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乐黛云讲比较文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乐黛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以“世纪初的焦虑”破题,论证“文化沟通和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阐明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之桥”的现实意义;继而剖析比较文学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解构“新阶段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论证中国在“第三阶段比较文学”中的特殊地位;追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端与发展,爬梳严复、康有为、林纾、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寅恪、汤用彤、吴宓、宗白华、朱光潜、钱锺书等开拓者的思想轨迹,拼凑出中国比较文学有别于西方的独特基因与谱系;以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以及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为例,揭示“异质互补”和“跨学科互动认知”的机理,及其之于比较文学研究的积极意义;最后落笔国学,反观自身,勾描出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以“与世界文化合流而终至于成为主流”为目标的中国文化发展线路图。
作者简介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兼任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乐黛云卷》、《自然》(中、法、意大利文版)、《面向风暴》(英、德、日文版)、《我就是我——这历史属于我自己》、《透过历史的烟尘》、《绝色霜枫》、《逝水与流光》、《四院沙滩未名湖》;编撰:《世界诗学大辞典》(合编);主编《中学西渐专题》8卷;《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14卷、《跨文化对话》集刊33卷。
目录
导论 世纪初的焦虑与一门学科的兴起
第一章 21世纪的比较文学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比较文学的变化
第二节 新阶段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新的时间和空间的跨越
第四节 比较文学和后现代思潮的转型
第二章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端
第一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
第二节 会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行者:王国维
第三章 大师先行与功绩卓著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倡导者:鲁迅
第二节 渊源与影响研究的奠基者:陈寅恪
第三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衡派
第四节 阐发研究的新开拓:朱光潜
第五节 立足本土,参照西方:宗白华
第六节 跨文化文学异同之探求:钱锺书
第四章 中国比较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源流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内在基础
第四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重点
第五章 异质如何互补?跨学科的互动认知
第一节 文理相通与相长
第二节 文学与系统论
第三节 文学与信息论
第四节 “熵”视域下的文学
第五节 文学和心理学
第六章 跨学科的研究
第一节 “新轴心时代”的讨论
第二节 对国学的新思考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如何面对世界
结语 再思国学,重铸身份
导语
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和确立者乐黛云先生写给大众的比较文学通识读本。在本书中,乐黛云回顾了比较文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学理角度探讨了林纾、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鲁迅、陈寅恪等近代大家对于比较文学的贡献,又对《诗论》《美学散步》《管锥篇》《谈艺录》等经典文本进行细读,揭示出比较文学提问与求解的方法,以期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基因里寻找学术落点,将差异而普遍的中国思想带往世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