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北京公园开放记/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炜//闫虹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几何时,皇家园林宫禁森严,黎民百姓不要说踏步其中,甚至连窥探的机会都没有。民国时期,这些发生过一幕幕改变中国命运历史剧的神秘莫测的宫苑,开始向平民老百姓开放,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的进程。本书选取农事试验场(动物园)、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城南公园(先农坛)、京兆公园(地坛)、北海、天坛、颐和园这七座公园,讲述了它们开放前后的历史和故事。

内容推荐

利用历史图像和文字,让过去和现实进行对话,是编者编写此书的初衷。本书利用了北京地方文献多达400余种,包括地方史志、专著、论文、旅游指南、民国报刊、工作档案、摄影集、地图等等。书中所选百余幅图,绝大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的历史照片。在材料的编排上,我们做了新的尝试:从民国报刊中摘录出大量新闻、评论、游记等,构成了“纪录”部分,穿插在正文当中,援引材料的字数已几乎与正文相等。这些半文半白的语言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但它真实表现了20世纪初变革时代人们的见闻、感受和社会心态。这种编排方式,使本书具有了即有传统的“一人叙述”、又有“众声喧哗”的特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二、公园改变了市民生活

 三、票价与市民消费

第二章 农事试验场开放记

 一、筹建农事试验场

 二、万牲园

 三、游患之乐园

 四、验票长人的传奇

 五、从农场到动物园

第三章 中央公园开放记

 一、草创

 二、古老的社稷坛

 三、开放日

 四、公园董事会

 五、文明高尚的大众园林

 六、开园第一人

 七、景物见证历史

 八、难忘茶座

第四章 城南公园(先农坛)开放记

 一、众神的渊薮

 一、平民公园和街市

第五章 天坛公园开放记

 一、皇家禁地与踏青去处

 二、1913年元旦:免费开放10天

 三、1918年元旦:正式售票开放

第六章 北海公园开放记

 一、五次提议,十年始成

 二、旧报寻踪:从筹备到开放

 三、河灯和冰嬉

第七章 京兆公园(地坛)开放记

 一、1530~1911:明清地坛

 二、1925:京兆公园

 三、“于公共游息之中,寓提倡教育之意”

 四、1928:市民公园

第八章 颐和园开放记

 一、最后的皇家园林

 二、逊清皇室的私产

 三、1928:正式成为公园

后记

试读章节

兄弟今天演说的题目,是我们北京城里,应当立一个公共花园。众位知道,人住在乡村里,与住在城市里不同。住乡村的,房屋畅亮,空气洁净,人又每日劳动,或耕或种,或收或藏,所以身体强健,精神爽快,少有各样灾病。住城市的,房屋稠密,空气混浊,人每日困在斗室之内,以至身体发软,精神疲乏,容易受病生灾。所以泰西各国,为卫生起见,在人民众多的城镇,设立公共花园。为的是叫一总的人,虽然住在城内,仍可领略乡间的风味,换换空气,提提精神,虽不能如乡下人,日作劳动生活在清洁新鲜的空气里,却也可以借着公共花园,洗刷人胸中的浊闷,增长人活泼的精神,这就是城市立公共花园的理由。

兄弟周游西方各国,凡是人民众多的城市地方,没有不立公共花园的。及至来到大清帝国的京师,首善之地,竟没有个公共花园,这真是奇事怪事,而且是最可惜的事!按说中国现在正是改良的时候,北京又是一国的都城,原应当在一切维新变法的事情上,立个榜样,做个领袖,好提倡着叫各行省也效法改良。现今像这样的京师帝王之家,竞没有一个公共花园,不能为各行省立个规模,岂不是一件恨事!再者花园两个字,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名词。自古以来帝王之家、官宦之府,以及大绅衿、大财主,都讲究在自己宅院里立个花园,为的是游玩散心,消愁解闷,也含着讲究卫生的意思。惟独贫穷人可不然,落乡下的呢,栉风沐雨,戴月披星,住几间八面透风的房屋,吃两顿粗淡无味的粥饭。然而在这劳动寒苦的里头,能得一种天然的卫生,这也是大造格外的恩惠。至于住城市的贫苦人,可就难以为情了。所以为一切的穷苦人起见,应当设立公共的花园,庶几能使穷苦人,也沾沾实惠。诸君不记得孟子见梁惠王,对他讲的那篇与民同乐的大道理么?兄弟盼望现今有钱有位的人,也要存个与民同乐的心才好。自从早二三年,我朝廷在京西立了个万牲园,任人买票入看,总算是朝廷一番与民同乐的盛意。无奈离城过远,票费太多,有钱有工夫的人,倒还能去得。至于一切穷苦的百姓们,仍然是难得其门而入。

因此兄弟才说,应当在北京城里立四个公共花园,设在东西南北四城,任人随意游览,不取资费。叫那一班困居困处、穷苦的男妇老幼们,也得见见天日,这不算一件功德事么?或者说,中国处这维新过渡的时代,一切当改当革、当兴当举的事很多,总应当先其所急,后其所缓,舍弃小者,志其大者,公园一事,总算是小节目,暂且不作未为不可。谁如此说,大谬不然。因公园与民生有莫大之关系,更有莫大之利益,如今且听我同大家研究研究:

(一)公园有益于卫生。想那些穷苦人们,整天家堆聚在两间小房子里,虽不能说是坐监,却也跟坐监差不多。地势不好,不能多得日光;空气不好,内中多含混浊。不是枯坐,就是死躺,一辈子不能活动活动身子。常说中国人好静不好动,不过是形势所迫,穷困所逼,渐渐养成一种好静不好动的懒习气就是了。试看中国的小孩子,也都是愿意父母抱着他上外边去玩耍,不喜欢老在屋里。中国人的性情,又何尝好静不好动呢?设若有个公园,叫人随便进去,也可换换空气,长长精神,活动活动身体,疏通疏通血脉,免得生一切的病灾,这岂不是于卫生大有益处么!

(二)有益于民智。贫穷人困守家门,一生所见所知的有限。设若有个公园,里头有好些个珍禽异兽,栽种些树木,陈列些品物。使进去的人,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知所未知,使人的眼界得以扩充,心思得以舒展,于开通民智上,岂不大有裨益么!

(三)有益于民德。人生在世,无论是哪种哪族的人,都有个求乐的心。贫穷人困坐一室,也是要求个快乐。于是乎赌钱啦、抽烟啦、闲谈啦、作戏啦,甚至于伤风败德的事,也作出来。设若有个公园,人可以在无事的时候,进去观观景,开开心,长点普通的学问,也就省得作那有损无益的事了,这不是有益于民德么!  现在文明的国民,讲究三育,就是体育、智育、德育,三育缺一,即不能为完全国民。如今公共花园,既然与民的体育、智育、德育,皆有帮助,皆有益处,有改良责任的人,岂可把公园一事,置于脑后么?所以这立公园的事情,是当今的要务哇!然而这公园里要怎样的布置呢?

论到布置的法子,虽无一定,但也有个普通的格式,全不外乎诸君所知道的:

(一)修筑道路:公共花园以内,来往的人数甚多,其中道路要分宽窄两类。有的是长驱马路,有的是弯转曲径,可以走马车,可以走人力车,可以走自行车,可以散步。叫一切的行人,没有磕足扬尘之叹。P7-8

序言

利用历史图像和文字,让过去和现实进行对话,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衷。本书利用了北京地方文献多达400余种,包括地方史志、专著、论文、旅游指南、民国报刊、工作档案、摄影集、地图等等。书中所选百余幅图,绝大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的历史照片。在材料的编排上,我们做了新的尝试:从民国报刊中摘录出大量新闻、评论、游记等,构成了“纪录”部分,穿插在正文当中,援引材料的字数已几乎与正文相等。这些半文半白的语言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但它真实表现了20世纪初变革时代人们的见闻、感受和社会心态。这种编排方式,使本书具有了即有传统的“一人叙述”、又有“众声喧哗”的特色。

这是我们刻意追求的效果,亦是图书馆人的职业习惯使然:注重资料的来源和产生时间,尽可能呈现文献的原生面貌,让读者在阅读参照中贴近历史,以获得“现场感”,理解古人,领悟历史发展的某些逻辑。

利用历史图像和文字,让过去和现实进行对话,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衷。本书利用了北京地方文献多达400余种,包括地方史志、专著、论文、旅游指南、民国报刊、工作档案、摄影集、地图等等。书中所选百余幅图,绝大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的历史照片。在材料的编排上,我们做了新的尝试:从民国报刊中摘录出大量新闻、评论、游记等,构成了“纪录”部分,穿插在正文当中,援引材料的字数已几乎与正文相等。这些半文半白的语言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但它真实表现了20世纪初变革时代人们的见闻、感受和社会心态。这种编排方式,使本书具有了即有传统的“一人叙述”、又有“众声喧哗”的特色。

这是我们刻意追求的效果,亦是图书馆人的职业习惯使然:注重资料的来源和产生时间,尽可能呈现文献的原生面貌,让读者在阅读参照中贴近历史,以获得“现场感”,理解古人,领悟历史发展的某些逻辑。

后记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高大伟先生,首都图书馆韩朴先生,首都博物馆姚安女士,北京市文史馆刘宗汉先生,东城区园林局李鸿斌先生,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包世轩先生,中山公园管理处王来水先生、白杨先生、姜振鹏先生,北京动物园管理处杨小燕女士,北海公园管理处白珍珍女士,颐和园史料收藏专家陈宇先生等专家的指点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感!

编者

2008.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