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中俄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背景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背景
一、俄罗斯基本国情概述
二、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三、改革以来俄罗斯社会结构的变迁
四、俄罗斯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背景
一、中国基本国情概述
二、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四、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二章 中俄政治改革的历程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改革的跌宕起伏
一、政治斗争激烈、政局动荡阶段(1991—1999年)
二、加强国家权威、维护政治稳定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政治改革的稳步前行
一、恢复秩序和促进效率阶段(1976—1989年)
二、维护稳定和依法治国阶段(1989—2002年)
三、提高执政能力、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阶段(2003年至今)
第三章 中俄政治文化发展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立与式微
二、改革以来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根本变化
三、俄罗斯新思想的确立
四、俄罗斯政治文化中东正教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确立
二、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第四章 中俄政治发展理论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发展理论的演进
一、“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
二、西方民主理论的实践
三、普京中间主义理念的确立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第五章 中俄政治改革的战略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改革的战略选择
一、激进战略的强力推行
二、折中战略的确立
第二节 中国政治改革的战略选择
一、符合国情的渐进战略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寻求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六章 中俄政治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一、从苏维埃制转向总统制
二、从共产党执政的一党制转向多党制
三、从事实上的中央集权制转向联邦制
四、从高度集权转向适度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二节 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单一制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 中俄社会建设进程的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俄罗斯公民社会兴起的背景
二、俄罗斯公民社会发展的状况
三、普京时期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中国社会建设的现状
三、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对策
第八章 中俄政治参与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的政治参与
一、俄罗斯政治参与的发展
二、俄罗斯政治参与的特征
三、普京执政后的新推进
第二节 中国的政治参与
一、中国政治参与的现状
二、中国政治参与的特征
三、推进中国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第九章 中俄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绩效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的政治绩效
一、政治民主
二、政治稳定
三、政治效率
四、政治廉洁
第二节 中国的政治绩效
一、政治民主
二、政治稳定
三、政治效率
四、政治廉洁
第十章 中俄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模式比较
第一节 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模式
一、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的确立
二、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的特点
三、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模式的转型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确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发展
第十一章 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互动的历史过程
一、中苏改革的互动
二、中俄改革的互动
第二节 良性互动的实现
一、复杂的互动效应
二、走向良性互动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论文
三、英文文献
四、俄文文献
主题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