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扼杀孩子的理想?孩子总爱粘人怎么办?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如何矫治已经娇惯的孩子?孩子最反感母亲的哪些表现?怎样回答孩子棘手的性问题怎样让孩子了解性常识?为什么不要轻易把孩子寄放在教师家?每个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本书将解答父母最为关心的88个家教问题,加强孩子的教育,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每个孩子都是龙(父母最关心的88个家教问题) |
分类 | |
作者 | 朱华贤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孩子胆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扼杀孩子的理想?孩子总爱粘人怎么办?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如何矫治已经娇惯的孩子?孩子最反感母亲的哪些表现?怎样回答孩子棘手的性问题怎样让孩子了解性常识?为什么不要轻易把孩子寄放在教师家?每个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本书将解答父母最为关心的88个家教问题,加强孩子的教育,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内容推荐 本书选擇了广大中小学学生家长最关心的88个实际问题,分交往、心理、学习、修养、褒贬等6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书中所选事例生动而典型,所作的分析既通俗易懂,又精辟独特,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本书作者一直从事基础教育的研究工作,对家庭教育有深入的了解。 目录 一、交往频道 1.“今天有人欺负你吗?” ——为什么说这样询问孩子不好 2.害怕茶壶会咬人 ——孩子胆小的原因是什么 3.想当律师和特警 ——怎样避免扼杀孩子的理想门 4不能比他更凶 ——孩子遭人欺负怎么办 5.鸡斗鹅争正是时 ——怎样对待孩子间的斗嘴 6.不愿当官的小涛 ——怎样看待孩子当班干部 7.反感的连累 ——孩子“恨屋及乌”怎么办 8.“小燕子”满天飞 ——孩子爱追星怎么办 9.5斤梨的重量 ——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感知能力 10.让他深不可测 ——孩子“人熟狗皮”怎么办 11.与孩子公平对话 ——怎样与孩子签订“成长协议” 12.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的影子 ——孩子总爱粘人怎么办 13.厕所里最安全 ——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二、方法频道 14.孩子不是情感砝码 ——为什么父母不要拉拢孩子 15.儿子发“人来疯”后 ——夫妻应怎样互相配合 16.寻找妈妈的孩子 ——单亲教子的误区有哪些 17.“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 ——为什么不要“借钟馗打小鬼” 18.“你不盛.我就不吃!” ——如何矫治已经娇惯的孩子 19.“跑调了!跑调了!” ——为什么不能对孩子用概括性否定 20.妈妈也要吃棒冰 ——为什么说父母有时也应该“自私” 21.儿子想换妈 ——孩子最反感母亲的哪些表现 22.无情还是矫情 ——为何不要强迫孩子“表演” 23.祖孙赛车的启示 ——为什么说教育孩子要爽快 24.不是珠宝的珠宝 ——怎样对待幼儿拾捡杂物 25.害怕得了黄疸肝炎 ——孩子吃水果有哪些误区 三、心理频道 26.“我的生日是谁定的?” ——怎样回答孩子棘手的性问题 27.他是小流氓吗? ——怎样看待掀裙子之类的事 28.“我怎么会像爸爸?” ——怎样让孩子了解性常识 29.给她买把锁 ——发现孩子不正常的隐私后怎么办 30.金口不开的缘故 ——孩子为什么会自我封闭 31.教孩子自作主张 ——怎样改掉孩子事事找老师的习惯 32.尴尬的42比4 ——为什么说家教中阴盛阳衰不好 33.无奈母亲的诉说 ——怎样对待处在“仇亲期”的孩子 34.“飞飚”的诱惑 ——怎样对待孩子的看人学样 35,家有小大人 ——怎样看待身体与年龄不相称的孩子 36.像女孩一样乖的男孩 ——孩子出现性别错位怎么办 37.被压抑的郑约翰 ——为什么不要轻易把孩子寄托在教师家里 38.眼睁睁被人捡去 ——怎样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性格 39.今夜梦圆何处 ——怎样让孩子从小独自睡觉 40.堵塞针孔探头 ——怎样对待孩子的秘密 四、学习频道 41.作文差,像你妈 ——为什么不要渲染家族遗传性 42.特级教师的经验 ——小学新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43.白日依山尽…… ——知识家长教育孩子应注意什么 44.“伤熊”引出的思考 ——怎样关注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 45.另一种害 ——为什么说“溺育”也不好 46.被冤枉的石青 ——为什么不要迷信孩子的智商 47.脑子啊脑子 ——孩子自己说笨怎么办 48.天才与常人的区别 ——怎样引导孩子开动脑筋 49.多管闲事的俞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50.又排名次 ——怎样看待孩子成绩名次的升降 51.奖他一本好书 ——怎样让孩子亲近书本 52.故事中泡大的孩子聪明 ——怎样给孩子讲好故事 53.7棵树,种5行 ——怎样指导孩子解答疑难问题 54.不要剪去孩子幻想的翅膀 ——为什么说超前教育不好 55.读三遍不如教一遍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 56.作文在书外 ——看很多作文选后还写不好作文 怎么办 57.“你为什么不是大款?” ——怎样看待孩子与别人的差距 58.“杉杉有礼” ——孩子自己不会检查作业怎么办 59.鱼的种种吃法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思维能力 60.从一张家庭日课表说起 ——为什么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61.家长也有考前综合征 ——孩子大考前,父母怎么办 62.一声轻“嗯”手发抖 ——怎样聘请家庭教师 63.兴趣班呀兴趣班 ——怎样让孩子在兴趣班中多得益 五、修养频道 64.“什么是白开水呀?” ——为什么说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65.不肯独睡的男孩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66.讨点钱怎么啦 ——孩子脸皮较厚怎么办 67.听话!听话? ——为什么说孩子太乖也不好 68.两面人郑端端 ——孩子家校不一怎么办 69.不要弟弟的姐姐 ——好孩子最容易出现哪些病症 70.鞭炮炸啤酒 ——为什么说“没有不好,只有不同”的 孩子 7、.撞车之祸 ——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72.“都是爷爷这个老糊涂”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73.“让我尝尝味道”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74.“学习不好.将来……” ——为什么说这样的理想教育不行 六、褒贬频道 75.刘捷也有闪光点 ——怎样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76.焦羽想去游乐园 ——怎样对待孩子的非分要求 77.“小孩子懂什么!” ——为什么要给孩子发言的权利 78.老子给儿子送饭 ——为什么说对孩子许诺要慎重 79.存亮不肯学中医 ——为什么不要强迫孩子圓自己的梦 80.连外婆都不认识 ——怎样对待孩子的容貌 81.孩子不是小树 ——为什么说教育不只是批评 82.“谁觉得自己笨,请举手!” ——哪些话语容易刺伤孩子的心灵 83.玻璃砸碎之后 ——怎样对待孩子的良性错误 84.这里也用黄金比例 ——怎样掌握褒贬的分寸 85.“同一个老师教的” ——为什么说这样数落孩子不好 86嘴馋的余洁 ——怎样提高惩罚孩子的效果 87.不适宜的“雷电” ——为什么说饭桌“开庭”不好 88.少佳焚奖状 ——为什么不要拿荣誉“砸”孩子 后记 试读章节 现场扫描 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遭同伴欺负,或挨了拳脚,或被扯了衣裤,或被扔丁东西,等等,这对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烦心的事。如何对待孩子被人欺负,通常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要孩子事后去报告老师或家长直接向老师反映;二是有的家长要孩子以牙还牙,“他凶,你就比他更凶”。这是相当一部分家长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一句话。前一种方法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它是在孩子遭受了欺负以后的对策,毕竟为时已晚;后一种方法则不可取,因为它既不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可能导致双方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那么,到底该怎么预防孩子遭人欺负和被欺负后该怎么办呢?智慧点击 这里,我们先说说如何不让孩子被人欺负。 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同学或同伴中,总有几个比较霸道和蛮横的人,但他们一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人,要欺负人时,也总得找一些理由和借口。有些孩子被人欺负,很可能是事先挑逗了对方,或者招惹了对方,要么是说了人家一句,要么是随意碰撞了人家。弱小的同学,自己没有多少力量,但喜欢在老虎头上搔痒。一些强悍的人见你先挑逗,他的手正闲着,于是,就有了动手的借口,就开始变本加厉地欺负了。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强悍的同伴面前,手不能痒,嘴不要多,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被人欺负。 要教育孩子学会用声音表示强烈的抗议。当孩子面临欺负的威胁时,要教育孩子用大声呼喊的方法予以抵抗。有些孩子面临欺负或正遭受欺负时,一声不响,有的索性退到墙角缩成一团,怕得要命;有的只会呜呜地哭;有的连忙求饶,等等。应该说,这都是不可取的,很可能招来更厉害的欺负。因为你越软,对方往往越会得意洋洋,就越毫不手软地欺负。面临欺负,大声呼喊,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办法。一方面,它能引起旁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给欺负者的一种警告和威压,欺负别人的行为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你一喊,他自然会心慌,自然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要教育孩子平时多结交几个好朋友。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从理论上说,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是好朋友。但事实上,这不大可能,否则也就不存在欺负的问题了。多结交几个好朋友,下课的时候一道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结伴而行。团结就是力量,这样,强悍的人见你友好的同学很多,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有的孩子喜欢孤独,没有一个好朋友,下课时一个人玩,上学和放学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班里没有一个人比较友好的朋友。这种孩子不但容易遭到别人的欺负,而且也不利于心理发育和性格完善。当然,多结交几个好朋友,也决不能去仗势欺人。 那么,万一孩子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呢? 发现孩子被同学欺负后,可以直接向班主任反映。如果欺负的程度不太严重,对孩子也没有什么伤害或损失,一般就不要向学校领导反映。在通常情况下,你越级直接向学校领导反映,等于不信任班主任,而你的孩子的具体教育工作又是班主任在做的,这就不免造成误会。当然,如果已经向班主任反映过多次,情况仍然没有改观,就有必要向学校领导反映了。另外,如果对方的家长互相认识或者住的距离不远,或者平时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可以经常碰到,也可以和对方家长直接取得联系,把事实客观地告诉对方,共同商讨孩子的欺负和被欺负的事。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与对方家长沟通时,态度上一定要心平气和,一定要用商讨和询问的口气,不要赤裸裸地指责。发现孩子被人欺负,最应该忌讳的是以下三种行为:一是家长直接插手去惩罚欺负孩子的人;二是家长拉着孩子到学校里大吵大闹;三是暗地里唆使孩子用其他手段去报复对方。这些行为都是极不明智的。它既反映了家长素质的低下,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每一个家长都不应该有的。 P14-17 序言 作为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我,这几年读了不少有关怎样做父母、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的书,其中有些写得很不错,确实给年轻的父母以一定的帮助和启迪。最近翻看了朱华贤先生给我的《每个孩子都是龙——父母最关心的88个家教问题》的书稿,又给我眼睛一亮的感觉。 朱先生一直在基础教育的岗位上工作和研究。他长期与中小学生在一起,熟悉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活动,他又经常和学生、家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了解眼下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心理特点,但他又没有停留在一般事务处理上,而是进行积极地思考,在认真地研究、思考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为此,他还带领其他研究人员专门成立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这本书就是他长期思考与研究的成果之一。我以为,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新。书中的许多内容,不论是观点还是材料,都是新颖独特的。例如《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作者选用了新近发生的两个事例,并把它同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国人的要求的角度来分析;又如《为什么说“没有不好,只有不同”的孩子》,文章完全否定孩子有好有坏的传统观念,从人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像《怎样对待孩子间的斗嘴》、《为什么不要迷信孩子的智商》《褒贬孩子的最佳比例是什么》等,都渗透了全新的观点,能给人许多启发。 二是实。文章写得很实在,可操作性强。书中有一些理论性的话,但更多的是可操作性的内容, 因而绝对不会给人空洞的感觉。例如在《怎样引导孩子开动脑筋》中,作者提出的操作措施是:要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孩子多问几个能不能;要孩子多问几个有没有;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争辩,每个措施下面都有具体的例子。《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则是用一个个生活实例连接而成的。还有像《孩子自己不会检查作业怎么办》、《如何矫治已经娇惯的孩子》、《怎样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家有小大人,父母怎么办》等,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想,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们平时最缺少的也许就是这种具体的方法。 三是可读性强。书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出版的,因而,每个问题的开头都有一个来自生活的实例,这些实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请看下面这个例子:父亲和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旦能坐在一起看电视。孩子见屏幕上的那个律师很有威严和气派,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举例证明,说得个个点头称是,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便转身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也要当个律师。”父亲立即说:“好啊!我支持。不过,当律师可不是很容易的,必须熟悉很多很多法律法规,许多条文都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如果磕磕巴巴,谁会来请你呢?可你,现在连书都懒得背。你想当律师,从现在起,我看就要每天背一首诗,先把记忆力练练好。”听父亲这么一说,孩子就不作声了,心里却在想:那我还是不当律师算了。后来,孩子看一部反映特警战士的记录片,看到激动处很是来劲,对旁边的母亲说:“妈,我以后也要当特警。”并试着在沙发上摆了几个招式。母亲说:“这很好啊!我赞成。不过现在你必须好好读书,因为特警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但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跌打滚爬,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你呀,一点苦都吃不起,体育成绩也一般。以后,每天早晨早点起床,好好去锻炼锻炼。”孩子经母亲的这一番教育,想当特警的念头一下子荡然无存了。这样的例子,说不定就发生在你我之间,它是家庭生活的真实再现。但这种生活平时大家恐怕并没有去想它。现在,作者发现这里有问题,并把它拎出来,不得不让我们去想一想:这样做对吗?在书中,这样的事例非常之多。 我以为,这本书的出版,对广大家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家长是很有帮助的,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及其研究无疑也是有促进的。我衷心希望朱先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收获。 赵 刚 2003年3月12日 后记 我一直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但并不是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只是在与中小学老师的零距离接触中,深感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是,后者往往被一部分人忽视了。许多家长,包括自己是知识分子的家长,往往也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在具体方法上却感到无能为力。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着为广大家长排忧解难的目的,从1991年开始,我关注起中小学的家庭教育问题,陆续写了一些文章;2000年,笔者在教科所工作期间,对本地的家庭教育状况作了大量而广泛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家长们所关心的许多问题,并捕捉到现代生活中很多生动的实际例子。在这个基础上,筛选出家长最为关心的88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力求作出科学而具体的解答。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这部书稿。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发行量较大的《家教指南》杂志主编赵刚先生,得知消息后,专门腾出了宝贵的版面,在杂志上为笔者开设专栏;南京的《祝您健康》杂志社的樊明先生在他主持的栏目中,也发表了许多由作者撰写的这方面的文章,并对一些篇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另外,《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生活与健康报》等报刊,也对本书的许多文稿给予指导。在此,我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朱华贤 2003年3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