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趁未老做快乐的自己--如何停止焦虑找回幸福生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美)奥里森·马登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内心强大,才能淡定生活。趁一切都还来得及,找回最真实的自己;只有千锤百炼的人生,才能照亮你五光十色的愿景。

奥里森·马登编著的《趁未老做快乐的自己--如何停止焦虑找回幸福生活》倡导的是一种生活理念: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每一个可以把握的当下,我们应该从容享受当下的每一种幸福。

内容推荐

一本书,改变了美国六任总统的命运,直接影响了欧美3亿年轻人。

一本书,改变了世界巨富洛克菲勒、索罗斯、比尔。盖茨,甚至让他们到今天也放在枕边!

一本书,让影视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走上演艺之路,闪耀全球至今不衰!

一本书,让足球巨星大卫。贝克汉姆一次次走出失败的阴影,铸就球王的辉煌。

《趁未老做快乐的自己--如何停止焦虑找回幸福生活》是一本解除烦恼的心灵觉醒之书,从心理学角度帮你剖析自己,完成自我救赎,获得美满的幸福人生。

《趁未老做快乐的自己--如何停止焦虑找回幸福生活》由奥里森·马登编著。

目录

篇一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感知决定幸福)

1.快乐密码:感知决定幸福深度/002

2.幸福境界取决于思想境界/009

3.境随心转,你心怎样,世界就怎样/0t9

4.知内心所求,才知何谓快乐/029

5.心无阴霾,便是晴天/040

篇二 内心无恶则无苦/

(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折磨)

1.做情绪的主人/048

2.悦从安生,不妄求则心安/058

3.心无挂碍则无恐惧/067

4.不要给自己制造障碍/083

5.伤人如仰天而唾,逆风扬尘/089

篇三 别跟自己博弈,学会无条件接纳自己

(幸福要行动)

1.行动快一拍,心慢一拍/102

2.幸福之花是培养出来的/111

3.莫待幸福失去后才懂得怀念/121

4.知行合一才有快乐人生/132

5.拒绝懒惰,人生不容荒芜/138

篇四 安守生命的本分,用心灵来感受一切

(不妄求则心安)

1.幻想是心灵的旅行/144

2.书是心灵的阳光/150

3.友谊是人生的避风港/162

4.唯工作的价值能让你与众不同/172

5.享用胜于占有,用接受的心看待一切/179

篇五 坦然地接受,淡定地幸福

(接受的心)

1.不念过往,学会享受当下的快乐/188

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03

3.像希望永远在一起一样喜欢,像立即会失去一样珍惜/209

4.自足,自得其乐,享受时光的味道/217

5.做个传播快乐的人/227

6.亲爱的,我有一本快乐之书/238

试读章节

1.快乐密码:感知决定幸福深度

我们经常听到从某处游玩归来的人会说“玩得好开心”、“今天真是很高兴”等话语。但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快乐应该是精神上的愉悦,是心灵上的满足。

我紧跟幸福的脚步,揽她入怀,

越过高耸的橡树,摇摆的常青藤,

我穿洋涉海,为之追寻。

人,生来就是要追寻幸福与快乐的。每个普通人都对享受愉悦之感、追求生活乐趣、获得人生幸福有着强烈的欲望。

若是请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说出他们最重要的三个愿望,那么应该是健康、财富与幸福。若请他们再从这里面选出一个最重要的愿望,那么,多数人会选择幸福。

每个正常人都在不停地追寻幸福,他们可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但这却是每个人行为的最高动机。我们努力地创造美好环境,为的就是让自己过得更舒适一点。我们极想从日常工作的劳累与束缚中一点一点地解脱出来。

虽然,人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寻找幸福,但真正能感悟到幸福真谛的人实在屈指可数啊。

那些一心想找寻幸福的人可能会发现,在自己原本设定的情景下,是根本无法寻觅到幸福的。幸福并不是那样获得的,她应该是我们某种行为的产物,而不是像猎人猎杀动物那样,可以一击即中,幸福很有可能就在你当下的每一秒钟里。

真正的幸福其实如此简单,而许多人却熟视无睹。她源于世上最简单、最平和与最朴实的东西。

幸福,她不与低俗的追求、自私、懒散以及那些无尽的争吵相伴,她只与平和的内心、真诚、善良、俭朴以及对美的追求为伍。

许多人在聚集财富的时候,抹杀了自己享受这一过程的乐趣。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他很有钱,但却无福消受。”

有些人想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中找到幸福,但幸福本身却不是他们这样能够找到的。  幸福不会赞赏不符合道德行为的人。所以自私的人,永远难以品尝到幸福的甜美滋味。自私的追寻者只会两手空空,因为自私与幸福从来就不能并存。

即使是富甲一方的人,自私地追求幸福都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自私并非是持久满足感的组成成分。任何人都不会喜欢自私的行为,因为这违背了人性的法则。所以,我们的内心时常会鄙视自私的行为。

只有对高尚事物具备客观而正确的认知能力的人,才能在生活中获益无穷。在生活的点滴中,若是能够珍惜生活的每个瞬间,无疑会增添无穷的幸福感。许多人无法享受真正的幸福。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什么,只是简单地沉湎于感官刺激的快乐。

我们会发现,失望而归的幸福追寻者无非是以下几种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人;一心只想找乐子的人;一心只想满足私欲的人。幸福其实是双向的,只有一心为善、为人着想,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其实,人的最大自我欺骗,就是在人生的青春年华中,忽视家庭,牺牲友情,忘记自我学习,丢掉所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一心扑在事业上,想这样找寻幸福。啊,这真是痴心妄想!

如果人们将自身的能力与机会都转化为金钱、财富,因而忽视了物质之外的幸福,那么,等到发达之后才去享受幸福,他就很难重新唤醒已经萎缩的领悟幸福的脑细胞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取决于他之前对生活、对幸褊的定义和态度。在他从商场或官场上退下来的时候,他会发现,大半生养成的习性是非常难改变的。

如果你没能让自己欣赏美好、善良与真实的能力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那么,你就会像中年的达尔文一样,因为发觉自己失去了对莎士比亚与音乐的感知欣赏能力而无比震惊。

许多人都是以牺牲感知幸福的能力为代价去追求幸福的,这种追求方式本身已经将享受幸福的能力扼杀了。你可知道,这种追求途径是错误的,就像一个财迷心窍的罪犯,认为犯罪有助于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一样,偷窃的行为让他自觉得意,甚至在他杀人的时候,内心都觉得自己是在干掉一个通往幸福之门的天敌,没有半点内疚。

如果我们鄙视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就不可能有什么幸福感。当一个人心怀怨恨、嫉妒与烦忧之时,你说他能获得幸福感吗?所以必须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才有可能感知幸福。因为,金钱与感官刺激都不能让人享受真正的幸福。即便在最为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我们内心无愧,就可感受到幸福暖流的涌动。若是没有了那颗无愧之心,即便是他可以满足世俗一切的欲望,也只能郁郁寡欢而终。

富基埃·坦维尔,法国恐怖统治时期革命委员会的审判官说,当自己看到那些贤人、勇者、青年人、老人家被处决时,心里油然而生的是无限的快感。据说,某位犯人最终无罪释放的消息会让他非常愤怒,而严酷的宣判词却可以让他“快乐一番”。在办公室里,看到对不幸之人的处决时,他那颗麻木的心灵才会获得一点儿快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那个场景的确带给了我无限的乐趣。”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