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李成编绘的《宋人山水》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本书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李成编绘的《宋人山水》讲述了:山水画至宋代,兴旺的景象前所未有,并开始向着多方向发展,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也更为多样。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等多种因素的需要,院体画与文人画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院体画,是指宫廷画家或由宫廷设置的画院画家的画。正式的画院出现于五代的南唐和西蜀。两宋时期,院体画形成完备的理论和形式。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乌、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而文人画是指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产生于晋代,兴盛于北宋,所画出于自娱,不为庆赏。它是伴随着儒、道、佛三位一体化的玄学兴起和文人诗歌、文人书法艺术发展而出现的绘画艺术。在创作思想上它摆脱了政教的束缚,走上了纯艺术的道路。超然物外,寄情山水,借物抒情是文人画产生的思想基础。《宋人山水》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