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著名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美文之王”。
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深远,风行海内外。其随笔散文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胡适赞叹“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倾心翻译的《枕草子》,尽显原作的灵性与机趣,是公认的经典译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雨天的书泽泻集/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作人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著名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美文之王”。 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深远,风行海内外。其随笔散文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胡适赞叹“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倾心翻译的《枕草子》,尽显原作的灵性与机趣,是公认的经典译本。 目录 雨天的书 自序一 自序二 苦 雨 鸟 声 日记与尺牍 死之默想 唁 辞 若子的病 若子的死 体 操 怀 旧 怀旧之二 学校生活的一叶 初 恋 娱 园 故乡的野菜 北京的茶食 喝 茶 苍 蝇 破脚骨 我们的敌人 十字街头的塔 上下身 黑背心 托尔斯泰的事情 大人之危害及其他 蔼理斯的话 生活之艺术 笠翁与兼好法师 狗抓地毯 净 观 与友人论性道德书 与友人论怀乡书 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 教训之无用 无谓之感慨 日本的人情美 我的复古的经验 一年的长进 元旦试笔 沉 默 山中杂信 济南道中 济南道中之二 济南道中之三 文法之趣味 神话的辩护 续神话的辩护 神话的典故 舍伦的故事 科学小说 读纺轮的故事 读欲海回狂 读京华碧血录 两条腿序 泽泻集 序 (苍蝇) 镜花缘 (雨天的书序) 陶庵梦忆序 (故乡的野菜) (北京的茶食) (吃 茶) 谈酒 乌篷船 (苦 雨) 爱罗先珂君 死之默想 (唁辞) 死法 心中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新中国的女子 碰伤 吃烈士 闲话四则 钢枪趣味 精彩页 苦雨 伏园兄: 北京近日多雨,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能增你旅行的许多佳趣。雨中旅行不一定是很愉快的,我以前在杭沪车上时常遇雨,每感困难,所以我于火车的雨不能感到什么兴味,但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乃的撸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倘若更大胆一点,仰卧在脚划小船内,冒雨夜行,更显出水乡住民的风趣,虽然较为危险,一不小心,拙劣地转一个身,便要使船底朝天。二十多年前往东浦吊先父的保姆之丧,归途遇暴风雨,一叶扁舟在白鹅似的波浪中间滚过大树港,危险极也愉快极了。我大约还有好些“为鱼”时候——至少也是断发文身时候的脾气,对于水颇感到亲近,不过北京的泥塘似的许多“海”实在不很满意,这样的水没有也并不怎么可惜。你往“陕半天”去似乎要走好两天的准沙漠路,在那时候倘若遇见风雨,大约是很舒服的,遥想你胡坐骡车中,在大漠之上,大雨之下,喝着四打之内的汽水,悠然进行,可以算是“不亦快哉”之一。但这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地靠不住,或者你在骡车中遇雨,很感困难,正在叫苦连天也未可知,这须等你回京后问你再说了。 我住在北京,遇见这几天的雨,却叫我十分难过。北京向来少雨,所以不但雨具不很完全,便是家屋构造,于防雨亦欠周密。除了真正富翁以外,很少用实垛砖墙,大抵只用泥墙抹灰敷衍了事。近来天气转变,南方酷寒而北方淫雨,因此两方面的建筑上都露出缺陷。一星期前的雨把后园的西墙淋坍,第二天就有“梁上君子”来摸索北房的铁丝窗,从次日起赶紧邀了七八位匠人,费两天工夫,从头改筑,已经成功十分八九,总算可以高枕而卧,前夜的雨却又将门口的南墙冲倒二三丈之谱。这回受惊的可不是我了,乃是川岛君“渠们”俩,因为“梁上君子”如再见光顾,一定是去躲在“渠们”的窗下窃听的了。为消除“渠们”的不安起见,一等天气晴正,急须大举地修筑,希望日子不至于很久,这几天只好暂时拜托川岛君的老弟费神代为警护罢了。 前天十足下了一夜的雨,使我夜里不知醒了几遍。北京除了偶然有人高兴放几个爆仗以外,夜里总还安静,那样哗喇哗喇的雨声在我的耳朵已经不很听惯,所以时常被它惊醒,就是睡着也仿佛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的很不痛快。还有一层,前天晚间据小孩们报告,前面院子里的积水已经离台阶不及一寸,夜里听着雨声,心里胡里胡涂地总是想水已上了台阶,浸人西边的书房里了。好容易到了早上五点钟,赤脚撑伞,跑到西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水浸满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这才叹了一口气,觉得放心了;倘若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一看却没有水,恐怕那时反觉得失望,没有现在那样的满足也说不定。幸而书籍都没有湿,虽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但是湿成一饼一饼的纸糕,也很是不愉快。现今水虽已退,还留下一种涨过大水后的普通的臭味,固然不能留客坐谈,就是自己也不能在那里写字,所以这封信是在里边炕桌上写的。 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是喜欢。第一是小孩们。他们喜欢水,却极不容易得到,现在看见院子里成了河,便成群结队的去“淌河”去。赤了足伸到水里去,实在很有点冷,但他们不怕,下到水里还不肯上来。大人见小孩们玩的有趣,也一个两个地加入,但是成绩却不甚佳,那一天里滑倒了三个人,其中两个都是大人,—其一为我的兄弟,其一是川岛君。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虾蟆。 P9-11 导语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郁达夫、金庸、巴金、朱光潜、林语堂、郑振铎等文学大家盛赞的散文大家!在复杂的时代,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耕作独立又人性的艺术,书写“人民的历史”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使其成为中国散文大家。本书既关注生活旨趣,又对时事有清醒的思考,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展现一种超越物质性和任何功利主义的思想价值。 序言 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 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雨虽然细得 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在这样 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 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 的事。不过这些空想当然没有实现的希望,再看天色,也 就愈觉得阴沉。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 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 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 冬雨是不常有的,日后不晴也将变成雪薇了。但是在 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而且阴沉的期 间或者更长久些,因此我这雨天的随笔也就常有续写的机 会了。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 (1923年11月10日刊于《晨报副镌》,署名槐寿) 内容推荐 本书是周作人自选集《雨天的书》《泽泻集》的散文合集。收入其早期杂文、随笔70余篇。其中《雨天的书》56篇,大多以谈茶、养鸟、赏花为题材,表现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情趣。《泽泻集》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本书最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的风格特色,影响深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