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
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系统地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是一部实用的取名方法大黄。本书融知识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适合广大取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
姓名,是人的(品牌)是代表一个人的特殊符号。它如影随形,伴随着人的一生,虽然只有几个字,但怀人生密切关联,它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寓意。
名字还蕴涵了人的精、气、神,传承了人的情、意,传达着天地玄机。
杂凑的名字极不严肃
有的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取名字时极不严肃,有时甚至是东拼西凑,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随意找几个字“杂凑”起来的,结果起的名字像个“拼盘”,不但没有任何深意,并且非常不好听。要知道,起名字不是“凑字”。
“杂凑”的名字有如下特征:
(1)中心意思不明确。
(2)字词的搭配不和谐。
(3)字词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混乱现象。
如,田川流,这个名字的中心或主体,是说田、川还是流?或是田川、川流?很难说清楚。中心意思不明确,令人不知所云。原因何在?“田”与“川”的关系难以琢磨,是“互补”还是“相克”?关系搞不清,就让人造成了思维的混乱,这是“杂凑”字起名的通病。
再如陈妙汉,这个名字中“妙”与“汉”很不协调:“妙”一般用于女性,有阴柔美;“汉”一般用于男性,有阳刚美。这二者并列拼凑在一起,可让人如何理解?是说一个具有女性特点的男子呢,还是一个具有男性特点的女子?似是若非,难以断言。
又如林森火,这名字是什么意思?是林、森都是生火的原料还是森林需要防火?这两种解释,内容都太单薄、浅陋,显然缺乏意味。是林可以发展成森,森又可以化作熊熊大火吗?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理解,倒是有点味道,可惜太牵强了。这个名字由于没能处理好“森与火”的关系,造成了令人费解的歧义。
有的名字,姓与名意思脱节甚至对立,造成了语义的矛盾与混乱。如毛铁桥,“毛”与“铁桥”如何配搭?齐如山,是“平齐的山”之意,还是说“像山那样整齐”?两者似乎都解释不通,“齐”与“山”是不能并存的,这个名字本身就违背常理,是典型的“杂凑”。
起名不要用萎靡消沉的字
人的名字应当具有教育作用、鼓舞作用、审美作用和益智作用,而有些父母为子女起的名字却常常具有消极作用,使人情绪低糜,精神不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由于起名时用字不当,选取的字多是“萎靡”字。如果父母用这样的字词为孩子起名字,那就是对子女心灵的侵蚀和伤害,也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当忌用。
“萎靡”式的名字古今中外都有,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纤弱型,如石缝中的小草那样纤细瘦弱,令人可怜。如:周瘦鹃、秦瘦鸥、陈秋草、薛用弱、雷弱儿、丘弱、邵飘萍等,是纤弱型的代表。
二是忧伤型,含苦茹悲,忧伤孤独,内心酸楚,令人哀叹。徐悲鸿、郑愁予、张恨水、独孤郁、黄连茹、辜鸿铭(孤鸿鸣)、韩颓当、颜孤、孤竹、国哀、庞晃(彷徨)等,是忧伤型的代表。
三是灰暗型,白霜茫茫,阴霆沉重,前途暗淡,令人心凉。陆厥、张惬、孙抑、姜晦、普寂、严霜、荒芜、废名、陈残运、周懒予、徐悉艰等,是灰暗型的代表。
这三种类型的名字,给人的印象不是软弱可怜、就是心灰意冷忧伤感叹,它们都缺少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力量,都染上了萎靡的病菌,所以用这样的字为孩子取名,会产生瓦解斗志、降低情绪、腐蚀心灵的消极作用。
起名要有涵养
切忌为孩子取名时用直白的名字,缺乏美感。
所谓“直白”是指名字的表达方式太直白、太简单化、像大白话。内容既单一又肤浅,自然就轻飘飘的没有分量,一览无余缺少深度,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这样的“名字”只能算作材料或半成品,若当作名字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制作。如王难得、马千乘、石大用、谢天地、孙太黑、金刚钻、彭商人、钱勤来等。这样的名字要想加工,必须向深处和广处发展,打开思路,才能见到新大地。
“直白”的名字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缺少涵养,美感淡薄。孩子名字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还能够直接反映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因此,要为孩子起个好名字,切忌直白、缺乏涵养。
起名要克服“俗气"
名字是人们彼此交往的一个工具,而名字在很多场合,又往往构成人的第一印象。正因为这样,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要弃旧图新,避免太俗气的字及字义。这里说的“俗气”,包括两方面:
一是思想上的俗套子,即沿用过去的老一套,起名字围绕着福禄财禧、仁寿安康、光宗耀祖、礼义廉耻、忠厚贤德、金银珠宝、龙虎凤麟、英花兰香等兜圈子,走不出新路子。
二是套用俗语起名字,缺乏新鲜感。如高山、高峰、华夏、商丘、唐诗、章法、正常、玄虚、康乐、严肃、应用、京城、廖得金、刘盆子、毕修勺、商大节、许善心、金如山、高连升、马兰花等。解决“俗气”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需要父母能够走新路,迈新步,用新词,写新义。凡是旧的、老的、熟的思路和词语,要抛开,要勇于闯新路,铸新词。这样做自然是困难的,要付出较多时问和精力,但往往会起出一个响亮而雅致的名字。
孩子起名要有性别区分
有些父母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往往容易将女孩子的名字“男性化”,或者个别喜欢女孩的家长将男孩子的名字“女性化”,这都是不符合起名常识的。这种“男性化”或“女性化”起名,我们统称为“异化”。它是指女性起典型的男名,男性起典型的女名,在名字上造成性别的混乱。
有一位男青年名字叫李小英,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小英雄,立意不可谓不好。可没想到参加工作后,厂里举行青年联谊活动男女分组,他竟然被分到了女青年组。热心人给他介绍女朋友,女方条件很不错。可姑娘一听他的名字,心里就想:“怎么一个大小伙子起个女孩名字?真别扭,他是不是缺乏阳刚之气呢?”疑惑之下,姑娘连面也不愿意跟他见,相亲的事也就告吹了。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混淆性别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用名者的正常生活,给人带来不应有的烦恼,同时也使名字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性别混淆是父母为孩子起名的大忌,应该加以避免。
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