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刘超建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刘超建著的《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以历史社会地理作为研究问题的视角,将近代乌鲁木齐地区作为研究特定时段和区域,对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水利纠纷和社会内部互动秩序;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这三个专题作了较为深人的探究。虽各有侧重,但其基本上是围绕国家与移民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展开不同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初步表明了近代乌鲁木齐地区,国家通过移植与模拟的方式及国家权力于民间事务有选择性的介入,对移民社会进行控制和治理,最终是以此来不断消融边疆与内地之间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本书既有微观细致的个案分析,也展开了宏观议论,充分利用基层档案、文史资料及民间文献是其重要特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 二 “国家与社会”的相关研究 三 新疆社会史的研究 第三节 几个主旨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一 历史社会地理和移民社会 二 研究区域:乌鲁木齐地区 三 研究时段:1821—1949年 四 “界”与“互动”及水利共同体 第四节 研究史料、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一 史料与方法 二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移植与模拟(上):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乡村管理体系的设置为中心 第一节 由主角到配角:里甲制向保甲制转换 第二节 由配角到主角:乡约、“水利”和农官 一 乡约 二 “水利 三 农官 第三节 政区格局与民团: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演变 一 同治、光绪年间持续动乱时期的社会控制 二 变乱格局下的地方秩序:阿古柏对乌鲁木齐地区乡村社会的入侵 第三章 移植与模拟(V):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教育、交通和民团为例 第一节 教育与地方社会——学宫、学堂、学校 一 1821一1944年乌鲁木齐地区教育发展阶段 二 几个教育方面的空间对比与分析 三 教育发展中的官民互动与响应 四 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教育与乡村社会 第二节 由军控到民控——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 一 军控时期——军台和营塘 二 民控时期——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 第三节 宗族与大户 一 宗族 二 大户 第四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上)——以地方用水为中心 第一节 历史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特征 一 1864年以前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 二 1864年至民国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 第二节 分水制度及内部互动秩序 一 分水制度 二 水利社会内部的互动秩序 三 民众对地方用水秩序的响应 第五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下)——以国家与地方之间争水个案为中心 第一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 一 争水发生的原因 二 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 第二节 区域互动中的争水个案分析 一 户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二 村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晒干渠”与“七对一” 三 县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第三节 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一 城市与农业用水之争的个案分析 二 屯垦队与原居民之间的用水之争 三 农、牧区之间争水个案分析 第六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上)——以妇女类型和婚姻观的转变为例 第一节 几种主要的妇女类型 一 佥妇 二 节妇和烈女 第二节 妇女婚姻观的转变与社会建构 一 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关系 二 环境与社会互动中的婚姻观念转变 第七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下) ——以婚姻类型和个案分析为例 第一节 社会环境互动下的婚姻类型及其个案分析 一 赘婚 二 骗婚 三 买卖婚姻 四 霸婚与抢婚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婚俗的互动关系 一 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 二 社会环境与婚俗的形成 第三节 政府与婚姻法律 一 政府与婚姻法制 二 宗教与婚姻习俗 三 政府对婚姻问题的处理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导语 “国家与移民社会”的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越来越广泛重视。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区域大都涉及到华南、两湖、华北等地区,而相对西北地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乌鲁木齐地区,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刘超建著的《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区域与社会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针对该研究,在充分利用传统官方文献及私人著述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作了多次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资料、口述史料以及档案资料等,从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水利纠纷和社会内部互动秩序、环境与社会秩序的互动三个方面,以历史社会地理的视角,展开了对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初步表明了在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政府通过移植与模拟的方式及国家权力于民间事务有选择性的介入,对移民社会进行控制和治理,最终目的是以此来不断消融边疆与内地之间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