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合院活物记(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崔岱远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推开一扇斑驳古旧的如意门,走进一座生机盎然的四合院,看看院子当中的花鸟鱼虫,和老街坊们用清亮诙谐的北京话随便聊聊天——院里种的、家里养的、逮着玩的、少不了的;分享老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那种都市里的田园气息,让现如今整天忙碌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体会到那一方小天地的自然之美。 作者简介 崔岱远,饮食文学作家、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学者嘉宾。2016年初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史演义》专题节目《一面一世界》主讲人。近年来出版饮食文学作品多部,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情。 目录 院里种的 紫茉莉 槐树 椿树 杨树 柿树 葫芦 葡萄 鸡冠花 丁香 核桃树 石榴树 海棠 月季 枣树 紫藤 家里养的 蚕 金鱼 蝈蝈 蛐蛐 油葫芦 鸽子 梧桐 猫 狗 兔子 鹦哥 水仙 栀子 茉莉 菊花 逮着玩的 蝴蝶 季鸟儿 蚂螂 水牛儿 老牛 花手绢儿 磕头虫儿 刀螂 蚂蚱 花蹦蹦儿 屎壳郎 吊死鬼儿 土鳖 蜘蛛 刺猬 少不了的 家雀儿 燕子 喜鹊 老鸹 檐末虎 蝎拉虎子 灶马 苍蝇 蝎子 蚰蜒 马蜂 臭大姐 杨剌子 蚂蚁 耗子 索引 后记 序言 北京的四合院是很多人 心目中的理想居所。之所以 说它理想,并不在于周围那 一圈房子,更多的是因为房 子当中间儿圈起来的那片院 子。那片院子露着天,接着 地气,院子里有遮阳的树木 ,有水灵的花草,有不知打 哪儿传来的虫鸣,有卧在石 头台阶上晒太阳的老猫,金 鱼在大鱼缸里摇曳,鸽哨带 着回声荡漾在房顶上那片湛 蓝的天空里。正是眼面前儿 这些充满活力的树木、花草 、鸟虫,让居住在城里胡同 深处青砖灰瓦院落中的居民 们觉得跟大自然是那么亲近 。如果说四合院体现着天人 合一的理念,那么院子里这 些活物想必就是沟通天与人 的信使了。 说起活物,这不是一个 生物学上的概念,也没有太 严格的定义。有人觉得活物 应当特指动物,其实倒也未 必。您看,无论是老虎、大 象、鳄鱼这些个野兽,还是 猪、牛、羊这些个家畜,好 像都没有谁叫作活物,而院 子里见得到的小猫、小鸟和 各种小虫子倒是都可以这么 称呼的。我理解所谓“活物” 更多的是指身边那些和人产 生着某种关系的生灵,要是 这么一说,那些个给四合院 带来勃勃生机的花草树木又 何尝不是活物呢? 四合院是用来住人的, 院子里的活物都和人有着各 种各样的关系。从这个角度 来看,活物大致可以分成这 么四类: 头一类,院子里种的, 无论是大树、灌木,还是花 草。它们大多并不需要人太 多的关照,兴许根本就说不 清是何年何月何人种下的。 它们不能搬进屋里去。它们 在院子里扎下了根,多少年 了一直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成为院子的一处景致,更是 院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 要偶尔浇浇水,那些树木花 草就可以带给院子一片阴凉 、一缕清香,兴许还有甘美 的果实。 再一类,家里养的,不 论是孵化了养的、繁育了养 的、还是栽培了养的。养的 目的无非是或寄人情,或取 人乐,或为人所用。被养的 活物招人喜欢,跟人亲近, 甚至能通人性。当然了,它 们也离不开人。为了养活它 们,人们心甘情愿地劳神费 力,也寄托了丰富的感情。 人离了它们,当然觉得难舍 难分。 逮着玩儿的一类通常是 对小孩子而言。孩子戏虫, 源于天性,这种兴趣引得人 打小儿跟自然亲密接触,潜 移默化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 里学不到的东西。待到长大 成人,再看见小时候逮过的 虫子,立刻就能回忆起童年 的欢乐。人之于虫,兴致永 在,这又何尝不会唤醒冥冥 中来自人类文明之初的遥远 记忆呢? 另有一类活物,跟人的 关系若即若离、不远不近, 人们既不会逮来养着,也不 可能把它们彻底清除出院子 。不论是喜欢还是讨厌,它 们都在那里,院子里自有它 们生存的一席之地。实际上 它们与花草、树木、鸟虫和 住家户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 灵气的生态系统,这些活物 是少不了的。院里种的,屋 里养的,逮来玩儿的,少不 了的——正是种种活物和居 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共同营 造出一种都市里的田园生活 ,才让四合院不再单单是一 组硬邦邦的建筑,而成了一 片生机盎然的小天地。 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住 在演乐胡同一座四合院里, 那院子很大,前后四进,外 带两个小跨院。只要进了街 门就有镶着玻璃的过廊遮风 挡雨,人能从门道沿着过廊 走遍全院几十间房子,一直 走到最后一进小后院的花厅 。过廊顶棚上装着带老式灯 伞的电灯,每间屋里的天花 板都是灰膏平抹打着石膏线 ,地上铺着已经褪色的木地 板。这座院落应该是民国时 期经过改造的大宅门,虽说 当时廊柱、砖雕就已经被风 雨漂洗得褪去光彩、残损不 全了,但整个院落的大模样 还在,宽敞霍亮的中院、带 花池子的后院、玲珑小巧藏 着紫藤架的小后院,都能隐 约看得出曾经的雅致与气派 。 院子旧日的主人早已不 知去向,只留下几棵高高低 低的老树、一池浓浓淡淡的 花香和花草树木间繁衍生息 的鸟虫,一起陪伴着陆陆续 续搬来的十几家住户。那十 几家人合住在这个院子里一 过就是多少年,召唤一声有 人答应,趔趄一下有人搀扶 ,虽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却也留下了很多令人割舍不 得的念想。对于当时还是孩 子的我,最为鲜活的记忆莫 过于陪伴我走过童年的那一 院子种的、养的、逮的和少 了的各种活物。正是那些熟 悉的生灵和当时的院街坊一 起让那座院落成了我心底的 憩园,种下了我对四合院挥 之不去的情愫。 于是,我寻着童年的影 子,用我最熟悉的北京话写 下了这本《四合院活物记》 ,记的是跟院子里种种小生 命相关联的一些故事、一些 情感、一些时光和一些人。 崔岱远 导语 老燕子把辛苦得来的吃食,塞进燕子窝里排成一溜、伸着脑袋嗷嗷待哺的孩子嘴里…… 老北京自幼生活的四合院,是人们自得其乐、自成天地的市井生活。 《四合院活物记》记的是跟院子里种种小生命相关联的一些故事、一些情感、一些时光和一些人。 后记 应该就是在中国美术馆 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偶然和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余节弘先 生聊起了我小时候在这片胡 同里生活的经历,自然聊到 了四合院里的花草树木、鸟 兽虫鱼。对博物学图书很有 见地的余先生忽然眼睛一亮 ,说道:“您可以写一本《 四合院里的博物学》呀!”于 是,有了这本书最初的构想 。 几经调整,我觉得还是 叫成《四合院活物记》显得 更合适。博物学是对自然万 物进行描述、分类和记录的 宏大学问,我这个外行只有 仰视的份儿。我所能记下的 仅仅是对儿时生活过的那个 院子里接触到的一些动植物 的亲身感受而已,不过姑妄 言之。写这本书是为了供书 友们一乐,也是为了分享老 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那种都 市里的田园气息,让现如今 整天忙碌在钢筋水泥丛林里 的人们体会到那一方小天地 的自然之美。所以我觉得“ 活物”这个词更贴近这本书 的气质——有几分谐趣、几 分灵动、几分不那么专业。 在这本书里,我用了不 少北京土话,就连一些活物 的名字用的也是老北京的叫 法。想着是看书的人能通过 这种土生土长的语言产生一 种身临其境之感,就像是推 开一扇斑驳古旧的如意门, 走进一座生机盎然的四合院 ,看看院子当中的花鸟鱼虫 ,和老街坊们用清亮诙谐的 北京话随便聊聊天。 自打2014年出版《吃货 辞典》算起,这是我交给商 务印书馆的第五本书稿了。 衷心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各位 同仁对我这个晚辈的抬爱, 让我得以从这座心目中的文 化圣殿受益良多。余节弘先 生不仅策划了这个选题,还 邀请到林雨飞老师为本书精 心绘制出六十余幅亲切温馨 的彩色插图,生动展现出四 合院里众生灵特有的韵味; 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究所的张劲硕先生从专业角 度对本书进行了审读把关, 在此郑重感谢三位老师的支 持与付出。 书里的六十篇短文,每 篇读起来不过五分钟,希望 这短暂的阅读能带给读者片 刻轻松,让身心沐浴在树影 、花香、乌鸣、虫唱的童年 时光里。 崔岱远 二○二○年暮春 精彩页 紫茉莉 地雷花|晚饭花|洗澡花 伴着几十年后的夕阳,我怯生生地踏进了儿时住过的院落。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原来连通着全院每一间房的过廊早被隔成了一间间小屋子,原来宽敞的中院和幽静的后院被各种材料搭建成的高高矮矮的小房子挤成了曲折的窄过道。已经是晚饭钟点儿,可院子里却不见人,也没有一丝烟火味儿。唯一的生气是从破石阶底下疯长出的几株紫茉莉,足有两三尺高,也没个形状,浓绿的长叶子衬托着紫红的小喇叭花纵情开着,在一片灰暗中显得那么耀眼。这久违的小紫花竞让我怦然心动——一晃几十年了,它竟然还在这儿。 我一直不太认可把这种花叫紫茉莉。我觉得茉莉就应该是漂在茶杯里的那种雪白喷香的茉莉花。眼前这种小喇叭花的香气可没那么冲,也没那么清亮,不能用来熏茶叶,况且也并不全是紫色的。我住在这儿的那会儿,院里的孩子们管它叫地雷花。它的花籽黑漆漆、圆滚滚、皱巴巴、五条棱、带麻点,头上还有个小圆座,和电影《地雷战》里的土地雷一模一样,只是小了无数倍,变成了一个“小地雷”。这种“小地雷”是绷弓枪的天然“子弹”,又瓷实又省事。玩儿打仗的时候一装一口袋,打到脑门子上能弹出个小青疙瘩,比叠“纸子弹”方便多了。院子里这片地雷花,最初就是我用一口袋“小地雷”东扔几颗西撒几颗长出来的。 地雷花能从盛夏开到中秋,开花的时间正好是晚饭钟点儿,有人又叫它晚饭花。那时候夏天屋里闷热,家家户户都是搬个桌子在院子里一边扇着蒲扇一边吃着晚饭。这家吃芝麻酱面,那家吃烙饼就丝瓜汤,互相扯着闲天儿,朦胧中看满院子犄角旮旯乱纷纷盛开的晚饭花,简单的餐桌也平添了温香,一直到天黑得看不真切了,才各自收拾家伙回屋。如果赶上谁家吃饺子,那必得端着盘子这家让让那家让让的,透出街里街坊的亲切劲儿。 晚饭花开败了的时节,院子里已经坐不住人,剩下的花梗也被清理干净,第二年夏天,又不约而同从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记得最初还有黄的、白的和粉白色的花朵,后来有人嫌它长得太疯,揪去不少,结果只剩下紫红的大路货。从来也没人管它,完全靠自己落下来的一颗颗“小地雷”埋进土里,就这么一茬一茬长下来了。有的年头连地都翻了,来年不知从哪儿又冒出几个小芽。 晚饭花还有个好玩儿的名字叫洗澡花。花开的时候正是给小孩子洗澡的时候,把大铝盆往花丛后面一搁,让浓密的叶子挡个严严实实。放满一盆温水,小孩子脱个光出溜跳进去连洗带扑腾,享受着从花丛里生出来的阵阵凉意。 虽说紫茉莉是不入流的野草花,可那“小地雷”却能做成高级护肤品。“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瞧,《红楼梦》里宝玉送给平儿润泽肌肤的就是这个东西。住这儿的时候我还没看过《红楼梦》,也不知道其中关于紫茉莉的故事,只记得中跨院上中学的武家三姑娘总一把把摘那些“小地雷”,挤出里头的白浆晾成粉末往自己脸上抹。半大小子们说她爱臭美,比她大的姑娘们私下里说她是喜欢上班里的某个男生了。后来大家才明白,她看不上他们班任何一个男生,而是嫁给了一个港商。港商送给他们家一台大彩电,那是全院第一台大彩电。再后来据说是俩人开了一家叫紫茉莉的美容院,这话说都已经过去小三十年了。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