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懋燮、殷光临主编的这本《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主要介绍了近百名安徽省内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包括叶挺、彭雪枫、罗炳辉、江上青、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等等,全面回顾了抗日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这些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和抗日伟绩。全书由安徽省委党史办撰稿,已在省内主流报纸网站报道过,史实清楚,导向正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贺懋燮、殷光临主编的这本《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主要介绍了近百名安徽省内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包括叶挺、彭雪枫、罗炳辉、江上青、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等等,全面回顾了抗日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这些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和抗日伟绩。全书由安徽省委党史办撰稿,已在省内主流报纸网站报道过,史实清楚,导向正确。 内容推荐 贺懋燮、殷光临主编的这本《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深情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生动故事,热情地讴歌了共产党人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本书收录的人物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安徽各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战斗在全国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安徽籍共产党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的安徽籍共产党人。书中人物大体按照时间先后和三块抗日根据相对集中的办法排列。 目录 序言 抗日先锋叶挺/钱海峰 抗战名将项英/胡北 抗日战场上的张云逸/钱海峰 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周子昆/胡北 新四军政治工作领导人袁国平/钱海峰 抗战烽火中的曾山/顾永俊 抗日文化战线上的猛将张曙/祝鸿霞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顾永俊 游击专家高敬亭/顾永俊 军政兼优的谭震林/钱海峰 能征善战的徐海东/钱海峰 出身革命忠烈之家的曹云露/胡北 打响新四军抗战第一枪的顾士多/顾永俊 出身富商之家的抗战英烈汪希直/胡北 英勇牺牲的漆承宏/顾永俊 坚贞不屈的区委书记叶碧贞/鲁敏 牺牲自己救护群众的向阳/顾永俊 杰出军事家罗炳辉/钱海峰 新四军二师和五师的重要领导郑位三/顾永俊 战斗在津浦路东的郭述申/钱海峰 根据地建设功臣刘顺元/刘延年 津浦路西根据地建设领导人童汉璋/鲁敏 新四军手枪团团长詹化雨/胡北 一心向党郑抱真/刘延年 华中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魏文伯/钱海峰 刘胡兰式的女英雄侯静波/顾永俊 英勇的抗日民兵武装/林晓清 杰出的新四军抗日统战工作者方和平/鲁敏 血洒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林英坚/祝鸿霞 舍身赴国难的陈世新/祝鸿霞 战功卓著的新四军副团长刘一鸿/鲁敏 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张智锦/鲁敏 勇立舟头扫敌寇的胡继庭/林晓清 能带兵打仗的女县委书记鲍有荪/顾永俊 纵横江淮的军事家彭雪枫/顾永俊 华中抗战主将张爱萍/祝鸿霞 负伤不下火线的张震/顾永俊 光辉典范江上青/胡北 宿县抗日女杰常俊亭/祝鸿霞 宿东北第一支抗日游击武装创建者徐明古/鲁敏 英勇善战可歌可泣的陈文甫/鲁敏 毁家纾难的鲁雨亭/施昌旺 “满门忠烈”的谢氏三兄弟/施昌旺 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邓子恢/钱海峰 淮北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好主任刘瑞龙/顾永俊 驰骋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韦国清/祝鸿霞 舍生忘死的梁从学/胡北 淮海抗战勇将滕海清/顾永俊 宿州抗日英烈桑英法/顾永俊 威震萧铜的“亢营”营长亢为德/顾永俊 青山寄忠魂的周启邦/林晓清 无名英雄亦留名的敌工干部刘滔/施昌旺 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共特别党员谢骥/林晓清 威震沱南的“欧老虎”/鲁敏 深入虎穴的蔡铁群/顾永俊 新四军七师缔造者曾希圣/钱海峰 从皖南战斗到皖江的孙仲德/钱海峰 善于攻坚打援的谭希林/钱海峰 大智大勇的傅秋涛/钱海峰 聂荣臻眼里的“游击大师”林维先/胡北 “举起皖江民主旗帜”的皖江行署主任吕惠生/鲁敏 皖江抗日志士赵鹏程/祝鸿霞 智勇双全的女英杰童宜仙/林晓清 能文能武的税收干部严仲怀/鲁敏 被日军悬赏杀害的抗日区长孙太然/鲁敏 英勇顽强的共产党人吴家元/鲁敏 宁死也不做俘虏的巫希权/顾永俊 机智勇敢的程用书/钱海峰 忠贞不屈的赵翅生/祝鸿霞 浩气长存的郑大方/顾永俊 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好县长许言希/顾永俊 护城桥下的民兵英雄胡国章/鲁敏 阵前杀敌敌后统战的许午阳/林晓清 皖东抗日忠烈梅竹樵/祝鸿霞 淮上抗日的“四老板”丁文山/施昌旺 “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顾永俊 为营救盟军飞行员而牺牲的王国藩/顾永俊 狱中策反日本兵的杨永贵/顾永俊 宿州抗日英烈邵葵/祝鸿霞 被俘后绝食牺牲的共产党人张维献/鲁敏 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张漫萍/顾永俊 狱中诗明志的胡振球/祝鸿霞 智勇布兵驭烽火的洪学智将军/祝鸿霞 智勇骁将陶勇/祝鸿霞 手持大刀勇杀敌的抗日虎将张震东/胡北 舍身抗日的英雄史伟/祝鸿霞 身经百战浩气长存的田守尧/鲁敏 巾帼英雄陈涛/顾永俊 既是作家更是战士的阿英/施昌旺 擂鼓诗人田问/施昌旺 历经百战的皮定均/周平 刘邓麾下勇将张贤约/周平 战斗在太行山上的曾绍山/周平 政治工作高级干部黄镇/周平 战斗在鄂豫陕边的陈先瑞/周平 “飞虎将军”肖全夫/周平 清河抗战虎将杨国夫/周平 毛泽东眼里的“好同志”徐立清/胡北 战火中成长的文艺女战士方璧/鲁敏 英名永驻长白山的童长荣/施昌旺 后记 试读章节 抗日先锋叶挺 叶挺(1896—1946),广东省惠阳市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该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北伐战争期间,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在海外流亡10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参与组织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并出任军长。新四军建军后,他坚持“四操三讲堂”制度,加强训练,以身作则,整顿军纪。在炎热的夏季,他带领部队跋山涉水,汗流如雨;在寒冷的冬季,他带领战士们破冰踏雪,驰骋山林。他深知,北伐战争期间,独立团之所以能够无坚不摧,百战百胜,关键是部队经过严格的训练。他提出“苦练出精兵”,希望发扬铁军的好传统,把新四军建成一支铁的军队。“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支军歌,表达了全军战士的豪气,也表达了他的心愿。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给新四军制定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挥新四军健儿挺进大江南北。1939年5月,他越过目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对部队进行整顿、扩编,分别挺进皖东敌后,在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2日,日军5000余人在空军配合下,分两路进攻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亲赴前线指挥军部直属部队,选择险要地形部署兵力,以节节堵截、相机反击、日夜袭扰的积极防御战法,消耗、疲惫敌人,经7昼夜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于8日晨将敌人全线击退。随后率部猛烈追击至泾县县城,再度将敌击溃,收复县城。此次战斗,他几次遭险,毫不畏惧。有一次,敌机丢下炸弹,警卫员被炸伤,他被埋上满身泥土,军帽也不知飞到何处,他挺起身来继续指挥战斗,充分显示了他那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 叶挺在新四军任职期间,利用他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为新四军的组建、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军部机构的建立健全、军费的筹措、人员的招募、物资的补充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不仅吸收了大量的爱国青年投入新四军,而且动员了许多文化人和专家参加,使新四军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动员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朱克靖来担任战地服务团团长;邀请医学专家沈其震担任新四军医务处处长;安排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林植夫担任敌工部部长;还有经济学家钱俊瑞、薛暮桥,音乐家任光、何士德等都被委以重任。新四军成立时,仅有6200支枪,他想方设法从香港买回了3600支,大大地武装了新四军。新四军的干部和警卫部队使用的短枪,都是他买来的。他为了买枪,让夫人李秀文变卖了她家的家产,还叫自己的胞弟叶辅平担任新四军军需处长。叶辅平在赴香港处理军需物资的归途中,不幸以身殉职。他还动员了自己的几个侄子参加新四军。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峻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7昼夜,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目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峻的考验,决定接受他人党。4月8日,叶挺由重庆乘飞机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钱海峰撰稿) P1-3 序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的主旋律,我们编辑出版《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一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迅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成功实现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后,活动在鄂豫皖边区的红军和活动在皖浙赣边界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战的协议。1938年年初,新四军军部进驻皖南,中共中央东南局也进驻皖南,领导开展华中地区的敌后抗战斗争和党的建设。南方各地红军和游击队在皖南岩寺和皖西七里坪集训、整编成新四军后,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迅速深入敌后,在大江南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安徽各地党组织也迅速恢复发展起来,领导安徽境内广大人民群众,高举抗日的旗帜,反抗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建立了淮南、淮北、皖江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华中和全国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也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上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前沿,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新四军军部、安徽各抗日根据地的高级将领,还是广大普通的共产党员,都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叶挺、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辛劳工作;可以看到彭雪枫、罗炳辉等抗日名将纵横沙场,奋身杀敌;可以看到更多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日前沿阵地,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可以看到活动在文化等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发出抗战的强音;还可以看到在全国其他抗日战场上,安徽籍的共产党员战斗在白山黑水、太行山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广大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崇高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团结带领人民,形成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向着凶残的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使日本侵略者深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走向最后的灭亡。从他们辉煌而感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汲取更多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和重温抗战历史,通过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取得最终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百年耻辱,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历史的结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在今天的新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大力弘扬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新的更大的胜利告慰英烈的忠魂。 后记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的主旋律,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一批党史专家编辑出版《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安徽卷)》一书。 本书收录的人物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安徽各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战斗在全国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安徽籍共产党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的安徽籍共产党人。书中人物大体按照时间先后和三块抗日根据相对集中的办法排列。 本书的组织编撰工作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承担。省直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老战士、老同志及部分先辈亲属积极提供资料,核实订正史料,给本书的编撰提供很大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紧,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