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柳川艳编写的三字经(全新编译名家导读版)》是南宋末年学者王应麟编写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朴实无华,不仅能帮小朋友学习汉字,还能让他们深入浅出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礼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字经(全新编译名家导读版)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
出版社 | 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柳川艳编写的三字经(全新编译名家导读版)》是南宋末年学者王应麟编写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朴实无华,不仅能帮小朋友学习汉字,还能让他们深入浅出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礼节。 内容推荐 柳川艳编写的三字经(全新编译名家导读版)》是南宋末年学者王应麟编写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朴实无华,不仅能帮小朋友学习汉字,还能让他们深入浅出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礼节。《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修养必读书目,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可见这本书的启蒙作用。 目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日南北,日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日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日喜怒,日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中,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日《国风》,日《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栽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夷裔,元灭金,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明;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篱,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试读章节 晋朝时,义兴县有个人叫周处,人们都非常怕他。因为他小时候就死了爹,没人管教他,他凭着一身蛮力到处行凶打人,动不动就把邻居街坊打得头破血流。大家见了他,就像见到洪水猛兽一样,躲得远远的。 有一天,他又到街上闲逛,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谈论着什么。他一过去,大伙都不作声了。他觉得奇怪,就抓住一个老头问道:“你们在说什么?为什么我一来你们就不说了?” 那老头害怕,只好如实说:“我们这里出了‘三害’,南山上有只跛脚虎,长桥下有一条蛟龙,害死了好多人……” 原来,在当时义兴县的南山上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跛脚虎,在长桥下的水中有一条蛟龙,许多砍柴的樵夫、捕鱼的渔夫和玩耍的小孩都被跛脚虎和蛟龙活活地吞吃了。加上周处,义兴县就有“三害”了。而且大伙还认为周处是“三害”中惹祸最大的。 周处还没等老头把话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并说:“老虎、蛟龙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了?看我周处的厉害。” 说完,他就跑到山上去找那只吃人的跛脚虎。他找啊找啊,找了好久才找到它。老虎向他扑来,他顺势一闪,然后一跳就骑到老虎的背上,再一拳就把老虎打死了。这一下可轰动了全村。 接着他又跑到水里去杀那蛟龙。蛟龙见有人来杀他,拼命地逃窜,游了好几十里路。周处也在水里拼命地追啊追,一直在水里不睡也不吃地游了3天。最后,蛟龙没有力气了,被周处追上,一刀杀死了。 村里人见周处去杀蛟龙没有回来,以为他一定被蛟龙吃掉了,这样便除去了一个大害,就高兴地敲锣打鼓,庆祝周处死了。 没想到周处杀死了蛟龙又回来了。听到大伙都在庆祝除了“三害”,周处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三害”之中还有他自己。于是他下决心痛改前非,刻苦学习,拜陆云为师,努力识字读书。后来周处做了大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周处的老师陆云有个哥哥叫陆机,是一个爱读书、明事理的人。有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叫戴渊的强盗拦住要钱,陆机见他长得机灵,就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像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也去抢人家的东西呀?” 戴渊听了大声痛哭,从此便不再抢东西了。他开始努力读书,后来经陆机的推荐当上了大将军。 人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好的本质便逐渐丧失,不良的习气则取而代之,人也会变坏。要教子女懂得礼让尊亲、生活常识和劳动技能,使他将来能立足于社会。教育子女贵在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才不至于使子女的学、也荒废。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就恃才傲物。 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齐名成为“明四家”,全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于是他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 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4扇门,却没有窗子。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