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老师编著的《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内容简介:孩子要成长,家长先上课。一部爱与成长的回忆录!一本被数千万父母追捧的“教子圣经”。一路成长,一路爱,用感觉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新浪、网易读书、中国妇女报、读者文摘等众多媒体及家长强烈推荐!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用童真,童趣描绘出最美的图案,父母一生能够给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陪孩子一起成长,你的孩子才会真正收到爱的礼物。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自身“优化”的过程,陪孩子一起长大,享受幸福与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阅读《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之前,也许,你一直以为自己是深爱孩子的,这么想的话,你需要停下来,读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内容详实,注重案例,而且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读起来有趣而不枯燥;引入哲理小品文的创造手法,在轻松叙事中让读者领悟深刻的道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观点新颖,见解独特。书中家教思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比如,孩子不会分享很正常,早期教育不是识字背诗等,看似离奇经叛,缺发人深省;操作性强。
小杜老师编著的《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些年》提供极具操作性的家教方法,不仅能是读者收获知识,而且还能获得有效的经验,书中加粗的“贴心提示”,更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实用。
“蜜月宝宝”好不好
亲临新人喜结连理的场合,不少人会送上这样一句贺词,那就是“早生贵子”,这一祝福似乎最容易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生孩子是件很神圣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大意,“蜜月宝宝”更是慎要不得。
当心甜蜜变“苦果”
阿蓉和老公婚礼后选择外出蜜月旅行,但是旅游归来后不久,阿蓉的例假却不来了。隔了十多天之后,阿蓉又“见红了”。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阿蓉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才知道自己怀孕了,而之所以会见红,原因是流产了。
生活中,像阿蓉这种“大头虾”的年轻夫妻还真不少。在如胶似漆的新婚蜜月期,许多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在安全期内同房就不会怀孕。事实上,蜜月期舟车劳顿、异地生活习俗不同,再加上,精神紧张、气候变化等因素,极易造成月经失调,使女性在“排卵期”以外的时间排卵,造成意外妊娠。与此同时,由于蜜月旅行过于劳累,女性特别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呼吸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黄体功能不全等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怀孕的话,还特别容易发生流产。所以,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医生并不提倡在蜜月旅行中怀孕。
如同结婚一样,怀孕同样也不能当儿戏。以我和老公为例,我们是结婚一年后才要的孩子,值得庆幸的是,我和老公都不喝酒,各自家族也没有遗传病史,自然也不必担心胎儿的健康问题,反倒是,怎样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我们最关心的。所以,每每遇到新人喜结连理的事情,我总会对新郎说:“怀孕前一段时间,千万别喝酒,不一定哪个精子处在半麻痹状态,一旦和卵子相遇了,没准会生个‘呆傻儿’出来。如果因为你的失误,给孩子造成终身伤害,你怎么对得起孩子呢?”同时,我也会对新娘说,结婚当年和度蜜月时千万不要怀孩子,在结婚当年,新娘是最累的,婚前要准备宴会吃的用的,布置新房,还要精心打扮;新婚大喜时,新娘还要周旋于酒席之间,轮番给来宾敬酒,自己连口像样的饭也吃不好,等人走席散了,你也筋疲力尽了。体力不佳不说,精神也极度疲惫,身体如此,心情还能最佳到哪去。所以说,如果想生个健康快乐的宝宝,那么就一定要等自己身体健健康康了再怀孩子。众所周知,这是因为酒精对生殖细胞不论是精子或卵子都是有一定危害的,醉酒受孕极易使胎儿发育迟缓,造成个子矮小、畸形和智力低下,这些症状的发生率要远比正常情况高出数十倍。即便不发生畸形,胎儿也容易发育差、呆头呆脑、体弱多病。
的确如此,人在度蜜月时是最辛苦的。喝酒、放纵、生活无规律,精子、卵子疲劳不堪,状态自然会比较差。一项蜜月阶段的研究也表明,约有20%的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性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受孕显然不是个明智选择。这么多年来,那些听我劝的年轻人个个都有了健康快乐的宝宝,得知此事,我自然很有成就感。 我和老公是新婚满一年后才开始“造人计划”的,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我们在怀孕之前就列了很多需要注意和准备的重要事情。
在准备怀孕的前三个月,我就开始补充叶酸了。从好多优秀的孕育书籍中,我知道叶酸是嘌呤嘧啶代谢中的重要因素,细胞、组织要迅速增长就离不开叶酸的功劳,它对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叶酸还能防止妊娠巨红细胞性贫血,如果体内缺乏这种物质的话,重者甚至还会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妊娠中毒、产后出血等症状。至于要服用多大剂量的叶酸片,是否有必要购买叶酸增补剂,我建议一定要向医生询问,因为不同的人对叶酸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总之,当你明白了究竟如何补充叶酸、什么时候开始吃叶酸、应该补充多少叶酸这些问题,才最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我和老公都是爱运动的人,我们的“幸孕计划”自然也少不了“健身计划”。比如说,每天晚饭后,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们都会抽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到户外散散步,边散步边聊天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P3-5
很多年前,我读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总在绕过或躲过成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一步步地创造着自己,一步步地完善着自己。”
那时的我刚刚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但是站在职业的角度,我依然能感受到生命本身所蕴藏的神秘力量和无限可能。
慢慢地,我开始更多地致力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慢慢地,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幸福……直到有一天,当我独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眼前这个眼睛清亮的孩子专心地做一件事情时,就在那一瞬间,我读懂了多年前的这句话。
豆豆从小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只要把他带出去,即便是再有“吸引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那一天,豆豆依旧在专心地玩水、玩沙子,脸上一副懵懵懂懂的表情,无论你对他说什么、怎么说,脸上都是这样一副表情。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孩子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成人阻止他,他就会同成人抗争。
豆豆2岁多的时候,有过这样一个细节。那天,豆豆爸给他买了两个玉米,对儿子说:“你一个,妈妈一个。”
豆豆走到我身边,张口就说:“这两个玉米,爸爸说都给我吃。”
我问豆豆爸,豆豆爸说:“不是的,是给你一个,给孩子一个。”
我随即对豆豆说:“爸爸说给你一个,给妈妈一个,并不是说都给你吃。”我的言外之意是,你撒了一个谎,不应该这样的。豆豆听了这话,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站在那儿思考了一分钟,一动没动,然后毫无表情地转身走了。
“怎么会这样?”那时的我,脑袋一下子懵了。 但是,后来的一天,豆豆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看得出,这个小人一脸尴尬和难为情,还不让人说。那一瞬间,我明白了: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r这一步。如果我们成人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发展,而是强加于他、逼迫他,孩子的发展很可能就会陷入误区,真正的道德感也就无从建立了。
水也好,沙子也好,玉米也罢,这些依然是原来的样子,而且世界也依然是原来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孩子却已经变了。其实,孩子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于成人的地方,就是他们时刻在成人已经没有感觉的事情中创造着自我,经历着一个接一个的创造自我的历程,进而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却总以为孩子就像一团泥巴,需要我们去“塑造”,我们想把他塑造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事实上,与儿子朝夕相处的那些年,我也曾或多或少犯过这样一些错误,然而,仅仅看到了表象,却没有看到本质;仅仅看到了眼前,却没有看到未来。直到后来,当我对孩子报以敬畏之心的时候,当我潜下心来研究孩子的时候,我恍然发觉我真不该错过孩子成长的点滴过程,我真该好好读一读“孩子这本书”。其实,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塑造,孩子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长大。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既懂教育又重视教育的家长,你的孩子也会和我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优秀地成长!
最后,祝愿天下父母都能不断学习、不断完善,陪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