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丁韪良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是通过兼并小国才逐渐变得强大的。本书将追溯它成长发展的历史,演示它如何从中亚高原的涓涓细水,一路汇合溪流,逐步壮大成河,最终成为汹涌辽阔的大江,流入无垠的东海。书中将会记载许多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有的就像秦代的长城那样,将统一的印记烙在整个民族之上;有的就像是1644年的满人征服那样,使整个或部分中华民族屈从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最后,书中还将有相当的篇幅来描述当代中国的历史;而且这个帝国正在发生的转变,以及它与宗教、商业和军事等领域所受到的西方影响之间的关系,都将给予忠实的描述。

内容推荐

本书在介绍清末的地理、人文以及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同时,着重描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1902——1907年问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改革,并试图阐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光明未来的极大期盼。

作者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决定了他所阐述的观点难免偶有偏颇,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以及同情仍跃然纸上,读来备感亲切。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帝国的全貌

 第一章 中国本土

五大地区/气候/地域和人口/十八行省

 第二章 一次穿越广东和广西的旅行

香港/广东的旅行/澳门/珠江景色/广州岭南大学/六合彩

热/一座典型的城市/移民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 福建省

厦门/勇敢的航海探险者/福州/鼓山/万年桥

 第四章 浙江省

舟山群岛/普陀和海盗/奇特的渔夫和渔船/宁波/功成名

就/招魂/中国人的心理学/杭州/钱江大潮

 第五章 江苏省

南京/上海/扬子江/黄河

 第六章 山东省

胶州/拜谒孔林/探访开封府的犹太人/大运河/芝罘

 第七章 直隶省

大沽/天津/北京/颐和园/八大处/天坛、地坛、先农坛/外国

使馆区/紫禁城/京汉铁路/保定府

 第八章 河南省

大桥/开封府/黄种犹太人

 第九章 扬子江沿岸省份

湖北/汉口/汉阳钢铁厂/传教活动的中心/湖南/江西/安徽/李鸿章故乡

 第十章 扬子江上游省份

危险的航路/四川/贵州,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云南/少数民

族部落

 第十一章 西北地区省份

山西/陕西/中国人最早居住的地方/甘肃

 第十二章 边远省份

满洲里/蒙古/突厥斯坦/世界屋脊西藏/古伯察和秦神甫

的旅行

第二部分 从远古到18世纪的历史纲要

 第十三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一个游牧民族的祖先世系/他们从大西北侵入中国,并开

垦出了黄河和汉江流域/他们与土著之间的矛盾/本地的

部落被征服者所吸收

 第十四章 神话时代

有关创世的叙述/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人类文明的发端/

黄金时代/无私的尧帝/舜:家庭美德的典范/大禹的故事/世

袭帝制的兴起

 第十五章 三皇五帝

夏朝/大禹关心臣民的疾苦/桀的荒淫无度/商朝/作为商

朝的创建者,商汤自愿作为祭祀的祭品去牺牲,以求降

雨/帝辛放火烧毁了自己的宫殿,并死于大火之中/周朝

 第十六章 周朝

缔造者文王/文化的兴起和进步/公社井田制/“中国”一

词的起源/周公和成王/喜爱旅行的穆王/厉王和幽王:两

个邪恶的国王

 第十七章 中国的圣贤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万世师表”/孟子/比先师更为雄

辩/老子:道教的缔造者

 第十八章 战国时期

五位独裁者/外交与策略/勇敢的特使/将相和/泰国灭周

 第十九章 秦朝(前246-前206,两个皇帝)

秦始皇/长城/中央集权的帝制/皇帝的头衔/“中国”这个名

称的由来/焚书/远征东瀛/革命将汉王室推上王位

 第二十章 汉朝(前206-220,二十四个皇帝,两个篡位者)

刘邦创立了显赫的王朝/重兴书业/女人的统治/三教/文

学振兴/司马迁:中国的希罗多德/汉人的征服

 第二十一章 三国、南北朝和隋朝(214-618)

魏国、吴国和蜀国/《三国演义》/诸葛亮:一位发明天

才/笔、纸和印刷术等三大发明/隋朝

 第二十二章 唐朝(618-907,二十个皇帝)

一个黄金时代/诗圣与诗仙/基督教的传入/武后/科举

制度

 第二十三章 宋朝(960-1280,十八个皇帝)

五位哲学家/经济学家王安石/金朝/南宋/乞求元人退

金人/元人灭掉宋朝

 第二十四章 元朝(1280-1368,十个皇帝)

忽必烈/中国与欧洲首次接触/马可·波罗/大运河

 第二十五章 明朝(1368-1644,十六个皇帝)

创始人的卑贱出身/作为京师的南京和北京/欧洲船舶

的首次到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商人/传教士

们的到来/最后一任明朝皇帝的悲惨结局

 第二十六章 清朝(1644一)

应邀维持秩序的满人登上了皇位/叛逆将军吴三桂/顺

治和康熙的统治/基督教的传播/教皇所犯的错误/乾隆

继雍正之后登上皇位,为使自己的统治期限不超过祖父

而退位/转变的时代

第三部分 正在转变中的中国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开放,一部五幕正剧——历史中的上帝

序幕/第一幕:鸦片战争/关于太平军叛乱的注释/第二

幕:亚罗战争/第三幕:中法战争/第四幕:甲午战争/第

五幕:义和拳战争

 第二十八章 日俄战争

俄国的征服计划/在朝鲜的利益冲突/敌意的产生/最

初的战斗/封锁/俄国舰队被驱散/辽阳战役/旅顺口陷

落/奉天战役/对马海峡之战/朴茨茅斯和约/战争对于

中国的影响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

慈禧太后倡导的改革/折中主义的出洋考察团/新近的

改革/海军的流产/商船队/军队改革/矿产企业/铁路/

电报/邮局/海关/赫德爵士/教育改革/同文馆/京师大

学堂/外交往来/思想进步的总督们/对荣誉的新考验/

律法改革/报纸/社会改革/阅览室/写作的改革/反缠

足会/街道

 第三十章 张之洞总督:一位改革的领袖

他的籍贯/科考经历/担任御史/击倒权贵/首先觉醒/

改革领袖/巨人觉醒

 第三十一章 排外风潮

美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官员与抵制行动/拜谒罗斯福总

统/英租界的暴乱/治外法权/殊途同归/一个严重的错

误/南昌惨案/迷信的危险

 第三十二章 满人——中国的诺曼人

大清王朝/慈禧太后/她的生平背景/第一次垂帘听政/

她的个性/其他种类/两个满人亲王/两个满人大臣/国

家的选择/结论

附录 在中国传播世俗知识的传教士机构

 未曾提及的改革

 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出版后记 跨越时代的预言

试读章节

当我们走进这座城市时,最风景如画和最抢眼的景色莫过于一所基督教教会学院,它展示着时间的变迁。1850年,在广州一个城门外供外国人居住的郊区,我和英国领事馆的包令爵士共进了晚餐,因为我持有他在美国的一位堂妹美霖小姐的介绍信,后者是费城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士。同样在那里,我在哈巴安德博士那里过了夜,哈巴安德博士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成功地为岭南学院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对于他而言,这所学院是一座经久不衰的丰碑;而对于中国来说,它只是耸立在沿海地区和内地最显眼之处的许多座灯塔之一。

在经过澳门城附近一个名为法第(Fati)的娱乐场地时,我们见识了富人和浪子们的享乐方式。我们看到有一群人围坐在一个斗鸡场的周围,聚精会神地在观看斗鸡比赛,但是那些决斗的公鸡是雄性鹌鹑,而非在农村饲养的公鸡。另外还有一群人,人数更少一些,也更不愿意外人掺和进来,他们蹲在两只蟋蟀的周围,观看它们的拼死决战。其他种类的昆虫或好斗的鸟类有时也会用来作为替代。有人可能认为,这些人是因为有好斗的倾向,才会热衷于观看这种场面。但事实是,他们仅仅是对以别人作为替身的战斗感兴趣,而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打赌输赢的机会。

许多地方都能见到的另一种更加依靠智力的娱乐方式是竞猜历史谜语。有些历史名人由一种动物来代替,被写入一副对联之中。谁若能猜出这个人来,就能赢得一大笔钱。当地人对于赌博的热衷也可在对于京师会试和殿试结果的竞猜上窥见一斑,尤其是在哪个省份能获取状元的荣誉这个问题上。

各地方官员和慈善组织利用人们对于赌博的热衷,开设了六合彩来为公益事业筹集资金——这项政策即便并非不道德,但也是不明智的。然而,人们同样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的祖先也曾经求助于博彩来为建造教堂集资。

现在广州的外国人都住在沙面,这个珠江中的美丽小岛与广州城里肮脏的街道形成了巨大反差。城墙并不惹人注目,它确实耸立于拥挤的城郊房顶之上。但人们都知道它在那里,因为每个大城市肯定会有一座城墙保护,全中国有城墙的城市多达一千五百五十三个。这种表明人们因缺乏一套有效的警察制度而造成不安全感的迹象是多么的强烈!当中国人听说全美国没有一个能让他们认为是城市的地方时是多么的惊讶,因为美国的城市根本就没有什么城墙。

广州及其郊区的人口超过二百万,因此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总的来说,这里的房子矮小、阴暗和肮脏,绝大部分街道都十分狭窄,以至于比轿子或黄包车稍宽一些的运输工具根本就无法通过。但是城里和郊区五花八门的商铺简直会令你眼花缭乱,尤其是那些售卖丝绸和刺绣的商铺。与这些奢侈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群乞丐令人厌恶地在富人家门前显示他们流脓的疮口,以便能从那些本来不愿意施舍的人那里强行讨得一文铜钱。狭窄的街道上挤满了如牲畜般身负重担的苦力,他们用一条有弹性的扁担的两头来挑货物,或是用轿子抬着地位比他们高的人。两个轿夫抬一个平民,四个轿夫抬一名“大人”,而六个或八个轿夫抬一位达官贵人。坐在豪华的轿子中的高官们往往还会有或骑马或步行的随从在左右伺候。新郎和新娘在特定场合被允许使用这样的排场。例如用彩虹和蝴蝶等五彩织物装饰的新娘婚轿由一支乐队在前面开道,乐师们吹吹打打,唢呐与钹齐鸣。婚礼行列行进中不时出现的拥堵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够忍受得了。他们屈从于习俗,对不便之处一笑了之。马车和骡车只有在新建的街道上才能够见到。黄包车和独轮车则可穿过最狭窄的街巷,与轿子竞争拉客的份额。P9-10

序言

不同国家的地质构造可谓是五花八门,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时代更是难以计数!而占据地球表面的人类也同样种类繁多,他们的进化时期也不比地球的年龄要短多少。追溯人类发展和衰退的阶段,解释其所经历的大起大落,是一位富有哲理性的历史学家的职责。

假如说在数月内便经历卵、虫、蛾等三种不同生存形态的蚕,其生命历程颇为耐人寻味的话,那么从野蛮状态进化而来,其发展进程长达数千年的人类社会不知道该更有趣几倍。除了人类大家庭中我们自己这个分支之外,我们所最关注的就是隔着太平洋与美国遥相呼应的黄种人的历史。也许是由于习俗和环境的陌生,以及经验和情绪的对比或偶合,所以黄种人的历史在我们眼中显得更为神奇。他们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跟美国社会的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会怀疑那个使他们与我们脚心对脚心的地心引力是否令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跟我们正好相反。

要进行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必须去发掘像尼尼微①或巴比伦那样的古墓里,因为与西亚那些已经消亡的昔日帝国墓地不同,中国是一个具有无穷精力之民族的故乡,它如今之伟大和未来之繁荣都足以令人仰慕不已。

倘若其他星球的居民可以俯视我们,正如我们仰望月球那样,那么地球上只有五个帝国具有足够广阔的疆界,可以出现在他们的地图之中,中国即是这五个帝国之一。它的人口是俄国的三倍,国土差不多同样辽阔,其自然资源堪称无与伦比,假如把美国排除在外的话。一旦它采纳基督教文明,用蒸汽和电力将这个庞大国家的所有成员都凝聚在一起时,我们很难想象它未来将会变得多么强盛。

中华民族是通过兼并小国才逐渐变得强大的。本书将追溯它成长发展的历史,演示它如何从中亚高原的涓涓细水,一路汇合溪流,逐步壮大成河,最终成为汹涌辽阔的大江,流入无垠的东海。书中将会记载许多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有的就像秦代的长城那样,将统一的印记烙在整个民族之上;有的就像是1644年的满人征服那样,使整个或部分中华民族屈从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最后,书中还将有相当的篇幅来描述当代中国的历史;而且这个帝国正在发生的转变,以及它与宗教、商业和军事等领域所受到的西方影响之间的关系,都将给予忠实的描述。

由于要理解或透彻地研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环境,所以作者将对这个国家作一番粗略的描述。

后记

跨越时代的预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最伟大运动的舞台。”1906年10月30日,丁韪良在《中国觉醒》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这样写道,“它所承诺要做到的事情是让这个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最保守的帝国得以彻底振兴。”

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预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丁韪良所看好的这场伟大变革其“目的并非改朝换代”。综观全书可以窥见,这位来自美国的资深教育家,对他为之服务的清政府实行的“最后改革”充满了幻想与期待,冀求使基督教文化、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的帝制相融合。

然而历史却和丁韪良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就在此书出版四五年后,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即被中华民国所取代。丁韪良所期盼的“并非改朝换代的变革”最终成为一个泡影。

丁韪良于1916年去世,当时已九十高龄。这位常常被喻为“19世纪的利玛窦”的老人故去后,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称赞他为“泰山北斗”。真不知道这位老人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在想着什么,当他翻开手边这部《中国觉醒》时,会不会哑然失笑呢?的确,中国这头睡狮睁开了眼睛,但它是以清王朝的灭亡,中华民国的成立为一个标志的;并且,此时的中国仍然不能说已经觉醒,它依然“在路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然不是清王朝,也不是中华民国,而是半个世纪以后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觉醒》一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共十二章,是作者对清政府所辖十八行省和边远地区的考察,通过游历中国的广袤地区,作者提纲挈领地向读者介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虽说有浮光掠影之嫌,但这一部分中也不乏有意思的段落,表达出作者对中国小城镇的偏爱。

比如,他眼中的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名城:

有两个原因让绍兴城名满天下:首先,那里出产的一种米酒是全中国官员筵席上不可或缺的上品;其次,绍兴师爷是中国官员身边不可或缺的法律顾问。他们是中国的“费城律师”。

丁韪良出生在美国,但他大半辈子都定居在北京,并在北京去世,和妻子同葬于西直门外。他对北京城是充满了好感的,北京完全可以称做他的第二故乡:

这里的气候如此上乘,以致虽然没有一套公共卫生系统,但北京人的死亡率仍然低得惊人。……这里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像我的家,我很可能会在这里结束自己的朝圣之旅。

第二部分用十四章,简明阐述了从远古到19世纪末的中国历史,从中华民族的起源一直写到当时执政的清政府。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汉学家,他以自己独特的智慧,用很短的篇幅概括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虽然是按各个朝代的顺序来书写,但作者并未平分章节,而是突出重点,像尧、舜、禹、孔子、孟子、老子、秦始皇等重要人物,以及烽火戏诸侯、将相和、唐代文学、宋代理学、蒙古人的征略等重大事件,都作为他叙述的重点。其他人物事件则一笔带过。

第三部分名为《正在转变中的中国》,这是本书的重点,占全书的一半篇幅;它与本书的书名“中国觉醒”相呼应。

这一部分共分六章,其中的三章可以名之曰“满目疮痍的近代中国”。丁韪良以一则生动的“魔毯”寓言,直言不讳地讽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有一艘不知从哪儿来的船到达了中国,船上的那些人很想跟中国人进行贸易。他们的请求遭到了拒绝,然而当他们请求准许在海边晾晒他们的货物,并且只需要一块地毯大小的地方时,中国人轻易地满足了他们的请求。于是他们便展开地毯来晾晒货物;接着,他们抓住地毯的四个角往外拉,直到它占据了好几英亩的面积。一大队全副武装的人出现在地毯上,并向四面八方开始出击,直到占领了整个国家。

作为历史见证人,丁韪良向读者讲述着:鸦片战争、亚罗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拳战争、日俄战争、排外风潮……撇开正史,我们是否愿意透过一位外国老人的独特视角再次审视这段中国的屈辱史呢?

另外的三章以及附录部分可以名之日“清政府的新政和社会变革”。这些篇章着重描述了丁韪良所亲历的1902—1907年间清政府的改革,试图解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

中国在转变,中国在觉醒,在丁韪良眼中,20世纪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处处充满各种新奇的事物,甚至连报纸的编辑都可以调侃王公贵族了:

在报道一位警察与一位坚持要从一条禁道通过的庆亲王手下的马车夫之间的争吵时,有一位报纸编辑用讥讽的口吻建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应该张贴一份布告,上书“贵胄马车允许通过”。这些例子难道不正是显示出了一种刺激言论自由的可喜倾向吗?这些确实是得到默许的自由,尽管不是法律规定的自由。

这就是丁韪良眼中那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身份和背景的局限,作者在本书中的一些观点难免偏颇,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其中一些明显与史实不符的内容作了少量删改。但总体上说,读罢此书,读者会达成一个共识:丁韪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要比其他的西方汉学家更为深刻,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同情心也要比绝大部分西方人更为深厚。

最后,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的吕爱军女士为本书补充了几张图片并配以说明文字,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世图北京公司“大学堂”编辑部

2009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