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兵、沈戮主编的《化学实验教学论》的第一章明确了“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梳理了该学科发展历程。第二章按照美国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系统地构建了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它有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及其应用。 教材的第三章选编了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与实验设计。演示实验教学的编写通过学习者自行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而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第四章介绍了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所选的探究性实验突出了问题、实验设计、探究、验证、问题解决等过程。
刘一兵、沈戮主编的《化学实验教学论》是“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新体系系列教材”之一,也是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是为培养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技能综合训练及实验研究能力而编写的。全书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教学原理、化学实验设计及其教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传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教材具有系统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定量化的一些特点。其中,成套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汇集,是本书编写者最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获三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化学实验教学论》不仅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化学教育硕士生及在职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验设计、实验教学与研究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问题的确立
二、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发展历程、特征及设课目的
一、“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发展历程
二、“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特征
三、“化学实验教学论”设课目的
第二章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化学实验教学目标
一、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
二、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 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概念辨析
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
第三节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
三、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第四节 化学实验教学评价
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二、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的方法
第三章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与实验设计
第一节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实验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规范操作技能训练
实验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三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四氯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五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六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七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八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九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
第二节 常见化学实验设计
实验十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十一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单分子膜法
实验十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四氨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实验十五电解质溶液
实验十六乙酸乙酯的合成及乙酸丁酯的水解
实验十七石油的催化裂化
实验十八水果电池的设计
第四章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第一节 化学探究性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一、化学探究性实验中变量控制的基本模式
二、基于化学探究性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问题解决
第二节 化学探究性实验条件的优化——正交实验法
一、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实验安排
三、正交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第三节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案例
实验一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实验二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探究
实验三蓝瓶子实验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究
实验四纤维素水解制备葡萄糖的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实验五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与盐酸反应过程热效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六H2O2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探究
第五章 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第一节 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及其教学
一、配套微型实验仪器
二、仪器组装与使用
三、微型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简介
第二节 化学典型教学微型实验研究
实验一氧气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二氢气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三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微型实验
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五碳跟氧化铜反应的微型实验
实验六一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型实验
实验八可燃性粉尘爆炸的微型实验
实验九钠与水反应的微型实验
实验十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微型实验
实验十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较的微型实验
实验十二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十三二氧化硫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十四浓硝酸、稀硝酸跟铜反应微型实验
实验十五电解食盐水的微型实验
实验十六喷泉微型实验
实验十七乙烯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十八乙炔的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
实验十九乙酸乙酯的制备和水解微型实验
第六章 传感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节 传感技术实验操作指南
一、传感器
二、数据采集器
三、实验数据处理程序
四、注意事项
第二节 利用传感技术感受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实验一锌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二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热效应的研究
第三节 传感技术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实验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四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五浓度、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对酯的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七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测定
第四节 利用传感技术研究溶液的导电性和酸碱性
实验八测定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九温度、浓度、盐等对冰醋酸电离度的影响
实验十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实验十一酸碱指示剂及自制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测定
第五节 利用传感技术研究离子反应的实质
实验十二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第六节 传感技术与探究性实验
实验十三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测定
实验十四探究简易化学电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