才产生“无从说起的孤独感。”
他在职时,一天热热闹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回到家中,孙孙扑面而来;茶余饭后,天南海北议论一番;每周几次“忘年乐”,被孙孙称作“大玩具”,真乃乐哉悠哉。这一切已成为他习惯化的生活模式,并形成强烈的心理适应。可他离休后,整天闷在家中,一切变得杂乱无章。无规律无节奏的生活又造成心理失衡,子女言谈有违他的意志,顿生反感;孙孙再喊“爷爷是大玩具”,就视为不尊,弄得家人也对他“敬而远之”了。
我们觉得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对他至关重要。应注意培养多种志趣并结识新朋友来填补生活中的空白,在家庭中要多些情感交流,千万别对“妻管严”、“大玩具”之类的谑语产生逆反心理。每天作息时间要严格制订,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计划越具体越好,让生物钟正常摆动起来,自己也会重新获得心理平衡。P10-11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逾1.49亿,且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可见,今后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面对这一大批老年群体,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愉悦,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进行生活指导,为其精神生活提供优良服务。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退休后一直在关注此项工作,较长时间内都在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决心编纂一本《老年人精神生活健康指南》,奉献给广大老年朋友。
老年人是国家、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党、为国家、为家庭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了使老年人更为幸福、愉快地度过晚年,在晚年生活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参考一些书、刊、报上已发表的文章,择其老年人是否心情舒饧、有无人生追求,老年期是否有失落感、孤独感、忧郁感、自卑感等情绪的内容,按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养生、退休赋闲、家庭生活5个方面汇集编成此书,以供所有的老年人有的放矢地细读精研,使其从精神生活方面汲取养生的经验,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不适心态,不断增添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引导老年人以平常的心态度过自己的晚年,永葆身心健康。而对于老年人从物质生活方面增进养生的灰、食、住、行,健体、美容、护肤、药疗保健等诸方面的内容专著出版较多,本书则基本不予涉及,这是本书与其他可供老年人阅卖的众多书籍不同之处,愿本书能成为广大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本书内容丰富,突出重点,分篇清晰,可供已离退休的老年人、退居二线的老同志、老干部办公室(活动室)的工作人员和全国社区干部学习参考,也可供年轻晚辈子女作为礼物赠送其长辈。
作者在编纂本书时,除署名者外,其他主要引用了书中所列参考文献中的资料,望原作者见书后予以谅解。
在编辑过程中,由于搜集资料困难,加之本人认识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到之处,欢迎读者多多提供与本书所收载文章更深层次的内容和建议,以便再版时补充完善。
编者
2007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