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中国传奇/南方周末文丛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灿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首次由当事人集体揭秘的陈年旧事!一本书关于共和国成长的《故事会》!

《新中国传奇》用独特视角讲述尘封已久的共和国大事件。这些故事,你或许都曾见过,但是,开国元勋、文化大家,名不见经传的甲乙丙丁……这些当事人贪杯揭秘陈年旧事,却是首次!

让我们穿过光影斑驳的甬道,跟随当事人一同回忆当年,让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那段历史真实可触。本书由黄灿主编。

内容推荐

时光流转,共和国已走过了60多个年头。60多年来,共和国的历程堪称悲壮曲折:“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扬眉吐气,“超英赶美”的雄心壮志,“大跃进”、“全民炼钢”、“社社放卫星”的荒唐,三年灾害时饿殍遍野的惨绝人寰,“文化大革命”的残酷斗争。最后,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之路。

《新中国传奇》精选了几十篇文章,通过对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的讲述,让我们触摸历史真实的细节。所涉之人,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开国元勋,也有社会底层那些名不见经传但鲜活的甲乙丙丁;所涉之事,有改变历史进程的,也有几近被遗忘的,或首次披露,或至今仍存争论。通过作者们的讲述,就像从他们嘴里吹出了一缕清风,为我们掀开历史的小小一角。

喧嚣也罢,苦痛也罢,那些人那些事都随风而去了。子日:六十而耳顺。在耳顺之年,我们重新咀嚼共和国的经历,目的无非一个:让历史照亮未来!这也是我们编写《新中国传奇》的目的。本书由黄灿主编。

目录

解放之路

“紫石英”号事件前后

渡江战役:谁是渡江第一船

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

“解放西南第一功臣”——刘宗宽将军在重庆解放中的贡献

南京解放与南京地下党

1949:中共接管大上海金融业

策反两航和中国民航创建内幕

周恩来的一篇佚文

共和国初创

建国前夕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制的构想

第一个歌颂毛泽东的诗人及其他

胡风与第一次文代会

郑鼎诺如今安在——土改中广东反地方主义的一份个人记录

“大元帅你靠边站吧”——毛泽东不受“大元帅”衔内幕

中国发展核导弹的故事

反右斗争

“小匈牙利事件”真相

读林昭十四万言书

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

温济泽的右派经历及其反思

国歌词作者遭遇的第一次批

舒芜与《说“难免”》

“大跃进”与“四清”

毛泽东的“强国梦”——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成因及影响再解释

1958:一个村庄的食堂记忆

命运与刘少奇相连

开心斋与赤心斋

“大兵团作战”

刘少奇、毛泽东和“四清”运动——刘源、何家栋对一段历史公案的回忆、考证

“文革”往事

听王光美谈往事

“梅花党”的传说及其流毒

邓拓自杀的前前后后——对邓拓夫人丁一岚的专访

中南局“文革”第一大案始末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文革”初期的文化部集训班

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歌歌词改换

李劫夫在“文革”中

从“掺沙子”到“流亡”

拨乱反正

九十二岁前部长掀开恢复高考内幕

恢复高考内幕的内幕——记1975—1976年的一场斗争

陈文炜在右派平反前后

《乔厂长上任记》风波——从两封未刊信说起

中美建交前后点滴

改革开放

任仲夷忆三中全会

为邓小平起草全国科学大会讲话稿始末

真理标准讨论中的新闻交锋

万里与小岗——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周年而作

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

小岗包干到户手印辨析

试读章节

英国政府为什么会在此时派军舰出入长江呢?

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救助大使馆及英联邦国家侨民,取得国民党政府的同意后,1948年11月,英国驻华大使拉福·斯玳文逊请求英国远东舰队派一艘军舰停泊在南京附近水面。军舰每月轮换一次。解放军渡江前夕停泊在南京的英舰是“伴侣”号。拉福·斯玳文逊的这一行为颇具冒险性,在国民党溃败、解放军过江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没有取得长江北岸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的解放区政权的同意,便派军舰停泊在长江水面,这是极不明智的举动。此时的美国政府,业已撤退了停泊在南京的军舰。况且这样重要的一件事,拉福·斯玳文逊事先并没有告知本国政府。“紫石英”号事件发生的当天,英国政府才致电其驻华使馆询问为何在此时派“紫石英”号前往南京,并对拉福·斯玳文逊表示了不满。

拉福·斯玳文逊当然知道长江水域国共军队即将发生大规模战役。

他已隐约感到了些许不安。4月7日,他致电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请他不要在这个危险的时刻派舰来南京轮换“伴侣”号。但梅登不以为然。梅登不是不知道此时长江江面上的危险,但解放军的炮兵在他眼里只是小米加步枪,是不会主动对英舰开炮的,即使开炮也不会对英舰的强大火力构成威胁。16日,梅登决定仍派“紫石英”号前往南京,并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航行申请。优柔寡断的拉福·斯玳文逊18日同意了梅登的计划。19日早上8时,“紫石英”号从上海前往南京。“紫石英”号搁浅后,梅登派军舰前往救援,但未成功,冲突有升级的危险。此时的拉福·斯玳文逊与梅登才意识到事件的棘手。

消息很快传到了伦敦,朝野顿时哗然,对工党艾德礼政府极为不满。许多议员指出,在这样极为敏感的时刻,军舰停泊在两军对峙的长江水面,是一种冒险行为。1943年中英新约已经废除了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的航行权,在解放军渡江前夕英舰这种带有挑衅性的航行,显然会引起解放军的愤怒。前首相丘吉尔批评工党政府对中国局势认识不足,使英国水兵处于危险境地。就连内阁在4月20日的紧急会议上,也对远东舰队派军舰向大使馆运送和平补给品表示了质疑,认为英舰在进入长江前应从国共双方那里都获得安全通行的保证。

保守党要求政府报复解放军,但政府采取了冷静的克制态度,坚持通过谈判来解决。英国政府根据梅登较为客观的报告,认定事件并非是中共高层有意为之,完全是一次偶然事件,所以英国政府连抗议都没有提出。但英方并不觉得自己侵犯了中国主权,因为他们认为已征得国民党政府的同意。在回答议员提出的政府是否会为了营救英国人的生命而向中共道歉的质询时,艾德礼明确表示,不存在做出任何道歉的可能性。

中方也注意到了英方的反应,对前线部队向外国军舰开火做了专门的规定,要求部队没有中央的命令,不得向外国军舰开炮。中央军委也确定了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方针——只要英方承认“不得我方许可擅自进入人民解放军防区,且与国民党兵舰及南岸陆军勾结在一起,向我军进攻”。

鉴于被困的“紫石英”号官兵供应短缺,英方十分焦急,希望早日与中共高层直接会谈,但由于双方没有外交关系,中方不承认英方外交人员的身份。英方通过各种渠道与解放军高层接触,均未成功。中方把这一事件定性为地方问题,坚持由双方前线军队指挥官协商解决,并派驻镇江的八兵团炮三团政委康矛召作为中方谈判代表。但英方不愿进行低层次谈判。布朗特致函解放军镇江地区最高官员、八兵团政委袁仲贤,希望进行高层外交界谈判,但无结果。

握有主动权的中共中央并不愿意在这一事件上陷入没完没了的纠纷。中央军委做出了让步,决定将认错、道歉、赔偿等问题与“紫石英”号开走修理问题分开处理(《周恩来军事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44页)。6月20日,袁仲贤会见了英方谈判代表、英国驻华武官助理、“紫石英”号代理舰长克仁斯,将中方的态度告知了英方。克仁斯注意到,在提到“紫石英”号时,中方并没有用“侵人”二字,而是用了“擅自闯入”一词。克仁斯与拉福·斯玳文逊非常兴奋。首相艾德礼与海军部都准备接受这一妥协方案。解决“紫石英”号事件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

6月23日,英内阁对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但内阁争论后并没有做出结论,只是授权外交大臣霍尔与海军大臣贝文协商后做出决定。霍尔与贝文研究后基本达成了一致,即尽量使中方代表同意使用“不幸进入”。

作为底线,可以接受“擅自闯人”,尽可能不使协议流产,并将这一意思电告布朗特。但当布朗特迟到地将底线告诉克仁斯时,已经有些晚了。在7月5日的新一轮谈判中,根据中央的决策,中方代表康矛召坚持英方必须在换文中写上“未经允许”、“侵入中国内河”并明确承认“基本错误”。

英国内阁对此坚决反对,不承认“紫石英”号等沿江行驶是一个“基本错误”。贝文只承认是“误会”。英国政府甚至考虑将此事提交联合国讨论。内阁倾向于由布朗特替代克仁斯,直接与袁仲贤将军会谈。

布朗特也愿意亲自出马,由克仁斯做递信人。但由于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谈判陷入了僵局。

逃跑

由于谈判毫无成效,逃跑就成为布朗特开始考虑的一个问题。7月下旬,宁沪杭地区将有一次大的台风经过,布朗特认为这是逃跑的极佳时机。他一面让克仁斯与中方代表谈判以作掩护,另一方面积极准备逃跑事宜。7月29日,布朗特将这一决定告诉了海军部。但海军部和外交部均表示反对。外交部认为,这样冒险的行动会给英国在今后红色中国的利益,甚至可能会对英国人的生命带来严重影响。

事实上,中共方面对“紫石英”号的逃跑,持默许态度。在无法获得英国政府的认错和道歉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不愿因此耗费过多的精力,下达了仅限于解放军前线高级指挥员知道的“紫石英”号逃跑时“沿江部队可不予拦截,而在事后发表声明予以谴责”的秘密命令(康矛召:《英舰“紫石英”号事件》,栽《渡江战役》,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777页)。但中方认为,如英国采取武力威胁方式,那就决不能让“紫石英”号逃跑掉。中共中央后来命令,如果英舰接应“紫石英”号或“紫石英”号擅自逃跑,则给予坚决打击,但在打击“紫石英”号时不要将其击沉。

7月30日夜,未经英国政府许可,事先也未向布朗特及拉福·斯玳文逊请示,“紫石英”号代理舰长克仁斯根据不期而遇的有利时机,临时决定率舰潜逃。“紫石英”号强行靠近此时正好驶过镇江水面的中国江陵解放号客轮,以此作为掩护。当解放军发炮警告其停驶时,“紫石英”号悍然开炮,并撞沉木船多艘,逃出长江。英国外交部对“紫石英”号未经政府批准擅自行动极为不满。但布朗特决心替克仁斯承担责任。

在布朗特的努力下,英国海军部发表声明,指出此次逃跑事件是“远东舰队总司令授权”。“紫石英”号逃跑后,中方反应平静,除了予以谴责,此外再无进一步反应,也不提及英国外交部在“紫石英”号逃脱后发表的声明中所说的“仍然准备在适当的级别上讨论4月事件的责任问题”。一场引人注目的国际纠纷,就这样以英舰逃逸而结束。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0: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