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们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谈旭著的《放养孩子》指导家长正确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优良的性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
分类 | |
作者 | 谈旭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们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谈旭著的《放养孩子》指导家长正确地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养成一个优良的性格。 内容推荐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父母不可能永远将孩子庇护在温暖和呵护中,孩子未来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的,培养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谈旭著的《放养孩子》让中国的父母们,走出传统的管理和控制,解放自己同时也解放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放飞孩子的理想与智慧,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民主的空气,实现真正的权利分享。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正确“放养”的基础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目录 第一章 不挑剔,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1.自信是孩子心理成长的“维生素” 2.孩子的自信源于家长的信任 3.用赏识唤醒孩子的自信 4.孩子的自信心需要父母耐心的培养 5.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6.将自卑消灭在萌芽中 7.在逆境中磨炼孩子的自信 8.不要总是责备孩子 9.不要拿孩子与别人攀比 10.让孩子在乐观的心态下充满自信 第二章 不包办,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翱翔 1.不要做孩子的保姆,让他尽快学会自理 2.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5.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自强自立 6.让孩子把握自己的选择权 7.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独立 8.让孩子在做家务中体味独立的快乐 9.注意培养孩子在家庭事务中的参与意识 10.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章 多份担当,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1.让孩子知道责任感的重要性 2.从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4.面对过错,敢作敢当 5.不要为错误找借口 6.教育孩子要懂得自我负责 7.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计划 8.教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 9.帮孩子摆脱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10.让孩子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第四章 学会掌控,让孩子轻松驾驭自己 1.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2.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3.让孩子在理智消费中学会克制冲动情绪 4.教孩子学会控制愤怒的情绪 5.教孩子遇事要冷静 6.让孩子学会抗拒诱惑,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7.教导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粗鲁 8.教孩子在自我控制中磨炼韧性和耐力 9.让孩子懂得忍让 10.让孩子坚决抵制和远离庸俗有害的嗜好 第五章 不做温室花朵,让孩子学会坚强 1.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2.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3.为孩子设置适度的障碍 4.让孩子学会直面人生的挫折 5.放开庇护,让孩子经受磨砺 6.请允许你的孩子失败 7.意志的磨炼要从细微处人手 8.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9.让孩子保持希望,笑对挫折 10.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 第六章 勇者无敌,让孩子拥有一颗无畏的心 1.勇气,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性格优势 2.让孩子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3.鼓励孩子勇敢地表现自我 4.让害羞的孩子勇敢起来 5.敢想敢做的孩子才能成功 6.让孩子勇敢做自己 7.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8.教孩子勇敢地面对“丑恶” 9.体育锻炼,也是意志的锻炼 10.家长大胆地放手培养孩子从小敢于适度冒险 第七章 不打击,培养孩子当自强的精神 1.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2.指导和帮助孩子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3.家长要善于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4.激发孩子强烈的进取心 5.用荣誉感激励孩子积极上进 6.激励孩子去学习新知识 7.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上进 8.让孩子学会激发自己的灵感 9.不要让你的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观念 10.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八章 不狭隘。培养孩子更多的立身能力 1.敢于向权威说“不” 2.教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3.让你的孩子心灵手巧 4.训练孩子的敏锐的观察能力 5.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 6.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7.提高孩子的领导能力 8.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9.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10.注重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不苛求。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1.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2.不做复读机,培养孩子的主见 3.不要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 4.不要过度指挥孩子 5.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6.给孩子真正自由的空间和时间 7.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交友 8.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9.要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 10.限制太多,就是让孩子丢掉自己 第十章 教孩子安全自救常识。为独立保驾护航 1.应变能力让孩子的一生更从容 2.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3.镇定自若地面对突发事件 4.防患未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5.地震发生时躲在哪里更安全 6.学会科学的避雷 7.野外遇火,千万别慌张 8.告诉孩子:建筑工地不是“新奇”的游乐场 9.让孩子掌握游泳安全常识 10.被烫伤怎么办 试读章节 8.让孩子在做家务中体昧独立的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父母们:“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趼。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劳动是最关心、最忠诚的保姆。同时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 做家务是孩子获取劳动机会的最简单的方法。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阶段,鼓励他参与做家务。他会更爱这个家,也使他学会了责任、自理和独立思考。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为其他家人服务,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整理和打扫。 不仅如此,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孩子在做家务的同时,也是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的过程。热爱劳动不仅仅靠的是一种理论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孩子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对孩子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也很难激发他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通过和父母一起承担家务劳动,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张晓满13岁了,已经懂得追求漂亮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直接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于是,妈妈决定找她谈谈。妈妈说:“宝贝,妈妈工作很忙,你已经13岁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些家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张晓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张晓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张晓,张晓答应妈妈下次不会忘了。 接下来的一周,张晓还是没有洗,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已经放不下了.它们都堆在了张晓屋里,几乎占了一地,最严重的是张晓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妈妈决定对此置之不理,以便好好教育教育她。但是张晓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捡出稍微干净的衣服继续穿,就是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几周过去,张晓已经再也拣不出一件稍微干净点的衣服可以穿了,而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张晓没办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了,此后.张晓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而且她发现洗衣服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难。张晓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了。 虽然做家务的习惯可以从小培养,但是家长也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小.能力就越有限,所以不可能将家务做得完美,要懂得欣赏宝宝用心和认真做家务的过程,而不要只以结果为标准去评判孩子。另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做家务,以下是几种可参考的方式。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开始,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需要多少米。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懂得节约。 扫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扫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或给孩子做示范的时候家长应该少说话。如果家长只顾说,那么孩子就没有时间看你的双手在做什么,而是注意你的嘴巴。也就是说,你要多做示范少说话。举个例子来说,你先把面包、装花生酱的瓶子和小刀子都放在桌子上,然后确定当你舀花生酱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在认真看着呢,最后,给他示范怎么样一只手拿着面包另一只手在面包上抹花生酱。你示范一遍过后就可以让你的孩子尝试一下了.这时候你可以在旁边告诉他,他的做法是否正确。 让孩子做家务,应用温和的语气、商量的口吻,不能以家长权威压孩子,让他觉得做家务是一种负担。孩子做好一件家务事.应给他一些言语上的奖励,当然也可以给他一些零用钱,但不能让他觉得这是做家务的条件,否则,他可能会认为捡起自己的袜子,都应收到报酬。 当孩子做家务时,我们总是说要多鼓励、多赞美孩子,但是请注意,赞美一定要清楚具体,让孩子知道好在哪里。例如擦桌子,不要只是笼统地说:“哇!你好棒!”不妨跟孩子说:“你擦得真仔细,看,多干净啊!”另外,在与孩子一起做完家务后,不妨和他坐下来喝杯水、吃点东西,并告诉他:“辛苦了,干干净净的看起来好舒服!来,喝杯茶,休息一下吧!”让孩子知道做家务不是为了讨妈妈欢心,而是享受做完家务的成就感。 总之,家长要让孩子喜欢上做家务,不要说孩子小,等长大了再做也不迟。如果现在孩子大了,而且不做家务,我们也不要抱怨,从现在开始教会孩子做家务。(p053-055) 序言 1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的“代办者”。从生活琐事到思考问题都代办到底。其实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懒惰性,缺乏自主意识、自理能力和自我调控、管理能力。 从教育的角度讲,让孩子学会选择,就是让孩子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满足自己的心愿。而中国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一切需要大人包办,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受教育、受锻炼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了解社会的机会。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父母不可能永远将孩子庇护在温暖和呵护中,孩子未来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的,培养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的活教育原则。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左右便有了强烈的“我自己”的独立愿望,慢慢地就开始会有自己动手的愿望,什么事都想自己试一试。如果家长能循循善诱,孩子的独立能力便能不断提高。如帮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到了三四岁,便可让孩子喂鱼、浇花、帮助妈妈剥豆、分碗筷等;五六岁的孩子可进一步学着自己洗手会使孩子失去早日获得自我服务技能的机会,而事事不愿意动手,养成一种依赖性。 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们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孩子在磨炼意志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的自制力,要能够抵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欲望。只有专注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力,是孩子能够在困难面前挺过去,不折不挠的关键品质。孩子的意志是从小磨炼出来的,父母要注意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逐渐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3 孩子终归要离开父母,开拓比父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从小没有选择的权利,从未体验过选择的滋味,长大后就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难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因此,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且表示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即使最后失败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的积累。而当这种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何愁成功不会到来呢? 本书让中国的父母们,走出传统的管理和控制,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放飞孩子的理想与智慧,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民主的空气,实现真正的权利分享。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正确“放养”的基础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飞扬起生命的旺盛律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