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译文戏剧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皮兰德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意大利伟大的戏剧家皮兰德娄一生共创作了40多部剧本,这些剧作发展了《已故的帕斯加尔》等小说的思想,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1917)、《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1918)、《并非一件严肃的事情》(1918)、《像从前却胜于从前》(1920)、《六个寻找剧者的角色》(1921)、《亨利四世》(1922)等。其中《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传世佳作。在《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中,他笔下的角色反抗创作他们的剧作家,攻击剧场和传统戏剧结构,直至戏剧变成间隔出现的喜剧和悲剧的片段。这无疑是挑战着传统的戏剧模式,此剧亦影响着日后多位荒诞剧作家像贝克特、尤内斯库及品特等人。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这部传世经典采用或戏中戏的戏剧形式,揭示了生活与形式的矛盾,阐释着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亨利四世》描写一位只能隐身于一个历史假面之后的现代青年的灵魂悲剧,深刻地揭示出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个人为寻求自我价值所作的痛苦挣扎。

内容推荐

意大利伟大的戏剧家皮兰德娄因“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剧作既有心理深度,又富于哲理内涵,具有强烈的感官上和思想上的双重刺激性。他不以人物的遭遇来说明人物性格的形成,而是截取人物生活中某一时刻的特殊处境,表现人物特有的感受和独特的思想,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收录了其两部经典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及《亨利四世》。

怪诞剧《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是使剧作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作品运用“戏中戏”的形式,平行地展开了两个主题:“角色”的故事是主要主题,这个主题不是为了讲述一个陈旧的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而是为了对造成“角色”悲剧的原因进行探讨最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人性和人本身的存在。另外一个主题即对于戏剧本质的探讨,一举澄清了舞台与真实、形式与本质的关系。

悲剧《亨利四世》是皮兰德娄的另一部杰作,它并非一部记述那位伟大的罗马皇帝丰功伟绩的雄伟历史剧,而是描写一位只能隐身于一个历史假面之后的现代青年的灵魂悲剧,深刻地揭示出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个人为寻求自我价值所作的痛苦挣扎。

目录

译本序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亨利四世

试读章节

母亲:

分离多年,发生了那一切之后……

父亲:

难道那位好汉让你远走他乡,也是我的过错吗?(向经理)先生,他们走得那么突然……我不知道他们迁居哪里,我找不到他们的行踪。那么,年深月久,我对他们的挂念也就逐渐淡薄了。没有想到在他们回来之后,这出残酷的戏突然开场了。那时,我不由自主地被我那仍旧还有的肉欲的苦恼所驱使……唉,苦恼,对于一个不愿意有不正当关系的独身男子来说真是苦恼;既不是太老,可以不需要女人,又不是很年轻,可以毫不自惭地轻易找到一个!苦恼吗?不!是恐惧,恐惧:因为没有女人肯爱他了!当他看清这种处境时,他就应当不去做了……唉!先生,每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总是装得一本正经,但是他自己清楚他心里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向诱惑屈服之后,马上又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像在一座坟墓前面竖起一块完整坚固的石碑一样,以此来掩饰羞耻的痕迹和埋葬丑恶的记忆。人人都是如此,只是没有勇气把这些说出来罢了。

继女:

做事的勇气倒是人人都有的!

父亲:

人人都有!只是偷偷地干!所以,说出来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只要他说出来,就倒了霉!人们就要给他安上放荡的罪名。这是不对的,先生。他跟别人一样,甚至更好一些,因为他不怕用理智的光辉去赤裸裸地揭开人类兽性的羞耻,别人却都闭上眼睛不敢正视。比如女人,就是这样。女人是怎么行事的呢?她用挑逗的媚眼来引诱你,你抓住她!刚刚把她抱住,她就立刻闭上眼睛。这是她顺从的表示,以此告诉男人:“你别看了,我已经看不见了!”

继女:

什么时候她不再闭眼睛呢?当她觉得没有必要闭上双眼来掩饰自己的赧颜时,反而用那已经变得冷漠无情的眼光去看那个男人,没有一丝的柔情,为什么男人对此却视而不见呢?啊,真讨厌,我真讨厌,这些混乱不清的道理,这一套哲学把人的兽性揭示出来,然后又去保全它,姑息它……先生,这一套话,我听不下去!因为当一个人抛弃了做“人”的一切累赘,抛弃了一切美好的追求,一切纯真的感情,抛弃了理想、责任、情操和廉耻,把生活“简化”到禽兽的地步时,却侈谈起悔恨,没有比这更使人厌恶得作呕的事情了——简直是鳄鱼的眼泪!

经理:

我们还是讲事实吧,讲事情经过吧,我的先生们!这些都是议论!

父亲:

好吧,先生!事实只是一只口袋,它空着的时候立不起来。要使它竖立起来,必须往袋子里面装上支配行动的理智和感情。我那时无法得知那个男人是死了,她们两手空空地回到了这里。为了养活孩子,她(指母亲)就在附近当裁缝,正好是从那个女人……那个帕奇夫人那里领活计。

继女:

诸位,你们可知道,帕奇夫人是一个能干的穿针引线的人物!表面上,她伺候一些上流社会的漂亮太太,其实她设下圈套,利用这些漂漂亮亮的太太……更不用提别的那些女人如何了!

母亲:

先生,请您相信我的话,我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个老妖精给我活干,是因为看中了我的女儿……

继女:

可怜的妈妈!先生,您知道,当我把妈妈做好的活计送去时,那个女人是怎么做的吗?她指给我看妈妈做活时做坏了的地方,要求赔偿。先生,您明白吗,结果是由我来偿还,而我可怜的母亲每天缝补帕奇夫人的那些东西直到深更半夜,还以为自己是在为我和两个孩子受苦受累!

[演员们做出愤慨的表示,并且为之感叹。

经理:

(立刻接上)在那里,有一天,您遇见了——

继女:

(指父亲)——他,他,先生!他是一个老主顾!您看,将要演出一场好戏了!精彩的好戏!

父亲:

后来她母亲突然到来——

继女:

(马上狡黠地)几乎撞见了!

父亲:

(高声)没有,她来得很及时,很及时!真侥幸,我及时认出了她!于是我把她们都带回了家。先生,您可以想到现在我和她相遇时的尴尬情景:她就是您看到的那个样子,我呢,我简直不敢抬起头来正眼看她!

继女:

真是怪事!先生,在那件事情之后,难道他能把我当一个正派、纯洁、有教养的娇小姐看待吗?难道他还认为我符合他的要求,具备“无懈可击的道德上的健全”吗?

父亲:

先生!对我来说,全部悲剧就发生在这里,这是良心的悲剧。我们大家都认为“良心”只有一种,其实不然,有许多种“良心”,人们的良心是各式各样,形形色色,应有尽有的。这个人有这个人的“良心”,那个人有那个人的“良心”,彼此天差地别!我们还幻想式地认为“某种良心”永远是大家行动的准则。并非如此啊!并非如此!当你的某一行动使你陷入一种不幸的困境,突然遭到人们的冷嘲热讽时——我并不是说人人都会遇到这种处境——你就会发现,人们用这唯一的准则以这一次行为来判断你的一生,仿佛你的一辈子都断送在这件事情上了,因此而羞辱你,这是多么地不公平!现在,您明白了这个姑娘的不良用心吗?她在一个她不应该看见我、我也不应该看见她的地方和场合,偶然地遇到我;我从未想到我一生中短暂的无聊时刻竟会与她在一起,她要我把这当成一个既成事实予以承认!先生,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这一点。您将会发现这出悲剧的最大价值就在其中。其次,才是其他人的遭遇!他的故事……(指儿子。)

儿子:

(轻蔑地耸肩)别提我,与我无关!

父亲:

跟你没有关系吗?

儿子:

没有,而且我不想介入,因此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在这里演戏!

继女:

我们是粗鄙下贱的人!他是高贵的绅士!但是,先生,您可以看出来,我几次用鄙视的眼光把他看得低下了头一因为他知道他对不起我。

儿子:

(瞟他一眼)我吗?

继女:

你!你!是你使得我流落街头的!是你!(演员们表示愤慨)你用冷冰冰的态度把我们拒之门外,不用说没有骨肉之情,连济人危难的怜悯之心也一点没有,是不是?我们是一伙侵犯了你那合法王国的强盗!先生,我希望您看看我和他单独相处的那些场面!他说我在大家面前横行霸道。可是,您看吧,正是他的这种态度逼得我提出那个被他称为“卑鄙无耻”的理由,我和我的母亲——也是他的母亲——才以“女主人”的身份住进他的家的。

儿子:

(缓缓地走上前)先生,他们串通一气,平白无故地欺负我。先生,请您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做儿子的,有一天,他正安安稳稳地守在家里,突然闯进一位傲慢无理的小姐,就是这个样子,“两眼冲天”地问他父亲是否在家,我也不知道她找他有什么事情;不久之后只见她又来了,还是那么神气活现,还带着那个小女孩;后来看见她以一种很暧昧的态度对待父亲,迫不及待地找他要钱,说话的语气使人觉得他必须给钱,因为他负有这种义务。这使我感到莫名其妙。

父亲:

实际上,我的确有这个义务:这是对你母亲的义务!

儿子:

我怎么能知道呢?先生,我何曾见过她?我又何曾听人说起过她?有一天,我看见她同她(指继女)来了,带着那个男孩,还有那个小女孩。人们告诉我:“你知道吗?她就是你的母亲!”我从她(再指继女)的举动里猜到了她们的用意。就这样,不久之后她们就住到家里来了……先生,我不能、也不愿意把我看到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甚至对我自己也不想说。所以,您可以相信,我是不会惹是生非的。先生,我是戏里一个“不登台”的角色;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难受,难受极了。你们让我走开吧!

父亲:  你说什么?这是借口!正是因为你这样才……

儿子:

(很气愤地)你了解我吗?你什么时候关心过我?

父亲:

我承认!我承认!这不也是一个情节吗?你对我、对你的母亲是这么冷漠、狠心,你的母亲回到家里,她第一次看见已经长得这么大的你,她的眼睛认不出你来了,但是她的心里知道你是她的儿子……(向经理指着母亲)您看:她哭了!

继女:

(生气地跺着一只脚)她像一个傻子!

父亲:

(马上指着继女对经理说)她不能忍受他的那种态度,这是可想而知的!(重新指儿子)他说与他无关,相反他几乎是剧情的关键人物,您看那个男孩,他总是畏畏缩缩地寸步不离母亲……因为他害怕他!也许他的情况是最痛苦的:他比别人更加感到陌生,可怜的孩子感到被人收留的屈辱和哀伤—虽然是出于好心的收留……(自以为是地)他完全像他的父亲!胆怯,沉默……

经理:喂,这可不好!您不知道孩子们上舞台是件为难的事!

父亲:噢,但是他很快就要离去,您不要发愁!还有那个小女孩也一样,她还先走一步……

经理:

那很好!我对您说真心话:我对这一切感兴趣,非常感兴趣。我看出这是可以发掘出一出好戏的材料!

继女:

(欲插入谈话)有我这样一个人物,还能不是好戏吗!

父亲:

(急于想知道经理的决定,制止她说话)你不要说话!

经理:

(没有注意到插话,继续说)很新奇,是的……

父亲:

嗯,是最新奇的,先生!

经理:

还真有胆量——我说,你们就这样跑到我面前演起来了……

父亲:

先生,您还不明白:我们生来就是舞台上的人……

经理:

你们是业余演员?

父亲:

不是,我是说生来就是舞台上的人,因为……

经理:

哼,别瞎说了,您一定演过戏!

父亲:

没有,先生。可也是,每一个人都演着一个自己选择的角色,或者别人为他指定的生活中的某一个角色。在我身上,也跟在别人身上一样,热情一旦进发,就会产生出有点戏剧性的事情来……  经理:

让我们想想办法,想想办法!——您要知道,亲爱的先生,这里还没有剧作家……我可以把一个剧作家的地址告诉您……

P37-45

序言

皮兰德娄是意大利出色的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也是世界上最有独创性的剧作家之一。这里选译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是他的戏剧代表作,分别写于一九二一年和一九二二年。

皮兰德娄生活在意大利独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这一段历史时期,这正是意大利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一八七○年民族复兴运动获得最后的胜利,意大利结束了若干世纪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保留萨伏依王室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个新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是“生不逢时”,它刚一诞生,资本主义赖以建立的整个基础便在全欧洲崩溃下来;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腐朽的帝国主义阶段。意大利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薄弱,资源匮乏,它以其特有的贪婪迅速加入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夺战,直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又伙同德国积极策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建立的资产阶级政权本身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议会制度从未被顺利地利用过,相对稳定的两党制从未建立起来,因而最终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独裁统治。帝国主义发生矛盾。由于本身的贫穷落后,它只能依附同样是后起但经济力量高速膨胀的德国帝国主义以与之抗衡。但它与德国的天然盟友奥地利却有着历史宿怨和边界争端。因此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与德、奥同盟,而在战争爆发后转向协约国。战后由于只分享到一点残羹剩饭而对英、法不满,再次投奔卷土重来的德国,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由于帝国主义是按“实力”进行分配的,弱小的意大利不能如愿以偿,总是与其他帝国主义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意大利作为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意大利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把巴尔干各国纳入它的势力范围,并把东地中海作为它的贸易中心。为此,它对北非多次进行扩张,先后侵略阿比西尼亚、索马里、利比亚,遭到当地人民的殊死抵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加重了意大利人民的负担,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独立后的意大利,以它的软弱无能和贫穷落后,显示出与民族复兴运动所提出的理想的意大利毫无共同之处,在一般资产阶级中造成一种普遍的“复兴后的失望情绪”。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墨索里尼上台后,法西斯的控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整个社会被禁锢得像罐头一般的严密,令人感到窒息的痛苦。一些正直的艺术家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反对派的立场上。皮兰德娄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通过作品诉说出普通资产阶级的危机意识、孤独感觉和绝望情绪,弹出了一个时代的悲怆的失望之音。他的作品深刻有力地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和畸形。

路易吉·皮兰德娄于一八六七年六月二十八日诞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阿格里琴托城郊一座名叫卡奥斯的乡村房合里;现在那里已成为纪念馆,当时是他的亲属们防范霍乱流行病的避难所。皮兰德娄的家庭是富有的资产阶级,他的祖父安德烈·皮兰德娄原来是北方利古里亚人,后来在西西里成家立业,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父亲斯特法诺在阿格里琴托和波尔多·恩巴涅的硫磺工业和商业中拥有相当的股份。他的家庭也具有爱国传统。他的父亲和三个舅舅都加入过加里波第领导的抗击奥地利侵略者、争取祖国统一的武装斗争;外祖父乔万尼·利奇·格拉尼托参加过一八四八年的西西里临时独立政府,失败后被抄家,流亡马耳他。

皮兰德娄在阿格里琴托度过愉快的童年时代。十二岁时写过一个题为《野蛮人》的悲剧,在家里与姐妹和朋友们演出。他在西西里首府巴勒莫上中学,那时便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后他曾在父亲的商行里短期实习,以后去罗马大学攻读语言学,接着赴德国留学。一八九一年完成了一篇关于西西里的希腊方言的语音演变的论文,从波恩大学毕业,并留在那里教了一年意大利文。回罗马后的头几年里,他为报刊撰文,翻译歌德的《罗马挽歌》,出过几部诗集。皮兰德娄终生爱好写诗,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头十年才辍笔,但他的诗歌没有特色,未能获得好评。在真实主义的理论家卡普安那的建议之下,他开始写小说,一八九四年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使他步人文坛。

一八九四年皮兰德娄与安东涅塔·波尔杜拉诺结婚,此后不幸便接踵而至。岳父是与他父亲合伙的股东,两位亲家之间生意上的矛盾时常干扰他们夫妇之间的和谐。后来父亲破产,把他妻子的嫁妆也赔得一干二净,因而引起与岳父家的新冲突。安东涅塔受刺激而精神失常,终生未愈。皮兰德娄既要挑起养家餬口的重担,又要照顾生病的妻子,这时他苦闷忧郁,甚至想到自杀。不幸的家庭生活加重了他思想上悲观主义的阴影,这在他后来的作品里留下了痕迹。

皮兰德娄于一八九七年开始在罗马高等女子师范学院教文学和修辞学。他广泛地涉猎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潮,对存在主义哲学和实验心理学尤有研究,对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的戏剧极为欣赏,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思想基础和艺术基础。他这时紧张地从事小说创作,写了大量的短篇,于一九○一年发表了第一部属于真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一九○四年他的另一部长篇《已故的巴斯加尔》问世,标志着他摆脱了传统的写实手法,开始新的艺术探索。这部小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皮兰德娄成为知名作家。皮兰德娄独特的艺术观点明显地在这时形成;他于一九○八年写了两篇重要的论文:《幽默主义》和《艺术与科学》,表达了他崭新的现代派艺术见解,遭到意大利著名批评家克罗齐的强烈反对,从此两人进行了长期的争辩。一九一三年他又发表了与《已故的巴斯加尔》的主题类似的新的长篇小说《老人与青年》。

真正给皮兰德娄带来世界声誉的是戏剧创作。他从一九一。年开始陆续为剧团提供一些由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剧本,但没有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一九一六年他写的《想一想,贾科米诺》上演时取得了轰动观众的极佳效果,激发了他写剧本的兴趣,他便专心致力于剧本创作。这时他已经是一位写过几部长篇小说和数百个短篇的年近五十的成熟作家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皮兰德娄的家庭境况更加恶化,母亲于一九一五年去世,妻子病重住院,儿子在前线被俘。他以紧张狂热的写作来驱除心头的忧伤。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五年是他的剧作丰产的年代,写出了一批成功的作品,被人们称为“皮兰德娄式”的富有独创性的戏剧闻名世界,他也成为一代戏剧大师。《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和《亨利四世》便是在此期间完成的。一九二二年他辞去教学工作,一九二五年担任罗马艺术剧院的艺术指导,开始尝试戏剧导演。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四年间,皮兰德娄带领剧团在欧美各国巡回演出,于是他从一个闭门隐居的教授变成了极其活跃的戏剧家。欧美的剧院也竞相上演他的作品,在巴黎甚至出现了一个晚上有五家剧院同时演出皮兰德娄戏剧的热潮。

皮兰德娄在不停的奔走中仍然坚持写作,写了几出神话剧。他一共创作了近三十个剧本。一九二九年意大利科学院任命他为院士;一九三四年瑞典皇家学院“因为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晚年的成就安慰了艰辛一生的皮兰德娄,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日他安然与世长辞。

……

《亨利四世》是皮兰德娄的另一部杰作。它并不是一部记述那位真正的十一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业绩的威武雄壮的历史剧,而是写一位现代青年的爱情遭遇。一位扮演亨利四世的青年绅士在化装游行中遭到情敌的暗算,跌落下马,大脑受伤导致精神失常,从此他以亨利四世自居,家里的人顺从他的意志,把别墅布置成皇宫,并派几名仆人以皇帝的机要顾问的身份来照料他。一场化装舞会变成了他的生活形式而延续下去。十二年后,他从疯狂中清醒过来,发现心上人已被情敌夺走,他无心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赴一个已散的筵席,便决定用装疯来逃避现实,仍然穿着亨利四世的皇袍生活。一场为自认为皇帝的疯子精心组织的化装舞会竟然变成了一个假疯子要使别人相信他是皇帝而导演的化装舞会。几年以后,过去的情人和情敌双双来探视他,他在佯狂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些真实的情感。这时又有一位医生使用古怪的方法替他治病,几乎吓得他已经清醒的头脑重新发疯。这种装疯卖傻的生活使他不能再忍受下去,便主动道出真情,在复仇的冲动下,挥剑刺死情敌。为了逃避凶杀的罪责,他只有再次借亨利四世的身份掩护自己,永久地装疯下去。

亨利四世在剧里只是一副假面具。当初主人公是为了追求欢乐的爱情而在化装舞会上戴着它,未曾料想到社会从此竞不许他摘下来,首先是逼使他发疯,产生了自己就是亨利四世的幻觉,失去社会存在的可能,与面具合二为一,虚度了十二载的青春年华。他病愈之后,感到被社会抛弃的痛苦,便用面具做掩护,以最清醒的头脑装疯,自觉地与世隔绝。但是这种消极反抗并不能持久,现实闯入了他人为的小天地,让他暴露了真面貌之后却又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被迫在别人明白他是假疯之后终身装疯。以后等待着他的只有忍气吞声的屈辱生活,失去了人的一切尊严。亨利四世这具历史僵尸,竟把一个活生生的灵魂囚禁和封闭在里面,让这个灵魂窒息。皮兰德娄通过这出戏生动地说明了他对人生的又一见解,即人的双重人格一一个真正的自我与一个社会造成的自我永远互相冲突。社会的自我像假面具_样把真正的自我掩盖住,把个人的一切自由意志禁锢起来,使人只能像傀儡似的机械行动,举手投足全在社会无形的控制之下。而人的灵魂却是不能戴面具的,总要寻找解放的出路。在自我无力改变社会时,他唯一的办法是逃走——隐遁世外。而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不可能在社会之外找到一个可供灵魂栖息的绿洲。现实像影子一样紧追不舍,强迫自我就范。冲突的结果,是社会的自我压迫真正的自我而取得暂时的平衡。《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说明人们互相不理解而彼此责难,在这个戏里,由人们组成的社会对于个体的人来说竟成了异己的迫害力量,皮兰德娄对社会的揭露由此更深入了一层。

社会的自我与真正的自我的统一,标志着个性的解放,在理想的社会里是能够实现的。皮兰德娄的主人公却根本没有理想。他恢复理智之后并不去寻求报复,只是在他不能继续苟且偷生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地进行反抗。他借用亨利四世的宝剑杀死仇敌,没有令人信服的必然逻辑。这不是传奇剧里那种惩恶扬善的结局,倒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现实中没有惩罚罪魁的豪杰,除非请出古代的英雄。主人公完成这一行为之后,陷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这里描写的不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是内心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一般性冲突,而且以主观的屈从告终。可见皮兰德娄思想上的悲观主义色彩是极其浓厚的。

主人公装疯时在胡言乱语中夹进了对现实生活中的既得利益者的冷嘲热讽和嬉笑怒骂,与装疯后指桑骂槐的哈姆雷特一样,表现出了绝妙的“清醒的疯狂”。但他不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英雄,他只是在假面具的重压之下苟延残喘而已。他是现代人,却穿上亨利四世的古老华服,也颇像穿上古代骑士甲胄出外游侠的老乡绅堂吉诃德一样滑稽可笑,但是堂吉诃德是理想的追求者,而他却踡缩在假的宫廷里玩味着个人的痛苦,百无聊赖,精神空虚。皮兰德娄竭力勾画的是一个非英雄化时代里的反英雄形象。皮兰德娄给主人公一个“亨利四世”的假身份,而没有给他一个实际的名字,这意味着他是现代资产阶级普通人物的总化身。他虽然身上峨冠锦衣,在精神上却是那些蓬头跣足的嬉皮士们的前辈。

《亨利四世》的艺术手法是多样的。皮兰德娄把传统的悲剧、讽刺喜剧、假面剧的特点与现代的表现主义和哀伤的幽默感熔于一炉,锤炼出这样一篇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丰满,寓意尖锐深刻的丰富多彩的杰作。让现代人自始至终穿着八百年前的帝王服装,这是高度浪漫化的设计;主人公自觉地装疯,具有莎士比亚式悲剧人物的特征;而从自觉地装疯变成被迫装疯,这是愈反抗就失败得愈惨痛的传统悲剧的格局;一个渺小懦弱的现代人被迫不时强打精神,在人们面前硬充好汉,摆出亨利四世的英雄姿态,具有令人心酸的讽刺意义,这不是轻松的幽默感,而是哀伤的黑色幽默。而同时剧中的几个仆从却是地道的喜剧人物,他们滑稽地扮演亨利四世的顾问,伺候着一个假疯子时不觉其假,而主人主动说明真相时又不信其真,制造出一连串的笑料,形同意大利十七世纪的假面剧中的小丑。他们轻松的表演使剧中浓厚沉重的悲观气氛略为得到冲淡。剧中离奇的情节结构,夸张的人物造型,大量的对比和象征的运用,都显示出表现主义的特殊手法。

这出戏在结构上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作者将亨利四世的历史故事与假亨利四世的现实遭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主人公孤独苍白的现代人形象与亨利四世高大的英雄形象集于一身,在舞台上不断地交替变幻出现;利用一个班底的演员同时演出两出戏的内容,把一出历史剧和一出现代假面剧交待得一清二楚,像电影中的叠印一样清晰地构成并列的图像,丝毫没有发生人物和剧情的混乱,这一些都显示出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

皮兰德娄以其锐利的刀笔戳穿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的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产阶级的凶残和虚伪的本质,刻画了西方社会中一般人的彷徨、苦恼、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无可否认的现实意义。但是他把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和不合理的社会关系造成的痛苦和悲剧,说成是永恒不变的“生之痛苦”和无法解决的人性问题,从而掩盖了现实中矛盾的实质问题,却是致命的缺陷,是不足取的。但是他以创造性的新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戏剧宝库,为人们展现了崭新的舞台场景,半个世纪以来,皮兰德娄的戏剧一直不断地上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艺术借鉴。

吴正仪

书评(媒体评论)

“皮兰德娄对戏剧的贡献可以同乔伊斯对小说或毕加索对绘画的贡献相媲美。”

——意大利著名作家 莫拉维亚

“皮兰德娄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思考的一代,不仅是他本国的,而且是整个西方世界思考的一代。这一代是受弗洛伊德影响的第一代人,是开始重新估价现代环境中的个性之谜的一代人。”

——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 诺里斯·霍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