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一、“狱”、“讼”之意义
二、传统中国狱讼之流变
三、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之特质
四、本卷之范围、重点与结构
第一编 精神与原则
第一章 价值取向
第一节 “和谐”精神与“无讼”理想
一、“和谐”与“无讼”的社会理想
二、“和谐”与“无讼”的伦理意义与审美价值
三、“和谐”与“无讼”的政治价值
四、“和谐”与“无讼”的诉讼价值
第二节 维护“秩序”
一、维护宇宙自然秩序
二、维护国家政治秩序
三、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四、维护家族伦理秩序
第三节 贯彻伦理纲常
一、纲常伦理:诉讼运作的最高准则
二、维护孝道:独特的诉讼是非观
三、制度设定:价值取向的具体显现
第四节 漠视权利
一、轻视实体法上的民事权利
二、漠视程序法上的诉讼权利
第五节 贱讼与息讼
一、厌讼、贱讼之诉讼心理
二、息讼之文化趋向
第六节 简评
第二章 理论指导
第一节 德威之辩
一、德、威释义
二、德威之争
三、德威之理论指导
第二节 宽严之辩
一、法宽与刑严
二、司法时宽时严
三、宽严相济
第三节 轻重之辩
一、施刑轻重之基本发展态势
二、轻重理论之阐析
第四节 简评
第三章 诉讼原则
第一节 等级特权原则
一、“八议”原则
二、”尊卑”原则
三、其他特权原则
第二节 宗法伦理原则
一、亲属相隐
二、服制审判
第三节 仁道矜恤原则
一、以德司法
二、以情断案
三、慎刑恤狱
第四节 其他原则
一、有罪推定原则
二、刑讯逼供原则
三、调处息讼原则
第五节 简评
第四章 民间诉讼意识
第二编 司法机构与诉讼参与人
第三编 运行机制
第四编 特殊的司法
本卷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