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作者赵和生)修订后的主要特点有:为了便于读者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本次修订增补了文献索引;更为主要的是对全书进行了精减和提炼,更为直接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以期激发读者的灵感,共同直面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作者赵和生)是一本研究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专著。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趋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对策,从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和城市景观序列的组织等方面对城市发展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1 工业革命与城市问题的早期探索
1.1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1 工业革命的背景分析
1.1.2 工业革命及其进步意义
1.1.3 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发展”问题
1.2 城市问题的早期探索
1.2.1 “乌托邦”与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2.2 “工业城”,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论”
1.2.3 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
2 雅典宪章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实践
2.1 CIAM与雅典宪章
2.1.1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LAM)
2.1.2 雅典宪章
2.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实践
2.2.1 大伦敦规划与“卫星城”理论
2.2.2 “功能城市”的实践
2.2.3 “十次小组”的城市观
2.2.4 “单核城市”的变革
2.3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向
2.3.1 共同的关注
2.3.2 城币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向
3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3.1 城市扩展的影响因素
3.1.1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3.1.2 人口状况
3.1.3 经济发展状况
3.1.4 城市化进程分析
3.2 城市形态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形态
3.2.2 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布
3.3 城市空间结构及扩展方式
3.3.1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
3.3.2 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方式
3.3.3 关于城市结构与形态扩展的讨论
4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发展
4.1 城市中心区的组织结构
4.1.1 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特点
4.1.2 城市中心区的特征
4.1.3 城市中心区运转状况分析
4.2 CBD与城市公共空间结构
4.2.1 CBD的基本特征及演化过程?
4.2.2 我国CBD研究及发展趋势
4.3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改造
4.3.1 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
4.3.2 交通组织——平衡的交通系统
4.3.3 步行化——宜人的活动网络
4.3.4 空间环境的整合与更新
5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的更新
5.1 城市交通与基本状况分析
5.1.1 城市交通的意义
5.1.2 城市道路系统的特征
5.1.3 影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三大因素
5.2 城市交通更新的基本对策
5.2.1 对策——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5.2.2 城市交通更新的相关因素
5.3 城市道路系统的改造
5.3.1 基本思路
5.3.2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建设
5.3.3 城市常规交通的组织
6 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
6.1 城市景观与空间构成
6.1.1 城市景观因素分析
6.1.2 城市空间构成
6.2 城市景观与空间的评价
6.2.1 一般美学原则
6.2.2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图形组织原则
6.3 城市景观的组织
6.3.1 城市景观体系的建设
6.3.2 与城市总体相关的景观控制
6.3.3 城市空间序列的组织
附录:城市规划相关的重要文献
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
北京宪章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