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国卫、陈宗兴主编的《生态健康与海洋发展(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将围绕“生态健康与海洋发展”这一主题,以生态健康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健康与海洋生态建设、生态健康与人群身心保健、海洋经济与海洋强国战略、生态健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中心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能够拓宽新视野、进发新思维,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海洋发展的理论,交流借鉴海洋发展的经验,逐步丰富我国海洋发展的实践,为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倡导生态健康理念,弘扬生态精神,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的产业转型和海洋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人群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技术途径,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推动我国海洋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专题一 生态健康与海洋经济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海岛礁地理信息监测技术体系探讨
低碳、绿色与生态健康之关系探讨
积极发展海洋公园,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协调体制机制研究
实施海洋开发综合战略加快发展北部湾海洋渔业
关于广西发展生态渔业打造健康食品的思考
保护利用涠洲岛资源积极发展北部湾海岛休闲旅游
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初探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开发前景
海南岛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及存在威胁
台湾的赏鲸发展
政企合力共建海南生态健康产业圈
——海南医药产业发展思路探讨
专题二 海洋生态与人群身心保健
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评估与赔偿技术方法国际经验
新海洋圈地运动的思考及其应对策略
面向生态健康的海洋综合管理思考
加强海洋自然资源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以福建省沿海海湾开发为例
创新海域管理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揭阳市创新海域使用与环境保护机制,促进海洋生态建设
加强河北省海洋保护区建设维护海洋生态健康稳定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生态建设概况与未来发展分析
关于渤海海洋生态的几点思考
加强陆域污染整治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水水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研究对策建议
浅析推广“离岸式填海”的科学性
珠江流域生态状况对南海污染的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大力发展人工湿地建设,堵住海洋沿岸陆源污染
综合指数法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利用疏浚泥修复和重建滨海湿地案例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基于遗传算法的生态系统评价模型在长江口的应用与探讨
海洋生态环境中元素形态分析研究概述
滨海湿地碳汇区与碳汇经济发展对策
海南红树林海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中的砷及其生态健康效应
海洋灾害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对策探讨
我国海洋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不足与建议的探讨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北部湾沿海珊瑚生长影响初步分析
广西北部湾规模化海水养殖对环境影响与对策
加强渤海环境污染防治 促进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秦皇岛市海洋生态建设的设想
三亚珊瑚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海州湾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
建立质检保障体系 促进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发展
海南省红树林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建设
浅谈海洋生态健康与人群身心健康的关系
森林生态浴的养生保健价值
福建省沿海海洋生物毒素致食物中毒特征分析
城市地表径流中多环芳烃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浅论室内环境甲醛污染及其健康效应
应用Kano模式探讨游客对休闲旅游服务品质之需求
——以南山文化旅游区为例
城市环境保护与人口素质关系的探讨
专题三 生态健康与海洋强国战略
南海开发问题初探
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考
关于统筹搞好海岛开发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新发展初探
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开发的生态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
——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实证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专题四 生态健康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论海南海洋强省战略
海南岛东海岸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健康生态旅游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系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特色餐饮的开发研究
海南旅游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基于SWOT分析
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生态资源开发浅析
海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饮食文化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