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作者建立的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现有文献进行怀疑,并经实证检验,得出了相对令人信服的结论。本书将为科学确定我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与方向、提高区域交通基础投资效率与区域交通政策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工具。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与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的或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取决于一个区域的制度环境、教育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本书将从理论上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并构建一个包含新经济地理、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经济增长因素的多维要素空间协同作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本书还将运用GIS空间分析软件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作者建立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目前各级政府将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交通投资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用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等相关专业的三四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生;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师与研究人员;相关部门实际工作者。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书的研究意义
1.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假设基础、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假设前提
1.3.2 建模基础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
2.1 分析框架
2.1.1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宏观路径:空间溢出效应
2.1.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路径: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
2.1.3 经济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反馈路径
2.2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2.2.1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
2.2.2 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2.3 贸易、分工、专业化及聚集经济
2.3.1 交通基础设施与贸易
2.3.2 交通基础设施与分工和专业化
2.3.3 交通基础设施与聚集经济
2.4 方法、模型与样本数据
2.4.1 方法、模型与所用软件
2.4.2 样本尺度与变量选择
2.4.3 数据来源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3.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统计描述
3.1.1 建国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
3.1.2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1.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化
3.1.4 中国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比较
3.2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
3.2.1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差异
3.2.2 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差异
3.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
3.3.1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特征的一般描述
3.3.2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聚集与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4.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4.2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5.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
5.1.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5.1.2 数据说明
5.1.3 变量的一般性描述
5.1.4 模型估计结果
5.2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
5.2.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5.2.2 模型估计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模型拓展分析
6.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拓展
6.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6.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6.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6.2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
6.2.1 变量说明
6.2.2 没有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估计结果
6.2.3 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估计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人名与专业术语双语对照索引
后记