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默生随笔(插图典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爱默生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默生随笔》该书的作者爱默生是一位塑造了美国人心灵的思想宗师、散文家和诗人,被尊为近代“美国文艺复兴”的旗手。他那种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对精神的推崇,恰恰是今天的大多数人所缺乏的;他注重亲身体验,倡导凭直觉认识真理,足以让我们这些早已被理性与教条禁锢的地球村村民茅塞顿开。他尤其强调人的自助,这种曾促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理念,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爱默生随笔》由美国人心灵的思想宗师、散文家和诗人——爱默生所著。爱默生不仅对美国文学影响重大,被认为“有了爱默生,美国文学才真正诞生”,而且也是美国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自立主张、民权观念等对美国人民影响深远。

这本《爱默生随笔》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论自立

论补偿

论精神法则

论爱

论友谊

论命运

论谨慎

论力量

论风度

试读章节

我前不久读了几首诗,作者是一位有名的画家。诗的内容很独特,完全脱离了俗套。不过这儿先不讨论诗的主题,因为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主题里有很多训诫的意味。事实上,这几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浓厚感情,其价值要远远超过它的主题。

要想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天赋,其实很简单,只要相信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内心与他人是相通的。当你勇于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如果你找到合适的时机,把最隐秘的转变成最公开的,那么我们最淳朴的思想就会在交流和表达中趋于完善。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善于聆听自己的内心,但是少有人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内心。在人类历史上,也许只有摩西、柏拉图和弥尔顿等人才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最大的功绩,在于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理会书本和传统是怎么说。

我们应当学会尊重自己的心灵,哪怕只有一丝微弱的光芒,我们都应该善于捕捉,并仔细地观察。这比时刻注意圣贤和诗人更为重要。当我们认定某种思想,觉得这种思想已经完全属于我们,或者是在自己的想法和社会主流不相符的情况下,我们便开始觉得它不再重要,于是慢慢地淡忘,甚至丢弃了它。事实证明,越是呼声高涨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坚定的信念。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被自己丢掉的思想回来了,更惊讶的是它还贴着别人的标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在读一些名人著作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同感,赞叹作者思想的同时不禁抱怨之前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却没有及时地表达出来。

人生好比是一块土地,要想收获丰富的粮食,就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即使有好心人会帮你一把,但命运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论好坏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学生时期,我们难免会对他人的成功表现出小心眼和不甘心,还有可能做出了不符合自己言谈举止的事情。不过,最终我们都会明白,那时的行为只是年少无知。一个人,想让大家知道你的本领有多大,就必须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出来,否则,你也不会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为什么有些人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和他所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件事情之间都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存在。比如,一片漆黑中,我们依靠一道光亮看清了周围的事物,而之所以能看到那道光亮,是因为眼睛恰好停留在光亮会到达的地方。

然而我们经常会为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总是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感到不好意思的行为也是很好的。因为它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创造新事物。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对我们的考验。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的工作上,付出了努力,才会得到回报。如果你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不在乎其中所包含的意义,那么生活呈现给你的将是一团乱麻,不会有多少快乐,而且在走上成功的阶梯之前,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经离你远去。

上天是公平的,它对我们每个人都给以希望,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地位,完全地信赖自己的能力,并且充分发挥。同时,我们还要尝试着学习接受社会上的人和事,以及每个人、每件事之间的联系。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精神,只要我们找到它,并把它作为灵魂支柱,那么我们就可以像伟人们一样,对世界宣布:信仰就在心中,在大家的心中,只要你敢想敢做,世界就是你的。当我们慢慢长大,心灵也在随着我们成长,即使已经到达了巅峰,仍需接受同等的,严酷的命运考验;我们不当温室的花朵,不做恹恹的病人,也不可能是惧怕命运之轮的弱者,我们要做的,是带头者、施恩者、挽救者,在能力卓越的人的帮助下,冲破迷茫,向着未知的世界前进。

婴幼儿是和善的,动物也是和善的,他们总是全身心地信赖别人,没有混乱和反叛的思想,这正是成年人所欠缺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安排是多么的奇妙。孩子和动物是完美的,因为他们眼神清澈,对视的时候总是会让我们惶恐不安。当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幼儿逗他玩的时候,孩子总是依着自己的性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带动着大人们的情绪,这都是因为孩子不会屈服于任何人,别人都得顺着他。对于少年和成年人,上天也给予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具有的潇洒和成熟,让人们像对待婴幼儿一样,对他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喜爱,他们的请求让我们无法忽略,而这些的前提是,你必须重视自己。有时少年们不愿意和年长的人交流,这不表示他们一无是处。说不定,有天你会听到一个响亮和坚毅的声音出现在你的周围,而发出这个声音的正是之前不愿和你说话的少年。同龄人之间往往会更容易沟通,无论你是害羞还是开朗。少年们总是有办法突出自己,让大人变得不再重要。

常常感叹,小孩子除了吃饭和玩耍,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如同旧时的权势老爷们。也不会说一些好听的话来奉承,让身在俗世的人们好生羡慕,因为小孩子的纯真本质是我们最美好的人性表现,也是我们渴望的生活状态。孩子们在屋里打闹玩耍,没有约束和责任,就像低档影院里的看众,不受规章制度的影响。孩子的眼睛看着那些从他们面前闪过的人和事,用他们简单、快速的方式观察和判断着他们,并对他们的功过对错进行审视,结果是千奇百怪的,有些人会被孩子认为很有趣,有的则傻头傻脑,有的被认为是好人,有的人让孩子感觉很厌恶。这种真实、自主的裁决,来自于孩子们不在乎是否得罪人,不担心因为作出评判会失去什么。他可以不来巴结你,你却得去讨乐他。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个人意识早已圈上枷锁。万一你有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和言谈,马上就会陷于沼泽,被众人留意,有的气愤,有的赞同,你必须要照顾到大家的情感。稍不留神走错了路,没有后悔药可吃。可想而知,你该有多么渴望正直的世界啊!如今我们都认为,谁能不屑于墨守陈规,或者像以前那样以一种不怕强权、不带成见、不随意被他人影响的真实意识在社会上行事,谁就会得到大家的敬仰。而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看法将是独树一帜的,不苟同于大众,也将是敲醒我们的警钟,让人肃然起敬。P7-11

序言

爱默生(1803—1882),美国思想家、诗人、随笔作家,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美国前总统林肯尊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爱默生首先是个思想家,其次才是作家。他擅长演讲,是当时美国最受尊崇的演说家之一。爱默生谈及的主题,包括哲学、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等。所有这些主题,爱默生都是以“个人主义”作为切入点。他站在人性的角度独立思考,关心活生生的个人。他的思想吸引了大量拥护者,但他坚持不要拥护者,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只靠自己的人”、一个“无限的个人”。

爱默生的思想,保留在他的随笔之中。他的随笔,不讲究词藻的华丽,说理深入浅出,说服力极强。行文简练,犹如格言,以至于有评论家说“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爱默生随笔,综合了多种倾向,既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又宽容大度具有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高雅,又有平民式的质朴;既简单明了,又隐含着神秘主义气息。简言之,既简洁清晰,又耐人寻味。值得读者仔细体会。

书评(媒体评论)

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就像雨果对于法国或是托尔斯泰对于俄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

——约翰逊

爱默生是19世泄纪文坛的巨人,他的作品不但在他的本土传诵一时,成为美国的自由传统的一部份,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融入我们不自觉的思想背景中。

——张爱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