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斯科特·卡德著,段跣、高颖译的《安德的代言》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
在整个“安德”系列中,卡德对文明的和解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果说在《安德的游戏》中这一点还不够突出,那么在《安德的代言》中,安德为文明和解所做的努力则已经毫无遮掩地占据了小说的中心。安德不仅是死者的代言人,也是神的化身,他的调查自然演变成了对不同种族和解的推动(也是自身的救赎),这种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不仅猪仔和人类建立了直接的交流,被安德亲手毁灭的虫族也开始在和平的环境下复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安德的代言/全球顶级科幻大师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奥森·斯科特·卡德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奥森·斯科特·卡德著,段跣、高颖译的《安德的代言》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 在整个“安德”系列中,卡德对文明的和解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果说在《安德的游戏》中这一点还不够突出,那么在《安德的代言》中,安德为文明和解所做的努力则已经毫无遮掩地占据了小说的中心。安德不仅是死者的代言人,也是神的化身,他的调查自然演变成了对不同种族和解的推动(也是自身的救赎),这种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不仅猪仔和人类建立了直接的交流,被安德亲手毁灭的虫族也开始在和平的环境下复兴。 内容推荐 《安德的代言》由奥森·斯科特·卡德著,段跣、高颖译。 《安德的代言》讲述了: 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一直浪迹宇宙,他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隐姓埋名,流浪于各个人类殖民星球,为死去的人代言。此时,人类正在对卢西塔尼亚星上生活着的外星智慧生物“猪仔(坡奇尼奥)”。进行研究,但正当研究取得进展的时候,猪仔却谋杀了人类的生物学家。前来为之代言的安德在网络虚拟生物“简”和虫族女王的帮助下开始了调查……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皮 波 第二章 特隆海姆 第三章 利 波 第四章 安 德 第五章 华伦蒂 第六章 奥尔拉多 第七章 希贝拉一家 第八章 娜温妮阿 第九章 遗传缺陷 第十章 圣灵之子 第十一章 简 第十二章 文 档 第十三章 埃 拉 第十四章 叛 徒 第十五章 代 言 第十六章 围 栏 第十七章 妻子们 第十八章 虫族女王 后记 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 试读章节 “因为我们更聪明。”鲁特一仰身,屁股一转,背朝皮波,“回你的围栏里去吧。” 皮波马上站起身来。不远处,利波正和三个坡奇尼奥待在一起,看他们如何将干枯的梅尔多纳藤捶成盖屋顶的茅草。他看见皮波的举动,马上来到父亲身边,准备离开。皮波领着他走开,两人一句话都没说。人类语言坡奇尼奥说得很流利,所以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谈论今天的发现,有什么话只能进了围栏再说。 回家花了半个小时,一路下着大雨。两人走进围栏大门,爬上外星人类学家工作站所在的小山。皮波看着门上用斯塔克语写的“外星人类学家”的标志。这就是我的工作,皮波想,至少别的人类世界是这么称呼的——外星人类学家。当地人不这么说,这个词用葡萄牙语发音便当得多,Zerlador,当地人都这么说,即使说斯塔克语时也用这个词儿,而不是外星人类学家。语言就这样改变了。要不是可以即时联通各个人类世界的安赛波,人类不可能长久保持一种通用语。星际间航船来往太少,耗时又太长。没有安赛波的话,一个世纪里,斯塔克语就会分化为上万种方言。如果让电脑模拟一下卢西塔尼亚星球可能发生的语言变迁过程倒是挺有意思,看斯塔克语会不会逐渐变化,将葡萄牙语包容进去——或是相反,葡萄牙语包容了斯塔克语。 “爸爸。”利波说。 皮波这才发现自己站在工作站十米外的地方发呆。走神了。我的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想的问题却跟专业没什么关系。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的专业规定了太多条条框框,重重束缚之下,我不可能得到任何发现,了解任何东西。外星人类学这门学问比教会还要神秘。 用掌纹打开门锁,皮波走进工作站,他知道这个晚上将如何度过。两人会在电脑终端前花几个小时,记录今天与猪仔交流时自己做了什么。皮波会阅读利波所做的笔记,利波则读皮波的笔记。完成之后皮波再写一份报告,之后由电脑汇编两人的笔记,通过安赛波即时发送给其他人类世界的外星人类学家。数以百计的人类世界上,上千名科学家将自己的学术生命用于研究我们所了解的唯一一个外星人种族。除了通过卫星发现的一点点情况之外,这些同事所能依赖的只有利波和我发给他们的材料。最少接触,真是一点不假啊。 可皮波一走进工作站,立即发现让人身心愉快的晚间工作泡汤了。身穿修女长袍的学校校长堂娜·克里斯蒂正在屋里等他。是他哪个岁数更小的孩子在学校里惹麻烦了? “不,不。”堂娜道,“你的其他孩子都很好,除了这一位。我觉得利波年龄太小,不应该离开学校到这里工作,哪怕是当你的学徒。” 利波站在一旁一声不吭。他很聪明,皮波心想。堂娜·克里斯蒂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女子,很可爱,甚至十分漂亮。但她首先是个修会。教友,属于Filhos da Mellte de Cristo——基督圣灵之子修会。克里斯蒂对无知愚行发起火来样子可一点都不迷人,正因为这种蔑视的怒火,不少“聪明人”才少做了许多蠢事。别作声,利波,否则别想有好果子吃。 “但我来这里不是为你的孩子。”堂娜·克里斯蒂说,“我是为娜温妮阿来的。” 用不着校长说出姓名全称,每个人都知道娜温妮阿是谁。可怕的德斯科拉达瘟疫过去才八年。这场瘟疫险些将刚刚开始起步的殖民地彻底消灭,找到治疗方法的就是娜温妮阿的父母加斯托和西达——本地的外星生物学家。不幸的是,病因和药物发现得太晚,没来得及拯救他们的生命。他们两人的葬礼是最后一场为疫病死者举行的葬礼。 皮波记得很清楚,那场由佩雷格里诺主教亲自主持的葬礼弥撒上,小女孩娜温妮阿拉着市长波斯基娜的手。不,是市长拉着小女孩的手。当时的情景又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当时的感受也随之浮现。她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会怎么想?他记得当时问自己。这是她双亲的葬礼,一家人只剩她一个人活下来,可四周的人、整个殖民地的人却是那么欢欣鼓舞。我们的欢乐是对她父母最好的赞美,可她是那么幼小,这一切她能理解吗?他们奋斗了,成功了,在死前日渐衰弱的日子里发现了拯救我们的灵药。为之子修会与天主教会的关系十分复杂,上下级层次一直没有理顺。“她的回答可能会有帮助。” “我明白了。” “她的回答大致是这样的:如果她的父母当真能够倾听人间的祈祷,在天堂里又有一点儿影响力的话,那他们为什么不回答她的祈祷,从坟墓里复活?她说,只有那种奇迹才真正有意义,这种事从前也有过先例。如果她父母有能力创造奇迹,却不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他们并不爱她,不愿意回应她的祈祷。她宁可相信父母是爱她的,只不过没有能力作出行动。” “真是个天生的雄辩家。”皮波说。 “天生的雄辩家加捣蛋鬼:她告诉主教,如果教皇决定为她父母举行宣福礼,教会等于宣布她父母恨她。卢西塔尼亚请求追封她父母为圣人,等于表示这个殖民地的人藐视她。如果这种请求得到批准,那将是教会卑鄙可耻的明证。佩雷格里诺主教脸都气青了:” “我知道他还是向教廷提出了请求,追封她父母为圣人。” “这是为了整个殖民地。再说,圣迹确实存在。” “谁谁一摸圣坛,头就不疼了,于是大喊: ‘Milagre!——os santos me abensoaram!’”奇迹啊!——圣人赐福于我了! “对于圣迹,罗马教廷有严格的认证手续,必须有比你说的更加实质性的内容才行。这些你也知道。反正,教皇恩准,同意我们将这个小城命名为米拉格雷(圣迹之城)。我猜,现在大家每一次提起这个名字,娜温妮阿心里那股火就更往上冲一点。” “我看她心里是一块冰,每次刺激都让她的心更冷一些。谁知道那种情绪到底是什么温度。” “随便吧。皮波,问起她的人不止你一个,但过问她本人生活、关心她而不是她那得到赐福的父母的,只有你一个人。” 想想都让人难过。除了克里斯蒂以外,没有人关心这个女孩子。这么多年里,只有皮波对她流露出一丝温情。 “她有一个朋友。”利波开口了。 皮波简直忘了儿子也在这儿。利波安安静静一言不发,别人很快就不注意他了。克里斯蒂看来也吃了一惊。“利波,”她说,“我们真是太不谨慎了,当着你的面议论你的同学。” “我现在是见习外星人类学家了。”利波提醒她,意思是说他不是学校里的孩子了。 “她的朋友是谁?”皮波问道。 “马考恩。” “马科斯·希贝拉。”克里斯蒂解释道,“那个高个子男孩——” “噢,对了,长得像只卡布拉。的那个。” “他的确很结实。”校长说,“我没发现他们俩要好。” “有一回惹了祸,大家都怪马考恩。她知道事情的经过,就站出来替他说话。” “你把她的动机想得太好了,利波。”堂娜道,“她是想整整那帮真正惹了祸又诿过于马考恩的孩子。我觉得这种解释更确切一点。” “可马考恩不这么看。”利波道,“他盯住她看的样子我见过一两次。虽说不过分,但的确透着点儿喜欢。” “你喜欢她吗?”皮波问道。 利波静了一会儿。皮波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在审视自己,寻找答案。不是想找出他觉得可以取悦大人的答案,也不是寻找激怒大人的回答。一般来说,他这个年龄孩子的想法不是前者就是后者。但利波不一样,他审视自己的目的是想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觉得,”利波说,“我也理解,她不希望别人喜欢她。她觉得自己是个过客,随时可能转身回家去。” 堂娜·克里斯蒂严肃地点点头:“对,说得太对了。她就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利波,我们不能像刚才那么不小心了,我只好请你离开我们,让我和你爸爸——” 她话还没说完,利波已经转头走了。走时一点头,微微一笑,意思是,是的,我理解。儿子动作生硬迅速,皮波一看就知道,大人让他出去他很生气。这小子有种天分,能让大人们在和他作比较时,隐隐约约觉得不成熟的反倒是大人。P004-007 序言 卡德和他的《安德的代言》姚海军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深得各类评奖委员会的青睐。从197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就获得了24次提名,并有5次最终捧得了奖杯。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 卡德热衷于描写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虚构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纳菲……他们在卡德想象的世界中建立奇勋,而卡德自己则在对承载他们的世界的建构中创造奇迹。处女作短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77)不仅使卡德获得了雨果奖提名,更为他赢得了坎贝尔奖的最佳新作者奖——除了卡德,似乎再没有谁获过如此殊荣;而短短数年之后,卡德的长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85)和紧随其后的续集《安德的代言》(或译为《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连续两年包揽了“雨果”、“星云”这两大世界级科幻奖,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在长篇版《安德的游戏》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但他在那一阶段的荣誉却来自于短篇创作。从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个短篇获得了雨果奖或星云奖提名。1985年是卡德作家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凭借《安德的游戏》,卡德一举成名,从此跻身于一流长篇科幻小说作家的行列。 卡德是个精明的作家,从不浪费任何有价值的科幻点子。他擅长将一本小说作为一个想象世界的基础,从而去创作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传奇故事,这种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现出立体的真实质感。在迄今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长篇小说中,属于系列小说的就有29部之多。 显然,以《安德的游戏》为龙头的“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时也是部头最多的系列小说。除了前面提到的两部外,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屠异》(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Puppets,2002)、《巨人的影子》(Shadow of the Giant,2004)、《安德的放逐》(Ender in Exile,2008)在内的九部曲。 卡德已经开创了七个系列,其中“安德”系列是最有潜力的一个,我们现在仍看不到它终结的迹象。而在他已经结束的系列中,由《地球的回忆》(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唤》(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飞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构成的“回家”五部曲也是卡德很受欢迎的系列小说。这个系列的前三部故事都发生在一颗名为哈莫尼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毁于四千万年前的一场核战。一台名为“超灵”的超级计算机中止了人类的进化,控制着哈莫尼星的一切,但千万年的光阴已经将这个旨在引导人们远离战争的超级计算机推到了“生命”的终点。“临终”前,“超灵”召集组建了一个由少年纳菲等人组成的、结构类似于家庭的组织,他们被赋予超能力,重返地球。这个系列的后两部顺理成章地从外层空间转回了地球。从宇宙归来的人类后裔惊讶地发现,原生地球人已经分化成了飞人、树人和地人;同时,拥有超能力的纳菲和他的哥哥艾尔马克的冲突也最终达到顶点。 卡德近期的独立长篇也很出色,例如《历史记录:哥伦布的救赎》(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让人浮想联翩,小说中,时间旅行者试图阻止哥伦布发现美洲——至少阻止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后回到欧洲。 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小说都不是一般的科幻小说,它们奠定了卡德在科幻界的重要地位。虽然他没有改变科幻小说的整体风格,但却展现了当今科幻小说的灵活多变。卡德将宗教融于科幻小说的方式为科幻小说带来了新面貌。卡德的重要性在于他的观念,在于他的写作技巧。他那明快而开放的文字,成功地扩展了我们的思想。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安德的代言》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隐姓埋名,流浪于各个人类殖民星球,为死去的人代言。 此时,人类正在对卢西塔尼亚星上生活着的外星智慧生物——猪仔(坡奇尼奥)——进行研究,但正当研究取得进展的时候,猪仔却谋杀了人类的生物学家。前来为之代言的安德在网络虚拟生物“简”和虫族女王的帮助下开始了调查。 在整个“安德”系列中,卡德对文明的和解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果说在《安德的游戏》中这一点还不够突出,那么在《安德的代言》中,安德为文明和解所做的努力则已经毫无遮掩地占据了小说的中心。安德不仅是死者的代言人,也是神的化身,他的调查自然演变成了对不同种族和解的推动(也是自身的救赎),这种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不仅猪仔和人类建立了直接的交流,被安德亲手毁灭的虫族也开始在和平的环境下复兴。 就情节性来讲,《安德的代言》不及《安德的游戏》节奏快速、冲突激烈,但它仍然富有悬念。更重要的是,《安德的代言》在思想性上大大超越了《安德的游戏》。卡德曾说:“我真正想写的其实不是《安德的游戏》,而是这本《安德的代言》。如果不是为了《安德的代言》,我根本不会动笔创作《安德的游戏》。”卡德是个精明的畅销书作家,但上面这一段似乎过于张扬的话却并非单纯为《安德的代言》造势;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卡德内心的真实表白。卡德对人性、对生命、对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对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他一直在通过小说来表达他的观念,但一直受到来自读者的束缚。《安德的游戏》的空前成功,终于使卡德得以底气十足地通过它的续集酣畅地展现自己的思想。最起码就卡德的目的而言,《安德的代言》获得了成功。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见卡德投身书中,化为安德,激情四射地为死去的人,为落后的种族,为文明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而大声疾呼。 当然,过多的布道式的论述也招来了很多读者的批评,但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奥森·斯科特·卡德,那么《安德的代言》绝对是不可错过的首选之作! (作者为《科幻世界》杂志社主编、科幻读物推广人) 后记 重建文学的幻想传统 阿来 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作品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品作为一种出版资源,引起了业界的特别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 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可说是一种武断与无知得让人吃惊的说法。 关于中国文学,我们应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在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能发现众多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人工收束的河道以被曲解的“现实主义”来命名。 从此,我们有整整两三代人的双眼中,再难从文学中看到幻想炫目的光芒,我们的两耳再也听不到想象力优美的吟唱。所以,现在才会有人站在正在重新开阔、重新恢复想象力的文学之河的岸边说:中国文学没有幻想的传统。这妄自菲薄的大胆确实令人非常吃惊。而事实仅仅是,我们只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丢掉了优美的幻想传统。新时期文学开始后的二十多年来,文学界与出版界最有意义的努力成果之一就是: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接续上中断的联系,同时,恢复与整个世界的对话与交流能力。而科幻这个舶来的文学品种,之所以在这些年内获得长足进展,就是因为这不但符合科技时代的审美潮流,更暗合了人们对接续幻想文学传统的一种渴望。 科幻是幻想文学在现代的变身。只不过,时代前进了,幻想重新上路时,除了渴望超越现实的心灵需求依旧之外,更重要的是还站在了坚实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眼光的基石之上。 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当讨论到世界文化的绝大多数成就时,我们都能从本国古人的成就中找到佐证,证明吾国的创造与发明远比洋人们要早很多很多。这固然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就比如幻想性吧,《庄子》就以丰沛无边的想象来说明哲理,后起的希腊哲人则不是用这样的方式。 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一书,指出了宇宙在一个巨大尺度上的封闭性,历史在这封闭的宇宙中转了一个圈,拥有光荣历史的我们却开始忘记智慧的祖先创下的伟大遗产。 “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在富于幻想的卡尔维诺笔下,马可·波罗对天朝上国的可汗这样说。因为这样一个原因,他不愿意向可汗讲述记忆中的威尼斯,怕因此“一下子失去了她”。我想,那种认为中国没有幻想文学传统的说法,并不是要像马可·波罗一样,要把这伟大的遗产珍藏起来,任其尘封,在世界面前做出一副从未受过幻想恩赐的僵死的表情。其实,文学幻想传统的中断,只是文学被暂时工具化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文学以单一的面目,细菌一样快速自我复制;还有一些更加聪明的作品则学会了相互仿造,最后,以庄严现实的名义扼杀了幻想。恍惚记得塞利纳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中,写非洲大河两岸的丛林中有一种带菌的蚊子,浪游河上的主人公被叮咬感染后,眼前便出现种种可怕的幻象。看来,在文学上也是一样,一旦被某种病毒感染,也会出现幻视,使局部的放大遮蔽了整体面貌。 今天,文学生态的多样性正在恢复,在主流文学中,想象力复活了,像汹涌的春水冲破了堤坝。遗憾的是,科幻文学只是在文学主流视野之外悄然崛起,文学界还没有意识到,科幻文学的兴起,正是另一种意义上对幻想文学传统的有力接续。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在幻想前面有了一个限制词:科学。也正由于此,我在这里想袭用一个大概是来自佛经的词:变身。也就是说,当幻想在文学中重新出现时,如果说在主流文学中,大致还能看到原来的模样的话,那么,当幻想出现在科幻文学当中时,完全是一副很当代很时尚的样子了。这种情况所以会出现,也是因为,科幻文学这一特别的样式,首先是从欧美兴起,转而进入中国,我们因而难以确认科幻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幻想传统有无一种传承的关系。现在,大批的青少年刚开始文学阅读,便把兴趣投向了科幻文学;更多想在文学上一试身手的青少年一开始便从科幻小说创作起步,而且进步神速。这样一些现象,很难完全归功于欧风美雨的吹沐。在我更愿意将这看成是,幻想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一种新的姿态的复苏与重建。所以,这种变身是值得学界重视的,也是值得我们为之欢呼的。 为一套域外的科幻小说中文版写序,谈的却是中国文学中的幻想传统的复苏与重建,也许,读者和编辑会责我文不对题。但我想,我们所以译介这些作品,并计划把这样一项现在推进得还比较艰难的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其目的,是想了解幻想性的文学在另外一些文化中,是怎样一种面貌,达到了怎样的标高。恢复并重建我们的幻想传统,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接续,而是具有全新时代特征的大幅进步。特别是考虑到,这个传统曾经有过相当长时期的中断与遗忘,那么,引进这样的他山之石,以资借鉴,开阔我们的视野,就是一件有特别意义的事情了。文学之河上束缚自由想象的堤坝有时实在是太坚固了,要冲决这样顽固的存在,有时需要引进另外一股有活力的水流,与堤坝之内渴望自由的力量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因此,这套科幻丛书的出版,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它提醒我们,中国文学幻想传统的重建,除了纵向的接续,还得有大量横向的比较。只有站在与世界对话的意义上,这种重建才是一种真正的重建。 (作者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书评(媒体评论) 高中时我第一次接触到《安德的游戏》系列,小说讲述了一个孤独、好强的游戏天才,与外星物种展开决战,最后拯救地球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非常着迷,也特别崇拜故事的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 ——NBA巨星科比 这是卡德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令《安德的游戏》更加完整,还使其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美国《奇幻评论》杂志 从历史角度和叙事线索上来说,这本书堪称复杂之作。主要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基本组成要素。卡德巧妙地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我们见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让我们参与到这个非常生动、曲折的故事中去。 ——美国合众国际社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安德的代言》饱含怜悯之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值得高度推荐。 ——美国《图书馆杂志》 近十年来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充满才气与智慧的耀眼杰作。 ——英国权威科幻杂志《区间》 卡德深切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表达方式也达到了完美的层次。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吉恩·沃尔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