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梅兰芳游美记/齐如山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乡梦,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作为此事从头到尾的“总编导”齐如山,描述了波折跌宕的全过程,也归真了彼时玉成好事的司徒雷登、芮恩施、李石曾、刘天华……无数中外名流。

齐先生女儿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风格细腻,情意绵厚,就是这本书,读来宛然啜饮陈酿的酒,掩后不禁吟哦入违的歌。

内容推荐

1929年,梅兰芳一行赴美宣传京剧,轰动一时,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归国后,由齐如山口述,齐香笔记整理而成《梅兰芳游美记》,详细记载了梅兰芳当年访美的全过程,为后人留下了一页珍贵的历史记忆。1962年,齐如山先生遽归道山,“齐如山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曾编辑影印出版《齐如山全集》。本书“齐如山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目录

序/赵尊岳

第一卷

 第一章 游美的动机

 第二章 欧美人士认识梅兰芳的由来

 第三章 欧美人士看中国剧的由来

 第四章 梅兰芳与外宾的酬酢

 第五章 款项的筹措

 第六章 事前的宣传

 第七章 事前的接洽

 第八章 宣传品的筹备编译及印刷

 第九章 戏剧图案的编纂

 第十章 剧本的选择及编制

 第十一章 戏剧的排练

 第十二章 人员的排练

 第十三章 行头乐器和各种物件的筹备

 第十四章 布置剧场的筹备

 第十五章 各界的提倡

第二卷

 第一章 旅行及居住的情形

 第二章 到美国后的布置

 第三章 剧场的布置

 第四章 演剧的方法和地点

 第五章 美国人士对于中剧和梅君欢迎之点

 第六章 中国剧的优点何在

 第七章 以后应追求剧中旧有的优点

第三卷

 第一章 交通界的优待

 第二章 政界的欢迎和提倡

 第三章 绅商的欢迎

 第四章 学界的欢迎和赞助

 第五章 社会民众的欢迎

第四卷

 第一章 新闻界的赞助

 第二章 剧界的赞助

 第三章 艺术界的欢迎

 第四章 观客的情形

 第五章 侨胞的赞助

附录

 谈西洋剧之用电光

 观达佩乐女士独角戏记

 梅兰芳接受博士学位记详

 飞来福别庄小住记

 加大里那岛游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正脚做戏虽用心,但配脚的精神太散漫”

这自然是配脚的大毛病,但并不是戏剧的规矩。按旧规矩——其实现在的规矩也未尝不是如此,不过一般人都不遵守就是了——无论什么脚一出台,便要用全副的精神来表演,就是扮一个毫没关系的老家人,也要处处聚精会神的揣摩老家人的神情,发挥出来。比如《玉堂春》会审一场,苏三固然应见景生情,对前事的回忆,要有各种做功,要表演出各种神气;但是按察和藩臬两司听着都要现出各人不同的态度,肖神气的问话,苏三方能把心情表现出来。若那三个人莫不相关的混过去,就是苏三想做喜惊惧的神气,也没法儿做了。再如《三击掌》一戏,王允与宝钏斗气的时候,也须家院与丫环一齐上前解劝拦阻,王允与宝钏的神气才做得出来;若家院丫环一偷懒,呆呆地站在一边,只像没事人儿似的不来阻劝,那他父女二人要击的一次就击了,要打一下的也打了,哪还能做出又忍耐、又悲痛、又恼怒的神情呢?如《闹府》范仲禹要打的时候,左边的家丁上前一挡,他就向左边一拨;右边家丁上前一挡,他就向右边一拨,如此范仲禹倒可以做出很美观的身段来。所以那时四个家丁不但不能偷懒,并且上前迎挡的地方,都须有一定的尺寸,倘若稍远或稍近,范仲禹的身段也就没法子做了。再如《金山寺》和前面所说的《出塞》《游园》两戏,青儿、王龙、春香等脚,都须与正脚一样的努力表演,否则全戏的精神就全失去了。以上不过随便说几出,其实出出都应如此,可是现在各配脚大致是偷懒的多。比如《三击掌》《闹府》等戏,任凭王允与宝钏怎样有气,范仲禹怎样着急,当丫环家丁的立在旁边,像傻子似的,也不拦,也不挡,以致正脚的各种身段情感都不能表演出来,闹的精彩毫无,实令人乏兴。

但是配脚所以这样偷懒,也有个原因。最初他们虽然也有些儿偷懒,但未必像这样利害。因为他是配脚,观客就不怎样注意,若再稍懒,就更不注意了。别方面说,观客越不注意他,他就越得懒且懒,然而他越偷懒,观客也就越不注意他,恰恰成一个正比例,久而久之,自然演成了现在这样的情形。

以后我盼望各配脚,都恢复从前的好精神,应设身处地的体贴自己所扮剧中人的身分、心情,竭力发挥出来,应该怎么做便怎么做,绝不必管观客的注意不注意,那全剧就有精彩有生气多了。并且配脚用心表演,虽然不见得博到观众的彩声,然也不见得不博得观众的好感;但若一偷懒,一松懈,挑眼反对的人可就都来了。

         P84-P85

序言

    序

     赵尊岳

乐艺之道,通于神明,抑复关夫治化。前贤陈指,亦既详矣。溯诸皇古,未易得征;载之其书,虞廷茂矩,声教所被,不为不广。自是而还,汉唐相继,夷乐羼入,遂失元音纯。至定乐以律,亦每每求之管色。风会愈下,世变日亟,因缘者至微,浸淫者至钜。盖数千年来,但有西乐流传中土,未闻有苗既格,更有中乐垂诸四裔者矣。戏剧与乐艺相互表里,遑衍久远,代多因革。迄于晚近,皮黄一兴,昆曲已衰,遑论大曲。古之所谓赓歌恒舞,庶已成治学者聚讼之资;考订者辑佚之需,窗乎其远,未易得闻。

至夫共和肇纪,邦家复旦,钟灵气乃得。缀玉主人,勤求远绍,重以名师益友之指授,复立舞格:凡一举袖、一投,袂。咸有所张本,有所阐扬;迹涉氍毹,自生妙谛。于是数千年沦亡散伕之戏剧乐艺,始复少少昌明。不特国人士之群相击节也,瀛宇率土,亦复奉之典范。以为华夏古邦,技术艺事,师法具在。独兹乐政,晦塞有时,未足与东西洋相抗手。一旦得缀玉而始,启沉幽,发潜藏,慧力所逮,艺心相通。上追三代,郁郁乎其文。信非开化较后者,所敢比拟于万一。庶由是而证之。

缀玉闻兹嘉训,益凛渊衰;尤欲广其道而传之其人,以张华夏之令闻也。则初赴日本,倦游归来,复谋振溟图南之计。谋之朋从高阳齐如山君。夙所师礼,则督促之者益亟。中更多故,毅然决策。与如山乘桴破浪,勾留荚利坚者五阅月。梯航载誉,山海扬芬。蛮缴弓衣,未容专美。礼赉优渥,远轶皇华。有史以来,此其盛举,卓然可珍已。

及其返棹,宾从难遝。欲问究竟,缀玉未暇遍举。如山乃比次日记,点检丛帙,一一追忆。授其女香,为笔之于书。香承家学,文字斐荚。乃以语体写此书,则采风写事,贵廉其实,亦以求尽人而获解也。杀青甫竟,如山属为校定。余费一日夕之力,而毕其词。

回溯缀玉之将行,同人屏当研讨:凡一物一事之微,不少苟且。焚膏继晷,习为故常,则以缀玉之行,所关于其人之得失者小,而国家之体度者大,不敢不黾勉以赴之。虽未暇同咏《霓裳》,共翱翔之乐,然其人载得声誉,即宗邦昭其音政。馀光所沐,每为手扦足舞,不容自已。及今思之,犹有馀绪者焉。乃又得如山之作,一一写其实况,用为轺车之史料,亦即国家之懿荣。余以浮沉之身,得预其役,又览斯篇,益憬于礼乐不可阙失,海宇之应事循掖。他年嘉会敦槃,同文共轨,永销兵革,造端之初,维在于是,则缀玉之功,宁不奇伟?而如山纂写之勤,流布之意,亦诚足以并传而不替者已!

     癸酉孟夏六月,赵尊岳书于宣武城南。

后记

    编后记

齐如山(1875—1962)名宗康,字如山,以字行。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早岁肄业北京同文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经商,其后三游欧陆,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至1917年间,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时装戏《一缕麻》、古装戏《黛玉葬花》、《嫦娥奔月》、《千金一笔》等剧。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曾在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著有《中国剧之组织》《京剧之变迁》《梅兰芳艺术一斑》等书。陈纪滢等编印有《齐如山先生全集》。

1929年,梅兰芳一行赴美宣传京剧,轰动一时,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归国后,由齐如山口述,齐香笔记整理而成《梅兰芳游美记》,详细记载了梅兰芳当年访美的全过程,为后人留下了一页珍贵的历史记忆。1962年,齐如山先生遽归道山,“齐如山先生遗著编印委员会”曾编辑影印出版《齐如山全集》。1979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再版《齐如山全集》,《梅兰芳游美记》列入第二册。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出版《梅兰芳游美记》一书;二十年过去,已难觅其踪迹。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地名是按目前通行译法来处理的,个别与正文不同;本书注解为编者所加。

本书出版得到齐如山先生之女齐香女士、外孙罗永先生,梅兰芳先生之子梅绍武先生及屠珍女士的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编者

       二○○五年九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6: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